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智斗弹珠
一次次斗争,一次次落下;一次次坚持,一次次胜利;一双双筷子,一颗颗弹珠,都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小树林教育,又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
老师开始上课了。他伸长手臂,在黑板上卖着关子,写上了八个大字:“筷子兄弟,智斗弹珠”,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猜出了活动:“筷子夹弹珠”!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队,男生六人,女生六人。比赛共分三个环节,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一环节:个人战。
两个小队,一共六局,每局每队派一人出战,不可重复出战。轮到我上场了。我拿起那双一次性的竹筷,拨动着食指和拇指,试了试手感,握稳,比赛开始!我右手执筷,探到碗里,夹起一颗,正要成功时,顽皮的弹珠扭动着身子,滑了下去,落回碗里。我不甘心,伸到碗里继续追逐着圆滚滚的弹珠,好不容易包围住一颗,夹起,又掉了……眼看对方已经夹到好几颗了,我灵机一动,将筷子倒过来,另一端的筷子不仅比较粗,还有刻痕,夹起弹珠时不会那么滑,果然,我们竟反败为胜!大家欢呼雀跃。
我们期待的等二环节——团队战,开始了。我们队先夹出一个弹珠,传给下一个,第三个再放进碗里。这是一场弹珠在空中的华丽冒险,这也是一次真正考验使用筷子能力的时刻。我心惊胆战地用筷子夹紧弹珠,小心地掌控着力道,不松不紧,慢慢转过身,让队友接住它。白色的筷子离弹珠越来越近……终于,对接成功,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后一句是个人战,男女各自为战,筷子与弹珠的斗争亦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十分激烈。
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觉得,比赛时专注的心是比获胜更大的成就。(指导老师/木 车)
跨过那道坎
这是两年前的一件事,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学钢琴,没想过要考级。在几年的漫长时光中,我钢琴弹得还算可以。于是,突然决定,我要考级。考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曲谱要滚瓜烂熟地背,一组音阶、一组爬音、一首练习曲和一首主曲。第一次考级,我直接报考五级,这对我来说,是一道看起来很深很难跨越的坎。
刚开始,我有几分的不自信,想着这道坎的深,该不该绕行。一直教我的一位老师,也因为压力太大而换了。在换老师的时间里,我像是在原地踏步,本要三天弹好的音阶,我整整弹了三周。我觉得我越来越没希望,于是,越来越不努力。我就这样恶性循环着,我的自信离我越来越远,希望越来越渺茫……
不仅我自己,妈妈也十分着急,给我换了四次老师,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我想,我可能会辜负老师和妈妈的希望。最后,我又换回了原来的那位老师。
从那一刻起,我终于进入了冲刺状态。在二个月内,完成所有曲目,这是一次极限挑战。我也终于找回了自信,原来,那道坎不是那么的深,尽管它已变成了悬崖。
我开始建桥,想要跨越它。每天砍一棵树,搭一块板,一天一天坚持下去。终于,不到两个月,木桥完工了。
考级时,我小心翼翼地踏着我的小木桥,我的练习成果。我顺利地通过了这道坎,我成功了!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相信自己,付出行动,就一定可以成功!(指导老师/南 山)
“典王”争霸赛
“快!单人旁!查P,45页!快!下一个!”什么声音?哦,你还不知道?我们小树林正在举行一次有趣的活动课呢!
应老师的要求我们桌前都摆着字典,看着黑板,满怀期待。老师简单地介绍了规则后,环视全班,一声令下:开始!我们翻开字典,拉开了今天的“典王”争霸赛的序幕。
第一环节:猜字谜,查字典。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谜,要我们先猜出谜底,再用字典查出页码。盯着黑板上的字谜,我绞尽脑汁地思考。教室里鸦雀无声,只看得到各种纠结的眉毛,只听得见窗外哗哗的雨声。“不是四?”我喃喃自语着,这字谜只有三个字,十分难猜。“罘”有这个字吗?盃?下面是皿不是四呀……我在纸上涂涂改改。“想想‘不是’还有什么说法?”耳旁出现了一句提示。不是=非,“罪”!就是“罪”!我赶紧翻开字典,第P675页!成功!
下一道:早不说,晚不说。嗯?早上不说,晚上也不说,当然是中午说!把说化成言字旁,加在“午”左边,是……许!
