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宝藏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宝藏,你们的宝藏是什么呢?或许是珍贵的父爱,或许是一台伴你成长的钢琴。而在我心中的宝藏,是一个看起来好像微不足道的音乐盒!
这个音乐盒是我在十岁生日时,父母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这个音乐盒再普通不过了,与其它音乐盒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上部分光滑透明,是个透明的水晶球,在里面还有一个苹果形状的模型;下半部分也就是一个底座,上面写满了英文字母,一切都很适宜。最与众不同的是,这个音乐盒不像摆在柜子上的商品,心如寒冰,它就像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心中缺失不了的部分。
这个音乐盒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众多收藏里的宝藏。每当我被老师或家长批评时,它就是我的“知心朋友”。我把它抱到阳台上,天上的月亮总是异常明亮,把柔和的光洒到音乐盒上,使它更加闪闪发光了。我总喜欢把心中的烦恼与不愉快的事情通通诉说给它听。有时故事还没有讲完,我却因为觉得委屈,眼泪不自觉地滴落,开始小声抽泣。这个时候,音乐盒似乎像是活过来了,用两颗又大又黑的宝石看着我,似乎在安慰我:“小主人,别哭了,要振作,不要让时间那个小子赢了!”每每看着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我就会停止哭泣,调整心情,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有一天,我又一次想找音乐盒聊聊天,却发现它竟然“消失”了!我急忙在家里翻找,却始终寻觅不到它的身影。我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四处“求救”家里人。直到奶奶看见我才说:“你在找那个破音乐盒?太旧了,我扔在门口了。”我连忙跑出去,直到确定音乐盒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才松了一口气,而它似乎在说:“小主人,外面好黑,快带我进去吧!”
这个音乐盒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虽然已伤痕累累,却永远指引着我走向未来的路。这个音乐盒就是我心中的宝藏!(指导老师/流 星)
三思而后行
绵羊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开饮食店,竟然给狐狸送上了一盘炒青菜,最后砸了他的招牌。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从中知道了我们做事要符合实际,三思而后行,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绵羊经商这样的事情发生,都引得群众哄堂大笑。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去年在理发店发生的趣事。
那是一个烈日高照的下午,我陪着妈妈早早地来到理发店理发。室外犹如十个铁炉的火焰也比不上的炎热,室内却处处开着空调,吹久了似乎还会有一点儿寒冷。我和妈妈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等候。在我们前面理发的是一位凶巴巴的阿姨,为她理发的却是一位染着绿色头发的大哥哥,似乎刚刚来打工,技术不太熟练。刚开始,一切都安然无恙,整个理发店完全没有一丝声音,只有剪刀和吹风机还有染发剂在工作。过了一会儿,瞌睡虫渐渐占据了我的思绪。就在这时,一声尖叫传来,我瞬间惊醒,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那位阿姨发出的,就在刚才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原来刚才,那位阿姨放下手机,正想休息一下,看看自己的新发型。哪知抬头一看镜子,竟看到了自己的头发变成了绿色。原来,那位大哥哥在客户来理发时,根本没心思听她说染发的要求,在开始染发时,不知道颜色,也不敢问客户,就觉得自己绿色的头发挺好看的,便把阿姨的头发也染成了绿色。听完大哥哥的讲述后,在座的大家都哄堂大笑,只有我没有笑,因为我知道嘲笑别人的前提是要自己有足够的本事。事后,那位阿姨丢了全部的脸,讨回了钱,便一溜烟地跑了。而那位大哥哥却被老板扣去了所有工资,并把他开除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弄巧成拙,所以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符合实际地办事,不要引发笑话。(指导老师/辰 星)
破茧成蝶
再美丽的蝴蝶也是由恶心、令人讨厌的毛毛虫经历一番改变才形成的。人生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天才,总会有缺点存在,就算是像比尔盖茨那样成功的人也是要经历一番磨练的。
一年前,我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失去了对长笛的兴趣,甚至有点开始讨厌这一份兴趣爱好,每天恨不得不吹长笛、不练习。但那一件事情,触动了我,让我改变了想法,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选择。
在一次长笛课上,我因为没有认真练习、吹奏,遭到了老师的指责与批评,心里十分怨怼,头顶上聚拢了一大片乌云,瞬间笼罩了我的心。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训斥我,我却心不在焉的,恍恍惚惚。在路过红绿灯时,我看见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拉二胡,似乎是街边的卖艺人。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未来:这位老人还有一技之长可以赚钱养活自己,那我呢?以后能自食其力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心头一颤。突然忆起自己刚刚在长笛课上的表现,不免深感羞愧,便决心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对待长笛,提高各项学习,为未来铺上一条路。
从此,我每天都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合理的计划表,每天都按照这个计划表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吃饭、写作业和订正作业,在剩下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吹长笛、看书、休息以及娱乐的时间。还规定自己周一到周五的上学时间不得触碰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适当休息眼睛,以防视力加深。在周末要经大人允许才可以玩耍,不能违反规定。并且一切家长可监督!
