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传承祖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一种璀璨的艺术。书法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它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更在于它清雅的艺术本质对人类品性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以及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从少儿时期开始学习书法,对其身心健康、心智启迪、陶冶情操、培养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很有帮助。少儿书法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把字写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书法作品美丑、优劣的分析、鉴赏,培养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造就少儿独立的个性和敏锐的眼光,以及健全的人格。让少年儿童体验书法之乐,欣赏艺术之美。
学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要让孩子们掌握正确、合理的执笔方法;二是要正确掌握好起笔、运笔和收笔的方法,这两点对写好书法是至关重要的。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学楷书又是从基本的点划开始的,学楷书的过程其实是训练孩子对汉字结构的认识,是打基础。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点划的写法以后,也不要急于让孩子们去临帖,而是先指导他们仔细“读帖”,让其弄清字帖上的用笔方法和笔势往来,反复领会,加以理解,就比较容易入门了。
帮助学生选好字帖,并规定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数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学中让少儿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和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要求孩子们习字要专心致志,沉着静思,做到胸有成竹;运笔运腕,用心揣摩,做到全神贯注。每写好一张,还要将自己临习作品与原帖进行比较,找出差距,以便改进。并能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下去。这样便养成了少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毅力,产生学必能成的信心,既培养了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力,也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
在少儿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老师除了有较高的书法理论知识和创作水平外,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要根据“书法以用笔为上”的原则、以“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分”的观点,最大限度地培养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循循善诱,让他们感悟书法、喜欢书法,爱写、乐写,引导其逐渐登入书法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