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书院报总第037期/2015年11月6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温陵书院报总第037期/2015年11月6日

2015/11/06 00:00
浏览量

温陵作家018任剑锋

 

  任剑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散文诗世界》编委、福建省侨联青年总会副会长。其文学作品及评论散见于海内外各级刊物,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及《中国散文诗90年(1917-2007)》、《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散文诗精选》等数十种选本。著有《眺望家园》、《守望城市》、《他乡成故乡》、《任剑锋散文诗选》等散文诗集和《诗意的守望——任剑锋散文诗评论集》。
 

 

在城市门口眺望家园
林轩鹤

  当任剑锋用刚绘完建筑图纸的笔,在方笺上写下文学作品,并频频在报刊发表时,我们首先赞叹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文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或许是从事建筑行业,或许是在农村长大,任剑锋对土地有着一种深深的爱。他从惠安东部的村庄里走出来,走进霓虹闪烁的城市,然而他“站在城市门口,眺望家园的方向”,目光注视着家乡生他养他的“这块于日落日出之间演绎人生的古老土地”,他终生难忘。
  于是一股对家乡的挚爱,涌上笔端,流向纸笺。
  任剑锋反映乡土民情的散文诗,倾注着他对时代更迭的思考,而时代的变迁也影响着他的创作。在农村时,他的作品多是对人生沧桑以及农村命运沉浮跌宕的凝重沉思。当他走入城市的“围城”后,他的乡土散文诗开始转向对乡村的怀念,对父老乡亲命运的关注。
  任剑锋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有强烈的现实感,他的作品摈弃那种故作高深的无病呻吟。他的作品从选材到构思、意境、语言,均沉浸在一种底色深浓的氛围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牢固地植根于现实主义肥沃土壤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早几年的为生计奔波,反而激发了年少的任剑锋的诗情和创作欲望。如今他依然年轻,却早已走完都市漂泊者的历程,在建筑行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时,他完全可以在温馨居所柔和的灯影下悠然自得。然而他不能放弃文学,犹如他不能放弃生活一样。他开始写散文,虽然数量不多,却写出一些佳作。
  任剑锋是个勤奋的躬耕者,他在脚手架的夹缝里,抬头仰望自己的一片天空。他的作品散见于各级刊物并入选《跨世纪诗人诗选》等多种选集,已加入了中国诗歌学会等诸多文学协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我将上下而求索。”任剑锋时常望着挂在工作室壁上的这幅书法作品,陷入沉思。
  任剑锋依然蛰居在城市里,依然以家园为主要创作对象,抒人生感悟。因为,他在方格构筑的精神世界里,寻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家园。

 

 

 

温陵书院课堂佳作
 

 

 

山若有痕,花落留香
梁艺怀[丰泽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从泰山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你呢,应该没变吧。一件破旧的棉衣,早已分不清色彩,而且补上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补丁;一条半蓝半灰的棉裤子,已经有团棉花显露出来;一条泛黄的毛巾,随意地搭在脖子上;脚上,一双不合脚的球鞋,脚趾有一半以上暴露在外,脚后跟有一层厚厚的老茧。左肩的担子,一头挂着一个装有西瓜的大麻袋,一头悬着一个袋子,里面躺着一张冷了的大饼。当前方的游人挡住了你的路,你的吆喝声便响起:“嘿!让一下啊!”不时有游人把水递给你,你只是摇摇头,自顾自地向前走。
  当我再次抬头时,那抹古铜色的身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再看见你,是在下山时。你坐在路旁的岩石上,吃着那张大饼,双脚悬空,双眼往一个地方凝望了许久许久。偶尔有一两个挑工路过,你便移开视线,以卑微的姿态望着他们。他们在外人看来是充满力量的,但是游人散去之时,他们犹如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担着一些没卖完的东西,消失在夕阳下。
  起风了,我离开了,而你还一直坐在那儿……
  山,已被遮住了大半个形体,太阳渐渐消失于地平线下。我来到了山脚下的一间小旅馆,窗外,一片漆黑,泰山的轮廓隐藏在黑暗之中。此时此刻,你是在泰山上找一个可以稍作休息的小地方,还是回到了早已升起炊烟的温暖的家……
  第二天清晨,我和母亲踏上了归途。车窗外,下着牛毛细雨,泰山的痕迹,若隐若现。我闭上双眼,想,他的脚踏遍了山中的每一处,他的眼看透了山中的一点一滴。山让花开,花便开;山让花落,花便落……他是山的魂,即使少了光芒,但是那香也会散发于此处。
  让我们去寻那魂,去闻那香吧……(指导老师/秋  叶)

