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报总第334期/2010年11月26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报总第334期/2010年11月26日

2011/01/18 00:00
浏览量

  □主  办/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
  □主  编/林书缘  

        □副主编
  □本期执行编辑/蔡东东
  □总第333期/2010.11.26

  小树林每周快讯

  ◆ 11月21日,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上海分校2010-2011学年度秋季班第二阶段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全体写作班老师和行政人员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研讨会主要围绕“加强读写结合”、“创造快乐氛围”、“深入创作指导”等几个重要议题展开,讨论热烈而深入,为更加规范、严谨地开展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 11月12日至14日,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上海分校如期开设“阅读训练”专题周,获得了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本次专题周以“阅读理解”题型为训练重点,紧扣上海市小学考试脉搏,极具针对性地训练了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为“小树林”进一步升级“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宝贵思路!

  小树林妙语拼盘

  001、天空黑漆漆的,像是被人用墨水刷过一般。黑暗的树林像是几只硕大的怪物,睁着大眼睛看着渺小的人们。(胥煜康/虹口区崇明路小学·三年级)
  002、朦胧的月光像一层薄雾,弥漫在树林里,泛着淡淡的金黄。(高睿宁/虹口区红旗小学·四年级)
  003、爸爸很胖,长着一个远近闻名的“啤酒肚”。小时候,我总爱趴在他的大肚子上“玩滑梯”,“咯咯”的笑声至今还回响在耳畔。(单卉洁/闸北区市北初级中学·六年级)

  小树林好段串烧

  001、蚕宝宝们开始织茧了,看着它们不停地吐丝,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啊,蚕宝宝们不就是这样吗?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生命的精华。晚上睡觉时,我觉得我盖的蚕丝被格外暖和。(任  正/闸北区童园实验小学·五年级)
  002、孩子们的衣服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路边的柳树嫩嫩绿绿的,枝条随风轻轻飘动,像仙女的长发。不远处的小河波光粼粼,河上有座桥,一艘小船儿正从桥底顺流而下。河那边,炊烟四起。天空中,一群大雁正缓缓飞过……(邓  铄/黄浦区一中心小学·三年级)
  003、爸爸今年38岁,身材高大,有点发福。妈妈常说他该减肥了,他却总是当作耳边风。爸爸非常博学,是家里的“问不倒”,我和姐姐碰到的难题他都能为我们解答。爸爸还特别爱看书,曾经创下不吃不喝连续看书12小时的“吉尼斯家庭纪录”。爸爸有自己的个性,不轻易发脾气,但万一生气了,就会特别厉害。(王馨怡/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五年级)
  004、我,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懒虫”,天天学习到深夜,早上当然起不来喽;第二个是“书虫”,读书有什么不好?休闲的课外书也是书嘛;第三个是“网虫”,学习这么辛苦,适当上一下网,玩几个小时游戏也不是不可以呀!(张怡宁/上海市复兴初级中学·六年级)

  小树林看图写话

  林间散步

  ★ 章胤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三年级]

  皎洁的月亮挂在天边,把大地照得银光闪闪。秋天的树叶飘落下来,像是给大地铺上了金黄的地毯。
  天边,一群群白鸽正在飞翔,真有点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让人不禁要啧啧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树林间,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正在散步。父亲穿着像厨师一样洁白的服装,头上戴着一顶又圆又尖的帽子。女儿的帽子则是粉红色的,帽子的边缘飘动着几丝彩带,像是精灵撒下的彩虹一般,她还围着一条美丽的裙子,穿着一双绘着花瓣的平底鞋,仿佛一位从天而降的仙女。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忽然被遮住了,没多久,乌云密布,好像马上就要下起倾盆大雨。
  天更黑了。父亲牵着女儿的手,回到了树林深处的红色小木屋里--那是他们温暖的家!(指导老师/郭老师)

  浪漫秋夜

  ★ 叶宇翔[上海市外国语小学·三年级]

  一个诗意浓浓的秋天傍晚,一对情侣刚刚享受完浪漫的晚餐,正在林间悠闲地散着步。
  很远很远的天边,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飞着。太阳正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淡淡的、浅红色的晚霞更加艳丽了,仿佛小姑娘红通通的脸。光秃秃的白杨挺立着,把秋天点缀得更加美丽。这画面,绝不比作家笔下的“秋”逊色半点。
  情侣俩穿着不同的衣服,却有着同样的诗情画意:男士穿着宽大、雪白的风衣和金黄色的裤子,而他的女友,头上戴着一顶麦秆编成的精美绝伦的帽子,穿着一件红色的背心,围了一条洁白的太阳裙,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幢咖啡色的小木屋,那是他们这个美妙假期的临时别墅。
  这个浪漫的夜晚,一定会让这对情侣终生难忘!(指导老师/郭老师)

