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封面
洛 夫
[ 1928.5.11—2018.3.19]
洛夫,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笔名野叟,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代表作有《洛夫诗歌全集》、《魔歌》、《汽车后视镜所见》及《时间之伤》等。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
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也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 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第二版 观物象
新闻
3月21日下午2时30分,南平市妇联主席温秀美带领的考察组,在泉州市妇联主席庄灿霞、鲤城区政府副区长苏毅君、鲤城区妇联主席黄玉芳等领导陪同下,来到福建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温陵书院)参观、学习。此行,考察组对小树林教育•温陵书院所开展的家庭教育公益和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的评价,并表示,希望以后能互相取经,实现优势互补。而小树林教育也会秉持初心,继续努力,为广大家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张 楠[泉州师院附小•六年级]
我们寄居蟹是蟹类中的一种,属节肢动物,每当我们长大时,就会蜕掉身上的旧壳,去寻找新壳。
平日里,我除了背着壳到处觅食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壳里,决不出去。有壳的保护,就算是凶猛的蟹獴也无法抓住我。时间一久,我就把母亲交给我的逃生法则全都忘光了。可我觉得这并没什么要紧,有壳保护着我,谁也不能拿我怎样。
一天又一天,我感觉身上的壳像一条铁链紧紧地束缚着我,令我动弹不得,原来我越来越大了,要重新找一个大一点儿,新一点儿的壳了,可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我可不愿出去,就背着旧壳继续行走。
漫漫寻壳之路开始了。我拖着令人难受的壳,一步一步地走着,时不时停下来觅食休息,可找了好久,遇见的壳不是太小,就是太大,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壳。
这一天,我又开始找新壳了,当我漫无目的地乱走时,突然眼前一亮:漂亮的花色,特别的纹路,完美的造型……这不是我心仪的壳吗?更重要的是,大小正合适!太棒了!我激动地想:我现在就要换壳!
我迫不及待地蜕下了壳,激动地奔向新壳,可却忘了观察四周的环境,此刻,在不知名的角落,一只蟹獴正在虎视眈眈地望着我呢!它见我钻出壳外,便飞快地游了过来,一个猛扑,把我给抓住了。可怜的我成了蟹獴的盘中餐。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过于依赖壳的保护,使我忘记了妈妈的教诲,放松了警惕,以至于在寻找新壳的路上丧失了性命。壳保护着我本是好的,可我过太安逸,才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哎,这令我抱憾终身的壳!
(指导老师/非 衣)
曲折之美
林子均[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生命之美是什么?是乡村的宁静致远?是人生的潇潇洒洒?还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在我认为,生命之美是一种曲折中的顽强不屈。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个生命的诞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小草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往上挺,最终顽强生长;小鸡使出浑身气力,破壳而出,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婴儿呱呱坠地,第一声啼哭响彻云霄。也正如此,每个生命的出生并非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创造生命的光辉。
然而,有些人虽身患残疾,但他们身残志坚,活出生命的真谛——伟大的作家海伦凯勒从5岁起便永远生活在一个黑暗、无声无息的世界里,但她没有自暴自弃,不肯向命运低头,坚持不懈地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科学家霍金患上不治之症,但在信念的支撑下,他没有停下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即便是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也丝毫没有停下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虽然人生路上充满坎坷,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有信念,不向命运低头,一定能生活得精彩!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温室花朵”,也不能忘记,无论生命多么艰难曲折,只要你好好珍惜,勇敢地面对生活,一定能活出属于我们该有的幸福模样。
生命于曲折中顽强展现美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顽强,便是生命的真谛!
