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儿童诗报059期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儿童诗报059期

2019/12/13 16:01
浏览量
 
□主办/小树林教育  温陵书院
□出版/小树林儿童诗社
□主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总第059期/2019.6.6
 
 
【有|话|说】
 
诗是
翻腾的内心叹息
 
 
 
 
好诗的秘密
 
小  宝/老师
 
  好久没写儿童诗了,想写却又很难下笔,我便好奇儿童诗社的孩子们是如何轻松地写出一首又一首精彩的儿童诗的?
 
  带着这份探秘的心理,我品读起了最新一期的《小树林儿童诗报》——
 
  汽车/伸出两只雨刷//负责/和雨滴/握手(《握手》杨晓萌)
 
  格子/是纸的/衣服//笔墨为它/刺绣(《写字》唐菱霜)
 
  积水/给泥洼当医生//阳光/给山沟当医生//美食/给饥饿当医生//我给/奄奄一息的快乐/当医生(《当医生》雷刘乐)
 
  ……
 
  的确,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敏感、天真的心灵,最易觉察和捕捉生活中情感与事物的本真,最易在自己未成熟的世界里,诉说自己纯真的渴望、想象、心情……因而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诗人的潜质。而写出好诗有秘密吗?不过是一群善于思考、热爱生活的孩子,有幸遇到了一位善于启发、点拨、唤醒的好老师罢了。好老师会去解救孩子们被捆绑的想象、被关押的敏感、被桎梏锁住的思想……
 
  所以这些好诗,可以说是因情而生,因美而生,也可以说是因师而生。
 
  普吕多姆有言:诗是翻腾的内心叹息。孩子们内心的柔软,在“诗老师”的唤醒下,推开了那扇心门,天真流淌,意趣萌发……愿诗意一直住在小诗人们的眼睛里、心灵里、思想里,并且始终温暖着一颗颗渴望读诗的心。
 
 
 
 
【现|做|的】
 
喝杯
可以变笨的茶吧
 
 
 
大舞台
 
吴伊涵
 
天空
是一个大舞台
 
月亮是
主演
 
城市的灯火是
荧光棒
 
深海是
直播间
 
倚窗的我
是最忠实的听众
 
 
 
 
脑袋里的东西
 
雷刘乐
 
脑袋里面
究竟装了啥
 
是一片美好
装点夜晚的梦境
 
是一块柔软
触动内心的想象
 
还是一条条
奇妙的思考
在我的脑袋里
乱撞呢
 
 
 
 
蜗  牛
 
杨晓萌
 
风扇
是一个蜗牛壳
是躲在里面的蜗牛
 
炎热
是一片叶子
蜗牛
慢慢地
啃掉叶子
 
 
 
 
一杯变笨的茶
 
唐菱霜
 
大人希望我变聪明
对手希望我变笨
 
为了我的人缘
喝杯
可以变笨的茶吧
 
 
 
 
书包是个大胃王
 
谢煜林
 
书包的胃口
真大
 
每次
吃完一大堆作业
 
还能再吃下
我一天的
快乐
 
 
 
 
【又|有|了】
 
溪水
是一根鞭子
驱赶着庄稼
向上奔跑
 
 
 
 
窗 户
 
吴伊涵
 
窗户
是一台电视
里面只有
四个节目
 
春天
播蜗牛马拉松
 
夏天
听蟋蟀说相声
 
秋天
看枯叶流浪
冬天
演野草求生
 
 
 
 
握 手
 
杨晓萌
 
汽车
伸出两只雨刷
 
负责
和雨滴
握手
 
 
 
 
鞭 子
 
杨晓萌
 
溪水
是一根鞭子
 
驱赶着庄稼
向上奔跑
 
 
 
 
写  字
 
唐菱霜
 
格子
是纸的
衣服
 
笔墨为它
刺绣
 
 
 
 
树叫我做事
 
雷刘乐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
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歌唱的
教室
 
秋天的树
是果实们睡觉的
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跑步的
运动场
 
一年下来
我只做了四件事
观众
老师
保姆
裁判
 
 
 
 
【改|稿|会】
 
给骨折的成绩
当医生
 
 
 
 
当医生
 
谢煜林
 
灯光
给黑夜
当医生
 
涂改带
给纸
当医生
 
字帖
给毛笔
当医生
给懒惰
当医生
 
 
当医生
 
吴伊涵
 
红叉
给考卷
当医生
 
涂改带
给纸
当医生
 
笑声
给课堂
当医生
 
角落
给我
当医生
 
 
 
 
当医生
 
唐菱霜
 
蚂蚱
给郊外
当医生
 
大雨
给水稻
当医生
 
冰棒
给夏天
当医生
 
给愤怒
当医生
 
 
 
 
当医生
 
雷刘乐
 
积水
给泥洼当医生
 
阳光
给山沟当医生
 
美食
给饥饿当医生
 
我给
奄奄一息的快乐
当医生
 
 
 
 
当医生
 
杨晓萌
 
风扇
给烦躁的中午
当医生
 
涂改带
给错字遍地的作业
当医生
 
花朵
给孤独的阳台
当医生
 
给骨折的成绩
当医生
 
 
 
 
本期指导老师/吴  撇
本期视觉/黄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