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报增刊036期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报增刊036期

2021/04/25 16:02
浏览量


□主  办/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
□主  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增刊036期/2020.08.08

 

 

 

 

小树林小说天地

 

 

 


多了一个红马甲

 

★ 郑子颜

 

冬日黄昏,热闹的街头,一行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街上徐徐走着。领头的是男孩石凯——十项全能的三好生。他胸前挂着“优秀志愿者”的工牌,可手里却什么也没拿,只是面无表情地刷着手机,指挥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干这干那。

清校铃声响起,几个被老师“重点照顾”的学生相互推搡着走出校门。甄红,这个MG中学“臭名远扬”的校霸也不例外。待其他“小弟”走远,甄红打量了一下四周,见没有熟人,便蹿进一条幽暗僻静的小巷,不一会儿抱出一只脏兮兮的小奶猫。他蹲下身,轻轻地将猫放在地上,揉揉它的脑袋,又掏出一个鱼罐头,一勺勺喂到小猫的嘴里,脸上的明媚从未有人见到过。

此时此刻,石凯完成了任务,正经过校门口,无意间瞥见甄红的这般行径,石凯皱了皱眉,翻了个白眼,嘴角扬起一丝轻蔑的笑。“有时间干这些吃力不讨好还没有意义的事,不如请个家教好好补补你的功课,亏你爸还是校董呢!也是,要我有个这么‘争气’的儿子,我也不想管。”甄红听到低下头,再抬起时已恢复了平时的冰冷模样,微眯着眼,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三好学生”,石凯被他这幅模样唬住,只轻声“嗤”了一声又刷着手机向前走去。甄红的脸上又扬起了笑,爱怜地拍了拍小猫的头:“去吧,自己一个人也要好好的啊!”小猫似乎听懂了,一瘸一拐地朝斑马线踱去,甄红也起身往家的方向小跑。

“哔——”一声刺耳的鸣笛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石凯和甄红几乎同时回过身——一辆轿跑正疾驰而来,就快撞上人行道上毫无察觉的猫……石凯回头看着,皱了皱眉,想说些什么,却又舔了舔嘴唇,收回了伸到一半的手,插上耳机,又向反方向远去。

甄红可顾不上犹豫,他撂下书包,脚底生了风一样飞奔过去。他扑向小猫,一把抱起它滚到了一边的花圃里。这一滚,甄红的手肘和膝盖都磕破了,殷殷的鲜血跟着淌了出来。

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车辆斜着躲了过去。甄红抱着猫,蜷着身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司机顶着一头黄发,叼着烟,隔着车窗指着甄红破口大骂:“你家的猫干嘛不看好?让它跑,让它跑……”边骂边怒冲冲下来顺势要去打甄红。石凯听到身后的嘈杂声,再次回头看着这边的人群,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望着低声下气道歉的甄红,石凯突然觉得心里曾经的那层屏障应声而碎。

“这猫是我家的,他是我的朋友。”石凯平静地返回人群,特地加重了“朋友”这两个字。甄红瞪大眼睛,抬起头,不可思议地对上石凯含笑的脸。司机看有人帮腔,气焰熄了下去。石凯拉起甄红,“走,我带你去包扎。”全然不顾旁人的议论与目光,只坚定地抓着甄红的手,向学校的医务室大步前行……

又是一个冬日的黄昏,石凯又穿着红马甲当着志愿者,不同的是,石凯变得主动了,身上开始散发热情的气息。更不同的是,这次后面没有学弟学妹们,只有一个甄红。暖黄的灯光洒在两个少年的身上,他们笑着、闹着,渐行渐远……

 

 

 


0号实验室

 

★ 黄若希

 

小音和未来是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一日,她们去逛街。她们来到一个摊位前,盯着摊位上摆着的手链,眼里闪着亮光。

“好可爱的手链!”未来边感叹,边将一条粉色的小兔手链戴在手上。“这做工真精……”“致”一词还未出口,未来的声音不见了。小音瞬间扭过头,却没看见未来。

——未来她,凭空消失了?