第二轮,团队比赛,全班分成两队进行PK。赛前,我们叽叽喳喳地商量战术,窗外的雨声也来凑热闹,哗啦啦下得更大了。比赛一开始,每个人都心无旁骛地翻着手中的字典,查好,写下页码,交给下一个组员。终于轮到我了!查好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
窗外雨一直没停,但我像被雨水洗过一样神清气爽,教室的欢声笑语伴着雨声,好像永远不会停歇……(指导老师/泽 胜)
真心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老师。
有人会说:老师有什么好英雄的?不就说话教书么?只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能教。这样认为你可就错了,老师不止教授知识,他们还兼顾当了学生的保姆、消防员、法官、卫生员……
在每一节课中,我们舒舒服服地看着老师的板书,听着老师侃侃而谈,毫不费力地做笔记。作业有时太多,我们就抱怨一下。但你有没有想过老师在讲台背后地默默奉献?为了一堂课,他可能需要查阅无数的资料;每天上课他都要辛苦地站着,挥舞着手中的粉笔,声嘶力竭地为我们讲解知识,批改数十份作业,接待无数家长咨询,老师毫无怨言。
在一起打架事件中,老师要抽出大量时间做法官和调解员。“是谁先动手打人的?又是谁语言伤人?……”“两人握手言和,下次别再打架了!”处理完纠纷后还有很多事需要善后,常常忙到凌晨。但老师从未退却,依然赤诚地教书育人,奉献自己的一切。
在体育课上,总有几个学生一瘸一拐地走来:“老师,他脚断了!”“老师,破皮了!”忙得不可开交的老师,又是揉又是按的,或者扶着往医务室带。刚解决一个,又发生一起……
老师是我心目中的真心英雄!(指导老师/梦 山)
良药苦口利于病
你喝过中药吗?没错,中药非常苦,许多人不喜欢喝,但良药苦口。别人给你的道理也一样。
课堂上,我被老师留下罚站,因为一件不该做的事——动手打人。当时我太冲动了,被老师教训的时候还是怒火中烧,低着头,咬着牙,我很想大声辩驳:明明是他先做错的,为什么罚我?“就算别人再过分,你也不该出手打人啊!”老师可怕的叫声似乎让整个地球都颤抖了几下。“你该明白,安全有多么重要!如果被打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老师的语气缓和下来,神情也不再暴怒,只是定定地看着我。这句话像一盆凉水一下扑灭了我心中的怒火。是呀,如果是我,我会有什么感受呢?如果老师现在很生气,把我打一顿,我会理解吗?我能理解吗?不能!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学的行为即使不对,我也没有立场打人。
房间里,妈妈因我的作业问题而大发雷霆。不就错了两题吗?至于这样么?“要对自己狠一点!作业做成这样,考试会考什么样?”我的同学每天作业也都错三题左右,凭什么我不可以?又突然想到班里的学霸们,他们的作业是怎样保持如此高的正确率呢?天生的吗?但老妈的这句话更像是答案——对自己狠一点。突然间,这句话破开了我心中的高墙,直指通往成功的道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未来的道路还会有许多与中药一样苦涩难听的话,但它可能会帮助我们一生。 (指导老师/木 车)
一场比赛的启示
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比赛,但这场比赛,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因而使我印象深刻。
炎热的夏天,迎来了我们五年段的篮球联赛。
为了这一刻,我们整整准备了三年。然而,我们训练的都是个人的技术。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还缺少了一样东西:团队意识。
第一场我们对一班。一班有一个全校闻名的高手,三年级时就进了校队。我们班的人也不弱,但我们队的想法让我大吃一惊:有人冷不丁冒出一句:“反正肯定是倒数第一,没希望。”我本想反对,可已经有人支持:“没错,肯定倒数第一。”我不想再反对。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么没信心,还打什么联赛?
比赛开始了。第一场还很好,赢了他们几分,不过那位“高手”没上场。
第二场,可能是“高手”看局势保不住就上场了。他一上场没人拦得住他,别看他挺矮,身高不过一米四,但就是没人能断得了他的球,没人能盖得了他的帽。就这样,让对方反超了十几分,他一人至少进了十分。我们班惨败……
第三场是跟二班打。我仔细地观察对方,他们实力不强,但我们还是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第四场与三班打,我一看,发现我方队友一拿到球就想着自己投篮,没有考虑到团队协作。而对方一拿到球就看近处有没有队友,通过默契配合,一传,二传,三投篮,进了。我终于发现,是我们不够团结,才会惨败!
这次虽然输了,但给我一个启示:一个团队中要所有人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指导老师/东 方)
穿针引线
“快了!快了!穿过去了!”伴随着一次次叫喊,我的汗水湿透了衣服。看来我们不能“眼高手低”啊!
啥?你问我什么是“穿针引线”?你还不知道?算了,让我给你讲讲吧。
又是一次活动课!同学们期待满满地盯着老师,直到开始上课。老师从包里取出了一圈绿毛线和一个针线盒。干啥用?我心中的疑惑顿时倍增。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穿针引线”四个大字,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要玩穿针引线嘛!
切,不就穿针眼嘛,我在家经常穿,简单得要死!我心里想,这节课肯定没意思。
我们分成两队,我与对方石头、剪刀、布,我们赢了,但选择让对方先来。
比赛开始,对方有5人,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他们整整用了10分钟才穿完,每人整整用了2分钟!这么慢,还比什么赛嘛!
后来我终于明白,是我眼高手低了。针眼太小了,穿都穿不过去,拧了百次绳头,换了百次线头,呼,总算穿过去了,竟然也用了快两分钟!看来我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啊!