果然,没过多久,效果就显示了出来,我的各科成绩大大提升,得到了老师的称赞。长笛也进步了不少,顺利地考过了八级,得到了老师的信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果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每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各种磨练的。我也不例外,看,这就获得了“成功果”,破茧成蝶了!(指导老师/辰 星)
胜利大逃亡
“哈哈哈、哈哈哈”的笑声从“小树林”的教室中传出,他们在做什么呢?原来他们在玩“密室逃脱”,难道他们在玩那种有剧情的逃脱?当然不是,他们是在绳子中逃脱。
游戏看起来十分简单,只需要一群人把脖子套到绳子上,并且在全部人从绳子里出来的时候,绳子不可以落地,否则算失败。第一个环节是全组一起参与比赛。首先开始的是我们组,我们就像是得到了神仙保佑一样,来了个“开门红”,三下两下地就完成了比赛。对方组上场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他们每个细胞都在拒绝、抗议,他们好像恶运连天一样,一会儿被眼镜卡住,一会儿犯规——用手,在一刹那就失败了。
第二个环节是双人合作组。对方组的两名男生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看他们气势汹汹,一脸傲气,可谁曾想到他们后面的遭遇。刚开始时,这俩兄弟齐心协力地完成,一帆风顺。可是好景永远都不长,没过一会儿,他们进行自己的计划时出了一点小差错,但他们两兄弟似乎仍旧没有查觉,还在翘尾巴,神气十足的。接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好戏发生了,他们两个竟然开始一起转圈圈,并且一个是顺时针,另一个是逆时针,进度纹丝未动。我们看到这一幕,全体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有的捂着肚子大笑,一边拍桌子,有的捂着胸口仰天大笑,差点喘不过气来,还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好像被点了笑穴,大笑不止。这俩难兄难弟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红脸,下了讲台。
接下来挑战的是我和我们组的一位同学,我俩还算挺有默契,没过一会儿,她就离开了绳子,只剩下我还在绳子里没出来。我们组的同学在旁边看得着急,把我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一直边跺着脚,一边指导我,那脸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洒落在冰冷的地板上。我却像是个老玩家一样,沉着冷静,直接运用了我自己的办法,完成了比赛,让我们组获得了胜利。
我们组顺利地取得了“大逃亡”的胜利,与此同时,我们又亲身体会到了玩集体游戏,一定要齐心协力,才能成功。(指导老师/东 篱)
逆行者
——观《在一起》有感
看完这部连续剧,我有感而发,想起那段闷在家中的日子,更加觉得医护人员的行为实在是太伟大了!
这部连续剧叫作《在一起》,是最近新播出的影视。《在一起》围绕着疫情期间的抗疫故事来描写的,并且以故事的形式叙述,体现出抗疫的艰辛和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有《生命的拐点》《武汉人》等故事,生动感人,让我记忆深刻。
这部连续剧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故事是《逆行者》。这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武汉疫情爆发,全国名地的医护工作者们从各地赶回岗位,甚至还有一些医护人员逆行,向武汉前进。荣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春节的那一天,从山东老家骑了1500公里自行车,在途中遇见网友,来到了武汉。这个故事描写得生动感人,把当时疫情期间向武汉逆行的医护人员的艰辛和困难,表演得淋漓尽致。不仅歌颂了医护人员和全国人民抗疫的坚持不懈,还赞美了全国人民抗疫的决心。
此次录《在一起》是为了让中国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我们的疫情,牢记此事,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强大团结的国家——中国,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知道自己的祖国不像是美国那样子,完全放弃对重症病人、70岁以上的老人的治疗。在我们中国,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医护人员绝对不会因为年龄和病情而放弃治疗任何一个病患。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写到的:“在中国,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歧视任何人。”
通过这一次疫情,我知道了我们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们的国家,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在支持你、相信你。看完了这部《在一起》,让我真正体会到祖国的强大与团结!我向医护人员致敬!(指导老师/秋 叶)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节日数不胜数,其中端午节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
