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
□主 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增刊027期/2019.06.22
小树林奇思妙想
别活在他人观点里
★ 张铮妍
在这个社会,有许多苟活在他人观点里,备受约束的人,他们缺乏自主意识和自我评判能力,没有自信,只是盲目地相信别人的看法,只困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想法。
他人的观点就像一条绳索,太过在乎它,就像自己把绳索往自己身上套,绳子收缩得越来越紧,你感受到的压迫与痛苦就越强。但如果你不在乎它,那就像为自己松了绑,它就难以成为你的束缚了。
莫让他人的观点成为阻挡你前进的绳索。
只要不去关注它,那便没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困顿。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林肯曾在演讲现场时收到了一张听众提问的字条,上面写着“傻瓜”两个字,他看了以后,非但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巧妙地回击了他(她)。他说:谁递上来的这张字条没有内容,只写了名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肯毫不在意字条主人对他的轻谩与羞辱,并以巧妙的方式进行了回击。但是,如果他因此而恼怒得面红耳赤,过于看重这个评价,这条长长的绳索就会紧紧地勒着他,可能会使他喘不过气来,进而丧失理智,做出过激的不符合自己智慧的行为。
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自己放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话,那么,我们将会永远生活在无边的痛苦之中。
千万别活在他人对自己的观点中,永不得解脱。
活在他人的观点中,这绝不是一个让你成就大事的路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的改正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不信任之上,那就是一种丧失勇气的行为了,它会为你套上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锁链,让你满身桎梏,停滞不前。
人生来就要受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有好,有坏,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是苟活在他人的观点里,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主导的权利随时在自己手中。
成长路上
★ 余佳耀
当我们无数次奔驰在跑道上,途径了一片片黑暗,那时,就算终点并不美好,也是快乐的。如今,我仍然成长路上,这条路从未有终点。
昔日,参加八百米赛跑,老师竟叫到我,让我大惊失色,无奈之下,锻炼几天,去比赛了。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惊起滚滚尘土,破风而去。初始,我还勉强跟得上他们,慢慢地,体力渐渐透支,落到了后头。我只觉腹部异疼,脚犹如灌了铅,愈发沉重,步伐不再稳健,踉踉跄跄,终点是那么遥不可及。慢慢地,腿部也十分酸痛,失去了弹性,头发湿淋淋的,皮肤在太阳下火辣辣的。
约莫跑了很久,太阳愈发盛了,肆无忌惮掷着一胸怒火,跑道烫极了,犹如一架火上油锅,而我,却犹如锅中之食,在锅上煎着。我拧着眉,汗如雨下,咬着牙,任嗓子火燎冒烟,只机械地摆动着四肢。腹部犹如断裂一般,一动,就剜心地疼。我的头昏沉沉的,早已失去了思考能力,只是机械地迈腿、摆臂。眼睛辣辣的,看不清路,我索性闭了眼,加快步伐,脚如收割机,连着脚下片片土地。衣服,已湿罢,我的呼吸越发急促,仿佛要窒息一般,喉咙又干又辣,已没有了跑完的决心,心想着是否放弃。我望了一眼远处的班级,同学和老师们正满怀期待,高声鼓励着,不能停!我猛一握拳,又加快了节奏。
我听着音乐的旋律,使自己不那么疲惫,不料突然间,我双脚被绊住,只觉天旋地转,便跌在地上。鲜血流了出来,我的腿一阵抽搐,似火烧一般燎着疼。我皱着眉,咬紧牙关,撑住地面,缓缓坐起,放眼整个操场,只剩我孤零零一人。我咬咬牙,又一瘸一拐跑了起来,虽然腿一动,就刺骨地疼,冷汗直冒,但终于,我望见了终点。我几乎是拖着自己的身体,用尽全力一跨,整个人就快要昏了。
成长,就是生命的不断进步。感谢那次长跑,让我深刻地又前进了一步。
或许,当你站在终点时,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不管远方的路还有多长,终点是何等美好,那一次次努力的过程,才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如此美好。
在厨艺中感受快乐
★ 雷刘乐
正值中午,太阳大如盘,热量使地上都可以摊煎饼了。“乐!来,妈教你炒饭!”我正赖在空调房里,才不愿去那热气腾腾的厨房呢!不过,还真想试试!在妈的再三催促下,我“乾坤挪移”到了厨房。
我和她来到厨房,当她走到门口时却站着不动了,我招她进来,可她说:“我指挥,你来做,做不好自己吃。”我只好嘟着嘴,开始洗刀。一切都妥时,妈妈说:“把鱼籽洗净,放碗内捣碎。”趁她扭身时,我观察了一下鱼籽。它滑溜溜的,上面的血丝清晰可辨。“真恶心。”我一脸嫌弃地用两根食指捏住鱼籽的最顶端,然后“啪”地丢到碗里。我加了一些水,用筷子小心地拨弄着。呜呼!不想碰啊!“捣碎!”哈哈!平常我最爱捣果酱了!于是我抓起搅勺,一阵猛捅。“哎呀!”妈妈叫道,我一看,脚丫子正“品尝”着鱼籽。我不理,继续捣鼓。结果,又喂了地板许多,不过总算成功了。
“加油!放盐!黄瓜切片,火腿切丁!”老妈吼道,我一阵手忙脚乱,一会儿油锅没擦干,火焰窜老高;一会儿把一盘子黄瓜碰倒了,急忙去捡;一会儿油倒多了,“噼里啪啦”满墙都是,总算是把所有料都倒进了锅里,开始炒啦!我左一下,右一下,灵活地操控着炒勺,看着鱼籽酱一点点变黄,我十分高兴。我还特地把锅移了一下,目的让鱼籽分布更均匀。不一会儿,一阵糊味飘了出来……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出锅啦!”我端着盘子走出来,正迎上妈妈满意的目光。谁知,在我收拾厨房时,妈妈竟吃掉了半盘!“喂,我还没吃呢!”
