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
□主 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增刊048期/2021.06.10
}}小树林情思天地
目光的背后
★ 游志博
一个短暂的目光,是那么微不足道,一闪而过。但又是那么有份量,足以拂去人心头的乌云,令人重见天日。李老师的一道目光,就引发了我无限的深思。
李老师可是位教了二十几年书的老教师,对学生更是万分严厉,估计她那如雨后春笋般飞速生长的白发都是给我们气的,她那对和猫头鹰一样的眼睛逮我们这些不好好听话的“小老鼠”简直易如反掌。可尽管如此,我也很少认真听课。一来我不太喜欢李老师,二来我的数学成绩不太好,所以李老师平时那些自认为感动的“长篇大论”对我来说也只不过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这不,今天的数学课,李老师那到处飞的唾沫星子给前排同学来了个人工降雨,墨绿色的黑板上布满了李老师最拿手的武器——粉笔留下的“伤痕”。而我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一脸呆滞,用手托着像被胶水粘牢的脑袋,搁那美美地幻想着放学后的快乐时光。忽然,李老师的一句话如同针一般扎破了我幻想的气球:“好,大家都开始动笔吧!”啥?我赶紧收回了自己的心思,装模作样地握着一支笔,却迟迟不能下落。这下我算是明白了“保护注意力,就是保护你的智力”这句话的意思。挂机了大半节课的我竟然连智商也跟着下线?一脸懵地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却感受到一阵阴森森的气息。
我久违地抬起头,结果正好和李老师相视,我的内心在这一瞬间被绝望填满:完了,这回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唉,怎么没声?此时迎接我的却是——一束温暖的目光。是的,李老师并没有骂我,甚至都没有出声,只是给了我一束意味深长的目光,随后便用手指指黑板上的题目,又稍稍睁大了一下眼睛,示意我快做。
这简单的一束目光背后,藏着微微的斥责,也带着一丝体谅。我心里五味杂陈,迅速开始行动。风来后终会归去,此时的稚鸟也终成雄鹰,而李老师的这道目光,将我前进的道路铺得很长,很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
匆匆六年
★ 吴狄燊
六年小学生涯,转眼间即将过去,这六年来,有悲,有喜。每每努力过的步伐,便在六年的小学篇章中留下了成长的足迹。这也使我不断收获着、强大着。
忆往昔,六年的时光中,有老师耐心执教,有同学亲情陪伴。当然一张张试卷也陪我度过了数个春秋。记得那次考试出来的成绩惨不忍睹……
依旧是按照成绩排名,讲台上老师已经念完一半同学的成绩,却迟迟没有念我的,这说明我考的成绩之差。终于,念到我了。老师一字一顿地念出了我的成绩——“七十六分”。老师说出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在我听来却宛如一阵轰鸣,在我脑中炸开,“嗡嗡”直响。“七十六”这个数学不断在我眼前浮现。我怔住了,
半天坐那一动不动,直到卷子分下来后,我才急忙检查分数。算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就是“七十六”……
接下去的时间,我已无心听课,提不起一点精神,情绪好像随风远走了。我就那样用呆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这样的表现正好被老师瞧见,点了我的名字叫我回答问题。可我哪知道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只能站在那里低下了头。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那句话至今都清晰地印在我脑海中。
那就是——“没有经历刺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普通的几个字,却含着无数哲理,在那一刻听到,总觉得包含无数暗示。不仅告诉了我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也让我变得安心。此后,每当我再遇挫折,不会选择逃避,只会迎面而上,这就是那天老师带给我的力量。
其实不只是这一件事。当我骄傲时,老师会告诉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懈怠时,老师会让我明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些都为我往后生活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小学六年时光一去不复返,多少事值得我们回味。老师和同学伴我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六年旅程即将结束,我感谢老师六年的教导,感谢六年同学的陪伴。当然,也感谢这匆匆六年!
为了梦想而努力
★ 张峻铖
尊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七班的张峻铖,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为了梦想而学习。
自古至今,诸多寒门学子,虽然他们家境贫苦,但是依然热爱学习。现在我举个例子,你们猜猜他是谁。“他在一间阴暗的屋子里,手捧着一卷书,盘坐在一面墙旁,津津有味地看着。墙上有一个小孔,一缕光从那小孔上透出来,直射到那卷书上。”不用我多说,你们应该都知道他是凿壁偷光的匡衡吧。虽然当时他家境贫苦,家里根本买不起蜡烛供他读书,但是刻苦学习的他便凿了个小孔,借邻居家的光来读书。
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款款电子产品映入同学们的眼帘,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许多便利。而在这些便利当中,也存在着不小的隐患。因为一个个游戏的出现,导致许多同学一回到家,写完作业,第一件事便是捧起手机玩游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家人关系渐渐疏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家境贫寒的匡衡都那么努力学习,我们现在生活这么便利,又有什么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呢?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吧?有些人的梦想是当军人,有些人是当医生。不管你有什么梦想,都得付出努力。有了目标,与其在这儿虚度光阴,不如去刻苦学习。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可是能让我们努力奋斗的年少时光,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当把握好现在,不要等老了,才来后悔,毕竟世上没有后悔药。
种子可以结硕果,可只能努力的人才能获得;山很高,可也只有努力的人才能登上山顶。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也只能保证,我能传授给你知识,而至于成绩的好坏,也只能靠你自己的刻苦。记住,最犀利的剑,只为最强大的手所挥动。为了自己最好的价值追求,努力地奋斗吧!