说到粽子我们首先会想到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屈原在当时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一片混乱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非常悲痛,决定跳江自尽。附近百姓听闻屈原跳江,悲伤万分,于是便每年包粽子扔入江中防止鱼啃食屈原的尸体。就这样,包棕子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当代,每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包上粽子,一是保平安,二是为了祭念古代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赛龙舟。每每说到赛龙舟,我就会想起闽南当地一句非常经典的歌词:“爱拼才会赢!”赛龙舟的每一位成员都拥有这样的精神,只有拼尽全力才能赢得胜利。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许多百姓都会欢聚于泉州的“母亲河”—— “晋江河”来进行赛龙舟的比赛。鼓声响起,所有的队伍都一齐出发,前面打节奏的大鼓发出的声音震天动地,拼命摆动的划桨颇有气势,整支队伍整齐又快速,有一种势在必得的样子。这种拼尽全力来获胜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闽南人的血液中,一代传着一代,保留着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挂艾叶。这其实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只是我们并不常见,也不常听过。艾叶是用艾草制作而成,在夏天可以驱暑、 降火、解火气,也是端午节中的一种习俗,从古时候流传下来,虽然我们不常见,但有些地区仍有这种习俗,一直到现在。
中国的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指导老师/梦 山)
我终于理解了妈妈
母爱是一条道路,指引我长大;母爱是一块垫脚石,帮助我成长;母爱是一盏照明灯,照亮了我的前程;母爱还是一个向导,引领我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我眼中,母亲是一只永远苏醒的“秋老虎”,可是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最近,我长笛快要考级了,虽然我内心有一点小紧张,甚至有点儿激动,可我表面却显得从容不迫,还有一点不耐烦。妈妈却比我紧张一千倍,每一根神经线都绷直了,每天晚上都监视我练习。如果我有一个音吹错了,她就会立刻叫我停下来,反复练习,这让我感到越来越烦燥。
有一天晚上,我喝了一杯奶茶,整个晚上都睡不着,只好坐起来玩一玩,或看一会儿书。当我走出房间才知道妈妈竟然还没有睡觉,刚洗完衣服,再加上中午没有睡觉,她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却还在客厅里坐着,就为了等到长笛老师对我每天晚上录音评价的第一“情报”。看完消息后,妈妈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去睡觉,没一会儿,我就听到了震天动地的呼噜声从妈妈的房间传出。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早读,却发现昨晚疲惫不成样子的妈妈早上起来已经精神饱满了,正一边唱着歌一边煮着早饭,那精神谁也无法猜出她昨天晚上那时的状态与样子。就这样,到了晚上我又开始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而我却比上一个晚上精神多了,不再非常讨厌练习了,毕竟妈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我不能辜负她的希望。
虽然妈妈每天晚上都叫我刻苦练习,但是我也知道这是为了我的未来。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藏在心中的,我们要好好理解他们的辛苦与付出。
我终于理解了妈妈,并且不再讨厌她了,这是她对我的母爱啊!(指导老师/可 乐)
芦柑·如甘
伴着阵阵微风,芦柑们在风中摇摆,农民们擦着头上如雨点般密集的汗,继续采摘。永春盛产芦柑,每当初冬来临,芦柑树上的这“孩子”就是一道秀丽的风景线!
芦柑熟了,表面粗糙,洗干净后,轻轻地抚摸它们,会发现它们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长出了青春痘,满脸都是,密密麻麻的。在芦柑的上方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头”,旁边忽饱满、忽瘦弱的表面就像老人家的皱纹,永无止境。在芦柑的表面还有一些明显的伤痕,似乎是它们出生时上天为它们留下的胎迹。如果把干净的芦柑放在鼻子前仔细地嗅一下,可能会感到苦涩,但却永远影响不到它的味道。
把芦柑剥开品尝,既要用力,又要小心芦柑的果汁飞溅出来,弄得满手满嘴都是汁,又涩,这就把芦柑的庐山真面目给彻底识破了,芦柑鲜美甘甜的橙色果肉露了出来,大约有10瓣,每瓣都是精品,丰满极了,令人一看就“口水流下三千尺”来,诱人又甘甜。轻轻掰下一半放入口中,果肉中的果汁便迸发出来,在口腔中流淌过,蜂拥而至地向着我的喉咙中奔去,一路带着滑润、细腻、汁浓、甘甜、爽口,并伴有纤纤的果丝绕舌,还略微有一些涩涩的感觉,却不影响口感。
每当芦柑的味道沁入我的口腔,我就会想起那些为芦柑施肥、浇水、收成的果农。这些果民有可能在烈日下为芦柑浇水,有可能在风雨中为芦柑们施肥,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们为了让人民吃到健康、甘甜的芦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培育芦柑。这些果农为人民造服,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芦柑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如甘甜的源泉源源不断。(指导老师/祥 子)
汉字英雄
中国汉字的文化悠久,从古时候的甲骨文到金文到草书,再到我们现在的楷书,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汉字,当一次汉字英雄吧!
