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报总第419期/2020年08月14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报总第419期/2020年08月14日

2021/04/21 15:34
浏览量
 
第二版

 

 

 

7月20日——7月21日,小树林“创课”(第59集)——“知了爬树”活动在各个校区顺利开展,趣味性十足的活动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同学们纷纷表示,让这“知了”平稳爬上“树”也是个技术活,更遑论是争“速度”了。在这绿意盎然的盛夏,避开炎炎烈日,亦可体验一场充满“蝉趣”的活动,不单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团队协作,更是考验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耐心。

 

 

 

 

美味火锅

 

林晋泽[鲤城区实验小学·五年级]

 

水蒸气在火锅上飘着,白花花的迷住了我的眼睛,时不时地钻进我的鼻子里,让我打了几个哈欠。红色的水在火锅中翻滚着,冒着气泡。

火锅原本是没有色彩的,你给它加入什么食材,你就赋予了它什么样的色彩。这不,桌子上摆着龙虾、牛肉这两个主角,以及油条、马铃薯、黄喉等各式各样的配角。火锅那红色的水更加欢乐了,似乎是在欢迎着主角和配角的到来。

很快,火锅里渐渐地热闹了起来,红红的龙虾在经过了火锅的洗礼之后,变得香气四溢,去掉虾头、虾壳,剩下的肉就是美味之处。虾肉浓缩了花椒的麻,辣椒的辣,老姜的辛,红油的红,不只保留了自身的鲜嫩,还收藏了外来的麻辣,使这位主角将自己的味道提到了最顶峰。鲜嫩的虾肉,配以香辣的酱汁,一口吃到嘴里,口感上柔嫩,味觉上刺激,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牛肉是这一场火锅盛宴中的第二位主角。进入前,他全身都是皱巴巴的,瘦的地方呈红棕色,肥的地方像奶油,整片牛肉就像是被洒了白灰的红纸片,丝毫没有美感。但当牛肉与火锅相遇时,它全身上下就会来一个360°大转弯。涮过的牛肉不像是之前那样只有直直落落的线条,表面呈优美的曲线。整张牛肉被烫得像卷发一样,颜色也不像之前那样鲜红,仿佛红色都被煮去了,一同进入火锅的汤汁之中,剩下的是淡淡的粉色,显得可爱极了。它的味道也全面提升,放入口中,第一是花椒的麻,一下子就能激活你的味蕾。第二是辣椒的辣,辣味趁着麻的后劲闯入,带来更大的味觉冲击。最后是牛肉自身的滑润,入口软糯,质嫩爽口,嚼咬起来毫不费劲。

黄喉虽没有牛肉的滑润,也没有龙虾的鲜嫩,粗糙的表皮却可以吸取大量的调料,入口爽辣,别有一种滋味。

火锅食用完毕,可那水蒸气却依然飘在火锅上,诉说着火锅的美味……(指导老师/丽  敏)

 

 

 


抹不去的记忆

 

曾梓灵[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

 

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

父母工作忙,常常无法准时接我回家,每每等到学校关门,同学们化作鸟兽散后才匆匆赶来。我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窝在角落里消磨时光,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我发现了一个“同类”,一名和我境况差不多的女生,我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喜,和这位女生畅聊起来,或许是因为“同命相怜”的缘故,我们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并一齐度过了一段美好、难忘的时光。

学校门外有一圈儿花圃,它们点缀了本平淡无奇的学校,为其添上了些许绚丽及生机。而花圃内除去花农们原先种下的鲜花外,还生长着一大丛三叶草,而它们也成了我们日常最好的玩伴。无聊时,我们便去揪三叶草玩儿,当然,不是一通乱拔,而是寻找出它们中又大、又亮的揪出来,如果叶片是半透明状的就更好了,但一般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看中一棵三叶草,想将其揪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轻轻捏住根部再往上揪,才能将三叶草连根拔起,若是捏住中部揪起,三叶草便会从中间断开,一棵大有前途的三叶草就这样光荣牺牲了,每每如此,我和好友都会难受好一会儿。

但成功的时候还是占着多数的,将三叶草揪出后,要做的便是将其加工成“艺术品”。我先捏住三叶草的尾部,轻轻住下一折,“嚓”的一声,三叶草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呻吟。但当然不能心慈手软,紧捏住折下的一部分往下揪,小心翼翼地拉出其中的“肝脏”——一条极富韧劲的丝,只要一直专心致志地拉到底,再拔掉剩下的空壳,三叶草艺术品就大功告成了。我们总喜欢将成品举得高高的,仰视它,午后的阳光为其绕上了一圈金边,使其更加夺目、耀人……
整个二年级我们都是这么过的,阳光、少女、三叶草,编织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难以忘怀。

