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雨滴击打着树叶,天比起之前变得格外的黑,寥寥无几的树叶应和着风,在那无奈、忧郁地摆动着。平日无比健壮的树,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也变得异常脆弱,对面教室的光仿佛就要落下来了。
“现在的阅读课怎么了?乱七八糟的,已经不同于之前那样了。原来的观众是竖起耳朵在听,现在呢?原来的选手准备很充分,现在呢?”老师对我说:“亏你上学期还把这阅读课办得很好,很漂亮,现在呢……”老师的话也是对全班同学的批评。
我站在讲台旁边的墙角,那曾是我们班同学晒成绩、晒奖状、拍照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荣誉的地方,而现在它受尽了耻辱。我站在那里,手使劲搓着衣角,头脑发热,感觉心中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委屈。
雨正肆虐地下着,夹杂着风,击打着教室外所有可以击打的东西,并“啪啪”直响。
老师把全班同学结结实实地给训了一遍,特别是我这名主犯。“亏你上学期还把这阅读课办得很好,很漂亮,现在呢……”老师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着,每一个字就像一滴雨,打在一片叶子上,使叶子上下摆动。突然,老师走了过来,厉声说道:“我,现在对你很失望!”说完这句话,老师瞅了一眼全班同学,便趁着下课铃一响起走出了教室。
我回想着这节如此狼狈不堪的阅读课,看着大伙忙着收拾书包的情景,完了完了,全给搞砸了!我走出教室,倚着走廊的实心栏杆,呆呆地望着雨中那寥寥无几的树叶:它就那样单调地摆动着,没有谁理睬它。雨击打在树叶上,真似一个滚瓜涌溅,树叶就在那孤独而脆弱地晃动着。
同学们打着伞匆匆忙忙地走了,我在走廊边呆呆地思考着,却不知思考出了什么……
雨歇了,叶歇了,我未歇,还在那若有所思地看着。(指导老师/油纸伞)
谈议论
在世界日益壮大的议论声中,诞生了评论家和批评家两个职业,他们议论人、议论事、议论物、议论政党、议论国家……他们在同一件事情上各执一词,互相辩论得不可开交。
当一件事出现在大众面前,势必要经受众人的拷问。前不久,滴滴司机因女乘客将脚搭在前排座椅要求拒载,被该乘客投诉而被判“永久封号”一事,正反两方的争辩没有了厘头。有人说司机将经过用手机拍下来并发到网络上,这样做不对;有人说乘客因自身过错还要牵连司机,也不对;还有人说滴滴暴力判定,更不对。两方各自都固执己见、蛮不讲理,没有人说得准这样子的争论会继续到什么时候,甚至还有人幽默地调侃:“在时间停止的那个时候。”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收听他人的评头论足,从街头巷尾的“这人真小气”,到网络的论坛,到针对书籍的专业学术论文,再到格子纸上的议论文……论声无孔不入地踏进我们的生活。
“一件事必须接受批判,否则它压根就不能成立!”历史就袁崇焕一人,迎合着成千上万对汉奸、英雄的议论声,用口水将历史人物一个个洗刷干净,这是人们绝对意想不到的,这就是议论的力量。
以前曾有一群人单靠议论带动舆论,使农民反抗北洋,使百姓扛着枪造反。如果将议论直接定义成反动,那应该是相当不明智的。
“一个人经过了批判,意识到了错误,才可以去改善。”议论本意为有议点的讨论或评价,从而指出深层的问题。议而论为改而善全。议论提出问题,被议论的人解决问题,不是无聊时偶尔议论而达成宣泄的目的。
其实,议论不为批判,只为完善。(指导老师/丸 子)
美丽如花
曾经有一段电视公益广告,让我很难忘。
“天还没亮就开始扫地的清洁工,患有肺病仍在用粉笔书写的老师,深夜了依然边咳血边用笔写着‘同意’、‘不同意’的干部,大雨倾盆依旧忘我地在雨中指挥的警察……”我本以为这又是从我做起的倡议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的最后一句话彻底地震撼了我的心: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你在一起。屏幕黑了,我愣愣地呆在那儿。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你在一起。”
这又是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年大暑的中午。
我在公交车站等着公交车,但那个地方没有等车棚。我站在停靠牌旁边,天热得连地上的沥青都要融化了似的。就在这时,远处有一位清洁工慢慢向我这边走来,我的脑袋里充斥了一堆脏乱的东西。我迫使自己不去想那位清洁工,以让自己冷静下来。