我们一边有说有笑,开始了第一轮个人赛——听写。比赛前,我胸有成竹,可是当老师念词语的时候,我瞬间抓耳挠腮。我不禁想到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听写大会》中那些字,感叹道:“中国汉字的历史真是太悠久了,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履行中国人的使命,强大祖国!”班中全对的人屈指可数,可见现在“提笔忘字”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了,我们一定要积累好中国汉字,弘扬中国汉字文化。如在《中国听写大会》中只有0.02%的人会写“癞蛤蟆”,并且现在用电子产品打字的人更多了,导致经常忘记字形。
第二个环节是团体赛,老师叫我们写出笔画为三画的字。计时开始,我们组的同学迅速地围在一起,开始苦思冥想。刚开始,一些比较简单的字我们马上就写出,如“上、下、三、门”这些,可是到了后面,我们的脑子突然“失灵短路”了,只能焦急地坐在位置上,一个字也想不出来。有些同学还直接站了起来,在教室中来回踱步,还有的同学举了手指在空中不停地比划,还有一些同学甚至直接抄起报纸,开始在上面不停地寻找合适的字。
敌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他们比我们还焦急,急得手都不受控制了,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手忙脚乱的。裁判也在教室中来回走动,似乎她也在参加一样。
比赛结束,虽然赢了比赛,但却让我知道了写好汉字的意义。写好汉字,可以让我们卷面工整,弘扬中国汉字文化,让“提笔忘字”的状况消失。(指导老师/流 星)
有您,真好
这个您是指谁呢?她有着微胖的身躯,戴着一副眼镜,那双眼睛严厉无比,似乎能瞪死人一样,但却隐藏着几分疲劳。
这个“您”就是妈妈,妈妈是我学习、生活上的“管家”,也是我的启蒙老师。每当我晚上写完作业,她都要亲自检查,即使是一个笔画一个标点符号写得不工整,她都会先斥责我一顿,然后叫我擦掉重新写,并且学着老师的样子让我罚抄一遍。如果老师布置背诵的作业,她就会让我一字不差地、流利地背下来,甚至还会在早饭的时候抽考我,让我做到滚瓜烂熟,绝不能死记硬背。
最让我烦躁的是妈妈总是要陪着我一同练习长笛。我吹奏曲子,她就在我的旁边,那严厉的眼神在乐谱与我的手指上徘徊。如果我吹错一个音符,即使是早进了十六拍,她也会大声呵斥,让我再次重新吹奏。就这样,每天晚上,我沉浸在枯燥无聊的练习中,而邻居沉浸在妈妈大声呵斥我的声音中,毕竟每一次妈妈吼我的时候,声音的穿透力可以让整栋楼的居民感觉地震一样。再加上妈妈在我做作业时也会喊,这简直是天塌下来,连神仙都扛不住的声音。可是谁能想到严厉无比的妈妈,也有另一面。
有一次,妈妈与我去方特玩耍,本就晕车的她还强撑身子陪我玩游乐设施。下来的时候我这个不怕晕车的都已经头晕目眩,而妈妈整个人脸色苍白,全身无力,一回到家就倒在床上差一点晕过去。我没有想到,妈妈竟然这么柔弱。
在妈妈的呵护下我逐渐成长,每次看到妈妈我就会想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觉得有您真好!(指导老师/可 乐)
我和成功亲密接触
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个人都与成功和失败接触过。小时候,我就想着长大后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与父母一起骑自行车在公园中穿梭。
在我上三年级后却因为兴趣班多、作业多,或者中午没休息的理由一直未能付出行动。有一次,朋友约上我周末一起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公园中骑车,顺便郊游。当朋友提出时,我从牙缝中挤出五个字:“我不会骑车!”周围立刻安静,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郊游那一天,我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根本没有心情欣赏风景,只是暗暗在心里发誓:今年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在下一个周末,我跟着爸爸来到了公园,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在自行车道上练习。刚开始,爸爸扶着我的后座,我骑得犹如尺子画的线一样流畅,平稳地行驶在路上。当爸爸放开了手后,我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开始到处乱撞,不知所措地控制车把和车身,车竟然径直向一棵大树冲去,幸好爸爸及时拦住我的自行车,免去了“灾难”。可是我却因为被自行车撞到,膝盖破了一大片,疼得咬牙切齿。可脑子中不断回想起同学们对我不会骑自行车时怀疑的表情,心里不禁充满了力量,重新振作了起来,又一次坐上了自行车。
这一次,我总结了前面的经验,小心地前行,虽然又一次跌倒在地,却找出了骑自行车的诀窍,并根据爸爸的“骑车宝典”提取了经验。当我再一次坐上自行车座椅开始骑行时,竟然顺利地骑出了好远。与成功亲密接触了!