我的演讲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树林佳作同品
人逗鸟?鸟逗人?
★ 李植珩
春节假期,相信很多人都有有趣的经历,我也不例外。学习之余,我常常做些娱乐性的事,用以活动筋骨,调节心情。然而,那天的逗鸟经历却让身为人类的我颜面扫地。
假期的早晨,没有兴趣班的打扰,我显得悠闲自在,宛如神仙,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此时,天空晴空万里,我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看久了觉得无聊,站起身溜达。正当我游手好闲之际,突然一眼瞟到了阳台上鸟笼里的小鹦鹉。嗨!有玩的了!我迈着宽大的步伐,迅速地走到鸟笼前,把鸟笼取下来。为了防止小鹦鹉飞走,我把所有的窗全都关上,简直是密不透风,连一只蚊子也别想飞进来。
接下来,到了众人瞩目的时刻啦!我打开笼门,躲到一旁静静观察。小鹦鹉见笼门打开并没有一下子就出来,而是用小脑袋东张西望,小眼睛左顾右盼。它十分谨慎,确认没有敌情后,才终于一跃而起,飞到沙发靠背上。这是多么好的训练机会啊!我慢慢接近它,左脚一步,右脚一步,左手一摆,右手一摆,蹑手蹑脚的,像在做一个军事行动似的。我“艰难”地靠近到小鹦鹉的身边。从后面看,小鹦鹉的羽毛颜色和孔雀有些相似;从前面看,小鹦鹉凸起的肚子像个小毛球。我把脸靠近它,它不害怕,只是瞄了我一眼。我把手伸到它面前,它不惧怕,只是望了一下我,又望了一下我的手。随后,它仰望着天花板,发出一声长长的鸣叫,似乎是在警告我不许靠近它的领地。我没有理解,依然把手挡在它前面,这一举动可激怒了它,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就已经一口咬住了我的手指。
我疼得“呱呱呱”大叫,出于本能地缩回了被咬痛的手指。等我渐渐不痛了,就在那儿自言自语道:“哼,你可真坏,小东西。以后你就叫‘鹦鹉怪’了。”随后,小鹦鹉开始它的探险,它展开双翅,飞向房间,“那是我的房间,千万不……”没等我喊完,它已经飞进去了。它一会儿飞到床单上,一会儿飞到床头上,一会儿又飞到书桌上……它到哪儿啄哪儿,简直是个“破坏大王”,我跟它跑上跑下,完全无法阻挡它搞破坏,房间最后被小鹦鹉弄得“破破烂烂”。
人们都说人类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有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可如今,我被一只小巧玲珑的鹦鹉“捉弄”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到底是人逗鸟,还是鸟逗人?
甜甜的梦
★ 郑钰萱
中午,太阳撑在头顶,用力向地面上抛着阳光团子。去二姑家必须经过一块甘蔗地,那儿的甘蔗正在变壮,村道间都是甜甜的味道。
爷爷带上我,穿过好闻的村道,去二姑家吃饭。村道旁有一块甘蔗地,甘蔗地里都立着一根根甘蔗,又粗又高的甘蔗被阳光盖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甘蔗几乎是紫色的,比深紫淡一点。甘蔗的紫是我喜爱的紫,那紫是糖果的香味,怪诱人的。我矮,所以看见的甘蔗是无比高大的,抵挡不住诱惑,我对爷爷恳求又带点试探:“要不,偷一根?”爷爷俯视我,低声说:“要偷,你偷!”
我就下地了。我一下到甘蔗地里,就瞄见了一旁一根又粗又高的甘蔗。我冲上前去抱着甘蔗,脑海中想到的是爷爷说的“要看水果好不好,一拍二闻”。我把鼻子凑进了,抵着甘蔗使劲地吸了两下鼻子,一股清香立刻争先恐后涌上前。于是我断定,这根好。确认了质量,开始偷嘛!于是,我先用左手抓住甘蔗,右手往甘蔗底部点的位置伸,再抓住,腮边鼓起两个包,心里念着“加油”,手使劲往上拔。甘蔗晃了晃,根本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我又用力,甘蔗依旧像个喝醉酒的酒鬼般朝两边摇,可摇了一会儿却成了沉稳的中年人,屹立不动。
我无助地朝上面看,爷爷把手做也喇叭状,大喊有人偷甘蔗啦,但没出声。我盯着她不依不饶。过了会儿,爷爷下来了,本以为爷爷要帮我,可爷爷竟抓住我的手,连拉带扯地把我牵到二姑家。二姑家到了,我见二姑在院子里等我们来,扑上去冲二姑抱怨:“爷爷不让我吃甘蔗!”二姑询问着,爷爷便把我偷甘蔗的经过纷纷告诉了二姑。二姑笑着点我的鼻子,说我贪吃。爷爷带着我去了邻居家,说了我的贪吃,也答应了我可以再去拔。原来那地是邻居的田。
吃过午饭,爷爷陪我去了甘蔗地,这次我多带了一把锄头去。到了甘蔗地,我又冲去原来的位置,左手抓着甘蔗,右手握着锄头,一挥下去,“咔”的一声,甘蔗边上有一道痕迹,我又坚决地砍下去,甘蔗的痕更加深了。只是,砍了三四下后甘蔗没断完整,我却累趴下了……
晚上睡觉前,我还在啃自己砍的甘蔗。之后就窝在二姑家的炕上睡着了。那一晚,我的梦是甜滋滋的,周围都是甘蔗的清香。
[本期指导/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本期文字录入/鹿 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