  林间散步

  ★ 王馨平[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三年级]

  火红的太阳落山了,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晚霞从火红到深粉,慢慢地转为淡粉,最后渐渐消失在天空中。一轮金黄的月亮升了起来,仿佛一盏明亮的灯笼。白杨树的叶子早已掉光,但在月光的照耀下,还是显得那么美丽。远处,金色的田野里满是等待收割的谷子,在晚风的吹拂下,不时地摇晃着自己的脑袋,仿佛在向风儿道谢。
  田间小路上,走着一对父女。父亲头戴着雪白的帽子,身穿洁白的大衣,乌黑的长裤,脚上还穿着一双闪亮的皮鞋;女儿头戴五彩缤纷的帽子,帽沿飘着洁白的丝带,犹如一条美丽的哈达,身上穿着鲜红的背心、淡粉色的裙子,脚下踩着一双淡黄的舞鞋,像是一位皇室的公主。
  父亲在给女儿讲着童话故事:“从前有只大灰狼,专门吃小羊……”林中飞舞的萤火虫仿佛听懂了,在空中汇聚成了一个大灰狼的图案,悬在父亲和女儿的上空。女儿害怕了,紧紧抱着父亲。爸爸微笑着安慰道:“没事的,别怕!这是调皮的萤火虫……”
  父女两人继续说着故事,散着步,慢慢地走远了。他们温馨的声音,在森林里轻轻地回荡着……(指导老师/郭老师)

  小树林课堂佳作

  城里娃进山

  ★ 闫一尘[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六年级]

  学校举办了一个夏令营,要进深山小村里体验生活,男孩小富兴冲冲地报了名。这天,小富穿上了运动裤,戴上了白色鸭舌帽和黑色墨镜,和参加夏令营的伙伴们一起乘着大巴,一路欢歌笑语,很快便来到了目的地。
  下了车,大家纷纷打量着眼前这个将要住上好几天的小山村,没一会儿,大家都傻了眼--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商铺百货,只有一排草房子、一群牛羊、几个满脸疑惑的小牧童。
  小富瘫坐在地上,说:“没有酒店,我们住在哪里呢?”老师笑嘻嘻地说道:“我们住的地方还没盖好呢!赶快打起精神,把行李放好,我们盖房子去。”全体营员不约而同地叫道:“啊!?”
  小富一脸不情愿地把行李放到指定位置,一不小心,手机从口袋里蹦了出来。一个放牛娃看见了,好奇地看着,问道:“这个铁砖块是干什么的?能放东西吗?”小富回答道:“不要小看它,它可是一个极其方便的通讯工具,可以跟很远的人说话呢。”说完,小富得意地拨通了老妈的电话,可是……没有信号!小富尴尬地站在原地,放牛娃看着他的窘状,“嘿嘿”地笑了……
  小富气呼呼地去盖房子。搬了一会儿砖头,小富那双未经风雨的双手已经发软了,原本白白的脸蛋像是喝醉了酒似的,通红通红的。咬紧牙关,又搬起一块砖头,忽然一个小黑影掠过砖面--蟑螂!小富最怕蟑螂,吓得手一软,砖头“啪”的一声砸在了脚上,他疼得哇哇大叫。老师赶紧找来村里的老医生,给小富紧急治疗了一下。
  晚饭后,小富一屁股躺上了炕。炕面坑坑洼洼,小富疼得满炕打滚,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比较舒服的位置,一动不动地躺着。炕硬梆梆的,一点儿也不像家里软绵绵的大床。过了好久,又困又累的小富终于睡着了。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声,一只蚊子在小富的额头盯了一下。小富叫了一声,又醒过来,摸着额头肿起来的包,愤愤地骂着蚊子。可是蚊子很聪明,躲得无影无踪,等到小富快睡着后,又来突然袭击。小富拿蚊子的游击战没有一点办法,只好彻夜不眠。天亮时,小富已经长出了一双熊猫眼和满头大包……
  几天的时间终于过去了。踏上回家的大巴,形容枯槁的小富仰天长叹:“我以后再也不进山了!”(指导老师/郭老师)