我想到,人世里的波折其实也和骑车一样,有时候面临了肉体的疼痛,还要接受意志的摧残,才能与成功亲密接触,与成功拥抱!(指导老师/探 花)
纸杯飞向了空中
今天发生了一大奇迹,我亲眼见到纸杯飞向了空中,并且在空中翩翩起舞,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是怎么一个回事呢?难道纸杯真会飞向空中吗?
当然不会,我们只不过在玩一个小游戏——“气球传杯!”别听名字觉得特别简单,很容易玩,其实这个游戏非常考验肺活量,好多同学都知难而退了。我们分别玩了两个环节,一个是“团体合作”,还有“两两配合”。“两两配合”我们组凭借高超的技术,以3:0的分数完胜了对方组。
接下来,是举世闻名的“团体合作”赛。我们组由于人员缺乏,只好采用重复接力的办法,可这也没有让我们丧失信心,反而个个摩拳擦掌,很有气势一样。老师哨音一声令下,我们这组瞬间进入一级状态,抓着手中这虽弱小却很强大的气球,鼓起颤抖的腮帮子,使劲地往气球里吹气。此时第一位接棒的同学属最紧张的那一个,甚至使出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洪荒之力,就连额头和手心手背都流下了一滴滴承受着紧张的汗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她做到了,成功地传出完美的第二棒,让其他人松了一大口气,又吸了一口氧气。
可是我们又一次紧张起来,因为比赛还没有结束,不过这一切都是多余的,直到我这一棒都非常顺利,一点失误也没有。终于到我这里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使劲地往气球里吹气。我此时心中有两种心情,一种是害怕自己泄了一口气让气球松掉,第二种是不服输的力量,这两种心情在我心中交织。终于我完成了比赛,以18秒7的成绩险胜对方组,赢了比赛。
这次比赛,我了解到了生活的乐趣,或许有时候放松一些,玩玩游戏真的很好!会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就如纸杯飞上空中!(指导老师/流 星)
续写《京白梨》
嘿,真巧,二十年后,又碰上了一位去百草路的老人。
……
车站外的那个路口处站着一位老妇人,她的发鬓上已经满是苍白的发丝儿了,微微驼着背,背上包裹似乎有点儿重量,一股热浪袭来使她有点摇晃,站立不定。我热情地迎上去问:“大娘,您从哪来,要去哪儿?”我看着老妇人那吃力的表情,没等她开口,我便把她身上的包裹背到我身上,我估计这包有10多来斤。老妇人见状,犹豫地问我:“小姑娘,我去百草路,你把包还给我吧,我有事需要赶紧去处理,没有太多钱。”我只是笑笑,老妇人只好不再要回包来。
我带头往前走去,还没走出五米,回头一看,她竟然还站在原地发愣,似乎是在怀疑着我的身份和来历。我回到她身边,在自我介绍后牵住她的手,就像一对母女,显得格外别扭。老妇人似乎仍旧半信半疑,走一步就会停一步。一路上我一直陪着老妇人聊天,不一会就打开了老妇人的话匣子,瞬间把信任度增加了几分。可仍旧不停地问我:“小姑娘,大娘身上没有几分钱,这一趟可辛苦了,需不需要付费呀!”我笑着:“大娘,您这是怎么想的啊,我可不是那些城里的贪钱小人,能帮助到您,我心里已经很开心了!”我听见老妇人心中的石头落地的声音。
到了百草路,老妇人激动地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小姑娘,谢谢你带我来到百草路,我其实是去找一位亲人,为了报答你,我送给你两颗京白梨吧!”说着,她颤抖地打开包裹,递给了我。“这不是我小时候吃过的京白梨吗?”通过对老妇人的询问我知道了她原来就是小时候我送的那位阿姨……
人与人之间永远充满着“微笑”,这是友谊的桥梁。(指导老师/舒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