“小树林”、“温陵书院”倾情协办余光中诗会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温陵书院”倾情协办余光中诗会

2011/04/29 00:00
浏览量

      2011年4月24日,余光中诗会在泉州府文庙惠风堂文化艺术会所隆重举行,我市上百名诗人、作家与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以诗会友,交流情感。泉籍著名诗人、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及夫人范我存伉俪,台湾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陆炳文及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宋长青,泉州市文联主席熊志强莅临诗会。此次活动由泉州市文联、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办,泉州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承办,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温陵书院协办。
      诗会由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温陵书院顾问蔡芳本主持,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温陵书院创始人林书缘,课程顾问郭泽清、李少平,温陵书院教育顾问辛野深情朗诵了余光中的诗作《北望》、《飞越海峡》、《永远,我等》、《大江东去》,精彩的演绎博得了满堂喝彩,余光中先生频频满意地颔首微笑。
      一曲曼妙的南音拉开了诗会的序幕,与会者现场朗诵了《乡愁》等10余首余光中先生的著名诗篇,再次体会余光中先生对家乡、祖国、人生和社会的深情与感悟,独具特色的诗歌朗诵充分演绎了余光中先生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切乡情。
      余光中先生表示,乡愁并不纯然是地理的心理作用。他举例,如你到外乡10年再回来,长辈不见了、门前大树不见了、爱吃的菜不见了,这些是同一块土地上、时间上的乡愁。他觉得乡愁应该是“立体的,在地理之外还有时间,时间之外还有历史的痕迹”。他同时指出,一个人不能过度地乡愁,过度地守在自己的家乡,否则谁到外面去闯荡江湖。他指出,乡愁的精神,应该在于“根锁水而入土,叶追日而上天”。乡愁的另一面,就是要扩大本乡、本土的领域,去发展本乡、本土的精神,去贡献给全民族、全人类。
      在诗会上,宣传部长宋长青向余光中先生赠送了《品读泉州》一书,让他更加详细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新的建设成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林水坤把连夜赶制的《余光中寻根记》画册赠送给诗人;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温陵书院创始人林书缘向余光中、范我存伉俪及陆炳文赠送了林书缘散文诗集《风吹草低》和小树林语言艺术丛书之二《向梦想冲刺》,表达了对他们的由衷敬意。其间,泉州电视台现场采访了林书缘,林书缘深情地说:“余光中先生对故土的深情令人无比景仰,这定能唤起我们所有人对根的眷恋,对祖国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