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儿童诗社/天才童诗班已经举办15期了,这期间,诗社走出上百名小诗人。他们用心耕耘,用笔创造,呈现给我们一首首灵动的好诗。这些诗,不仅记录了他们智慧最闪耀的时刻,也带给读者一次次深入的感动。每每读诗,总会产生首首都爱的兴奋。但静下心,又在不同的诗行里找到不一样的自己。在这个当下,你最爱哪一首呢?
10月21日下午,小树林教育的精英教师们开展了寻找“最美儿童诗”的读书分享会。老师们首先朗诵了自己最喜欢的儿童诗,并讨论自己眼里好的儿童诗的标准。最后,他们详细地阐述了自己最喜欢的理由。老师们有理有据,观点独到。他们从“语言”“角度”“情绪”“想象”“诗意”“哲思”“虚实”“结构”“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讨论,在相互碰撞中对这些儿童诗又有了更多层面的赏析。
我眼里最美的儿童诗
1
平原上的孩子
平原上
有个奔跑的孩子
马没有和他赛跑
马有马的事
马要吃草
平原上
有个奔跑的孩子
他像马一样喘气
——by:肖翔尹
【美言几句】小小的几行诗,物象简单,用语干净,诗境开阔,读来很有味道。
第一节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了一组画面,把自己纳入到天地的恢弘宽广中,借助“奔跑”将情绪铺展,此刻,人因渺小而勇敢。而一句“马没有和它赛跑”,瞬间又让画面恢复到最初的安静与和谐。
第二节,这种轻灵语言背后意义的深邃被推向了极致。“马有马的事/马要吃草”,这让人瞬间想到了顾城的“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万事万物,各归其位,各有其事,不去惊扰他人,这是天道。这一节,哲理性的思辨的延长,初步完成了自己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关系的静观和考量。第三节,小的体量里,乾坤尽显。文辞清清爽爽,以小见大,看似轻松,实则轻盈背后蕴藏着力量。诗中,人与马同呼吸、共命运,在一动一静当中,让我们看见的是天人合一、圆融自然之美。想来,小诗人是 “把宇宙装进了口袋里”,才能有这样自然而自在的书写。
整首诗没有一个所谓的好词,却真诚而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诗歌呼吸、心跳和脉搏,使得诗歌充满着强劲的生命力。细细咀嚼一番,它呈现了诗人心中完整的美,清亮、宁静、辽阔,同时又不缺少生气和活力,博大到让你很难去探知世界的尽头。
—— 丸子老师
2
都要见
头发看过很多东西
最不喜欢看
天空收回微笑
泪流满面的样子
鞋子看过很多东西
最喜欢看
地上的昆虫
团结有爱的样子
心也看过很多东西
不管是伤心
还是快乐
都要见
——by:何敬涛
【美言几句】读儿童诗真的会带给人无尽的思考,一开始读《都要见》第一句时,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是头发看过很多东西,不是眼睛?为何最不喜欢看的是眼泪?再品读,便恍然大悟,作者的构思是新颖巧妙的。人的最高处是头发,最低处是鞋子。抬头能看到天空,低头能看到昆虫。从天空到土地,包括了整个世界。通过两者的对比,看出孩童的内心世界,不喜欢看天空下雨的样子,世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团结友爱。最后,引出心也看过很多东西,但是,它不能逃避事情,无论是开心还是伤心都要见,真是奇妙的才思!
——佳英老师
3
两行决心
树是个爱哭鬼
天蒙蒙亮
就被鸟吵醒
它气哭了
眼泪是露珠
云是个爱哭鬼
只要雷爸爸
一吼
它就吓坏了
眼泪是雨水
我是个爱哭鬼
没有前三名
妈妈故意
看我一眼
我就流出两行决心
——by:戴可盈
【美言几句】全诗的构思由地上的树,到天上的云,再到自己,体现了植物、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天地人相结合的道家思想,十分巧妙;早晨的露珠、雷电雨这些自然现象已不再是平庸无奇,而是树、云拟人后感情宣泄的产物,想象力十足;诗中的树、云已经成为有血有泪、有感情的人,会哭泣。最后到小诗人自己,因考试不理想而被妈妈责备,流下两行的决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人代入感很强,很快就联想到小时候考试后的担忧,害怕被责罚,考砸后狠狠下决心等的经历,产生很强的共鸣。
——万生老师
4
灰尘一样的人
黄金周
容易落灰
这种灰尘
弥漫在各个景区
遮天蔽日
真正的灰尘
被呛得直咳嗽
——by:黄梓宸
【美言几句】《灰尘一样的人》,全诗基本没有一个形容词,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寥寥数语,就已经剖析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不禁让我们感慨、重审如今出行旅游的意义。黄金周的出行,看似为了缓解压力,亲近自然,实则不乏盲目跟风的人,正如网上说的“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花掉自己的钱,再回到自己活腻的地方”,这样的旅游可能毫无意义,更可能对自己心情和环境都蒙上了一层尘埃。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出游方式,才能更好地到达诗和远方。