而今,每每想起那段时光,总会一同忆起好友飘逸的身影和那一件件随风飘荡的三叶草“艺术品”,那是我终生难以抹去的记忆。(指导老师/淡  泊)

 

 

 

 

门口的灌木丛

 

潘泽华[晋江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一丛灌木使我震惊。

我住进这个小区已经有三年了,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它过。它长在了一堆砖上面。我想它更愿意落在不远处的肥沃的土地上,那里有阳光,有空气,每天都有园丁来浇水,真是块“风水宝地”。可是命运是曲折的,不尽人意的,在若干年前,一阵风不知从哪里吹来了一颗种子,它便落在了这堆约有半米高的砖上面。这里有着充足的阳光,可是却没有水分和土壤。然而它却并没有消极,努力地生根发芽,向上生长。

然而,它还要面对更加艰难的问题。它没有水分和土壤,下雨时,它想挽留雨水,可雨水却并不理会。它想挽留清晨的露珠,可露珠却也只对它笑笑,便从地面消失。地面没有土壤,全是水泥块和砖块,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雨水蒸发。

它拼命地扎根,向下,整堆砖几乎都被它的根覆盖了。它那蓬勃的生命力被抑制住了,矮矮的身子没能继续拔节,树叶不少,却个个干瘪,色泽暗淡。它到底长成了一丛灌木。它格外粗的根因为没有足够的土壤包裹,裸露在外面,十分不讨人喜欢。

这丛其貌不扬的灌木,使我想到了我们班的学霸。他先天就残疾,得坐在轮椅上。他的长相奇异,兔唇,脸上也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因此常常被同学们嘲笑。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努力,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考出一个又一个高分,让人不得不敬仰他。我不知道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嘲笑和歧视,心里又受过多大的委屈,但是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像这丛灌木的根一样坚韧、顽强。他和它是多么相像啊,在逆境中不抱怨、不放弃,拼尽全力只为向上生长,活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我久久地站在这丛灌木前,沉思着。我们做人不应该也像它一样吗?尽管你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条件不好,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希望,都应该去努力,去奋斗。生命因拼搏而精彩。(指导老师/圆先生)

 

 

 


第三版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思路,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推动新时期乡村校外教育的发展。7月22日上午,泉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教师志愿者来到永春县东平镇东山村,举办“守护儿童·牵手共成长”暑期送教下乡活动。小树林教育积极响应该活动,老师细心了解学情,精心安排“精英阅读”课程,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阅读盛宴。

 

 

 

 

家里那株桃花树

 

徐语阳【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

 

桃花树高大耸立,微风呼呼吹过,那一树的桃花便撒了一地。我又是心疼,又是惊喜,将桃花捡起来带回家,轻放在桌上,叫外婆过来看看。她将桃花带进了房里,一路飘香。

桃花桃花,似那花季的少女,活泼欢快,坚强倔强,带着自己独特的芳香!我闭上眼,用力地嗅着桃花的清香,恨不得自己就是一株桃花树,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我”的味道。带着这样的念想,我来到了邻居家,想和他再讨一株桃花。邻居欣然答应。

只见他拿出剪刀,将桃花的分枝剪了下来。“为什么要剪掉啊?”表妹一歪头,十分不解。邻居一边轻轻摆弄着桃花枝,一边为我们解惑道:“因为它会吸收桃花树主干的养分,剪掉再种有助于枝条合理生长,也避免影响果实质量。”邻居递给我和表妹一人一株桃花苗,表妹等不及抱着桃花苗先跑回了家,而我向邻居虚心讨教了种植桃花树的方法。回家后,我按照从他那学来的方法,开始种植我的桃树。

我俯下身,挖掉地上的荒草,刨出一个坑将桃花苗栽下,轻轻地为它浇了水。做完这些,我才发现表妹找了一个透明的罐子,放满水将桃花放入其中,在我诧异时,她正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机智,以为这样就可以一周浇一次水,十分方便。

自此,但凡有空暇时间,我便日日去看桃花树。一周过去了,表妹的桃花树已经长出了许多旁枝,细又长,像是外公的胡须。而我的树苗却还像刚刚领到时那样弱小,我满怀失落。表妹拍着手,一边笑一边叫邻居来看看谁的树苗长得更好更粗壮。而邻居却一笑而过,没有说话。

