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报总第413期/2019年4月19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报总第413期/2019年4月19日

2019/12/06 10:59
浏览量
 
给自己安一颗童心
■ 财  滨/老师
 
  给自己安一颗童心吧!
  读完这期儿童诗报,我心中不由升起这样的念头。儿童诗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艺术形式,其凝练、有韵律、富有感情等特点往往直戳人心,让人读之便生爱意。
其中,《我做奶奶的阳光》引起我的强烈共鸣——
  阳光重吗//我想把阳光/背到奶奶跟前//奶奶坐在墙角/就一个人//如果我/背不动阳光/也没关系//我来做/奶奶的阳光
  一首好诗,应该“由心而生”,创作中诗人的情感和灵感像泉水般自然涌现和流露。这首诗便是如此。诗中选取的意象简单、朴素:阳光、奶奶、墙角。试问谁的生命中不曾目睹过这样的画面?小诗人拥有宝贵的观察力,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关联性和内在意义。作者要写的不是老人的颐养天年,岁月静好,而是透过老人独坐墙角的身影、眺望远方的眼眸,发现了她的孤独。是的,这首儿童诗用最质朴的语言,抒发了最深刻的情感:对老人而言,陪伴就是最好的善待。人越长大,越喜欢用物质的给予代替陪伴和关怀,殊不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纯粹越美好,物质层面上的给予只是一种表达爱的渠道,它承载不起望眼欲穿的守候、独坐墙角的落寞……
  不幸的是,每个人终将无法避免长大;幸运的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给自己安一颗童心。对我而言,我并不反感被他人说“你怎么像个孩子”?因为,当我蹲下身子注视一株从未见过的花,飞身扑一只绮丽缥缈的蝶,或者拥抱奶奶瘦削的臂膀时,我愿意自己像个孩子,保持好奇,保持求索,保持纯真……
  我想,诗歌不仅是一座搭起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桥梁,还是一把时刻能开启童心之门的秘钥。因为,无论是读诗还是写诗的过程中,我们与事物间的隔阂慢慢消失,渐渐地,我们可以与之对话,无论是苍穹、碧海、阳光、星星、风、雨、雪、猫都可以对话,此时,爱与激情油然而生,诗意跑出来了,童心也围着你了。 
 
 
 
 
第二版
 
 
细水长流
 
 
新闻
 
  近日,“宇邦杯”第十二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获奖名单揭晓了。捷报传来!小树林学子在学生组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佳绩!
 
 
 
 
雨中见闻
辜森韬[泉州师院附小·六年级]
 
  雨点同银针一般细密地从空中落下,速度快得几乎让人看不见痕迹,只有那熟悉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在大街上回响。
  我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在街上走着,伞投下的有些透明的阴影,略带着一种厚重之感。这雨下了许久,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样子,此刻变得越加猛烈与浓密。我从伞下望去,眼前的世界似乎铺上了一层很薄很薄的白纸,而这白纸不时闪动着,刚好与这把黑色的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一件原来很素净的白裙,被洒上了一滴墨点一样惹眼。
  雨的声音仍重复着,让我觉得有些许烦闷了。身旁一个穿黄色外套的外卖员在我身边停留了一小会儿,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但更多的是写于脸上的焦急。随后,他留下了一个黄色的影子,便消失在雨中…… 
  我不着急回家,一想到回家后那堆作业就令人乏味。我心中打定了主意要看看这雨景,因而走得更慢了些,步子轻缓得像个娇羞的女生一样。正想着,雨突然间小了些……
走着,前方传来了一阵骚动与争吵声。我不是个好事的人,但一眼望去,却发现了刚才在身旁一闪而过的外卖员,他的脸色仍然凝重,只是此时的他,没了焦急,取而代之的是惊慌与木然。
  我走近了些,看上去似乎是两车相撞,外卖员的车翻倒在地上,外卖从保温箱中掉落出来,米粒掉了一大半在雨天泥泞的地上。我又抬头看了外卖员一眼,他的表情十分复杂。突然,一个大概二十几岁的男子,大大咧咧地叫着:“这如今的外卖员素质怎么那样差!骑车不长眼啊,你知道你弄脏的鞋多少钱吗?”说着,瞪大了他那双青蛙似的大而突出的眼,用手指顶了一下外卖员的头。“喂!怎么打人啊?”一位大爷轻轻地,但有力地喊道。“是啊……”“是啊,怎么打人?”……大家都纷纷叫着,男子后退了几步,显然心虚了,但眼神仍盛气凌人:“幸好小爷我大量,不然你今天就惨了!”他说着,又瞪了下眼,真像一只在雨中鼓眼的青蛙一般,而后环顾了下四周,骑车走了。
  外卖员将车扶起,打了个电话。他坐在报刊亭前的椅子上,叹了口气。此时,手机又响了,他低头瞄了一眼,按了下去。
  一通电话后,他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我盯着他的双目,好像看见了明亮的星空中,几颗闪烁的星忽然熄灭了……(指导老师/油纸伞)
 