——张涛老师
5
心里长出什么
有的小孩希望心里
长出一片雨
哭的时候才够用
有的小孩希望心里
长出一件盔甲
心就不会受伤
而我希望心里
长出一个爸爸的复制品
这样子
他不用出差
可以天天陪我
——by:何敬涛
【美言几句】读这首诗,语言文字里波动着情感。小诗人怀着一颗纯善的心看待世间万物,一片雨能够充当眼泪,一件盔甲能够作为保护伞,一个爸爸的复制品可以一直陪伴自己,感受那份温暖的爱。这些平常可见的事物,在作者细腻的感受下呈现的是内在的情感和意趣。好的童诗用简单的文字、丰富的想象、真诚的情感令诗有了温度,有了气息,透着智慧和思辨的光。这首诗是心里的凝望,是带着真诚的,从心而发便是最动人处。人生该是充满希望的,如此心里才会有一片亮光。
——礼玲老师
6
为什么我会心疼
每次爸爸打我
我就打田野里的小花小草
现在它们长大了
也不恨我
为什么我会
心疼那朵微笑的花
它的额头
有一块伤疤
也许
我也长大了
——by:洪熙皓
【美言几句】对于儿童诗来说,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孩子的奇思妙想确保着诗意的无限可能,也牵引着他去触摸这个世界,从心底里去接纳和容纳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
在这首诗中,孩子想象花草同他一般,有生命感受力,是鲜活的自然生物,迎风绽放时会微笑,额头上有伤疤会疼,挨打了可能会有怨恨。他以一颗柔软之心,描摹了自然生物的生命状态,赋予其情感,并想象它们也会给自己反向的回应。正是因为如此生动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才让小诗人在创作时也能够同步抵达他人的内心,让诗更具有感染力。
此外,在想象力的同时,势必也需要表达的内在逻辑,方可让诗读起来有理有据,而非单纯、无目的的玩闹。
诗中表达了在挨爸爸的打后,我会有埋怨心理,从而把情绪的发泄口对着小花小草,而后来会心疼挨打受伤的花草了,是因为我长大了,我开始学会打开心扉关怀世间万物了。诗中文字表述的内容前后联系明确,如此才让整首诗在保持童趣天真的同时,让人产生共鸣。
——静慧老师
7
一份文件
灯用光给黑暗
起草了一份文件
黑暗接到拆迁令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by:许奕彬
【美言几句】《一份文件》这首诗,让我想起了《诗经》中的《硕鼠》,它们言在此而意在彼。
《一份文件》的主题是“灯光驱逐黑暗”,作者联系生活实际,将其具像化为“拆迁人”与“拆迁户”之间的矛盾关系。诗歌中,灯光的拆迁令霸道、没得商量,无奈被动的黑暗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读到这里,读者的情感倾向显然发生了偏移,更偏向后者。
成年人读之,很容易和现实结合起来,会感觉到映射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公正,表达了对“黑暗”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灯光”的些许不满。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对生活的思考不至于此,显然,对周围人、事、物的耳濡目染,下意识地铸就了这首诗。这是一首有力量的诗,一首深具批判性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需要去反思,反思自己,反思社会。
——伟煌老师
8
银杏叶
深秋的某一天
有人在讨论你
说你像蝴蝶的
一定读过唐诗
认为你像扇子的
正要起个炉子烤火
觉得你像裙摆的
才把秋天当成公主
才会一个人
在风里
看着秋天翩翩起舞
才会不停地
用牙齿
给她伴奏
——by:李余冉
【美言几句】不同人眼中的银杏叶,自有不同的形象。开头简洁,点明深秋正是观赏银杏的好时节。
第2、3两节,写银杏叶像蝴蝶,像扇子,皆是人们对银杏的印象和感觉。其中见解,发乎于情,并无高下之分。
第4节里,把银杏叶比作裙摆,把秋天写作公主,在风中翩翩起舞的,恰恰是小作者自己。这种萧瑟的美,正是秋天的特点。而把自己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牙齿打颤的声音当做秋公主舞蹈的伴奏,则产生了富有童趣、幽默的表达效果。
——财滨老师
9
掷硬币
要是正面
爸爸就陪我玩儿
要是反面
我就陪爸爸玩儿
——by:小宝
【美言几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玩,亦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如今的家庭陪伴中,有多少父母欠了孩子许多该有的陪伴?以至于有时为了让父母能多陪自已一会,孩子居然要靠一枚硬币来决定陪伴与玩的命运。诗中的俏皮可爱,显而易见:不管正面还是反面,结局都是一样——陪玩。可是细细一想,同是“陪玩”,但陪玩的中心已然转换,那么玩的内容还能一样吗?情感会一样吗?
