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书院报总第013期/2012年10月26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温陵书院报总第013期/2012年10月26日

2012/11/10 00:00
浏览量

温陵书院课堂佳作

 

对 手


吴毅欣[泉州一中·初三]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怀敬畏的心态。有一种人就很值得我们敬畏,那就是——对手。
  敬畏对手能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对手能够鞭策着我们前进,只要我们稍有松懈,对手便有可能将我们“置于死地”。我们要常常怀着敬畏的心态面对对手,认清对手的存在,才能不被对手击倒。当年刘邦攻入咸阳,面对金银、美女无数的秦国宫殿,刘邦在谋士张良的劝说下,认清强大对手项羽的存在,撤出了秦宫,也为他获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他若没有认清形势,沉迷其中,丧失了斗志,获得胜利的一定不会是他。反看他的对手项羽,在鸿门宴上被刘邦一阵花言巧语所迷惑,失去了抓住刘邦的最佳机会。他没有看清刘邦是他的对手,更没有起敬畏之心,所以弱小的刘邦最终击败强大的项羽,绝非偶然。对手值得我们敬畏,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不敢松懈。
  敬畏对手让我们在逆境中渐渐缩小了与对手之间的差距。强大的对手往往出现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我们只有怀着敬畏之心,暗暗下功夫,才能击败他们。当年越王勾践报降夫差后,时刻不忘击败夫差。他几年的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柳宗元作品《黔之驴》里的那只老虎面临较大的驴时,强大的老虎也对驴这个对手起了敬畏之心,最终运用它的智慧打败了驴。清朝时期,美国早已盯上了中国。但他们对当时经济发达的中国起了敬畏之心。工业革命后,两国实力对比被逆转,夜郎自大的中国最终无法挡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铁蹄。有了敬畏对手的心态,才能发现自己与对手的差距,最终反败为胜。
  敬畏对手让我们在决定胜负的一刻坚定信念,对手是把自己推向成功的另一只手。伦敦奥运会比赛期间,林丹接受采访时,言语中一直表达着对对手李宗伟的敬重,他在落后的情况下坚持胜利的信念并最终击败了他。正是有了李宗伟才彰显了林丹的伟大。对手值得我们敬畏,他们给了我们坚持到底的信念。
  无论任何时候,对手都让我们变得更强,我们应该学会敬畏对手,因为有了对手,我们获得的胜利才会更加耀眼。(指导老师/尼  图)


                   
幸福在其中


江晶媛[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岁月年轮飞速飞转,时光在历史的山路上留下了道道轨迹,走过了茫然,印下了幸福的痕迹。
  怒放在春天枝头上的一朵花,你的身影总在我的幸福中。暖暖的灯光映出了孤独身影,每周六的晚上,我总要到培训机构去补习。当夜幕的黑布完全笼住了天空,当分数小数百分数还残留在我疲惫的身躯里时,我总能看到母亲还在路灯下等着我,手中捧着牛奶。牛奶味混着温暖进入了我的身体,我总能感受到幸福在其中。
  燃烧了夏日的一片绿叶,你的双手总在我的幸福中。阳光刺痛地灼伤了双眼,台阶层层展露在我们面前。山路曲折,你一步登了上去,可这个斜坡我总是难以跨越。父亲有力的大手一把拽住我,把我拉了上来。双手带着暖流涌进我的心中,我总能感受到幸福在其中。
  秋风中的一抹黄叶飘下,你的声音总回荡在我的幸福中。尘香还遗留在我的手心,你总是带着你的故事而来。秋风里,姥姥家门前放着两把小椅。你古老而沧桑的声音,还有那真实悠远的故事,成为我童年时老家的金色回忆。故事捎着哲理和希望存放在记忆的深处,我总能感受到幸福在其中。
  冷落了冬天的第一片雪,你们的样子总记载在我的幸福中。六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在最后的小学记忆里,我深深地记着你们每一个人。不论是老师亲切的话语,还是同学之前的打打闹闹,以及友谊的分分裂裂。六年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安详地睡在我的青春中,我总能感受到幸福在其中。
  光阴从指尖中流走,似水年华总让人流连忘返。愿在幸福的马路上,我牵着你们一同走过。 (指导老师/木  车)

