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深耕与情绪的发芽……
清源山下,有一处依山傍水、绿树掩映下的古朴田舍——素养山房。于此处调莺戏鱼、读诗品茶,实为一种很放达的生活。这不,小树林儿童诗社第5/6期诗社的小诗人们便在这一方“世外桃源”中讲述了自己和童诗的故事。

7月1日下午三时,雷声大作、暴雨如注,瞬时惊起了鱼塘里的鱼群。小树林儿童诗社(第5、6期)毕业典礼在这狂风暴雨中如期而至。被雨水冲刷过的“素养山房”更显古朴动人,散发着幽幽诗意。鸟鸣阵阵、欢笑声声,“诗老师”带着小诗人们在空濛山色间探寻童诗的秘笈。

回忆:时光藏好了吗
一张张洋溢着自信的笑脸、一首首充满着意趣的童诗,儿童诗社的过往里,藏得住的是时光的流淌,藏不住的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孩子们在诗社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被时光悄悄地收藏了起来,酿造成童年最醇美的一壶佳酿。

聊天:那是我的诗事
吴撇老师:你觉得诗是什么?
罗忠泷:诗,是一种带有神秘的创新。
唐誉宸:诗,是情感的流淌。
翁铭捷:诗,是表现灵魂真善美的部分。
罗忠泷:诗,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一种艺术。
骆恒驿:好诗,一定不走阳关大道,而是专走独木小桥。
郑子颜:诗,使人生的色调变得斑斓。
王国霖:诗,是净化心灵的洗涤剂。
肖翔尹:诗,是有趣的人对有趣的观点或突然冒出的鬼点子的叙述。
朱 奕:诗,是天真纯洁的文字。
梁静怡:诗,是能够丰富生活的艺术。
罗忠泷:诗,是情感上一开始的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来的一场暴风雨。
许轩睿(行为表示):诗,是眨巴眨巴眼睛掉下来的泪。诗,是沉默、是欲言又止。
一个词,决定了一个句子的命运。孩子们敏锐而独特的思考力显示出了他们对童诗的热爱与专注。而他们积极踊跃的发言,更彰显了“课堂,一直是勇敢者的竞技场”这一说法。

写生:灵感不打招呼
在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这短短十分钟里,孩子们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云片糕》
骆恒驿
今天的天空
啥也没有
估计云都被做成了
云片糕
《影 子》
梁静怡
影子是个跟屁虫
人踩呀踩呀
把它踩得
黑极了
《肥 皂》
许轩睿
天太热了
肥皂也想洗个澡
每洗一澡
就瘦一圈
结果 洗着洗着
就把自己洗没了
《雨 花》
庄 恬
当我快要变成一朵雨花时
另一朵大的雨花就把我吃掉了
孩子们的灵感不打招呼,悄然而至,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欣喜与感动。
朗读:声音里的春天
写诗、读诗,是小树林儿童诗社孩子们的日常。通过朗读,将孩子的童真、智慧传递到更多人的心里。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一颗春天的种子,静待其抽枝吐芽、慢慢长大。
颁奖:厉害了这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品;每一个孩子的童真,都值得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智慧,都值得肯定。这群与童诗为友的孩子们,都在“诗老师”肯定的目光中闪闪发光。

合影:小名人高峰会
打趣调侃,是诗社孩子们的日常;珍惜祝福,也是孩子们对小诗友的依恋。这段共同在诗社学习的日子,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之中最闪亮的片段。

聚餐:和大山吃个饭
山脚下,鱼池旁。鸟鸣阵阵,流水潺潺。夜色掩映下,烛光点点,素食养心。小树林儿童诗社第5/6期的小诗人们共话童诗、畅想未来。这场与童诗的浪漫约会,一定会在孩子们稚嫩的心中,留下最为生动的一笔。
童诗,与孩子们的童年密不可分,更是与一颗童心碰撞之后产生的回响。长期语言分寸感和思考宽阔性的锤炼,使得孩子的智慧抵达更远更深的地方。孩子们在诗社呈现出的生命活力,是童心力量的重新唤醒。我们期待,这群被童诗滋养过的孩子们能够永葆童心,让童诗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