 
 
 
花开花落
洪瀚镔[泉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下雨了,雨势并不大,一滴一滴。樱花露出半边粉嫩的面庞,望着这个世界。世间的一切仿佛都静了下来,树梢吐芽,冰雪初融,悄悄地演奏着春天的小曲。
  像在倾听愉快的歌声,樱花渐渐张开了,一点一点,有点害羞。知更鸟扇着翅膀,蜜蜂在丛间飞舞,唱响二月的歌声。
  像在倾听悠长的二胡曲,樱花绽放了,彩蝶翩翩起舞。河水欢快地流淌着,野兔奔跑在林间,踩到干枯的小树枝,“嘎吱”作响。蟋蟀拉响二胡,草丛间的小虫儿为它伴奏。
  像在倾听振奋人心、锣鼓喧天的民间传统乐曲,樱花开到了极致,渗出蜜糖来。蜜蜂扇动起翅膀,石板下的蛐蛐也开始奏鸣。树间窸窸窣窣的声音,是野兔在挖洞呢!嘈杂的声音融汇在一起,却能在杂乱中发现一种特别的美。
  风起,花落。
  好像舒缓的乐章,樱花飘落,落在水面上。水中泛起细细的波纹,仿佛发出了微弱的低吟。
  好像轻快的小调,樱花轻轻地从小枝头一跃,跌在树下的泥土地上。又被轻风拂起,一起一落,在地上跳跃着、舞蹈着,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好像欢快的交响乐,樱花在空中飞舞,时而飘到高处,时而又贴近地面飞舞。伴随着轻促的快风,樱花打着旋儿,像在演奏《森林交响曲》欢快的调子。
  好像激烈的合奏,樱花紧随着急风,被卷进一个不断旋转的“小台风”之中。一会儿跳到高处,又急促落下;一会儿在空中飘荡,又是翻转,又是跳跃。几百几千朵樱花汇集到一块,形成一朵粉红色的晚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樱花渐渐不见了踪影,它诉说着生命的起落,诉说着伟大的真理。
  樱花落了,但我的心,仿佛依然能感受到它奏响的春天的小曲……(指导老师/丸  子)
 
 
 
 
雨中的城市
成飞扬[鲤城区立成小学·六年级]
 
  我热衷于观雨,却不乐于观暴雨,认为其过于做作与张狂,总自以为是地吼叫。小雨是极其可爱的,为城市带来了春天的点缀,人亦无须担心淋湿。
  是怎样有趣的事,惹得小小的雨滴跳进水洼,“咕咚”一声冒出一个泡,又被另一阵雨打掉。另外几滴则围在水洼旁边,好奇地观摩,看它们乐此不疲地玩耍。这小小的水洼,寂寞地逗留在那里,一下将巨大的城市囊括了,仿佛那水洼就是一座城市,一个小小的世界,恍然间令人不受控制地投身其中,很深又很远。
  一下雨,城市就遍布飘零的雨丝,仿佛那些同样也在奔波的流浪者们,它们的足迹会驻足在滴水的屋檐,也会寄宿在墙头的绿茎,又或是在路边的长椅小憩,自然也可能在亭中的阶梯上漫步。但不管怎样,雨并不会孤独,无论身处何方,总有另外几滴小伙伴在此一同降落,这可爱的景象使我温暖。正如人不能一直孤独,人有亲朋好友,雨又何尝不是?我一直把雨当作生命来看,世界万物都应有生命,像雨这样柔情的为何没有生命呢?
  我爱雨,也爱大自然中的万物。天空、白云与鸟儿也是极活泼的,它们都同雨一般,为喧嚣的城市增添一抹不可多得的幽静与快乐。
  雨中的城市给人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清新,它扑面而来,没有刺鼻的香气与汽油的锈味,只有清晨晓风的清新气息。
  它没有过多矫揉与刻意的色彩,而是一种淡泊的透明,没有过多丰富的意义,却带来丰富的滋养。
  雨给城市赋予了自然的生机,它新鲜而单纯,这是城市不具备的,也是沉浸在利欲中的人所不具备的,它只给留心观察的人带来它的智慧与洒脱。
  此时,雨落满了城市,一阵轻快的凉爽刺激着城市的神经,使其灼热的内心逐渐平静。(指导老师/丸  子)
 