“喂,我说你们两个啊,到底买不买?不买就别站在这儿,尤其是你,这个卷发小姑娘,能不能不要戴着我的兔子手链却不买啊?”在小音还在震惊之时,摊位大叔开口了。

“咦?我们……我们两个?卷发小姑娘?”小音重复着大叔的话——他,他见得到未来?未来她不是突然消失了吗?小音瞬间更慌了,急忙扭过头,旁边空空如也,却依然没见到未来。

“不行!15块已经是最低价了!不能再低了!”这时大叔又开口了——朝着那个空无一人曾经站着未来的地方生气地回话。

小音心一紧,吓得不知所措。她突然感觉手里莫名多出了什么。她摊开手一瞅,差点吓得晕过去——

小音手中紧握着一团纸和一根人骨!

小音紧张得哆嗦着咽了咽口水,抖着手摊开纸,只见上面有鲜红色的奇怪的字:

秋田山科学院,0号实验室,来找你的朋友。

小音一读完,再看看空无一人的未来消失的地方,顾不上管摊主,立刻去旁边的报刊亭买地地图。这时,她一抬头,居然看到……

旁边捧着报纸的女孩,长卷发,戴着粉色手链,正低头看报!这,这不就是未来吗?!

小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未来!原来你在这儿!刚刚吓死我了。”说着,小音一把抱住未来。

可未来却推开了小音,疑惑地问道:

“那个,你……是谁啊?”

小音愣住了,想说话却发不出声,她知道这可能不是未来,未来的消失一定和纸条有关。

她抓起地图就跑,边跑按看地图上秋田山科学院的位置。

她跟着地图,总算七拐八绕来到了秋田山,一下车,便吸了口冷气——

山中布满蜘蛛网,空气异常潮湿。刚才还好好的天,突然布满了团团乌云。乌云很低,仿佛要压到地上了。小音更紧张了,这时,远处走过来一位老人。老人干瘦,皮肤皱得都挤到一起去了。最骇人的是,他背后背着口大棺材。

他见了小音,面无表情,悠悠地吐出一句:“你家也有人死了吗……怎么不带棺材啊……不带怎么装人啊……棺材啊……”老人颤抖地指着小音,用沙哑的的声音挤出这支离破碎的话。再看他身后,好多这种面无表情,悠悠走着的人。
他们路过小音,都怔怔地看着她。那眼神,让小音吓得头皮发麻。心都要裂开了。

“啊——”小音忍不住了,声嘶力竭地叫着,朝远处能看得清指示牌的科学院跑去。
到了门口,小音轻轻推门而入,竟看见刚才背着棺材的老人和他身后那群人正排着长队。队伍的尽头标着:

0号实验室。

小音心惊胆战地排着队,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轮到她了。她面前坐着的一位医生头也不抬,用一种不属于常人的声线道:

“门票。”

“嗯?”

“门票!”

医生不耐烦地拍了一下铁桌,大吼。

小音哆嗦着掏出纸与人骨,心想是不是这个。医生一见,收下了人骨,却没拿走纸条。

“六楼,三号房间。电梯在我身后。”医生依旧头也不抬。

“嗯,啊……”小音应着,机械地听着医生的话朝电梯走去。

到了六楼,她走到三号房,小音一推开门,浑身一抖……

里面无数张人脸,都是未来的脸。

一百个只有脸没有身体的“未来”同时问道:

“你是谁?”……

 

 

 

 


瓜子大婶

 

★ 郭蔚濠

 

我还没缓过神来,一位中年妇女已闯入此车厢,穿橘红色丝袜的腿像两根胡萝卜一样摆动着,猛地坐在位置上。

我和老爷爷的谈笑忽然停住了,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她不怎么在意,从包里取出几包食品,问我们要不要吃,然后又自顾自地打开大嚼起来。霎时间,一股酸的、咸的、辣的味道在空气中混合着散开。老爷爷扭过头,脸倏地沉了下来,翻起了一份报纸。那位中年妇女扯开一包瓜子,用手抓了一大把,然后塞两三颗在嘴里,咯吱咯吱上下翻嚼,接着顺口将壳吐在桌上、地上。不一会儿,桌上地上就变成了瓜子壳的海洋。老爷爷的脸更暗了,朝她这边翻了个白眼,点了一支烟,翻起另一份报纸来。不久,零食吃完了,她将垃圾堆成一堆,挥动着油腻的手喊乘务员清理。
待了会儿,乘务员来了,中年妇女用泛着油光的手正在挖鼻孔。

“乘务!我想洗手!”