清洁工走到了我的身旁,他先把一路扫来的垃圾倒到公交站附近的垃圾桶里,然后坐在石砖上歇了一会儿。大中午的,还有人在马路上扫地。我顿时对这位清洁工充满了好奇。他的环卫服已经湿透了,汗水遍布全身。他的脸上有几道重重的划痕。在中午休息的时间,他一直喘着气,像是刚从火海中逃出来似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他站了起来,忽然变得异常有精神。他从兜里掏出只剩半瓶水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将它喝完,又拿起扫把继续扫起路来。刚才他的举动,完全不像个粗野之人。想到这里,我明白了,我全都明白了。
“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你在一起。”
那位清洁工的心,就像一朵朵鲜花,装饰着美的心灵。(指导老师/辰 星)
简•转
远离日渐繁杂的喧闹声,在简单的角落里觅得此刻最欢乐的美好。
——题记
看到那外表极其幼稚的跳跳环,正安静地躺在那里,此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这节课难道要操起这个简单得让人不能想象的东西?我又开始像封建士大夫那样自命清高起来:我已经六年级了,难道要用这个玩意儿来折腾自己吗?
果真,老师还真操起那玩意儿给我们做了示范,他不停地跳来跳去,活像个老顽童。接下来,轮到我们几个“小顽童”转圈圈了。各个“小顽童”有些像喝醉酒了一般,晃悠悠地玩着跳跳环,一会儿卡这,一会儿卡那……没过一会儿,大家便哄开来,有说有笑。
这时,轮到我这号顽童了。我愣愣地转了一个圈,啊哈!这厮还真溜啊!刚刚那些不满的情绪一哄而散,我准备驾驭这个顽皮的家伙。我又悠然地转了一个圈,那外边的轮飘得太高,正好撞到脚骨,这家伙还真那么倔哩!
我停了下来,摸索了一下:要跟着老师那样两脚动着转才行。你看,刚才老师的示范不就是活生生的成功案例嘛!我学老师的样子悠悠然地转了几圈,终于找到感觉了,我的跳跳环成功地转了起来。
同学们转着圈圈,一脚躲避一脚转,虽然看着是那样的简单,但从中却收获了快乐。究竟是什么快乐呢?对,是简单不复杂、原始而淳朴的快乐!
这场“悠悠转”比赛,一群顽童在一起享受着简单的快乐,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好!(指导老师/淡 泊)
都是共享单车惹的祸
“由于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每次改革初期都会带来便利,而往后无异于给人民加塞。”——黄宗羲定律
——题记
我在小区旁边的路上看见共享单车乱成一团,便想像志愿者那样,把它们一辆辆扶起来。
我来到楼下的臭水沟旁,我很难想象我们平时骑的共享单车,居然被停放在令人作呕的臭水沟旁。瞧共享单车扭成一团的模样,我的心里不得不为它感到哀伤。车头与车尾都被卡死,挪都挪不开,真是一团乱啊!
呆在那边的我回过神来,思多无意,开工。我伸出在共享单车面前显得苗条的手,抓住那车柄,用力拽了起来,车柄就像单双杠——任你使劲,雷打不动。我顿时意识到,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便请了位刚回家的师傅一起帮忙把这团共享单车解开。
解开的单车有蓝有白有灰,伴着臭水沟难闻的味儿,我无力地瘫坐在旁边的台阶上。看着解开后的共享单车,我的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无奈,欢喜的是成功将它们解开,无奈的是它们令我筋疲力尽。
接下来就是扛单车了。出于防盗的考虑,共享单车的车体一般都很重很重,可这样并没有控制住共享单车被破坏的严峻形势,也不便于地方市容的管理。我扛着一辆共享单车,一步一个脚印,摇来晃去地才将它放置在石头上。怎么办?停车杠被人撬了去,只能让它临时倚着那看上去也不太牢固的墙壁。
为了共享单车,我贡献了一下午的时间。回到家时,整个人仿佛快要失去知觉。
我不愿看到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共享单车,给我们的文明与生活加塞。(指导老师/南 山)
造福?祸害?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预约、聊天、点餐、通话……同时也会让人沉迷、被骗、失去好奇心,会脱离现实与社会。手机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人类的祸害,至今仍是人们滔滔不绝议论的辩题。
造福?
