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书院报总第059期/2019年9月5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温陵书院报总第059期/2019年9月5日

2019/12/07 15:55
浏览量
第二版
 
忆往昔
 
 
新闻
 
  8月19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考级中心主办,小树林教育、温陵书院承办的2019年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书法考级(小树林教育考点)于小树林(源和)分校顺利开考!本次书法考级分为软笔书法与硬笔书法,报考等级为一至九级,共有179名考生同时进行考试。目前,考级已圆满落下帷幕,小树林将秉持初心,继续为孩子营造展示自我的平台。
 
 
 
 
红皮筋
章语涵[泉州市城东中学·初一]
 
  我坐在小木凳上,身后站着一位老妇——我的奶奶,正轻柔地为我束发。披散凌乱的发丝在她手里灵动跳跃,仿佛舞动的精灵,书写下最优美的篇章展现着动人的舞姿。老妇的手有魔力似的,将顽皮的发丝一一驯服,用一条红皮筋束了起来。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长期不在身边,记忆里陪伴我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是奶奶。
  奶奶是个温柔的女子,并且心灵手巧,年轻时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她闲时,常常戴个金边老花镜,点一盏台灯,坐在缝纫机前,弯腰,低头,缝织。
  一天,傍晚时分,天空微蒙。她接我回家,见我头发长长,忽然自语:“该扎小辫儿了。”夜晚,奶奶与往常一样,坐在灯光前,手里捣弄着什么。不一会儿,她高兴地唤我过去,我一看,呀!一条红皮筋。那是一条用细线缠绕起来的老式皮筋,没有过多的装饰,倘若用力拉直,还能看到里面米白色的皮筋。奶奶的心情仿佛格外好,她拉过我,搬个小木凳,让我坐在上边,紧接着,轻柔地抓起我的黑发,分成好几股,开始麻利地编起辫子。很快,奶奶便为我扎好了辫子,她拉着我站在镜子前,像是做了件了不起的事,也像正要邀功的孩子。她满脸欣喜地问:“好看吗?”
  我心里也期待极了。我侧过头往镜子里一瞧,只见那镜子里站着的小女孩扎了头漂亮的小辫儿,微风拂过,小辫子迎风摆动。而束着小辫的,是条红皮筋。小辫子在风中跳舞,红皮筋似在为其伴奏,竟似盛开的牡丹,美不胜收。
  我高兴极了,甜甜地笑着,回过头对奶奶说道:“好看!”语毕,奶奶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一抹微笑,竟是繁花一样动人。
  很多年过去了,那条红皮筋,早已不知所踪。这期间,我用过各式各样的皮筋,红的、黄的、蓝的、黑的、蝴蝶结状的、花朵状的……款式材质更是多种多样,数不胜数。可我却怎么也忘不了那条最简单,最朴素的红皮筋。
  在记忆的深处,藏着一条红皮筋。红色的细线包裹着米白的皮筋,那样的朴素,却又那样的绚烂。(指导老师/探  花)
 
 
 
 
石城牌手捣肉丸
廖胤雄[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六年级]
 
  巍巍武夷山下,悠悠琴江河畔。在这个山水相依的地方,屹立着一座千年历史的小城——江西石城。小城的美食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但有一种特别的美食——手捣肉丸,却令我难以忘怀。
石城人憨厚大方,所以他们做的肉丸都是个大肚圆。在我们村,每逢过节,村中的水井便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吃到正宗石城手捣肉丸。
  选材必定是最重要的,并要经过严格把控。猪肉必须是自家养的土猪肉,取出小腿上最嫩的部分,只占全猪10%。再则所需要的水,也必须是取自村里水井的地下水,井水甘甜可口,可使猪肉保持新鲜。而蒸肉丸,必须先在蒸笼里铺上一层白布,使猪肉不至于粘住,而最重要的,便是“手捣”这两个字了。
  “手捣”就是纯手工制作,把猪肉一块一块地放进空石磨里,依次加入井水和面粉,用竖锤在空石磨内摇动,石城话叫“擂”。而擂肉丸的人,必须是村里的壮汉,因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经过千锤万打,出来的肉是绵软的肉泥,然后,让人揉搓成肉团,最后放入蒸笼蒸制十分钟,便成了。
  热气腾腾的肉丸端上来后,小伙伴们就开始疯狂地哄抢。有的用筷子一插一个准,有的直接用手去抓,这些肉丸配上特制的辣椒酱,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看那一个个肉丸,色如玉,形如球,从外表上看,像个虾滑。咬开从内部瞧,质感紧密,Q弹爽口,一股肉香顿时像大雾一样在口腔中弥漫开来,一口吃下去,你或许才领略到“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真谛。将肉丸吃下去,肚子暖暖的,仿佛全身充满了新的生命力。手捣肉丸可以让你的灵魂悸动,味蕾得到满足,在你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
  肉丸的吃法很多,有蒸肉丸、冬瓜煮肉丸、火烤肉丸、炒肉丸片……其中蒸肉丸最为妙哉!朴素的味道不正体现了石城人的朴实憨厚的特点吗?啊,如此美味的肉丸!啊,如此憨厚的石城人!(指导老师/礼  玲)
 