 
第三版
 
 
朝花夕拾
 
 
新闻
 
  据悉本次大赛中,小树林教育“韵味书法班”的孩子表现优异,荣获多个奖项。其中,学生组特等奖1人、金奖5人、银奖11人、铜奖10人、优秀奖8人、鼓励奖4人。希望他们继续保有对书法的这份热情,深入了解,学习更精深高妙的书法。
 
 
 
街头·雨·二胡
黄一航[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
 
  灰色的云无情地笼罩着天空,不一会儿东拼西凑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网的缝隙中,无数雨点流星般地洒下,单调的声音不停地重复。
  我撑着伞,乏味地走在归家的道路上,耳边只有雨的“滴答”声。突然,悠扬的二胡声如清泉般流入我的耳畔。我打起精神,想要往前去看个究竟。可是,二胡声却戛然而止。
  我走得更快了,猛地一抬头,发现一个老头正坐在红绿灯旁,小心翼翼地用一块破布擦拭着二胡。他身上的脏雨衣,在路灯下反射出微弱的光。他晃晃头,又慷慨激昂地拉了起来。是《赛马》!音调无孔不入,狂风暴雨般地敲击着我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随着二胡声越发高昂,我的精神也越来越振奋。“呜——”一串高音突然使我清醒过来,此时,我所感受到的雨已经不同以往,声音也不再单调,同老人的二胡声一样慷慨激昂,情绪多变。每一点雨滴都是跳跃着的音符。过了一会儿,二胡声逐渐婉转,我也开始端详起老人:他眼睛微眯,身体随着手不停摆动,深深的皱纹诉说着他曾饱经风霜。豆大的雨点时不时掠过他的脸,可他还是陶醉在二胡中。我叹了口气,摸了摸口袋,却发现一分钱也没有。
  我不好意思站在那光明正大地听曲,只好慢慢往前踱步。二胡声越来越婉转,与这场春雨一起抚慰着我的心灵。我深吸了口气,硬下心来,过了马路。
  “呜——”又是一串高音,雨也适时地渐大了一些,似乎被刀刃切过了一样,更加密集了。悠扬的二胡声夹杂着雨,把我送过了马路……(指导老师/油纸伞)
 
 
 
太姥姥的碎碎念
田婉凝[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六年级]
 
  我的太姥姥,已经故去了。她终身吃素,不碰一丁点儿荤腥,哪怕是鸡蛋。她前半生很苦,还得了病。后半辈子,腰更是越弯越低。
  从我记事起,每次我见到她,她嘴里都不断地念叨着什么,烦人得很。但她从来不念叹早年的悲苦,只絮叨后辈的事情。
  冬天来到她屋里,太姥姥总是弯着个腰,站在地上,不断催促我们上炕:“地上凉,别冻着了,快上炕坐着去。地上凉,别冻着了……”反正无论如何,一句话,她总是要念上好几遍。刚开始,是说给我们听的,到最后,她似乎嘴里不说,就难受似的,一直叨念。而且,她一大把年纪了,忙个不停,还不让我们帮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姥姥的记性越来越不好了。就在前年,我回家时,她一看见我就小步小步地向我靠近,一边还念着:“这不是艳慧吗?这不是艳慧吗?……”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嘴里一边念着什么,一边向你走来,你的脑袋会不会突然发愣?
我只得朝她点点头,一溜烟进屋去了。进屋后,我才反应过来“艳慧”是我妈的名字。这个太姥姥,把我认成我妈了。
  不多时,太姥姥便和我一起坐在炕上,她抚摸着我的脸:“艳慧呀!你都长这么大啦!我还记得,几年前,你还没有这炕高……”我不得不说,太姥姥的记性真是差到不行了,不光是把我认成我妈,而且连时间都能混淆,这太姥姥的碎碎念也真是太烦人了,唠唠叨叨,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太姥姥自然没瞧出我的不耐烦,她总是跟我重复说着一些事。不是关于我的几个姥爷,就是关于我的舅舅姨妈,这些我都听了成千上万次了。这一下,因为她把我认成我妈,先是讲起之前我妈的那些事,还提到了我,而且把我的年龄变得比我妈还要大。天啊!太姥姥的世界乱套了。
  那一次临走,太姥姥还在碎碎念着什么,似乎是不希望我们走。但我很开心,头也不回地离开她了,因为终于听不到她的碎碎念了。
  今年二月份,就得知了太姥姥逝去的消息。那是晚上八点多,不知为何,我的心一下子就空了。
  也许很多时候,人只有失去才会懂得珍惜。但失去的,很多时候是回不来了。(指导老师/丸  子)
 