有了手机,个人与社会的距离也就近了。人们几乎人手一个可以超越时空的工具,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有了百度百科,人人都博学了起来;有了“电子布告栏系统”,人们找到了知己与对手;有了网购软件,加大了商家间的竞争;有了网站,大家浏览着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手机使人们感受到了个体的存在,手机仿佛在造福我们。但谁也不知道手机是不是戴着一个假面具。
祸害?
孟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手机在造福我们的时候,它的劣根性也正慢慢地显现出来。之前,我因为眼睛有些不舒服到医院接受检查。一到那里,我震惊了:几百名儿童挤在这么小的眼科中心,有些儿童一只眼戴着眼罩,还在旁边的铁椅上玩着手机。几条长队正等着预约医生,好些家长挠着头皮走来走去,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在人群的吵闹声中,眼病婴儿正在啼哭,一切看上去有些悲惨。也许没有手机,这里就不会那么拥挤,令人感到压抑了。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说法,有些学生用手机而不用计算得到答案,这样子做作业完全没有实质上的意义,使学生运算能力迅速降低,快要“回归原始”。老师也使用网络上的自动改题软件来批改作业,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学生与老师的网上作业完成情况惊人,可是在检测答题时,许多知识却没有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从一些统计结果上看,网警的工作量正在前所未有地增加,各种高科技诈骗让人应接不暇,网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了……
手机这把“双刃剑”到底是在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们的生活呢?想必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都应该好好掂量。(指导老师/流 星)
脚踏实地地走
——读《学步》有感
儿子,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题记
一句中国格言“男儿志在四方”,道出了中国人对于走的希望。赵丽宏说:“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与走路的过程。”生活中会有许多困难阻挡你行走,而你不能失去起初走路的勇气与信心,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吧!
赵丽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儿子竟然会走了,没有任何东西牵着便可独立地走了。这令赵丽宏感触颇深,成就了一篇《学步》,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儿子,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我愣住了,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期望。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句话呀,对于这句话,我有很多很多的感想。
有个女人原本在餐厅当洗碗工,月薪不到两千。但她却不甘落后,有一颗上进积极的心。在她前男友的帮助下,她几经周折,完成了一场惊人的蜕变。之所以她能如此这般,是因为她在人生这条路上坚持、勇敢、脚踏实地地走,最后冲出了一片人生新天地。
听说过“礼品说”这个APP吗?这个软件的创始人于高中被迫辍学,却毅然坚持创业。他创业的这条路并不是光明的笔直的大道,有次险些倾家荡产、穷困潦倒。后来他把最后一次创业的机会押在了礼品上,由于他的果敢,他成功了。“礼品说”上线后,立即获得了大量少女的芳心,营销量直升9000万。
人生就像一条路,引用《中国合伙人》的一句话:“当你在失败的角落时,你就已经在成功的弯道上。”只要脚踏实地、勇敢、自信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冲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新天地。(指导老师/可 乐)
生命的跷跷板
我坐在医院打点滴的轮椅上,针头正往我体内输入那种透明的液体,口中还散发出了难闻又难喝的药的气味。父亲正忙着打电话,向别人表示感谢。
那天我发了烧,下班刚回来的父亲焦急地问:“你今天怎么啦?”“没怎么啊。”“没怎么会发烧吗?”我突然想起今天有只蚊子狠狠地蛰了我一下:“被蚊子……”话没说完,父亲插话道:“蚊子还至于发烧?”“不说了,我现在头重脚轻。”准备将毛巾换水的父亲停了下来,认为我有必要去医院看看。
去医院,医生照例问了几个问题,摸了几下,脸色突然地僵硬起来,叫我出去坐在椅子上,自己要跟父亲说些问题。我摇摇晃晃地走到椅子旁边,坐了下来。鼻子有些发凉,我的整个身体忽冷忽热,很不舒服。我站起来用那没有力气的手推着几个椅子,将几个椅子并了起来,虚弱地躺在上面,身体不停地打着哆嗦。
父亲与医生谈了很久才出来,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像我一样变得瘫软无力,只是让我去抽血。他扶着我,我扶着他,两个人都不知怎样走路,一拐一拐地走到采血处。我的手被搬上了抽血用的台子,护士重重地拍了我的手几下,随后用那细长的针扎进肉里抽血,我不敢哭。
抽完血后,我又在那“床”上睡了,边睡便冒虚汗。醒来的时候,发现父亲愣在那里,呆呆地望着窗外。我身边来了许多人,有一位代表向父亲递上了银行卡,父亲突然回过神来,手抖着接过那象征着希望的银行卡,连续给他们鞠了几个躬,差点就要跪下去了。
从那以后,我每天住在病房里,父亲的脸色也明亮了许多,他鼓励我要充满希望。每天有许多人陪在我身边。我感觉我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就连喝药似乎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看着。我犹豫之后选择毅然喝下药的情景是希望能给这些人带来欣慰。
生命的跷跷板正变幻莫测的摆动着,唯有亲情与友情才能让它为之动容。(指导老师/东 方)
长长家书
妈妈:
您好!