 
 
 
“剩饭”的滋味
林静妮[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六年级]
 
  “我回来了。”我拖着沉甸甸的身子缓缓推开门,一整天的补习课程终于结束了。一抬头,我看见妈妈正好把剩菜从微波炉里取出。又是剩饭,我边惆怅着边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
  “妈妈,你明天还要加班吗?”我有气无力地问道。“要!”妈妈头也不回,用坚定的语气说着。我有点失落:“都周末了,还要加班啊……”“没办法嘛。”妈妈把面条端上餐桌,也很无奈地回答了我。“要是一家人能好好聚在一起,吃个午饭,那该多好。”我小声嘀咕着。哎,每次吃正餐时,不是妈妈加班,就是爸爸缺席,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哪怕是剩饭,只要一家人一起吃,也会觉得很满足的。
  我把面条吸入口中,因为是重新加热的,面条失去了原本的细嫩,也不再富有弹性,变得像米糊一样烂烂的,一点都不好吃。“真是太难吃了!”我幽幽地叹了口气。不料这句抱怨却被妈妈听见了,她理直气壮地斥责道:“有吃的就很不错了,还挑三拣四,不吃就去睡觉。”我委屈极了:要不是你们总是这个加班那个没空,我用得着吃剩饭吗?我埋着头,自言自语着:“每次你们回家,不也一样抱怨这抱怨那。”突然,我有点哽咽:“我不就是想一家人好好吃个饭嘛。”
  空气慢慢凝固,场面十分尴尬,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于是,我埋着头,随便扒了两口,便擦了擦嘴:“吃完了,我回房间了。”我起身推开椅子,椅子与地板摩擦发出了尖锐的声音,我刚要迈步,身后便传来妈妈有点沙哑的声音。“你过来一下。”妈妈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低沉。我转身却看见了妈妈脸上的泪痕,我有点惊慌失措地跑过去,问道:“怎么了?”我看着妈妈脸上的泪珠,也跟着难过起来。“对不起。”妈妈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显得异常响亮,甚至在我的心里不断回响着。
  听到“对不起”这三个字,我僵住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我愣在了原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都怪妈妈没时间陪你们玩,陪你们一起吃饭,让你们受苦了。”妈妈的话语如流水般涓涓而出,我却不知所措了。“说什么呢?没有。”我傻站了好一会儿,才挤出这几个字。我攥紧了拳头,努力控制住自己,但积攒许久的情绪还是在这一刻爆发,眼泪止不住地奔腾而出……
  平静下来的母女俩,放下面子谈起心来。这一次,变得不同寻常,那碗咸咸的面条,让我感受到了酸酸甜甜的像樱桃一样的味道,那碗剩饭,那碗里的爱,那是不同寻常的释怀的滋味。(指导老师/周  佳)
 
 
 
 
第三版
 
敞心扉
 
 
新闻
 
  今年暑假,小树林携手洛江区妇联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公益夏令营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成长开辟了一片乐园。本次暑期公益夏令营为青少年情商训练营,旨在以互动、讨论、合作、思考等方式,教会孩子们了解情绪、学会沟通、懂得尊重,同时在情境模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次公益课程,受到了广大家长、孩子的好评和点赞。
 
 
 
