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小树林教育 温陵书院
□出版/小树林儿童诗社
□主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总第055期/2019.5.3
【有|话|说】
生命不仅是
具体的意象
还是抽象的存在
搬到诗里住
符银红/老师
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诗带我们走进过去,走向未来。然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往往着眼的是当下的苟且,却忘了诗与远方。读着本期的《小树林儿童诗报》,让我得以走进了诗的国度。
可能因为孩子都来自灵魂最早出发的地方,少了外界束缚的枷锁。他们距离生命的本真最近,所以他们能将自己内心最纯真、最稚嫩的情感通过诗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们用诗诉说着一种语言,这语言美丽悦耳、含义无穷。许多人触摸到了这语言,却并没全然听懂,许多人听懂了却又无法深入感知。而诗社的孩子们通过雨、浪、花、风箱等俗常的事物,用自己稚嫩又敏感的心抓住了这种语言,并通过文字抒发出来。所以,他们的语言空灵浪漫。这语言有自己的生命、质地与色彩;这语言源发于山脉土壤,能够通行四方;这语言很少铺陈雕饰,它以质朴的表现传达一种纯真之美……也正是由于语言简单质朴,才越发显出了儿童诗的纯粹与可爱。
什么是美呢?我想这就是美。通过诗的隧道去触摸自然之谜,去印证生命的奥秘。雨是什么味道的呢?当你看到春天的花,你就闻到了雨的味道;当山泉的琴声响起,你就听到了雨的声音;当你看到贪玩的孩子,雨其实就藏在他身上。孩子通过诗理解自然,因为没有掌握太多“俗词儿”,反倒能温柔地跟大自然对话,从容地舒展它的身姿,尽显它天然的美与价值,于是诗中流露出人与自然的最珍贵信赖。
诗中呈现的多是倏忽即逝的瞬间,但孩子在这每个瞬间看见了世界万千,这瞬间就是孩子对于生命的解读:生命不仅是具体的意象,还是抽象的存在,它存在于孩子们灵动的思想中,存在于万事万物的每个角落。
儿童诗通过极具灵气、温暖、真情的文字呈现,给我们带来一片温馨与慰藉,大人看不见的星光却深深留在孩子心中,装饰着孩子的梦。这些诗洋溢着唤醒一切混沌的“诗想力”,让我们得以再度住进诗的国度,尽享诗意的美好。
【现|做|的】
下课铃
是所有歌手中
唱得最好的
整容师
吴伊涵
我是花泥的
整容师
我用鲜花
帮它整出
春天的气质
中国好声音
魏佳妍
毫无疑问
下课铃
是所有歌手中
唱得最好的
几乎每个同学
都为它转身
火山应该是中暑了
雷刘乐
无树可遮
火山果然中暑
浑身发红 发烫
忍不住大呕
它难受得
直掉眼泪
拉风箱
唐菱霜
风箱一发起火
就喘着粗气
气得直翻眼
生日礼物
谢煜林
今天妈妈生日
我要送她
什么呢
蛋糕 花朵 拥抱
算了
还是送她一个
一直下不了的
决心吧
【又|有|了】
一起用泡泡串项链
一起在涟漪上睡觉
一个牛棚
吴伊涵
酒的本事大
爸爸多谦虚的人哪
只要一碰它
牛就吹个没完
这是要闹
哪出啊
要把咱家变成
一个牛棚吗
好想游泳
唐菱霜
我不会游泳
可我好想游泳
我和小鱼有个约定
我们要一起
用泡泡串项链
一起在涟漪上睡觉
我好想
马上学会游泳
和小鱼一起寻找
老师天天说的
成功的彼岸
有时会看见马累
谢煜林
我的纸
是心情的草原
我的笔
是奔驰的骏马
有时会没心情
有时会看见马累
【同|题|秀】
都怪春天的花
开得太丰盛
雨是毛毛虫
魏佳妍
雨嘀嗒嘀嗒地下着
像一条条毛毛虫
闻着花香
寻来
它爬上
第一朵花
又爬上
第二朵花
忽然一片叶子
挡住了去路
它只能眼巴巴地望着
眼巴巴地望着
它最喜欢的
那朵花
流口水
吴伊涵
雨是天上
流下的口水
都怪春天的花
开得太丰盛
都怪山泉的琴声
香气扑鼻
都怪村庄的瓦片
那么美味
雨
谢煜林
雨是天上放下的
门帘
挡住了
太阳的去路
挡住了
月亮的去路
可挡不住
我那颗
贪玩的心
下 雨
唐菱霜
天空为大地
打催产剂
生出一朵花
花还打着哈欠
生出一条小河
小河还没哭够
生出一片
孩子的笑声
这笑声
皮肤真嫩
雨来了
雷刘乐
仙女抚琴
仙乐飘到人间
大河听了
用浪花鼓掌
花儿听了
笑得露出牙齿
鸟儿听了
只好闭上嘴巴
【美|文|哦】
微笑着开花
安静地结果
花开花落(一)
黄蓓佳
假期的一天,我到一所大学去办事,不巧要找的人不在,便信步走到旁边的小山坡上,坐在石凳上静候。时间是上午十点钟左右,斜穿过山坡的小径悄无人声,我独自静静坐着,发现铺满了脚下的金黄色的落叶竟是银杏叶。一瞬间,在那个深秋的金黄色的世界里,望着从树叶间筛下来的阳光的点点碎片,我忽然感受到强烈的怀旧情绪的冲击……
银杏树是故乡的树。“银杏”是个洋名字,小时候我们都跟着老人喊它“白果”。乡村、城镇、公园里、道路旁,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这种树冠如伞、仪态万方的树。树叶是一柄小小的扇子,有把柄,有扇面,浅绿中蒙一层微微的银,极高贵,极雅致,想象一个绢制的美人儿握它在手,该是很相配的吧。果实有核桃大小,黄绿色,密密簇簇挂在树上。树大多很高,打果子的竹竿便也要很长很长。打下来以后不能拿手剥,据说有毒性,会烂手。可以用脚踩,“啪”地一声踩烂了黄绿色的外壳,里面是银色的白果。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白果树有公母。公树不结果,但是,母树少它也不行。方圆几里之内只要有一株盛年的公树,母树就满足了,就微笑着开花,安静地结果。记得县城公园里有一株公白果树,树干直径足有两米,雷打电击、干旱雨涝、蛇爬虫咬、枯萎了又复苏……所有关于它生命的历史都明明白白记录在苍老的枝干上,由人去惊叹,去瞻仰。那时候我惊叹于它的是年年从树上挂下来的蛇皮,一条又一条,薄得像纸,微微透明,在半空里飘来飘去。我抬头望着它们,感受到一种极度紧张和恐惧带来的快乐。
/ 未完待续 /
本期指导老师/吴 撇
本期视觉/黄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