                 
屈 原


★ 黄秋婷[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你缓缓走进房间,把纸铺在那张破烂不堪的木桌上,用镇纸把纸压平,放置在纸张正上方,把墨慢慢地倒进砚里。这时,你长叹一声——唉!吾国无能啊!也许是出于情绪的激动,刚才你已颤巍巍的手突然抖了一下,一颗颗黑珍珠抖落在纸上。
  你执起毛笔,用笔尖蘸了蘸墨,挽起衣袖,挥笔写下了断断续续的《离骚》。一页诗词,当脱离了你拿走的镇纸的压力时,它,就被一阵风吹落在地上。
  而你,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页诗句,豪迈地走出门,任凭那张写满诗与字的白纸寂寞低语。
  你来到江边,望着涛涛江水,心里又是一阵愁:既然吾国不得独立,那么吾也不想在这个世上存活了,吾宁愿与国共存亡!国在,人在;国亡,人亡!就让吾投身在这滚滚长河吧!
  ——你纵身一跃,沉入河里。
  ——国亡,人亡。
  ——但你的灵魂却永远不散!
  花开,花落,唯有你遗留在屋里的一页诗句,还在被风吹得发出一片凄凉的声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岁九死其犹未悔。”
  再读这两句诗,才感悟到你的爱国之心,每句诗,字里行间都表达了你真挚而又强烈的感情!
  躯体,灭亡;灵魂,未泯!(指导老师/陈 津)
                  


“成功”马到,马到成功


★ 许 贤[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漫步在大坪山的小道上,隐约望见“郑成功”,骑在马背上,眺望着东方,那是台湾的方向,更是胜利的方向……
  星期日的阳光洒向大地,我和爸爸伴着“嘿咻,嘿咻”的喘息声登上大坪山山顶,一座巨大的黄色雕像映入了我的眼帘。
  “那是谁啊?”彼时,只有七岁的我问道。
  “那是郑成功,是民族英雄。”爸爸有条不紊地讲解着。
  郑成功,这曾经并不熟悉的三个字,便植入了我的脑海中。
  上四年级时,我又一次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位英雄——在收复了台湾后,那块失地的族长接见了郑成功,宴席即将结束,族长让人端出了三盘不同的东西。一盘是金,一盘是银,而最后一盘则是潮湿的泥土,让郑成功选择。正当大家觉得他一定会选金子或银子时,他却选择了泥土。郑成功的品德、行为从那时便深深感染了我。郑成功在我的心目中,成为了一个视钱财如粪土、德行高尚的人。
  第二次登上大坪山,我仔细地观察起郑成功。他束着腰带,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厚重的军用靴子紧紧勾住了马鞍,眼神刚毅而又焕发出一丝柔情,他的右手牢牢握住佩剑,左手正向台湾的
方向招手。胯下的那匹马,结实的肌肉紧张地绷直,铜铃般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也在期望着台湾的回归。
  我不禁回想着几百年前,郑成功正驰骋在疆场上,而他的士兵们怒吼着:“成功马到,马到成功!”
  又一次登上大坪山,我急切地望向这位民族英雄,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指导老师/陈  津)

 

温陵书院同题擂台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 蔡诗颖[泉州市外国语中学·初一]


  记得曾经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那篇文章叫作《我很重要》,这篇散文用了很朴素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我很重要。
  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独特价值,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等着我们去开发,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活的主角,没有一个人生来就该躲在角落做个观众。
  有一种人,他们叫蚁族,他们平凡普通。或许我们就是这庞大蚁族中的一员,但我们却能用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为自己搭建一个舞台,让自己在舞台上,跳一曲最绚丽的生命之舞。
  邓亚萍,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一个身高150厘米的女孩,球技出众,却因为身高问题得不到重视。但事实证明,身高不是障碍,邓亚萍用自己高超的球技证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她成为生活的主角,因她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比常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我想,她思想上的高度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她一定是个思想上的巨人!她,通过了自身的努力成为了生活的主角!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做生活的主角,我们能够通过我们的奋斗、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通过了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史蒂芬·霍金,一个优秀甚至卓越的有志青年,在牛津大学专研,只是,天妒英才呀。在他21岁时,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和眼球可以活动,这让他霎时从生活的主角跌落为受人怜悯的对象。但是,霍金不甘愿如此堕落,他顽强地与命运斗争,用自己的三根手指研究宇
宙这个深奥的话题,并且写了一本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此书一出,所有人都震撼了,霍金被誉为“第二个爱因斯坦”。霍金无声地向世人宣告:“残疾不是阻止我前进的借口,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一个残疾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那么我们呢?我们是不是比他们更有能力成为生活的主角?我们是不是应该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给世人一个宣告呢?
  笑对人生吧,自信地面对一切吧!用自己的独特舞步,跳上一支最绚丽的舞蹈,向所有人宣告:“我,也是生活的主角!”(指导老师/秋  燕)
                   


旋转·跳跃·微笑


★ 杨婧滢[晋江市季延中学·初一]