“去厕所。”

“乘务!厕所在哪边?”

“哪边都有。”

“乘务!”

……

“乘务!乘务!乘务!!”没人回声。

中年妇女讪讪起身了,不久又挖着鼻孔回来,一屁股坠在椅子上。

天色暗下来,车厢的人都睡了,中年妇女也不例外。月色从车窗斜照进来,车厢里传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这时,老爷爷忽然扬了扬眉毛,张开了嘴巴,低下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接着是接二连三的吸鼻声。中年妇女被惊醒了,解了安全带,直起身,麻利地取出一包感冒药,递给老爷爷,并给他从保温杯中倒出一杯温水。

“这几天降温,您老人家准是着凉了,赶紧吃了感冒药啊。哦,我这还有一件毯子。”说着,她又转身,从包里取出一件毛毯子,递给了老爷爷,“您老晚上睡觉的时候盖着毯子,这样就不会着凉啦!”老人接过毯子,目光中满是谢意。

她坐下来,系上安全带。老爷爷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接着,抬头说:“白天……我……”。中年妇女连忙摆摆手:“我从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我知道我是什么人。”说着,就爽朗地直笑起来。

听了这话,我若有所思,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小树林佳作鉴赏

 

 

 


竹林寻声

 

★ 陈 宸

 

朦胧的月光,寂静的夜晚,幽静的竹林。

漫步在竹林,闻着竹香,听见一阵琴声,缓缓靠近。

一阵古琴声,幽深而柔缓:幽深在于古琴的雅,会有点点回音;柔缓在于古琴的慢,带有轻轻的留白。放松着身心

听着阵阵琴声,我恍如望见一个女孩,到竹林来赏竹,一位乐者,身穿翠绿色旗袍,轻坐板凳,双脚斜放,奏出阵阵这阵阵曲子。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境啊!

淡雅的古琴声,伴随着阵阵鸟鸣,翠鸟鸣叫,清脆悦耳,像是一个歌手,欢快吟唱。恍惚觉得翠鸟站在大树旁鸣唱,树旁的小溪潺潺流动,润雨轻轻点缀大地,深夜的嫩芽有着茉绿的颜色,一片片嫩芽上闪着一颗颗宝石般的露珠。深夜的露珠,初望像黑宝石,再观却是一颗颗闪烁的光芒。远处飘来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是桂花。此时,四周寂静。眼前,应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画面了。

树上的小鸟鸣奏着,好像突然又停了。是不是有心事?见夜间听者皆鼾,后一咕噜飞走了。
紧接着,我听见了古筝的声音,清雅而高贵,是用指尖轻轻拨动一根弦发出的乐声,浓厚而低沉。乐声停止后,那根弦似乎还在轻轻蠕动,时有余音,好像很不情愿我们用指尖去触碰它。而音符就像舞者,琴弦弦就像一根绳子,舞者在弦上不停舞动着。那厚实的音乐又好像书法用笔时的黑墨,浓厚,深沉有回音。                        

我仿佛望见了一位姑娘在竹林里品茶,她捏住茶杯,把茶口贴进嘴唇,手轻抬,头轻仰,润了口茶,轻轻放下,多美好的画面啊。

我轻轻听着,闭上眼睛,放松身心,音乐与心灵融为一体,眼前呈现出一幅幅画面……

竹笛,虚柔。长长一声,悠而雅。幽静的竹林,空净的笛声,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淡雅,空明,和缓。伴随着空明的竹笛声,淡雅的古琴声,浓厚的古筝声,清脆的鸟鸣声……

似乎整个人穿越乐声,靠在竹旁,闻着竹香,听着美妙的歌曲,陶醉其中……

耳边的乐曲,缓缓远去……

 

 

 

 

[本期指导/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本期文字录入/鹿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