 
指路明灯
苏一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天,阴沉沉的;风,萧萧地吹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连天上的星星,也被乌云所覆盖。月光,也显得朦胧。
  我站在小巷口时,已经是半夜了,家就在小巷的后面,灯光像一树苹果,被贪婪的黑夜一口一口慢慢地吃没了。树影婆娑,风吹着一切;树影摇晃着,树叶和易拉罐滚动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叶子从树上掉下来,在空中打了几个转,最后落到了地上,与地面摩擦着,“沙沙”的声音在黑夜里苟延残喘。易拉罐如轮子般,滚动着,与石子碰撞,在空中腾起,冰雹般砸下,清脆的声音在夜里盘旋着。
  我的脚紧张地落在自行车的脚踏板上,前方的小巷,正是半夜回家的必经之路。由于恐惧,我的心仿佛被漫天的水草牢牢地缠住,水草越缠越紧,好像快要把心勒出一道道血痕,又好似有千斤重的石头压上我的胸口。这种压迫感使我像被五花大绑,浑身难受,无法呼吸。
  此时,我的手紧紧握住把手,沁出的汗让手心变得滑腻。冷汗从额头上源源不断地冒出,一颗比一颗大,一颗比一颗急。我紧张地咽着口水,内心充满了恐惧。脚也没闲着,如被充了电,不自然地颤抖着,呼吸也不自觉地变得急促。身上所有的小动作,都在这幽静的夜里,显得极其明显,尤其是那急促跳动的心脏。
  我迟疑着,对“黑暗”的恐惧深深地折磨着我。幽静狭长的小巷中,仿佛有无数魔鬼躲藏着,青面獠牙,用凶恶的眼神紧盯着我。我无法回避,一时间,慌张占据了我的身体和理智。我动弹不得,脑子中一片空白。我紧紧拽着衣角,许久才吐出一口气。
  正当我恐慌时,“明亮”的灯在小巷中闪烁,顷刻间,小巷中的恶魔化为灰烬。灯光在小巷中微微闪烁着。望着小巷过道的人影,我似乎明白了一切,前面的道路也明亮起来。我立刻踏起脚踏板,一直冲,直到冲出小巷,那盏灯才缓缓地消失。尽管微弱,但那光,如阳光般留在了我的心间,照亮了我的心田。
  那辆闪烁着灯光的车虽然很快便开走了,但仅仅是那么一会儿,那道振奋人心的光芒便足以照亮我回家的路,亦照亮我内心的阴霾。(指导老师/淡  泊)
 
 
 
 
黄  昏
杨唯唯[晋江市实验小学·六年级]
 
  傍晚了,忙碌了一天的太阳也准备下班好好休息,瞧,累了一天的它正一点一点往回走呢!天也渐渐黑了,月亮姐姐还没来得及“上班”,太阳公公已留下了许多“作品”。
可能是因为太阳太晚回家了,晚霞气得脸都红了。好动的白云看见了,居然还顽皮地去捉弄晚霞,却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暴露了。晚霞看着白云这惹人爱的举动,绯红的脸庞渐渐淡了。白云裹着晚霞,好似诱人的棉花糖。渐渐地,晚霞消了气,和白云一起玩了起来。
突然,太阳摔了一跤,跌下了山坡,晚霞和白云也没心情戏耍了,一股脑儿全都散了,整个天空也慢慢地黯淡下来。
  淡黄色的夕照,卷着风轻轻地抚摸着我。这风很细,很柔,我索性也坐下来,享受这温暖而又舒服的时刻。风驱走了我的烦闷,也吹散了白绒绒的蒲公英。蒲公英像一片片雪花,轻轻地舞着。我看见了蒲公英,心里既惊喜,又欢乐。我瞧着它从远处飘来,靠近我的肩膀,直到匆匆掠过我的身边。我望着飘到远方的蒲公英,心里无比激动:请把我的愿望也带到远方吧!
循着蒲公英离去的方向,我瞅见离这不远,有片小湖。小湖四周很安静,几乎没有人。我放轻脚步过去,准备独自欣赏一番。
  湖面十分平静。若在中午,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定会如金鳞玉蟒在翻滚跳跃。而此刻,她却像一个安静的少女,静静地闭上双眼,内敛地收起白日里的光芒。此刻的她是静谧的,是纯粹的,正慵懒地躺着,沉静地思考。湖面微波荡漾,映着树的倒影,我看见了正在洗辫子的柳树姑娘,耳畔响起了一首童谣:“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到池塘……”暗影中,花摇摆着舞姿,草微微晃着脑袋,它们像是为了迎接夜晚,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准备入睡了呢!
  走了许久的太阳,终于回到了家,整片天空都暗了下来。湖边有一两盏路灯,发出淡淡的黄色。整个大地都安静了许多,尤其是这不起眼的小湖,在这样的氛围中,草虫的鸣叫,微风的呼声,草儿的摩擦声都显得异常清晰。这一切是那样和谐,似乎本该是如此。这一首协奏曲,宣告了夜晚的到来。
  啊!黄昏是多么美丽,它就像电影中的彩蛋,懂的人才会有惊喜,才能明白它所绽放出的无限美丽!(指导老师/小  宝)
 
 
 
