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观察方式决定诗意
x伟 煌/老师
心中有诗,见什么都是诗意的。所以,以孩子的“观察方式”,一切皆可成诗。孩子怎么理解世间万物?带着什么情感?产生了什么联想和想象?他们有自己的初步哲学吗?这些,是需要我们去认真解密的。
先看胡文瑾同学的《鸟儿是作家》——鸟儿是一名作家/它写的诗/发表在树叶的怀里/花儿的耳朵里/还有小孩子的内心里
在小诗人文瑾看来,小鸟婉转的鸣叫就是一行行生动的诗句,它用春天的诗意,唤醒了树叶,唤醒了花儿,也唤醒了孩子的内心。“作家”“发表”“树叶的怀里”“花儿的耳朵里”“小孩子的内心里”这一系列词语及其组合就是孩子的“观察方式”,她勇敢地推翻了“歌唱家”“报春者”“演讲达人”等别人使用过的角度,用“反叛”的思维创造了新的可能。
小鸟用它的嘴/敲打着春天的鼓//敲出一树嫩芽/一条小河/一阵欢笑//这是全世界/最好的鼓槌
在戴可欣同学的《春天的鼓槌》里,小鸟的嘴竟成了“鼓槌”,而嫩芽、小河、欢笑在这个角度里,变成了“鼓声”,因为这个“重要贡献”,鸟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全世界最好的鼓槌”……这种理解方式真的是“前所未有”,奇崛又在理的想象创造了“陌生感”,所谓的“阅读刺激”或“阅读快感”此刻便油然而生。
关于春天,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先有“春天”,还是先有“春天里的种种行为”?以上两首小诗并不纠结这个问题,反倒在二者之间随意切换。这种“随意”显示了一种天真、自在、原始的“诗歌本能”,而这种本能就是儿童写诗的初始引擎。
最关键的是,这种“诗歌本能”里,带着“避俗”“不走寻常路”“拒绝套路”的“观察方式”,孩子从独特和独立的视角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用简单、干净的语言记录下来,就是一首首令人称奇的好诗。
是在制造太阳和月亮吗
鼓声好听
x虞竣淇
鼓被敲打后
发出好听的声音
我就想起
我表现不好时
爸爸轻轻地
敲了敲我的脑袋
那么远
x陈星睿
空调赶走了
太阳的观众
他们在房间里
吹着空调
隔着玻璃
看太阳
太阳的热情
离他们那么远
太阳是个女孩子
x黄楚桐
太阳啊
你是一个女孩子吗
和我一样
一个疯颠颠
披头散发
在疯玩的女孩子吗
太阳啊
你是一个
逢人就滔滔不绝的
女孩子吗
没人注意
肖 然
中秋节
我拿了个月饼
偷偷地
把天上的月亮
咬了一口
提前出发
x胡文瑾
一阵风吹过
窗外的芒果树
下起了花雨
花儿们没有消失
她们提前出发
去找下一个春天
写 字
x王佳龙
自由
带着我天马行空
他偷偷让我
扭了横
弯了竖
它在干什么
x蔡志豪
小鱼向我吐泡泡
是在制造太阳和月亮吗
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地
朗读河水吗
是在用力丢掉心上的
包袱吗
读 书
x戴可欣
每一个词语
都是一颗星星
我的心空
一天天亮起来
一天天
星光灿烂
我的鞋子
x许奕彬
鞋子是个收藏家
藏品很特别
沙子
石粒
脚臭
它感到自己很富有
它得意时
就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
像云的眼泪落了
鸟儿是作家
x胡文瑾
鸟儿是一名作家
它写的诗
发表在树叶的怀里
花儿的耳朵里
还有小孩子的内心里
晚 霞
x陈星睿
天上的小鸟
谁能想到它
在天上走路
一点点走出
它的图画
晚霞就是
最好的证据
好心的小鸟
x肖 然
小鸟在空中飞
把云朵穿出许多小洞
希望雨点
多漏下一些
庄稼打了个饱嗝
和小鸟握了握手
一根笔
x郑胤哲
小鸟是天空的
一根笔
飞上去的时候
是提笔
落下来的时候
是顿笔
春天的鼓槌
x戴可欣
小鸟用它的嘴
敲打着春天的鼓
敲出一树嫩芽
一条小河
一阵欢笑
这是全世界
最好的鼓槌
看自己的泪水
x余泽昊
小鸟是天空的眼睛
一会儿看大树
一会儿看云朵
一会儿看大海
一会儿看自己的泪水
福 利
x许奕彬
小鸟用阳光纺织
给大树织新衣
给草地织毯子
小鸟也有福利
草地是它歇脚的
贵宾驿站
大树是它安居的
免费套房
云和小鸟
x黄楚桐
小鸟飞下来
像云的眼泪
落了
小鸟飞上去
像云的微笑
开了
听歌用眼睛
x虞竣淇
乌鸦早起练歌
人们一看
抬手就赶
百灵早起练歌
人们一看
纷纷鼓掌
他们听歌真奇怪
用的是
眼睛
小鸟像飞机
x蔡志豪
天上的小鸟
学着飞机滑翔
它的乘客
是一粒又一粒
地上的尘埃
小鸟像鞋子
x王佳龙
小鸟像鞋子
天空有那么多脚
要走很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