 

 

 

窗外
黄婧妤[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六年级]

  “咯吱”一声,我吃力地推开这扇旧得泛黄的窗户,把头倚在窗棂上,望着人来人往的马路,脑海里渐渐浮现出我的童年时光……
  六岁那年,我搬进了这间房间。望着雪白的墙壁,我心里空荡荡的。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请师傅在衣柜旁开了一扇窗户。
  望着这扇窗户,心中的喜悦之情浮现在脸上。我轻轻地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推开窗子,柔和的风亲昵地抚摸着我的脸,在我的脖子上挠痒痒,偶尔淘气地拽着我的头发。窗外是一片寂静的树林,旁边有一条小路,时常能听到学生在路上说笑嬉闹的声音,时常能看到孩子在路上跳绳,踩着石子路。我的心儿也跟着飞出窗外,飞到那树林里,飞到那小路上。
  微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铃铛,似鸟鸣,我陶醉其中,甚是享受。当我不开心时,朝着窗外吼一声,树叶“沙沙”,小鸟“喳喳”,似乎在抚慰我受伤的心灵;当我欢乐时,窗外的树林似乎也感受到了,“沙沙沙——”为我鼓掌。我的童年越过这片树林,飞到高高的天空上。
  十岁那年,狭窄的石子路变成了宽敞的马路,我也从幼年走向了少年。我依然喜欢倚在窗边,看人来人往。我常常会猜测,他们是要去工作还是要去度假,是高兴还是悲伤。
  窗外,是我成长的美好见证,直到今天,我也时常眺望窗外,眺望风景,眺望美好,眺望我的未来!(指导老师/秋  叶)

 

 

 

观看大阅兵
施昱杞[泉州市晋光小学•六年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抗日战争时期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才拥有现在伟大而富强的祖国。
  9月3日早晨,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
  在阅兵仪式上,习主席、普京、朴槿惠等许多中外重要领导纷纷来观看。升国旗、检阅、唱军歌……都是阅兵仪式的精彩内容,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些战士列队受检阅的样子。
  “嗒嗒嗒,嗒嗒嗒……”耳边传来了整齐而有规律的脚步声。战士们目视前方,训练有素地走着,一排又一排,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他们似乎就像只有一个人在踏步一样,没有一个人东张西望,也没有一个人踏错脚步。这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瞠目结舌,我告诉自己:“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战士,他们是多么威武,多么潇洒!”
  “啪啪啪,啪啪啪……”在男兵后头,是一群女兵,虽然她们的脚步没有男兵的稳重,却显得更加清脆、优美。你瞧,所有的女兵正朝我们微笑呢,这微笑如冬日暖阳,温暖我们的心,又如夏日清风,吹过我们的发梢。烈日照着她们,不停地发出“威胁”,但她们毫不屈服。尽管汗珠渗进眼睛里,但她们也咬着牙,睁大眼睛,微笑着注视前方。我们需要的正是这些品质,这种就算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的精神。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如今,富强的新中国的战士们将展示出新时代的风采。
  正因为有了这些战士,才有现在的新中国。因此,我们要感谢他们,感谢我们亲爱的祖国!(指导老师/幽  谷)

 

 

 

温陵书院同题擂台
 

 

 

中秋的味道
李瑜涵[泉州市晋光小学•五年级]

  玉盘似的月亮,是那么明亮,那么温柔;手中的月饼,金黄金黄的,就像夜空中的明月……皎洁的月光沐浴着我,我又想起了中秋的味道……
  中秋的味道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团圆的味道。全家团聚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度过美好的八月十五。
  天空黑漆漆的,云雾在空中飘着,唉,今天肯定看不见月亮了!“咔”的一声,门开了——奶奶回来了!今天可是八月十五,全家团圆的日子!我、爸爸、妈妈和奶奶一起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这时,我又有点儿悲伤了……这可是团圆的日子呀!怎么能少了爷爷?爷爷在我出生前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奶奶说,爷爷在天堂生活得很好,但我从没亲眼看过他。如果每年中秋大家能够团聚在一起,那就好了!
  中秋的味道,对别人来说,是甜美的,但对我来说,还有一点苦涩。
  八月十五,月亮自然是最圆的。中秋的味道,是全家一起赏月。一到天台,我仰起头,望着天空,啊,月亮终于露出一丝月光了!月亮像个娇羞的女子,躲在乌云中不敢出来,慢慢地,她似乎胆大了,缓缓地上升,把光辉洒向大地。“奶奶!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我兴奋极了,而奶奶笑了笑,说:“你爷爷在天堂一定也会看到这轮明月,明月寄托着奶奶的思念。来,乖孙女,我们一起欣赏这轮明月……”
  中秋的味道,在我心中,是满满的团圆,是对爷爷深深的思念。(指导老师/木  车)

