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给“好声音”盖上了漂亮的邮戳!你收到“对木问月”了吗?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月亮给“好声音”盖上了漂亮的邮戳!你收到“对木问月”了吗?

2020/10/14 22:10
浏览量

 

9月30日晚上7:30,“望月怀远·中秋亲子诗歌诵读沙龙”,在对木私塾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泉州市演讲与口才学会、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小树林教育、对木私塾协办,香港协和茶行、惠安协和茶厂友情支持。

 

对木读诗,听月赏秋。在这充满雅韵的书香之地,共赏亲子诗歌诵读好声音,可谓是别样中秋。

 

当画外音《床前明月光》响起,那清澈的声音,勾起在场观者内心的深切情思。随后,在诗歌《月亮和小姐姐》的背景音乐声中,五位孩子清纯、带有少年气的朗诵溢满了童真,拉开了本场沙龙的序幕。主持人曲燕登台,温暖的话语,令现场融融的赏月氛围更为浓烈。

 

 

 

 

 

 

说起庆中秋,常让人想起家乡。游语晨一家朗诵的《丝海,摘一片月光让你鲜亮》情感深刻,就如诗句中“作一次抒情,意味深长”。泉州的海、中秋的月抒发了对历史记忆的追思和对故乡的眷恋,诗里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情真意切的诉说,皆在一家四口的诵读中尽显无疑。随即,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林轩鹤老师,作为这首诗歌的创作者为在场听众进行作品解读。林老师对此次朗诵给予了肯定,并介绍了作品中景与情的融合,以及修辞手法的妙用,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此外,还融入了很多闽南元素,以及作品中呈现的昂扬、深情的气息,让人受益匪浅。

 

 母亲,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当《妈妈,您知道吗?》在耳畔边环绕时,妈妈亲切的声音传递着浓浓的母爱。孩子也用童言童语深入人心地倾诉对妈妈的依恋。黄彩莲和儿子赫君自然而走心的演绎,感动了现场所有观众。母子心相连,爱在,责任在,幸福常在。

 

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慢慢浮现眼前。这全在于一泓和女儿子璇的朗诵营造出的意境,但诗的后半部分,很快就体会到了作者李白的孤而不独、旷达乐观、自由高洁的精神。在朗诵中,观众们无不陶醉地细细品味《月下独酌》蕴藏的情感。

 

随之,朱学灵一家朗诵了《如果没有李白》,这首改编的诗文很长,但在朗诵时一家三口节奏把握极佳,语调控制得当,以如果的推测式表述抒发了对唐代诗人李白的敬仰之情。朗诵至诗篇末尾,诵者声音激昂,情感饱满,更让这位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深切地走进每个人内心。

 

 紧接着,《中秋咏怀》诗二首出场。一组四人的声音组合、眼神交流皆入情入心。如此美妙的《月光》,让听众们走进诗里,触摸月光的絮语,感受诗人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和感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首妇孺皆知的名篇诗作,更是让听众体会到其情感深挚,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这样的月夜,一定和故乡有关。听,清朗的声音诵读的是耳熟能详的《回乡偶书》。最是难道久别的故乡之情,每个人心中装着的那个故乡,是起点,是终点,是我们一生精神安放的子宫。一家人的共读,用汹涌的感情,很好地诠释了这份深情深意。

 

《念奴娇·过洞庭》的朗诵又将在场的观众带入另一种情境中,喻亮和儿子喻恒声音激昂,对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的即景抒怀之作,诠释得恰到好处。不仅读出了豪放派词人的气势,更是暗含着作者当时仕途失意的愁绪。紧接着,泉州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耿永泉老师对这首作品进行解读和点评。耿老师认为这阙词要读好两个地方:一是诗歌当中对于美景的憧憬和热爱,二是豪放的性格和诗文中的情感。耿老师还与外孙一同朗诵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爷孙用宋词对话,一个声音厚实稳重,一个声音清澈有力,在铿锵有力且情感饱满的朗诵中,传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月满如歌》在傅康妮和儿子陈飞戎的朗诵中,起伏有致,情思意韵深长。聆听中,感受这诗意中秋的同时,也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每首诗都是诗人用“第三只眼”创作的,这“第三只眼”像触角,伸到最细腻的生活深处,再由内心迸发,引起听者的内心共鸣。

 

思念,悠远又深长,在这样的夜晚,你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朗诵之声响起,让在场的观众不禁把目光迁移至陈少平一家身上,孩子奶声奶气的引入,一下子就萌化了大家的心。一家人声音里带入的情感自然、真诚。

 

 

 

 

 

 

 

一样的星空,一样的月影,明月一直与我们相伴。聆听刘晓莹一家为我们朗诵的《中秋的月亮》,从人猿相揖的洪荒时代起,月光在这些历史的器物上便可以找寻踪迹。在中国人五千年的文明里,月是思念,可以洒向任意地方。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朗诵,让人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情和月夜的浪漫。

 现场的朗诵感染了所有人,连三岁的小听众陈映彤也想参与进来,她着急地想上台和大家一起朗诵,于是自告奋勇为大家献上了一段《声韵启蒙》,单纯的声音里有透明的感觉,与这秋夜清透的风和月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在余音绕梁中,亲子诵读沙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月亮很远,但赏月的人很近。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很快,今年的中秋,我们用亲子诵读的语言艺术形式拥抱时间,用最深情的方式安放我们的美好心灵。

 

 

 

 

本期编辑|艳阳天
文|礼玲
图|锦涛 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