  她是多么热衷于跳舞啊!为了实现自己的舞蹈梦,她毅然放弃了种种上名牌大学的机会,考上了艺校。
  她本以为,上了艺校自己就可以成为舞台的中心,不用成为那该死的配角,可是时光老头走得如此缓慢,在那枯燥的训练中蹒跚前行。
  她本以为,上了艺校就可以圆自己的舞蹈梦,可以一举成名……
  她错了。
  在芭蕾舞剧里,她只是在角落里提着裙子不停旋转的公主侍女;在爵士舞剧里,她只是在旁边伴舞的配角。她是那么努力,那么渴望有一天成为舞台上的聚焦点。可是梦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不可能化蛹成蝶!
  她只好躲在舞蹈厅的角落里,看主角们一个个优雅地转身,一个个灿烂的微笑。所有人走后都会嘲讽地看她一眼,仿佛她是个落单的小丑。她只是笑了笑,然后自己在舞蹈厅里旋转、跳跃、微笑,没有人知道。
  机会,终于到了。
  芭蕾舞剧的主角不小心扭了脚,连走路都很艰难,何谈跳舞?
  正当教练焦头烂额地寻找合适的人选时,她站了出来:“教练,我想试一试!”她熟练的高难度动作让教练瞠目结舌。教练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常一言不发、普普通通的小女生,竟有如此惊艳的舞姿,她拍案叫绝。
  就这样,一向不起眼的她,终于成了舞台上的王者,丑小鸭终于蜕变成了白天鹅,毛毛虫终于成了蝴蝶!
  她终于可以,终于可以摆脱配角的束缚,走向了成功之路。
  当她伴随着掌声、欢呼声,穿着女皇一样的衣服,自信、幸福地走在舞台中心,她不经意地望了望自己曾经站过的地方,那里站着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正在向她微笑,她也笑了。
  音乐响起,她闭上了眼睛,踮起了脚尖,开始了——她是用心在跳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终于成为舞台上的主角了,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旋转……
  跳跃……
  微笑……
  在人们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中,她微笑着,像一朵鲜艳的玫瑰,绽放出自己带刺的美……(指导老师/秋 燕)

 

温陵书院自荐秀场


“喂”,也等于主角


★ 陈欣妍[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喂,你!帮我交一下作业!”
  “喂!扔一下垃圾!”
  我,十三岁。虽然已经六年级了,可个子还是矮得像低年级的小朋友一样,乍一看,你一定还以为我没有长大。虽然我是班里最大的一个,却也是最“小”的一个。因为班中,唯独我“没有”名字,并不是真的没有,只是他们都叫我——喂”!
  “喂!”“喂。”“喂……”是我生活的全部。矮小、丑陋……这是他们形容我的词,我翻遍了字典、词典和童话书,这些都是纯洁无瑕的公主的敌人和仆人,他们只是个配角。我也是个配角吧……
  他们从来不记得我的名字,因为,我就叫“喂”……
  终于有一天,我不甘再忍受没有名字了!我不愿再帮她们交作业,不愿再帮他们扔垃圾,不愿再因为她们的一丁点施舍就乐得欢天喜地,甚至睡不着了。她们讥讽的笑容深深地烙在了我心里,一声声尖利的“喂”让我觉得震耳欲聋。
  我不要……
  我不叫“喂”……
  我拒绝了施舍,抗拒了她们的命令,甚至咒骂她们,我学会了嘲笑人,学会了看着她们愤怒的样子,心里一阵爽快。是的,我也同她们一样,我堕落了!就算是这样又如何呢?我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女王了。可是渐渐地,我的光芒却一点一点暗淡下来了,我被她们排除、被她们遗忘,我仿佛是个隐形人——不,是一阵空气,或者说,什么都不是。我真正地成为配角了……
  “不是,我不是配角!”我握紧了拳头。我想,现在我的心应该是那种令人作呕的黑色吧!我多么想回到从前去,被欺负也好,被嘲笑也好,被叫成“喂”也好……
  我尝试着回到以前的生活,努力地忍受着她们的白眼和唾骂,争着抢着帮她们交作业、扔垃圾。我把眼泪都落在心中,回家后再放声大哭。她们惊讶极了!她们望着热情的我,不再使唤我了。她们变温柔了,接纳我了,不再因为我矮小而欺负我了……
  “喂!我们去玩吧!”
  “喂,你忘记带书了!”
  ……
  虽然我又变成“喂”了,可我却觉得我变幸福了,那个“喂”已经变了味道,充满了快乐的味道、欢愉的味道……
  我幸福地笑了。
  “喂”也等于主角……(指导老师/秋  燕)
                   


温陵书院美文赏析


母 亲(节选)


★ 莫 言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有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赏 析]


  莫言的散文文笔简洁,风格恬淡。读他的散文,就像是在倾听他以高密人的朴实的话语,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他的见闻经历,诉说他的生活感悟,感觉是那样的随和。而读后再细细一品味,就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艺术魅力。
  《母亲》一文,作者如话家常地叙写母亲在艰难岁月里的经历,刻画了一位坚强、乐观的母亲形象。文章以母亲捶打野菜的特写镜头开篇,苦涩的气味、沉闷潮湿的声音,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作者还以盛开的梨花这一优美的背景,反衬这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为下文的叙述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如果我们再细细品读,就会得到写作方面的有益启示:以特写镜头描写人物,凸现人物形象;将人物置于具体情境中,细致描写言行,使人物性格鲜明;运用联想,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选自刁有峰的《细读,方见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