今天我写了一首诗,叫《光阴的故事》,其灵感来自老师与我们班的一次谈话,写完这首诗我自己也感动得哭了,诗在后面,看了也许您也会哭了吧。
今天,您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暴躁,把不吃饭的弟弟打了一顿,弟弟少有的缺氧了,连气都没喘一下,净在那哭。我还没反应过来,忽然弟弟吃起了口水巾,我提醒道:“弟弟,不能吃。”砸锅的声音就传来了,您说:“可不可以快点!你比我早吃,我吃完了你呢……”等会儿又开始打起弟弟来。中午的时候,您又莫名其妙地跟我说:“对不起。”我突然间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说:“怎么啦?”“没有什么,就是跟你说对不起呀。”我想起早上的那件事,心中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午餐的时候,我们两个人谈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因为犯什么错而怎么样。不知不觉中,我哭了。也许您也意识到我为什么哭了,然后您笑了。
高尔基之类的大咖都赞美过母亲,而我却相信一句不知是由谁之口说出的格言——一位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老师曾拿这句话在班级上公开讨论,我那时候才发现我身后站着的是默默奉献的您。
我忘了何时偷听到您与谁的谈话,讲的也是小时候我与您的故事,讲您每天晚上固定要陪我在床上玩一小时,一起傻笑、一起搭积木、一起蹦蹦跳跳……要是有时候医院要加夜班,您就在医院提着嗓子眼听着五楼有没有传来我的哭声……听着听着,我哭了。
有一次考试阅读题有一篇文章,叫《妈妈爱吃什么菜?》。我也思考了起来:您到底爱吃什么菜?抱歉,我还真没有注意到您爱吃什么菜呢,似乎感觉您也像大部分家长一样爱吃着剩菜。
谈到奉献,老师曾谈到一个话题:父母为了子女甚至愿意一辈子过着清苦的生活,即使自己尽到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子女,自己节节俭俭一生并不在个例,眼里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上帝没空照顾众多的人们,便派母亲来照顾众生。
太多话语一言难尽,只能就此卡住。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尽量如意。
儿:肖宗林
2019/5/11
(指导老师/丸 子)
可爱的中国
从清朝时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到最近的有些外国酒店专门为中国人与本国人开洗手间;从秦汉时的“神州外再有神州”,到最近的“一带一路”中国式方案;从鲁迅的“中国的脊梁”,到冰心等发起新文化运动……短短七十年来,我们扛着复兴之大旗;长两千年间,我们领跑偌大之世界。我们的祖国是可以令我们深深爱着的。
这是一段落后而备受屈辱的历史。“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被用大字公告在门口,令无数华侨为之捶足而无可奈何,闭关的大清人民有什么权利与自信去对外国人谈那些所谓的道理呢?如今,中国人在国外如同像拥有了超级会员卡那般受尊敬。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英格兰联合王国进行国事访问,坐着皇家马车进入白宫,享受的都是超级接待待遇。这些事例足以证明:我们的国家是强大的,是可以令我们深深爱着的。
这是一条由无厘头猜想而引发的国际大动脉。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有“神州外再有神州”的猜想,这条猜想备受秦王关注,但秦王未能下令西征。汉代匈奴成患,张骞用一生打通陆上动脉:陆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带着寻找朱允炆的人物,从泉州出发,打通海上大动脉:海上丝绸之路。近期,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中国方案,给经济环境愈加复杂的世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着大国担当,助力着全世界发展。
这是一列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高铁。在国际论坛上,一段“五角硬币直立十五分钟不倒”的视频扎世界范围内轰动起来。在中国的复杂地形条件下,能屹立不倒长达十五分钟是个及其了不起的奇迹,在这视频的背后有无数的铁路人在坚持着。
在这个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每天都有无限的变化与创造,是数亿人民可以依赖着的祖国。它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履行大国担当。进步、创造、发展、强大!