 

 

 

中秋的味道
李昕镕[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此时空中没有乌云,月,显得分外明亮。在此良辰美景之际,怎么能无佳句相伴呢?
  苏轼的诗,含义深刻,一句诗可概括所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思念起身在越南的舅舅。中秋佳节,一家团圆,可唯独少了他,我不禁悲从中来。
  我将月饼切成小块儿,叉了一块,含在口中,嘴里咖啡口味的月饼把悲伤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被亲情所包围的幸福。中秋节,自然少不了博饼。我觉得,博饼是中秋节最快乐的节目。
  清脆的骰子声不绝于耳,耳边传来亲人的嬉笑声、欢呼声。六粒小方块儿在大碗中蹦蹦跳跳,而亲人的欢喜之情,亦包含在其中。
  我望月饼发呆,想起三年前的中秋节。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般热闹,那时,只有我与爸爸妈妈三个人,思念之情之多,堪比月亮上桂花树的叶子。
  三年前,我品着老家的名茶——永春佛手,淡淡的茶香飘于风中,沁入心脾;清香的茶水流入口中,暖至心田。那年中秋虽孤单,但有永春佛手和月饼,还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也好,多了几分清闲,少了几分吵闹。对于偏爱安静的我来说,我应该高兴才对,但不知怎么地,我竟有些悲伤。对呀,此时虽安静,可少了一丝被温暖气氛笼罩的感觉。
  我仰望天空,只见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幽幽的光,那些光驱散乌云,让中秋的月分外明亮。是呀,“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中秋的月,是一年中最圆的月,最明亮的月,最美丽的月,最纯净的月,最有回忆的月。中秋的月,是让人陶醉的月。
  中秋的月,带着我的思念,飘向远方;中秋的月饼,带着我的欢喜,融化在心间。中秋,真是一个令人期盼的节日!明年,中秋的月将再次带着人们的寄托,出现在湛蓝的夜空中!(指导老师/木  车)

 

 

 

中秋的快乐
刘菀铭[洛江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月亮在天空中俯视着大地,我不禁想起六年前的中秋节。
  那时,明月挂在天空,穹庐之中洒出清光。石井中的明月静静浮动,暖风吹来,月光荡漾。
  我们幸福的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吃饭、聊天,没有一丝悲伤的情绪。望着明月,大家正欢笑,我不禁吟诵起关于月的诗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透露出他的思乡之情,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情深一往,可谓千古奇唱呀!我还陶醉在诗中,却被大家的掌声唤醒。我睁开有点湿润的双眼,看见大家都笑着为我鼓掌,心中的甜蜜瞬间溢满。
  吃完饭后,表哥拿出一个大碗,凑齐六个大小相同的骰子,举行了一场博饼大赛。我第一个出场,颤抖地抓起骰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碗中,心里不安地想:应该很差吧!怎么办?不,不行,我一定要自信,有自信,才会有成功。只听骰子在碗中“当啷”地跳着,似乎没有停下的意思,我的心也随着节奏跳得更快。终于,停下了,竟是状元!我手舞足蹈,笑得不亦乐乎。大家都说我手气好,可我却觉得是自信心让我取得了这么完美的成绩。
  博饼结束后,我们品月饼,赏明月。爷爷把我们这些孩子们叫到一起,坐在小池边,看着水中的月亮。我们都很疑惑:水中有一轮明月,天上也有一轮,怎么回事呢?我们赶紧问爷爷,爷爷笑了,笑得多么爽朗。爷爷为我们讲起了《猴子捞月》的故事,惹得我们捧腹大笑。清风吹来,映在水面上的月亮也慢慢碎开了。大家拿出香喷喷的月饼,望着水中和天空的明月,一口一口地吃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但愿来年的中秋能更加美满快乐。(指导老师/木  车)

 

 

 

中秋的味道
侯冰焱[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六年级]