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不能眼高手低,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因为简单就不去认真对待,这样事情就会做不好。这一堂课,将化为一根针,深深地插在我心灵的深处。(指导老师/果冻)
留在心灵深处的父爱
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它陪伴着我,度过每一分,每一秒。
每当我作业做得慢,做得错误一大堆,妈妈就会不耐烦地“修理”我。我总被吓得心惊肉跳,大脑一片空白,汗水湿润了我的上衣。每当妈妈修理了我后,爸爸总会心平气和地来安慰我,帮我不厌其烦地处理问题。这就像烈日中凉爽的阵雨,沙漠里甘甜的清泉,化解了我的紧张,做作业渐渐有了进步。
每当我们都有时间的时候,就会一起去运动,散步,好好娱乐一下。我会带上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滑板,叫上弟弟,在小区里飞驰。炎热的夏天,迎面吹来的凉风使我们凉爽了许多。这时一个老爷爷看着正在说笑嬉戏的我和爸爸走来,问:“小朋友,这是你爸爸吗?你俩像一对朋友,不像别的小孩大多数都很怕自己的爸爸呢!”这时,自豪化为一种暖流在我体内流淌着。
每当我想吃好吃的东西时,就会和爸爸一起动手做一顿美食大餐。我们一起去买菜:豆腐、肥肉、胡椒粉、甜辣酱……买的每样都是我爱吃的。我们回家动起手来,在碗里加水、地瓜粉、胡椒粉、甜辣酱和酱油。肥肉切成块,倒入“秘制酱料”,在锅里炖熟。盛好饭,浇上炖好的肉汁,香喷喷的肥肉盖饭就做好啦!再配上七彩干贝汤,这真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啊!父爱的味道,在我嘴里扩散,滋润着我的心灵。
这就是留在我心灵深处的父爱。(指导老师/果 冻)
再见了,欧洲
暑假,一次美妙的欧州旅游,令我流连忘返。
“呼呼!”伴随着匆忙而又轻快的脚步,飞机起飞了,像一道闪电,冲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很快,我们将飞出祖国,飞向我梦寐以求的欧洲。一个晚上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我们到了第一个国家—荷兰。
飞机降落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映入我眼前的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痛快地玩了一会儿后,我们就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羊角村。各种各样的花草,围绕在豪华的别墅边,别墅间流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我还没见过这么清澈的河呢!”我不由赞叹道。我们乘上河边的小船,顺着河流游。河面游来了许多小鸭子,我们喂它们吃剩的面包。它们熟练地用嘴接住,真是可爱极了。
在荷兰游玩了一会儿,我们又去了大草原,那里还有风车,美丽极了,像是仙境一般。
我们离开了荷兰,来到第二个国家——比利时。比利时是巧克力诞生的地方,“那儿的巧克力肯定更甜,更多,更好吃。”我猜。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到了比利时,我们找到了一家巧克力店。果然,在一个玻璃柜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玲琅满目的巧克力,让我垂涎三尺。柜子上有许多精致的纸盒,是用来装巧克力的。妈妈挑了几种,店员立马从柜子里取出一块,打开盒子,一个一个放得整整齐齐。我们买了巧克力,看了许多画家的画,又吃了一顿兔腿,离开了比利时。
接着我们又到了德国,去参观了新天鹅堡,去了乐高公园……转眼间,两星期过去了。我们踏上飞机,从机窗看着欧洲越来越小,我十分不舍。
再见了,羊角村;再见了,巧克力;再见了,新天鹅堡;再见了,欧洲。(指导老师/木 车)
不一样的滋味
在人们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滋味,酸甜苦辣。我的心中也有几种“滋味”,不知是什么感受。
在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会打篮球(包括我),组织了一个班队,准备参加篮球联赛。其中,我常被称为“炮灰”或“替补”,不受队友的喜欢。
一次,我们碰上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与五年级打一场比赛。当老师把我们叫来时,他们指着我说:“别让这家伙上!”我的心顿时低落了几分。
他们上场了,我在场边一个劲儿给他们加油。比赛十分激烈,但因为差了一个年级,我们队被他们完全压制住了。
几局下来了,对方赢了七八场,我们才进了一二球。他们正在讨论着,吴老师看见了在一旁当“炮灰”的我,于是把我派上了场。当我看见队友们向我投来鄙视的目光,好像我欠他们一百万。我的心情顿时又低落了几分。但尽管这样,我还是拼尽全力去抢球。
下课了,我一无所获,只有同学们的讨论和风凉话在耳边萦绕。这种感受,这种滋味,十分的不好受。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也打湿了我的心。
后来,因为这件事,同学们都很少和我交往,只有我的好朋友来安慰我。我觉得,比赛有很多,但同学间的友谊,却只有一次。所以,我要再接再厉,挽回同学间的友谊!(指导老师/梦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