(指导老师/祥 子)
沉重的“壳”
张瑞函[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
躲在壳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天空中下着些许小雨,壳中的日子也变得沉闷而压抑……
“妈,我走啦。”我向在厨房中的母亲招了招手。“听说今天会下雨,孩子你就别出去啦!”“我和同学都约好了,那我带把伞吧。”母亲咂咂嘴:“这怎么行?外面多危险,要不我带你们去?”我眉头稍皱:“妈,我也不算小了,您不要这样。”说完,我便取了把雨伞向电梯走去。“我还不是担心你……”母亲未说完的话被夹在了电梯门缝中,而电梯中的我,心中略有感触:担心,需要一直如此担心吗?我是否该在这壳中一直待着?
我走出电梯,来到了朋友家,两人还没有聊几分钟,我的手表电话便响了起来,“你到了没有?待会要去哪儿?要不要让妈妈送你们去?”一接电话,没完没了的问话接踵而至,我身子一缩:“去美食街!我自己会注意安全。”我挂了电话,向朋友笑了笑,心中却掠过些许难言的苦涩……
“这家店看上去不错,我们去瞧一瞧吧。”进了店,果真是物美价廉。我正陶醉于摆脱了壳后的雀跃之中:手指在空中舞蹈,步态轻盈,嘴角轻翘。“嘿,你看外面。”朋友向窗外一指,我向窗外望去。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她行动有些鬼祟,不出所料,又是所谓的“担心”在作祟吧。我抬起手,给妈妈拨了电话:“妈,您在哪儿呢?”我倒想知道她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家呢。”妈妈随口搪塞,“怎么那么吵啊?”我撇了撇嘴。妈妈在对面答不上来,便转移了话题:“你在哪儿呢?和朋友玩得开心吗?”“你不是看得见吗?我就在你的左手边。”窗外的人一顿,偏过头,望向我,快步朝店里走来。“待会儿要下雨,我们一起回家。”命令一般的口气,让我难以违抗。
坐在车里,窗外果真下起了大雨,我蜷缩着,倒真像蜗牛,甩不掉身上这沉重的壳……
(指导老师/非 衣)
阳台有“肉”
林雅静[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五年级]
不知从哪天起,我就熟识了阳台上的那盆多肉植物。那是母亲从路边的摊位上买回来的。刚开始,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心里想着一定要将它养得光鲜亮丽。可渐渐地,我却将它遗忘了……
某日,母亲在阳台摆弄着什么,我跑过去一瞅,是多肉!我仔细观察,似花非花,似叶非叶,“花瓣”圆鼓鼓的,像肉嘟嘟的脸儿,难怪叫多肉!后来,我每天清晨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浇一点水,陶冶情操,滋润一下它和我的生命。
有一天,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一到家竟只顾着回屋里做作业,却把那盆多肉忘得一干二净。下午走到阳台,我看着那盆多肉浑身带雨,便懊恼极了,担心着它会不会因此而突然离开?
第二天清晨,我来到阳台,惊喜地发现它正惬意地沐浴着阳光,暗紫红的“花瓣”被灰绿色的根茎托起.轻轻抚摸一下“花瓣”,感觉滑滑的,甚是惹人喜欢。
但是,由于贪玩,我渐渐很少上阳台了。
偶尔,我往阳台瞟了一眼,发现多肉并没有枯萎,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激动与兴奋,赶紧给它浇灌一下。它的“花瓣”吮吸着一滴滴水珠,我一吹,水珠竟吓得躲到“花瓣”底下去了,俯下身子,凑近细细一闻,一股清雅的香气扑鼻而来。
我的心涌动着莫名的情绪。曾几何时,它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扎了根,在阳光和生命之水的爱抚下成长着……
(指导老师/东 篱)
第三版 澄心怀
新闻