  夜已深了,窗外的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洒在院边的老树,饱经沧桑的老树摇曳着,仿佛在低吟浅唱……看着这一切,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六年前的那个中秋……
  以前,爸妈工作忙时总是会送我去姥姥家,每每看见姥姥,我的心里都会有一丝感动。姥姥将我抱在怀里,拍着我的肩,喃喃道:“乖,乖啊……”我也会轻轻点着头,迷迷糊糊地闭着眼。姥姥一脸疼爱地看着我,抚摸着我的头。
  那年中秋,我照旧在姥姥家等爸妈回来。“喂,哎呀,老板说要加班,这个中秋,恐怕……回不去了,照顾好焱子。”爸爸一个电话打破了这种宁静,我依偎在姥姥身旁,突然有种落寞的感觉。姥姥紧紧抱着我:“乖啊,姥姥给你做饼吃。”
  我虽然吃到了饼,可我觉得,饼已经不像从前那么甜了,细细咀嚼,竟有一些苦涩的味道……
  没想到,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吃过姥姥做的月饼。是的,姥姥不在了。爸妈带我来到老家,用姥姥的方法给我做饼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望着淙淙的小溪,想起了姥姥。以前的我,总是调皮不懂事,姥姥便带我来到小河边,对我说:“焱呀,老天可看着你,你要听话……”姥姥的话像清泉般在我心中流淌,滋润着我的心田。而此时,我站在小溪旁发呆,眼前是空荡荡一片,姥姥的话语仿佛回荡在夜空中,带给我一种安详与平和。
  院边的老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倾诉什么,在树下,有一张石桌,桌上有多少我与姥姥的故事啊……
  饼做好了,也像从前那么香,那么脆。但我觉得,已经不那么甜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多了一些淡淡的忧愁与悲伤……(指导老师/木  车)

 

 

 

温陵书院好段串烧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这快乐的夜晚里,怎少得了赏夜景。黑暗中皎洁的明月,仿佛一颗璀璨的宝石。天上的星星向我调皮地眨着眼睛,仿佛在问:“你想上来玩玩吗?”周围的一切似乎停止了,我也自觉地屏住呼吸。“嘭嘭嘭——”一阵阵烟花腾空而起,像凤凰一般,在空中翱翔。12点的钟声敲响了,中秋之夜过了,可那香甜的味道依然让我没齿难忘。(林杭雯•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2.我的老爸幽默而又诡计多端,偶尔我也会配合他。“老爸,这次电视该我看了!你耍赖!”我怒了,而老爸却悠哉地对我说:“好吧,我花10元钱跟你交换怎样?”我当然抵不住金钱的诱惑,一口答应了。谁知,老爸又反悔了,说:“不要,2元。”我说:“不,5元。”我居然跟老爸讨价还价,不过最终还是屈服了。老爸趁此机会说:“好吧,2元给你。”事后我才发现自己又中套了,哎!(郭亚晴•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
 

 

  3.“沙沙沙……”病人皱着眉头,一页一页地翻阅着,直到最后一页,他犹豫的目光定格在了“捐献者签名”这一栏中。他接过医生递过来的钢笔,心中乱成一团:我能不能不签?可其他患者需要帮助呀!可……经过一场心理战后,他颤抖着手,含着泪,咬着唇,闭上双眼,签上了名。这时,家属们哭了,医生关心地问他:“你确定?”病人握紧拳头,硬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确定。”(陈怡萱•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
 

 

  4.路上没有人,只有几片枯叶在空中转了几圈,落下来了。我和你站在树下,随着飘落的树叶一起跳舞,时而从树叶堆中捧起一把,吹向对方,时而拾起几片树叶,用笔画下你和我,多快乐啊!我的嘴角微微抬起。哎,怎么回事呢?我刚向那走去,树叶掉了,你不见了。我站在那儿,手里只有一片枯叶。(马语希•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六年级)
 

 

  5.窗外,一只蝴蝶因来不及避雨而被雨点压倒在地,尽管其死命挣扎,也无济于事。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悲伤。生命,真的这么脆弱,这么不堪一击?蝴蝶颤动着的翅膀,触动着我的心。生命的过程,不正是生与死的过程吗?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开始等待死亡。面对死亡,人们内心只有恐惧与不安。我本想把那蝴蝶救活,可惜再无回天之力。万物自有定数,任何人不能改变,我能做的,只有把蝴蝶安葬好。(郭泽鑫•泉州市第七中学•初一年)
 

 

  6.老态龙钟的太婆乐得合不拢嘴,端出可口的零食、香醇的茶水盛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儿女。太婆那佝偻的身影在一屋子人中穿梭,对每个她日夜牵挂的家人嘘寒问暖,可大家都被手中那小巧玲珑的手机吸引住了:老二叔、爷爷几人玩着“斗地主”,时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或失败的叹息;爸爸和叔叔们接二连三地讲电话,繁重的工作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儿;妈妈和阿姨们盯着屏幕上那热播的电视剧,看着俊俏的男主角和清甜的女主角入了迷;而作为朝气蓬勃的新一代,我们更是“低头”一族,三五成群地玩着游戏。(周玮宁•泉州师院附小•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