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家访记录》
(总第9期)
【家访时间】2010年12月12日 19:30—21:00
【家访对象】吴智彬同学
【家访教师】文珠 兰清敏
【家访原因】家长反映孩子不爱上写作课,回家就顾着玩,以前在其他培训学校学写作也都没有进步,这次的期中考作文写得很差。
【家访礼物】《爱上阅读》 定价20元
【家访记录】
一、家访过程
我和林老师都是第一次参与家访,能胜任此项工作,心里充满激情和热情。在充分了解这次任务的具体情况,我们一起切磋具体的实施方案,带着如何通过家访高效提高家长及孩子对小树林的希望和信任,出发了。
经过几番波折,我和林老师终于找到了智彬的家,乍看那么的简陋家庭环境,心中不免有些几分怅然。智彬的妈妈又摆椅子又倒水,言举中可以感觉出她对我们的来访十分感激。在一番寒暄后,林老师开始谈到孩子的学习,平常的阅读情况。智彬的妈妈一脸感慨当孩子面指责:“在家都不爱做作业,经常撒谎没什么作业,老爱玩电脑游戏,有时候狠狠地批评他,好像也没什么效果。买了一本好词好句的书,他没看几页又扔到角落了”。听完家长的倾诉后,林老师并没有数落孩子的不对,而是用与家长相反的态度开始赏识孩子。“智彬你长得这么帅,相信学习时你也可以做得很帅!”“善意的谎言是可以的,相信你撒谎也是迫不得已的,现在已经知道妈妈不喜欢你的错误行为就该改正缺点做得更好,这样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善意的表扬与鼓励让孩子点了头,露出了虔诚的表情!
当我们谈到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写作水平时,首先建议家长拿出孩子近期的作品让吴老师分析做个诊断。我和吴老师看完孩子的作品后都有相同的感慨:孩子的写作基础实在太薄弱了。一篇70分的作文里我们看到六七个错别字,胡乱使用的标点符号,几个不完整的句子,缺乏细节描写……;林老师向家长强调了平常要多买些书鼓励孩子阅读,顺势拿出了从小树林书店精选的一本儿童阅读佳作手把手教起孩子如何阅读:“首先读一篇文章时要看懂标题,多给自己提问题如想象从标题想象作者会写什么内容;其次带着问题去阅读;最后画出文章的好词好句,还要发现句子中用得好的修辞手法等等”孩子很激动地听着。“你看这篇《树上的鞋子》,标题是不是很吸引人,你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引用啊!”这时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现在给你十分钟,看完这篇文章,想想写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然后画出里面的好词好句,做得好的,吴老师给你励志卡奖励……”孩子在欣喜中认真地配合,很投入地阅读起来……在接下来辅导中,林老师给他指点了几点写作中很重要的方法,比如描写人物要重点放在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事件要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整个过程,孩子在吴老师的赏识教育中显得非常快乐,有效!孩子完全能记得这些知识点,那问题应该出在是不懂得如何应用或许是静不下心来写作。之后林老师细心引导如何细致描写细节时,孩子的一些回答更让我些吃惊,当林老师问到:‘如何用修辞手法表达下现在你的开心心情时’,孩子回答:“就像关在笼子的鸟有一天翱翔在蓝蓝天空时的心情”。这是孩子即时想象出来的句子,由此可见,孩子不是不会写作,而是不愿意写,加上较为薄弱的语文基础,更加让孩子对写作望而却步。
当林老师在了解孩子在校语文学科成绩情况时,发现与自己孩子就读同所学校—圣湖小学,于是又拉近了彼此的感情。吴老师当场和家长做了个约定,在每周三接送孩子时,让她把孩子在小树林写的作品拿过来分析,并给孩子辅导,及时提出有效的要求,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能看到他的快速进步。家长又一次激动地说着感谢词,我也不禁佩服吴老师的良苦用心。
二、家访感言
家访回来的路上,我和林老师有相同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家庭所有的希望和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他们不免要接受更多的要求,承受更多的批评与指责。孩子不爱学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会而是不愿意,所以赏识教育非常重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在成长旅途上感受温暖而不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