依恋这个祖国吧!依恋这可以依恋的祖国吧!它虽有跌倒,但也爬起并高速发展,以稳定的国家秩序运行着。请深爱着这个强大的国家——中国!(指导老师/淡 泊)
虎爸猫妈
自从上次听写完后,我心里不知不觉中对爸爸式听写产生了阴影。
很早以前,家里就有爸爸与妈妈两种听写方式:妈妈在听写时从来不说什么,而爸爸一看到我有些字不会写就暴跳如雷。
那次,我习惯性地叫妈妈过来听写:“妈妈。”在厨房炒菜的妈妈没应,反而在拖地的爸爸应了我的话:“干什么?”爸爸见我没回答,抬起头来:“找妈妈干什么?”“呃,听写。”于是老爸放下手中的拖把代理起老妈,帮我听写。当老爸听写到“戕害”这个词时,还附加了一句:“你肯定不懂。”没错,我不懂。我挠尽头皮拼出了个“抢害”。老爸看见了,皱着眉头,从抽屉抽出空白纸,随便地用根笔写大字“戕害”,然后把那张纸给我:“自己写两行。”便躺在床上,看着手机。老妈穿着厨大衣开了门进来,看我爸玩手机,问道:“你不是要给儿子听写吗?”爸爸边看手机边说:“他连‘戕害’都不会写。”老妈没说什么,站了一会儿,便出了房间。紧接着,门又开了,是老妈叫着我和老爸吃饭。
吃饭的时候,爸爸担忧地说道:“哎,儿子连字都不会写,不会读书,长大后可怎么办呢?况且,他自理能力很差,连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哎!”老妈边听,好像边在想着什么,低着头。等老爸说完,妈妈说道:“其实他有些能力很强,知道吗?”不知道老妈怎样想,竟谈道:“不要天天拖地板,很滑的。”当发展到这种地步时,也就要双方开火了,我都要把弟弟带到房间里。
爸爸不满地抱怨道:“每次都是你在旁边指挥。你有干吗?没有,什么都没有干!”“你就知道在那看手机!”越吵越激烈,陶瓷碗被砸碎了。爸爸作出了让步,“行了行了,你最好,你最大。”母亲仍有发不完的脾气,走进房间跟我谈起心来:“你知道吗?每天早上我都得像保姆……”
甘瓜苦蒂,万物无尽全美。我们家由于听写而发生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像珠子那般发亮发光。(指导老师/南 山)
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
亲爱的潘岩:
今天,我和同学们玩了一个游戏,叫“同舟共济”。可难玩了,不知在昇文小学那边的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
我和你讲讲这个有趣的游戏吧!首先,我和其他五名同学,分成两队,每队三人,一队各有三块板。我们两队来来回回地训练,另外一个队可“搞事情”哩!他们队说是训练,压根没有一个训练的劲,嘻嘻哈哈的,“训练”时也有的东倒西歪。
我们队则不然,女同学先站旁边,让我们男同学先试试手,这游戏果真不是常人所驾驭的。你若是三个人一齐上去,最后的人只能像斗鸡那样抬着脚,重心前倾,后果无非是像前队那般混乱得滚瓜涌溅、惨不忍睹。
我思索着,转眼训练的时间到了,决计像田忌那样先输一场找教训。一回比下来,同时到终点,怨我们扣分太多,我们这队三人成了冤大头。将三块板同人一起弄过两米哪有此般容易?
