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雅瑜/老师:小树林优秀父母课堂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泉州五中专职心理辅导教师
“失落的世界。失落,就是被遗忘的、被遗弃的。”当小尹如此解释着他的沙盘主题的时候,我清晰地听见了他内心里渴望得到关注、渴望获得支持和力量的声音。
虽然仅是第一次见面,并且是在妈妈的要求和带领下来咨询的,但小尹表现出了很好的配合度和融入度,没有质疑和抗拒,乖巧而坦诚。我一点也不惊讶于小尹的态度。虽然他仅仅是个初一的孩子,对心理咨询并不了解,但我想他的内心已经能够从心理咨询的氛围里感受到他所需要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关系本身是有疗愈效果的,咨询过程中的关注、理解和支持本身就已在起着治疗的作用,而有些孩子出现问题,恰恰是因为家庭中关系出了问题,他所需要的这些东西失落了。小尹的问题便是如此。
小尹被妈妈定义为厌学、逆反的孩子。更严重的是他曾有轻生的念头,正是这样的问题吓着妈妈了,才促使妈妈带他来咨询。
在沙盘中我所看到的关系是:孩子渴望获得力量,但是妈妈掌控着一切,呼风唤雨,妈妈的力量阻碍着孩子的成长。虽然孩子内心里对抗着妈妈,但却又威慑于她的力量,自觉自身力量的微弱渺小,不敢直接对抗,而转向对抗她控制下的其它事物。这也正是为什么小尹变得厌学了——与学习对抗,正是间接地与母亲对抗。当然,所有的这些并不是小尹有意识设计好的伎俩,而是他内心里无意识的行为。
我们常要质疑:孩子的问题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是思想态度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这里,我想小尹的例子,已经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的问题,是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
在小尹这里,关系问题不仅仅是与妈妈的关系,与爸爸的关系、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问题根源。
在小尹的成长中,爸爸是缺席的,不是忙于外面的事务,就是累得懒得理家庭事务和小尹。当回想起爸爸唯有的两次陪伴自己玩耍的场景,这个细腻敏感的男孩终于抑制不住泪水。在他哽咽着说出“两次”时,我的内心也随之一阵酸楚。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男主外,女主内”,似乎教育的责任仅仅是妈妈的责任,然而时代在进步,教育观念也在更新。当前,科学的教育观念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及教育中都是不可缺席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男孩子来说,父亲的角色甚至更为重要。在小尹这里,我们看到父亲的缺席,已经影响了小尹性格的形成。在整个沙盘的表现过程中可见小尹的胆小、细腻、敏感,而缺少男孩子应该有的大气、豪迈、阳刚。
母亲的强势,是导致小尹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个大男孩的原因之一。通常,在家庭关系中,如果父亲缺席,妈妈力量弱小,男孩子会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变得强大。而如果妈妈过强,我们看到的就有可能是小尹的状况:胆小、细腻、敏感、退缩,并成为父母关系问题的转嫁对象,成为一个内心压抑的受伤害角色。
因此,一个孩子要健康,首先家庭要健康。一个家庭要健康,前提是父母关系要和谐,父母能共同关注、关爱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