2018年4月17日-20日,小树林•语文美学研究院“语文教师初级培训班(2期)”于郑州正度教育如约而至。主讲人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校长、温陵书院院长曲燕老师以美学教育为切入点,从如何提升软实力谈到好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讲练结合,如一缕温暖的光,点亮来自天南地北的教育人的心。正如其教育新作《心疼了 教育就亮了》一样,心疼的种子正在老师们心中发芽,生长。
别样清风
郑昕怡[丰泽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清风,能为我们拂去愁云,吹去尘埃。清风,能为我们带来清凉,让人感到惬意、舒爽。而母亲,您正是我的清风。
我的母亲已经快四十岁了,由于长期的操劳,曾经水灵灵的眼眸已不再闪闪发光,但却也显现出了不少成熟的睿智。在学习和生活上,她都是我的良师,常为我疏通心怀的狭隘,常教我明辨事理。是她让我明白了追求完美的意义。
我向来是个对凡事都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只要事情做完了,也就无所谓了,才不管它是好是坏,是正确还是错误。而母亲恰恰相反,她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挑不出什么毛病才肯罢休。为此,我们之间总有一点隔阂。
记得一次很普通的家庭作业——我们要用纸制作一个圆柱。那天晚上,我不知裁了多少张纸,耗费了多少汗水才粘出一个极别扭的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一大一小,侧面也很不平整,还被撕破了一个小角;胶带也粘得乱七八糟,整个圆柱就像一个没了拐杖的老人,摇摇欲坠。我见这个东西已经被我折腾得不成样子,无法补救了,就索性放任不管。谁知,母亲见了,一把抢过我的“杰作”——圆柱,放到眼前如鉴宝师一样上下左右仔细端详一番,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它,我一瞧她这认真的模样就知道她这是在挑我的毛病。几秒钟后,她把圆柱扔给我,不由分说地吩咐道:“做得太差了,必须重新做一个!”
我心中本来就有一股烦躁的火在熊熊燃烧,听了这句话更如火上浇油一般,更加气愤了。我做了这么久,竟然被她就这样毫不客气地否定了。为什么任何东西她都要追求完美无瑕呢?“那你自己做啊,反正我的能力有限,我已经尽力了!”我没好气地冲着母亲吼道,说完头也不回地冲回房间里睡觉去了。
夜深时分,我起床上厕所时,发现母亲的房门开着一条缝,缝中透着光。这么晚了,母亲怎么还不睡?我悄悄地透过门缝往里窥探,竟看到母亲坐在床上,手里握着剪刀,轻轻地在剪着什么,时不时还举着尺子来回比划,量量到底偏了没有。地上散落着许多废纸,还有不少圆柱,对我而言有些圆柱其实已经很好了,但母亲还是不肯妥协。微微的灯光中,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对完美这么执着,因为,她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也希望我能有这样一个态度。伫立在门外的我,不禁湿了双眼,庆幸着自己终于恍然大悟。庆幸自己能够理解她的苦心。
第二天,我捧着母亲连夜赶制的圆柱去学校,一路上,有股清风拂面而来。
(指导老师/油纸伞)
伤我身,疼你心
张彦怡[泉州师院附小•六年级]
全木制的大门,布满青苔的石阶,简约美观的屋顶,宽阔古朴的屋子……这就是我的老家。
走过那一级级石阶,轻叩大门,迎面而来的必定会是奶奶那绽放的笑脸和她那爽朗的笑声。时隔一年,没想到,奶奶的额上又受到了皱纹的“侵犯”,而眼角的鱼尾纹也加重了不少。我简单地跟奶奶寒喧了几句,拔腿就想挤进这阔别一年的木屋,可奶奶却不愿放我休息,挎起竹篮,领着我上山摘菜去了。
“来,我教你割白菜,你对着白菜的根部,用镰刀,轻轻一割,一棵白菜就割下来咯!”奶奶一面说一面弓下身子给我做示范。不知是我当时太年幼无知,不够懂事?还是我资质有限压根学不会农活?那时的我对这些简直一窍不通。