又过了一个星期,生怕桃树因水分过多而影响生长,我开始减少浇水的次数。表妹嘲笑着我的桃花树多么的瘦小,多么柔弱。令人猝不及防的是,突然下雨了,霎时间狂风大作,我一边跑一边留心察看我的桃花树,仿佛一不留神它就会被折断腰,被风吹跑。我紧张极了,揪着心,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我的桃花树。

然而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大雨过后,我的桃花树还是完好无损的,它似乎从不曾惧怕过风雨的摧残,依旧立在那儿,好像更茁壮了。反观表妹的桃花树此刻却都蔫了。“你说,不经历风雨又怎见彩虹呢?给它水源让它有了依靠,但这样的树又如何能抵挡得住风雨的击打呢?”邻居笑了,我们也都笑了,而表妹又向邻居讨了一株桃花树苗。

空气清新,四处弥漫着桃花的清香,来年的我们一起去看桃花吧!(指导老师/丽  敏)

 

 

 


太阳耀斑

 

柯嘉毅[晋江市养正中心小学·五年级]

 

它感到自己变得更亮了一些,但又戛然而止——这样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它还想再多存生一些时间。它知道,自己刚才掉落下的,被一颗星球上叫“人类”的智慧生物称为“太阳耀斑”,会对他们产生一系列危害。

对此,它满不在乎:四十六亿年前,太阳系诞生的时候,它的变化是以微秒计算的。那辉煌的一刻,它光芒万丈,照亮了周围黑暗的虚空……对于这一漫长而伟大的过程,所谓“太阳耀斑”根本微不足道。不久,一切又重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我带着一台小型天文望远镜,来到清源山上。我先放下望远镜,接着将它立起来,打开支架、开启镜筒,再小心翼翼地调整方向、角度和聚焦率,最后把眼睛贴进眼罩中。我把数码相机也打开,对焦太阳。一切就绪,我不禁屏住呼吸,等待着数年难得一见的太阳耀斑。

“来了来了?”同伴的惊呼声让我回过神来。我急忙按下录像键,接着凑上望远镜。太阳彻底变了“脸色”,亮度比以往提升了数倍,似乎它的整个核心都露了出来。再放大几倍后,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太阳表面的部分区域由暗红色变成了红白相间,而其余部分就像陆地与海洋一样分明。如果你眼神够好,还能看见一些若隐若现的“河流”正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原本弯曲的舞者——日耳,此时也想凑热闹,挺得笔直,汇入那浩浩荡荡的“河流”中……

返回途中,我感慨万分。太阳不仅为地球提供热量,还能创造出太阳耀斑这类的奇观,造物之神奇,宇宙之神秘真是令人着迷。(指导老师/圆先生)

 

 

 

 

那些“疯人”们

 

吴槿妍[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

 

“疯”意义为精神失常,但有人说过:“疯子与天才是相近的。”而历史上,就有这样一群人,被称之为“疯人”。
梵高是美术界不可多得的“鬼才”,但他却被称之为“疯子”。在梵高那段灰暗的人生中,周遭全是恶意的时候,没有人愿去为他拨开阴霾。因此,他成为了一个偏激的人。

那时候的他,万万想不到今后的人生里竟会有人愿意为他驱散阴霾。“我喜欢你。”这是他这辈子听到的最美妙的话,哪怕这只是一个怜悯也好,起码有人将光辉洒向了他。“你喜欢我的哪个地方?”梵高正色道。这辈子,除了母亲,哦不,只有眼前的这个人对他这么好。她微微一怔,道:“耳朵。”他欣喜若狂,用刀割下耳朵装在一个盒子里,准备送给她。不巧,这一幕被他的邻居看到。之后,他被送进了疯人院。

只是世人不知道,那不是疯,他只是想用真心,为那一人。

李清照准确来说,不是疯,而是狂。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却成了“疯”。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在那个时代,女子本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李清照却四处游玩,还“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合着还迷路了是吧。

赌坊,是古代男子的天下,女子的禁处。而李清照,却是这儿的常客,更是把把皆赢。古时女子,戒律森严,又怎能入此地?可想而知,世人又会怎么样地去诋毁她!一个“疯”字,许是好的了吧!

酒坛,酒,文人的伴侣,艺术家手上的必备品。李清照虽是文人,但也是名女子。古时女子只能滴酒不沾,又何来酒呢?李清照却时常饮,于是醉了。

文坛中的人或许是怕了李清照了。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而反驳苏轼,觉得苏轼写的是一首音律不谐的诗罢了。算算辈分,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可算是苏轼的门生。放在同一代的人身上,可有除李清照外的人行过如此“叛逆”之事?

年少轻狂时的“疯”,是张扬,是自我,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何尝不是他们最个性、最灿烂的一面呢?(指导老师/丽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