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担当!小树林师生佳作荣登《青春》《学生周报》!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流量担当!小树林师生佳作荣登《青春》《学生周报》!

2023/07/27 09:18
浏览量

 

 

近日,小树林儿童诗社又有喜讯传来。诗社成员曾渤航同学的诗作《时间像小孩》和林映君老师关于儿童诗习作指导的文章《儿童诗讲究自然之道》,荣登《青春》(儿童诗写作手册)。

 

曾渤航同学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懂得从生活中寻找事物的相同点,并且巧妙地加入自我的想象,使得《时间像小孩》这首诗洋溢着孩童般的天真色彩。而林映君老师则以诗社成员陈衍锦、钟晓聿、虞竣淇、王佳龙、黄梓宸、许奕彬6位同学创作的优秀诗歌为文本,从“关注平凡事物”“保持对美的追求”和“用心去感知”三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让我们明白如何做到“自然成诗”。

 

 

 

 

 

 

 

 

喜讯接踵而至——诗社成员胡文瑾同学的诗作《漩涡是一束漂亮的玫瑰花》、林节尚同学的诗作《放进花朵的开放》和林玉茹老师关于儿童诗习作指导的文章《把想象力注入诗中》,登上《学生周报》(总第2478-2486期),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欣赏。

 

从一个事物的状态,联想到另一事物,胡文瑾同学用独特的视角看漩涡,漩涡如同玫瑰一般,鱼群并非被迫卷入,而是被花香牵引着。这首《漩涡是一束漂亮的玫瑰花》,满溢的童趣和想象力令人惊喜。《放进花朵的开放》是一首需要多咀嚼才能消化的诗。林节尚同学辛勤种树,花朵开放的那刻,他想将劳作的汗珠放进花朵里,那瞬间小诗人内心充满着自豪感,用汗水换取的美好,令他忘却了期间的辛苦。

 

 

 

 

 

 

诗人艾青指出:“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如何把想象力注入诗中?林玉茹老师给了我们三个“锦囊”:通过内心经验世界的延伸,能使想象力绵延不断;让事物进行戏剧性的结合,则能碰撞出属于幻想力的火花;借助意象载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想象与幻想便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倘若能把握住这些,诗也就诞生了。

 

《青春》(儿童诗写作手册)以“寻找小作家,培养新诗星”为定位,内容涵盖“青春·小作家”杯新诗赛优秀儿童诗作品、知名教育界专家及优秀教师的儿童诗教学经验分享、名家儿童诗作品精修、诗歌灵感与写作技巧摘录等,对儿童现代诗写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周报》历来都秉承着一个创刊信念——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报刊用心策划、征集和编选了众多的优秀内容,且版面设计精美,趣味性和艺术性十足,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小树林儿童诗社成员及老师的作品有幸被这两个刊物选中,感谢编辑老师们的提携与认可!在今后的日子里,小树林儿童诗社将秉持初心,在儿童诗研究与教学的道路上扎实耕耘,和更多热爱诗歌的孩子共同奔赴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