我学着奶奶的模样,轻轻弓下腰,一把抓起白菜,一个劲儿地乱割,就像割杂草似的,那白菜的菜叶都被割得四分五裂、到处散落了。奶奶见状,“扑哧”一声笑了。她又耐心地对我说:“你再试一试,不过不能像你刚刚那样随便乱割,应该把刀口对准根部,这样才能成功!”我左耳进右耳出,心想:哼!这么难,我才不想割呢,反正我天生不是干农活的料,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会成功的!可我还是迫于无奈,如奶奶所愿了。我一屁股坐在泥地里,紧紧握着刀,使出吃奶的劲儿在白菜的根部上用力一割,“哗”地一声,我竟然成功把白菜割下来了!可随即,一种疼痛感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一同到来。“哇——”霎时间,我放声大哭,双手紧紧地按住那个被刀划伤的伤口。这时,奶奶闻声赶来。只见她一脸焦虑,那一条条皱纹,都成了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了,一下子都聚拢在了一起。奶奶一手扶住我的肩,一手按住我的伤口,试图让我站起来。“啊!疼!”我勾住奶奶的脖子大叫了一声。
“没事吧?快到我背上来,我背你回去。”不等我拒绝,奶奶就已经将我放在她那佝偻的后背上了。只见她一路小跑,年迈的她,步子迈得快且大。在这强烈的阳光下,奶奶的汗水像瓢泼大雨一般倾泻而下,瞬间便渗透她身上的那件衣裳。我伏在奶奶的背上,她身上的骨头硌得我难受,但她那无比焦急的模样却让我感到了无限的爱。此刻,脸上有股暖流奔涌而出,我摸了摸脸颊,原来我也在流“汗”。
在这座乡村的小木屋里,奶奶对我无限的爱,让幼时的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如今,一想起奶奶,我时常是要泪眼婆娑……
(指导老师/任老师)
偶 遇
陈若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走在五里桥上,只见皓月生起,两岸水波泛起涟漪,三里街旁的灯会上,一盏又一盏灯陆续亮起来,安海的元宵盛典就此拉开了序幕。
早上还一直赖床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叫喊中终于起来了。本以为今日可以懒洋洋地躺在摇椅上安详地看一天书的,结果,妈妈却提议全家一起去安海看花灯。
的确,前几天看到大家相遇安海看花灯的图片很美,但今年我只想躺在家中。可惜人小力量薄弱,我不情不愿地来到安海,走在安平桥上的每一步都是生着闷气,前几年早就受够了被人群挤压的悲剧,然而今年,又上演了。唉,很快,我又一次看见人头攒动的五里园,心中无比恼火。可是,当我看到眼前这一座庞然大物,立时豁然开朗。原本平凡无比的白塔,今日已被上了新装。在白塔上出现了许许多多“闽南”的画面,记载了五里桥这八百八十八周年里的无数奇闻。灯光亮起了的那一幕,数不清的闽南人拍案叫绝,朱熹、郑成功等人曾在这里创下的丰功伟绩,此刻历历在目。看到眼前的这些,我不禁感慨自己的家乡竟是如此伟大。
或许,这只是刚开始。我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站在一个人较少的地方看着这一幕幕的画面,迎着琳琅满目的花灯。风撩着桥下河水的波纹,我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不久,眼前出现了一条金色的长龙,身穿橙色的鳞状“甲”穿梭于白塔的一个又一个洞口中。这一条龙身手敏捷,一步一个洞口,使人有一种被带入白塔的感觉。而当整条龙已成为塔的附体时,白塔友好地左右摆动,如同一个小孩子吃到了一块巨糖一般满足。
我想,这条龙的寓意也许就象征着安海的飞速前进吧!八百八十八年了,五里桥还是别来无恙,而繁荣的三里街上,处处张灯结彩。这个元宵,漫步于五里桥的我,不禁惊叹:“美哉,安海!我那拥有白塔神龙的家乡!”
(指导老师/木 车)
第四版:听墨韵 二零一七温陵书院杯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赏析(五)
黄懿涵 陈子恺 张逸林 施扬铭 马瑞璐 姚钧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