  伞

  ★ 任缘圆[虹口区广灵路小学·四年级]

  一个密雨如烟的早晨,一座笼着雨纱的山林,一朵鲜红如花的小伞。
  小伞里,小女孩一手支着伞柄,一手搀扶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缓缓走着。小伞外,小女孩那两条湿淋淋的小辫子正伴着雨滴跳舞。
  小女孩轻声细语地叮咛着:“老奶奶,前边路滑,您小心点。”“你自己别淋着了,要感冒的。”老奶奶微笑着回答道。“没事,不会的。”小女孩摇摇头,笑眯眯地说道,“您年纪大,容易着凉,我嘛,还小,淋到雨也没关系!再说,我最喜欢下雨了。”
  “孩子,你……”还没等老奶奶说完,小女孩先打断了她的话:“老奶奶,您就别说啦,放心吧!”老奶奶爱怜地看着小女孩,脸上满是心疼又欣喜的神情。
  山路崎岖,两人继续走着。风渐渐变强,雨也更大了。小女孩把伞往老奶奶身上斜了斜,自己的衣服却快要湿透了……终于到了家。老奶奶慢慢地掏出钥匙,打开门,准备将小女孩请进门喝杯热茶,可转过身来,小女孩已经悄悄走远了。老奶奶倚着门,看着小红伞渐行渐远,如同一只山鹰,消失在了在山道的尽头……“哎,都忘了问是哪家的姑娘,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老奶奶自言自语道。
  雨继续下着,老奶奶笑了,眼睛里却闪烁着一丝泪光。风吹来,悬在门上的风铃吟唱起来,清脆的歌声和着飞扬的雨丝,飘向了远方……(指导老师/伊  骅)

  小树林名家讲堂

  删去重复与累赘的词语

  ★ 刘崇善·老师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多余的字、句、段是重复与累赘,删去以后使文章更加简练,所以说“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写作是一件愉快而又艰苦的事,对写作必须抱着认真的态度,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使文章经得起推敲而又耐读。小学生写作文,虽然是一种写作训练,但必须学会修改,养成修改的习惯,这样做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修改文章大有学问,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加以增、删、改,也不仅仅是文字修饰的功夫,但是,以特定对象小学生来说,从删去重复与累赘的词语着手,作为学习修改的第一步,更易掌握修改的技法,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从学生习作中选出若干句子进行修改示范,以作参考:
  一、时间和地点的重复
  “两年前的一天早上,我跟爸爸去喝早茶”,“早上”是多余的,“喝早茶”自然是在早上;“游南京的第一站是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既然是“游南京”,参观的长江大桥必然是“南京长江大桥”,其中“南京”就不必重复。
  二、主语和虚词的重复
  “我去上学,走到半路,我遇到同学林海英,我对她说……”如果这句话修改成“我去上学,走到半路,遇到同学林海英,我对她说……”或者“在上学的路上,遇到同学林海英,我对她说……”不是可以省去一个或两个“我”字吗?“当管理班级常规秩序的'小老师',我可是不屑一顾的,可如果当'监考老师',这可是一份诱人的'美差'”前两个“可”字应该删去,否则既不简练而又拗口。
  三、词意的重复
  “我迈着悠闲的脚步在街上东逛西瞧”,“东逛西瞧”就是悠闲的表现,“逛”也就是“走”,又何须再写“迈着悠闲的脚步”呢?还有,如果写了“奶奶今年60多岁了”,就不必再说“年近古稀”;有了“吸引了许多中外游人”一句,也不必重复说“这真是游人如织”,意思都在里面。
  四、描写的重复
  人物的心理描写,无须都加上“我想”、“心想”、“心里想”说明,“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可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句式本身已说明此句是心里的设想。“我走到她的身边,递给她一包冰水”,递给对方东西,肯定已在对方身边,可以删去“走到她的身边”;“爷爷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啊!'听了爷爷的话,我点了点头,说:'爷爷,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其中“听了爷爷的话”纯属多余,也应该删去。
  作文中重复与累赘的词语决不止于这些方面,这里不过是略举一二说明,不难设想,如果将这些纯属多余的词语删去,作文也就简练了许多。让我们从这里做起,对自己的作文多作修改,为达到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跨出一大步。


  [终审主任/刘崇善  郭老师]
  [本期版式/蔡东东]
  [刊头书法/蔡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