 
 
“引”人入胜
蔡镓丞[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在大城市里待惯了,过年便是一个回老家的好机会。在镇里过年,我和表弟可以“随心所欲”。
  老房子的前面有一口枯井,旁边都是放完鞭炮后的纸屑。它附近有一块石头,圆圆的,而且中间有个地方凹进去。这便是我们放“烟花”的绝佳之地。
  说是“烟花”,其实是一根根三十厘米左右的引线,十元就百来根。我和表弟不想一根一根地放,而是打上一个结或几个结,在上面堆叠纸盒或易燃物,再把引线的一头点燃,最后在紧张与激动中等待着惊喜。这“烟花”不负众望,果然熊熊燃烧了起来。那火,就像拉风箱的炉火一般大,瞬间爆发出如狂风般怒吼的声音,纸盒、废纸和枯枝一下子被淹没在火光之中,逐渐发黑、扭曲,化为灰烬。有一些侥幸逃脱的纸片挣脱了火的束缚,却也半黑了。
  就一刹那,不过几秒钟的时间,便点燃了我和表弟的无限激情。我们一下子又烧掉了两三个纸盒,灰堆成了三四厘米高的山。美中不足的是,每次点燃一根引线,都得用一次打火机,这有点令人厌烦。表弟倒是挺机灵,他把引线的一头插进灰堆中,竟也发出了沉闷的怒吼。再看灰,都被烧红了。我俩都兴奋极了,不比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时的心情差。
  发现了这种简洁的方式,我也取出一根来,将两头并作一头,竟也擦出了火花。我啧啧称奇,一边顺手把一个纸盒放上去,那纸盒的底部正好在燃放的火苗之上,于是它的底部开始冒出青烟,四周的纸面也一点点地黑了。表弟让我把手拿开,将一个结扔了过去!一下子,火焰蹿出了几十厘米高,和着夕阳映红了我和表弟的脸庞。
  远处渐渐传来了大人的呼喊,表弟把备好的水瓶打开,望着我,一咬牙,在大人们的催促声中,浇灭了火苗,冲走了灰。此时,我们的眼前不留一丝残渣,只有那石块傲立着。
  我看了一眼石墩,再看周围,心生留恋。不愧是引线烟花,真是“引”人入胜!(指导老师/木  车)
 
 
第4版
 
 
童心诗语
 
 
新闻
 
  3月25日下午2:30,在洛江区柏山小学,小树林教育“班班有个图书角”捐建活动在“担当者行动”的协调组织下隆重举行……
  据悉,本次捐建活动中小树林教育通过“爱心书,我们‘益’起读”爱心义卖活动和“99公益日”活动,分别为洛江区罗溪镇柏山小学6个班级(全校)、洛江区罗溪镇奕聪小学4个班级捐建了图书角,总计图书700册。
 
 
 
我做奶奶的阳光
 
◎杨晓萌
晋江市灵水中心小学·六年级
 
阳光重吗
我想把阳光
背到奶奶跟前
 
奶奶坐在墙角
就一个人
 
如果我
背不动阳光
也没关系
 
我来做
奶奶的阳光
 
 
 
 
两只花猫
 
◎唐菱霜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
 
我在那个角落
玩泥巴
 
大家
笑话我
 
只有你
走过来
也用泥巴
把自己的脸
涂成了
花猫
 
星星的目光
◎许柏弈
泉州师院附小·六年级
每个夜晚
我都在阳台上
望着星空
 
因为
只有星星
看人的时候
目光
一直是温柔的
 
 
 
 
饿肚子的猫
 
◎谢煜林
泉州师院附小·三年级
 
一只饿肚子的猫
正和一只老鼠
交朋友
 
我轻轻抱起
这只饿坏了的猫
带它回家
喂小鱼
 
 
 
 
作文本
 
◎郑子颜
泉州市晋光小学·五年级
 
作文本是一块地
 
刚开始有一粒字眼
接着长出一株词语
后来变成一棵句子
 
最后长成一片
又一片文章
真的好辽阔
 
 
 
 
说 话
 
◎吴伊涵
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
 
在家里我对着墙
大声说话
墙才会
用我的声音
和我说话
 
在课上我对着同桌
小声说话
同桌就会
让老师的声音
和我说话
 
 
 
 
弟弟是一个句子
 
◎郑森煌
鲤城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每晚做完作业
我只有
钻进课外书
和句子玩
 
直到
妈妈变出了
一个小弟弟
 
弟弟是一个
很小的句子
将来要
成为
一部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