白的米粒,黄的鱼籽,红的火腿,绿的青瓜。我尝了一口,哇!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我顿时感觉幸福无比。
快乐无处不在,也许我的快乐只是一份鱼籽饭,但它可是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其实,只要你对生活有无限热爱,那快乐就一定永相伴, 就如这次我的厨艺首秀。
小树林文化品读
小学阶段作为小古文的启蒙阶段,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增进孩子们遣词造句、炼字炼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衔接与过渡。
疯癫之士
★ 余佳耀
吾同窗,甚奇异。
剑眉、乌发;唇若涂朱,脸似擦粉。男子躯,却生得西施貌。怎奈此人疯疯颠颠,古灵精怪,似济公之性。
昔日,师授业解惑时,遇一难题。他自上前,挥毫弄墨,弹指间,一蹴而就。任师自惊愣,大笑两声,自下。
又一日,有人读诗:大江 ( 什么)自流。他抚掌思虑,须臾,放声大笑,走之。其人追问,他回首:“莫须有!”那人取诗观之。其曰:“空格,空也,大江空自流!”那人目瞪口呆,不语。
游月亮湾
★ 陈馨田
桃月六日,午后微凉,同二好友,驱车至月亮湾。
湾如其名,似弯月,如翠钩。碧水中绿藻漂浮,清风掠过,忽高忽低。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湾旁细沙,细腻皎白,掬一捧,放至鼻下,略有海水咸腥之味。
夕霞染空,日渐沉,见鹭栖于碧湾,乃以石戏投之。惊起,披霞远逝。
瑶里冬日游
★ 吴伊涵
花月二十日初游瑶里,白墙灰瓦,溪上见游人泛舟。一双白鹅浮游水中。枝头傲梅已被冰凝结,雪化,水涨,下望,溪中幽景已看澈。步于石道未见人影,只聆山水之欸乃。古亭宾,停歇。天阴,雪落。返回旅舍。
西湖泛舟
★ 张铮妍
午后晴好,同亲友,泛舟西湖。湖畔草如茵,两岸柳如眉,落花入水。间,随水波荡,桃月之水,何不引人醉?
落日余晖,渐洒水面,不觉间,黄昏已近。
舟前停倦鸟,屏息静看,忽鱼跃,鸟惊起,遂振翅而飞。
乡 间
★ 张雅琳
乡间小径,竹篱石屋,旁有小池。
水平如镜,荷叶如月,中有鱼虾。
蜻蜓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缓。
古 厝
★ 曾诗涵
红砖燕尾,出砖入石,石桌竹椅。
时有清雨,悬留屋檐,倏然而落。
刺桐探窗,燕立厝顶,虫声绵延。
华花郎
★ 吴歆仪
华花郎轻扬,犹如白羽,飘向四方。
招蜂引蝶,清雅悠长。
冬 梅
★ 杨梵榕
墙边多枝梅,冬日盛开,一片绯红。
寒风凛冽,花落如霞。
月 凉
★ 李 政
偶至屋顶,望月似水,透彻心头,顿感月凉。
恍惚之中,酣至椅上,以手支身,返回炕上。遂而寐去。
吾 爱
★ 雷刘乐
吾家养双鹦也,吾与其日夕相处,其与吾甚亲也。
日上三竿,吾晚起。双鹦见吾,欢叫也。知其甚急,吾甚疚,忙添食也。双鹦鸣也,似谢吾。吾心甚暖。母嘲吾:“其如汝子!”吾笑不语。
是日,母鹦忽病,竟羽下生螨,不食不饮,日甚一日。公鹦笼中狂跳也,尾羽忽断,甚丑。吾见此,大哭。母甚慌,急购药也。母鹦食后,日见好转。吾心安之。
吾爱吾鹦,非但爱其美,更因其悦吾!
君好书
★ 陈灿杰
吾友,喜诗书,每见诗书,则迷其中,废寝忘食。
一日至友人处,满墙是书,则立定于前,翻而阅,忘饮食茶水,友邀之共语,不复,且问曰:“可有纸笔?”友人奉上,遂速写纸上,飒飒有声,友人不解,问之,答曰:“吾爱某书,皆录其名。”问:“何以作此?不如借阅即可。”答:“书皆人之命根,岂可借之?吾录而购,乃为吾书,何需借之?”友惊之,奉为上宾,曰:“君若喜录,尽来不拘!”
此乃高尚之读书者也!
清源游记
★ 郑子颜
是日,午后晴好,与双亲同游清源山。自山下攀上十余里,隔密林,闻涧响,如碎冰撞璧,余莞尔。扶枝前行,忽觅小池,清透澈底。余登至南台,信步于后庭,庭中一潭,潭中有荷,青翠而雅致。
日逐弱,余眷恋此,却不舍返行。途经天湖,喜察湖中有天鹅一双,如影随形。湖畔青枝翠蔓,参差披拂,寂寥无人。
天晚,余思:应是返程之时,乃记之而去。
【[本期指导/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本期文字录入/若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