 
三颗奶糖
庄榕鑫[晋江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正值盛夏,窗外树影婆娑,附在树干上的蝉儿对着毒辣的烈日不满地抱怨,偶尔一阵清风拂过树梢,却又不受太阳的欢迎,很快消失了。
  为了满足这快要冒烟的嘴——它早已开始抗议了,我来到小卖部,掏钱买了一瓶清凉解渴的可乐。
  “砰——”我重重地把门一甩,手忙脚乱地抓过一个杯子,“咕噜咕噜”地把可乐倒进杯里——这是为了提防我那三岁的妹妹。她年龄虽小,但一看到可乐瓶就会找我要饮料。我品着一杯爽口的可乐,让它顺着干渴的喉咙,滑滑梯似地滚入我的腹中,可这时,我最不希望出现的人却破门而入。怎么办?要是被她知道这是可乐,那我就不能独享它了,得好好想个法子骗一下她。我望着她天真的脸,想了一会儿,有了!我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仍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品味着“战利品”,这招便叫做“以静制动”。
  “哥哥,”妹妹望着我手中的杯子,一颠一颠地跑了过来,“你在喝什么?”她一边问,一边指着我手中的杯子。“啊!没什么,就是一杯药,很苦的。”我撒谎道。她没说什么,只是又屁颠屁颠地跑出了房间。
  “哎——终于蒙混过关了。”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但心里总是不踏实。“哥哥!”突然,妹妹高兴地冲到我跟前,把一只小手举到了我面前,让我能看清她手里握着什么东西。“哥哥,给你!”她慢慢地展开了手,掌心里躺着三颗汗津津的奶糖,她气喘吁吁地说:“药……苦……给你。”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我望了望她手中的奶糖,内疚感涌上心头。我轻轻推开了她的手,看着她:“对不起,我刚才骗了你,杯子里的是可乐,你要喝吗?”“不要,苦的。”她把脸皱成一团。我倒了一点可乐在她杯里,说道:“甜的,你试试。”她慢慢仰起头喝了一口,随后,高兴地笑了:“甜的。”我也咧开嘴,笑了……
  阳光照进窗内,照在我的心里。盯着妹妹灿烂的笑颜,我的心暖暖的。它,是一盏明灯,为我探路;它,若一场春雨,滋润我心;它,如一阵春风,拂动我心。
  你看,不过是三岁的稚子,不过是三颗普通的奶糖,可真是如此吗?(指导老师/舒  云)
 
 
 
 
第四版
 
去话画
 
 
 
 
一朵抒情
 对木美术馆 馆长|吴 撇
 
  厉害的画家内心从不动荡,也未曾挣扎,太矫情会伤害绘画语言,但是他们的灵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运动”,审美涌动、经验隆起、哲学泄漏、想象奔突、情绪喷发,一瞬间便完成了个人在当下的沧海桑田。然后,他们再回放内心的“种种遭遇”,用肌理繁复的画面对命运写“表扬稿”,对生活写“起诉状”,天真、任性,近乎野蛮地把内心对世界的指认或重构反射到架上绘画,这就令绘画语言出现了诸多可能,绘画的象征意义和暗示性也变得更加有趣、诱人。
  加斌是我喜欢的画家,因为他的性灵正发生着上述的“独特运动”。他的这份“能动性”并非体操式、散步奔跑式、传统舞蹈式的中规中矩、一招几式、简单线性,抒情的存在,令其画面总是欲言又止,平面的空间背后隐蔽着立体、精密的架构。观众一旦通过构图、造型、线条或笔触的某个节点获得线索,便会引发探索的欲求,便会怦然心动、意兴盎然,此时,绘画的审美价值和生命观照已经在我们的心底悄然完成。
  所以,加斌的作品具有奇特的“吞噬性”,它们吞噬了我们的目光、情绪、故事,我们经由他的绘画语言找到审美路径,在欣赏的途中感知他的抒情,并修改他的抒情,据此重返自己的内心,这或许就是审美的快感。倘若不会抒情,你在加斌画作前,可能是一个瞎子,盲人摸象,永远不知眼前发生了什么。
  当然,一切绘画语言的输出必须借助技巧,然而仅仅忠于技巧的人先后用画笔对自己施行“一剑封喉”,消灭了艺术的创造性及人性表达。康定斯基认为,那些长于表现技巧的艺术家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在于满足人的欲望。他觉得这类艺术是“无目的的艺术”,属于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学院派出身又熟稔艺术史的加斌似乎很清醒,他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但他守艺而不拘艺,师古却不泥古,他保持着低空飞翔的姿态,下接地气,上承天光,他在辨证中形成自己的美学观念和绘画风格。
  至于加斌为什么抒情,如何阐释自身,塞尚早就说过: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
 
2019.4.19,之乎者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