深入品味之后,原来,俏皮可爱中,带着一种淡淡的乐观、坚强与无奈,好似有一种读不完的情感,欲言又难以说清了。是啊,陪伴与玩乐对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我们又怎可轻易在他们金子般的童年里,任其失之呢?不曾想,诗中寥寥数语,其思其情却可如此曲折呀!
——小宝老师
10
星星真多
满天都是烟头
夜里不要
出来散步
抬头会看见
神仙在抽烟
小心被云呛到
小心被烟头烫到
——by:刘泓鑫
【美言几句】童趣是一首好的儿童诗不可或缺的创作要素。在本首诗中,小诗人将星星比作烟头,正是童心童趣所在。烟是属于大人的东西,对孩童而言却是碰不得的“危险品”。而作为孩童的小诗人依然带着对大人世界的好奇与憧憬,怕云多得如烟雾那样缭绕,把人呛着;怕星星璀璨得如烟头那样炙热,把人烫着。小诗人把生活化的场景赋予诗意,又将其置于广博的天空,利用抽象的事物美化了平凡的画面,让人深深感受到了小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温柔。
——映君老师
11
承重墙
钱是一堵承重墙
有了它
一个家
好像就不会塌
——by:吴鹤祺
【美言几句】可能大部分成年人会认为感情、亲情是维系家庭关系稳定的关键,而小作者认为,“钱”是家庭关系的“承重墙”。这个观点引人深思,尤其是孩子提出,更发人深省。这个观点无疑是很现实的,却又使人不得不承认众多的家庭矛盾,都是因为“钱”产生的。当长辈们教导着“感情”的重要性时,行为举止却透露着“钱”是维系“感情”的前提,“言传”与“身教”相悖,带给了儿童一定的困扰。儿童的眼睛是明亮的,心灵更是敏锐的。“好像”一词,令读者品出了小作者心中的些许疑惑与无奈。对于这个答案,小作者似乎不想承认,可是又不得不承认。不禁为小作者的细腻心思感到心疼。
——即怀老师
12
打开这个世界
当你打开这个世界
你会发现
这里有条眼泪河
旁边只有野草和枯树
这是孤独人的世界
当你打开这个世界
你会发现
这里有棒棒糖树
冰淇淋窗帘 面包枕头
这是梦幻人的世界
当你打开这个世界
你会发现
这里有雨的房子
晚霞的田野 湿淋淋的彩虹
这是我的世界
——by:戴可盈
【美言几句】我认为一首好的儿童诗应该可以让人从中读出童真童趣和丰富细腻的情感。有一种能够读到人心里的感觉。一字一句都能直击你内心深处的柔软。
诗中打开这个世界,在我看来,是打开自己内心的感受力,去走进别人的内心,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然后产生一种共情力。诗中的“棒棒糖树、冰淇淋窗帘、面包枕头”都是童真童趣的代表,假如家里有一棵糖果树,窗帘是冰淇淋做的,每天都能枕着爱吃的面包入睡,那该多好呀!相信很多人小时候也都幻想过类似的场景。而后面的那句“湿淋淋的彩虹”,起初,我并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小作者用湿淋淋这个词来形容,因为大多数人看到彩虹都是觉得它很美丽,会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但后来经过反复的诵读,仔细想想,猛然间便感受到了小诗人对世间万物极强的感受力以及独特的角度。彩虹是雨后才出来的,所以小诗人才用湿淋淋这个词语来表示一种怜悯之心。这些都是我对这首诗不能不喜爱的原因。
——晓敏老师
13
水 潭
看一张照片
你会掉进去
会打湿
自己的眼睛
照片里
一定有口
很深很深的
水潭
——by:郑子颜
【美言几句】照片,就像一部时光机,定格了岁月,让瞬间变成了永恒的记忆。当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翻看照片时,总能勾起过往太多回忆,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或是对光阴的感叹,或是对人对事的眷恋,亦或是对未来的憧憬,内心不禁波澜涌动。读到“掉”“打湿”时,一下子就让人掉进了时间与情感的漩涡里,忍不住停下来,咀嚼回味。这一首诗平实、真诚,却给予我们无限的遐想,耐人寻味。读之不仅忍不住思考着时间生命的长度与维度,过往的芳华,逝去的时光,虽不复存在,每每想起来总历历在目,令人意味深长。
——祥子老师
14
我的心
我的心是一片荒野
灯光也搬走
很久了
——by:刘寰宇
【美言几句】短短三行诗,十几个字,却让我有震撼的感觉。字词很轻,句子很短,却有言已尽意无穷之感。整首诗戛然而止,像是欲语还休,似有道不尽的深情,又觉无话可说,罢了罢了……小诗人把心比作荒野,心很小,荒野很大。心很窄,荒野很辽阔。一小一大,一窄一阔,对比关系里的冲击力便张弛开来。灯光也搬走很久了,透出深深的不舍,似乎又有若隐若现的叹息。极简的语言里是极深的感受,极短的诗句里是极大的深情。可谓一字似万言啊!
——曲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