纵观刚才这回比赛,前面女生铺板需大量时间,而像我这般身材自然不是弯腰抬脚拆板的好手。怎么办?自然是换位置了。将我调于前头,原先铺板的女生拆板,还有此更上策否?
瞧!中间瘦的男生站着,女生拆板递给我,我再囫囵吞枣地铺上去,第二回的我们像置身于泸定桥上那般,匆匆忙忙,一路高歌前进。这不,时间缩短了一半,与刚才比赛时的状态简直是天壤之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连我们自己都叹为观止。
让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任务,这可是咱们两位管理者想出的计策。知己知彼,天皇纳粹来了我们也不用怕呀。这让我想起来,之前,你派几个干活利索地分工来画黑板报,半节课就可以搞定。而我也是会分工的人,还记得一次由我安排批改作业,一人选一道自己擅长改的题分工来改,不到一会儿作业就改完了。要是每人分工挖山的哪一部分,没过几个月,山就得为这些人让路。
此刻要告诉你的,可能就这么一点。祝你在那里学习顺利。
肖宗林
2019年6月
(指导老师/可 乐)
夜 听
树叶孤独地哀鸣着,它渴望能与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东西对话。
听,风刮叶子的“沙沙”声,多么悲壮与凄凉,落得个颜面尽失,再在空山中听风于夜中刮树叶的声音,又多了几分空灵,让人陷入暂时的彷徨。
风在夜里将树叶刮了个干净,只剩下那么几片,风便独自走了。叶在枝干上倾听月光每日一次的低语,它孤独寂寞地倾听着,不厌其烦地听着月光对大地与天空反复的讴歌。
月光不再唱了,虫儿也不叫了,只有叶还在那一方水土上万籁俱寂。有一条叶必须世世代代恪守的家规——忍受寂寞,叶不明白,为什么在夜里就要经受黑暗?为什么在“沙沙”声之后就要忍受寂寞与寒冷呢?
叶轻轻地哀鸣着,生怕惊扰到了万物,可又希望自己能够被人注意。叶的哀鸣声有些怪声怪气:“西——”这样的哀鸣有些像在小心试探的样子。
在这里,有一个孤独的灵魂,那便是叶。它为自己的哀鸣没有得到回应感到无奈,显得有些无助。叶孤独极了,它正在试图置身于 一个茫然的世界中。它想与一个东西对话,可失败了,它便继续哀鸣。那哀鸣多么像中箭受伤的鸟儿,在那望不到边的山谷内不停地鸣叫。
风来了,风继续刮起叶子,“沙沙沙”的声音还是那般悲壮与凄凉。这可能是叶落地前永恒的旋律与结局了。
树叶孤独地哀鸣着,它渴望能与谁对话……(指导老师/非 衣)
我为文狂
大部分人喜欢看书,而我却喜欢写文。我向往写那些文风尖锐的文章,或者是那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文章。因为我敬佩它们敢于批判,又不会感觉做作。
妈妈最近老是说我:“你一直在写东西,可又不知道在写些什么。”老师在临近毕业考时心疼我们,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作业写完之后,我便握起笔在一个本子上写东西,或是一篇文章,或是几个句子……
那一次,我正着迷于批判共享单车的时候,捣蛋鬼弟弟开门进来,我赶忙将他摁在门前的地方上,快速关了门,继续用笔滔滔不绝地批判起共享单车。弟弟发了一会儿呆之后,才反应过来被我关在门外了。他急忙开了房间的门,大喊道:“啊——”喊完之后,他一下子跑过来,用鞋子踩在床上,那放在床上的写好的作业此时危在旦夕。这下可好,写文章的兴致没有了,我只得暂时放下那篇文章,抱起弟弟在房间里逛来逛去。
待弟弟安静下来后,我开始理之前的思路,然而那思路却一去不复返了。我挠着头皮,嘴上叼着一根毛,苦苦地冥思着。不一会儿,弟弟再一次开门进来,扑入我的怀中,又哭又喊。这下我真的是兴致全无了,激动地将弟弟按住,让他动都不能动。
后来,我再看这篇文章时,觉得它已经“烂尾”,只能在残稿下面写上“弃此稿”了。
我为文狂,文也许也为我狂。(指导老师/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