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寰昊的作文本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程寰昊的作文本

2017/08/03 00:00
浏览量
童年趣事
 
 
  每个人的童年中,都会有那么几件趣事。这些趣事代表了每个人小时候的无知。当每一个人回头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些趣事是美好的、珍贵的回忆,也是不可复制的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件趣事。
  那是我很小的时候。当时,爸爸开始教我学拼音、唱儿歌。他对我说:“啊,哦,呃……”我静静地听着。当然,这静静地听着只是假象,实际上我是在脑子里找爸爸念错的拼音。比方说,爸爸念“e”的时候,总会念成一个怪音,而且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这个时候我就把“静静地听”扔下了,然后大声纠正:“这个拼音念‘呃’”。爸爸连忙改正。然而,爸爸念下一遍时又变成了那个怪音,我再次纠正,结果爸爸来了句“这就是‘程氏念法’,当然与众不同”。我就笑了起来。笑了好一会儿,我找了张纸,上面写上了拼音以及它们的读音,然后把它放在爸爸的床头,说“您以后每天起床先把它念三遍吧!我天资不行,听不懂这高深莫测的‘程氏念法’!”我一说完,自己又笑了,爸爸也笑了起来。
  笑归笑,事情也还是要做的。爸爸清了清嗓子,开始教儿歌。他用闽南话唱“天黑黑,要下雨……”,我压根听不懂,也硬着头皮唱:“亭哦哦,梦了猴……”爸爸听了我的“普通话版”儿歌,哈哈大笑起来。我也停了下来,憋着笑,说了一句:“感觉自己唱了都爱笑”,然后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带来快乐。(指导老师/淡 泊)
 
 
 
 
老家的味道
 
 
  说起老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独特的味道。
  我至今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家有一间卖“炸粿”的店面。店很小,只有三四平方米左右大小。店主是一个中年阿姨,她对人很友善。当时我很喜欢吃“炸粿”,经常找爸爸妈妈要钱来买“炸粿”吃。我一旦要到钱,就像风一样冲出门去。我一走进卖“炸粿”的店面,阿姨就招呼我:“又来买‘炸粿’了?正好有一些炸好的,还热腾腾的呢!”我递上钱,阿姨就给我一块“炸粿”,还用塑料袋包着,既不会很烫手,又可以直接吃。这时,我通常一边吃一边看着阿姨的动作,并且盘算着:以后我也开家卖“炸粿”的店吧,自己也能吃,多好!我想着想着,把“炸粿”慢慢吃完了。便阿姨告别,回家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在哪一天,那间小小的、没有名字的卖“炸粿”的店铺消失了,店主不见了,只留下一间空空的石屋。知道了这个消息,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不仅是因为失去了老家那好吃的“炸粿”,还有那个朴实、热情的商人。
  阿姨离开了,但她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的热情、朴素都值得我来学习,她是我的榜样。
  此后,我每吃一次“炸粿”,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位阿姨的面孔,想起她美好的品质,并尽力在生活中做到。
  家乡的“味道”,不仅使我流连忘返,还使我得到很多。(指导老师/油纸伞)
 
 
 
 
赴宴
 
 
  一个月前,爷爷八十大寿,大哥在他家举行宴会,邀请了亲朋好友前去赴宴。我们一家子当然也被邀请到了。
  走进大哥家的大门,眼前是一个教室那么大的院子,院子里早已搭好窝棚,摆出桌椅,只差客人来赴宴了。
  等客人陆陆续续地到了,宴会就开始了,一个个请来的服务员端出一盘盘水果,宣告了宴会的开始。大家先吃了些水果,在一边等菜上来一边叙起了旧。不一会儿,上菜了,第二份菜是炒米粉。大家一下子声音低了下来,然后响起了一阵阵赞叹的声音,“这个好吃!”“你也吃点儿,很好吃。”
  不一会儿,米粉就吃完了,大人的赞叹声、叙旧声和我们小孩子的聊天声混在一起,显得热闹极了。接着端上第三样菜:鱼。由于大家都认识,就没什么拘束,大家都站起来夹菜,一下子,又安静下来。接着,大人们纷纷给别人推荐这道菜,有的还直接给别人夹了一块鱼肉,然后一边推荐一边放进别人的碗里。
  接着上了龙虾。大家夹了一两块就开始啃龙虾壳了。大家的吃相都不同,有的用筷子夹着吃;有的直接用手抓着啃;有的先在壳上咬一口,把壳咬碎再剥壳;还有的用筷子把肉夹出来,再把空壳咬下来,继续夹里面的肉。
  接下来,又上了一道道菜。在大人的叙旧声、聊天声中,天色渐晚,宴会也结束了。
  然而,人们又叙旧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指导老师/泽  胜)
 
 
 
 
开在心中的花朵
 
 
  每个人心中都有开着一些花朵,这些心灵之花会在心中永驻。而这些心灵之花是由美好的情感凝成的。
  在我的心中,就有这样的一朵心灵之花。
  我还记得那段牵牛花绽放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总喜欢和妈妈一起去天台上欣赏我们种的牵牛花,一边聊天。我还记得牵牛花第一次绽放的日子——那天的早晨,妈妈做完家务,和我一起上天台浇水。突然,妈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地叫起来:“牵牛花开花了!”我连忙跑过去看。只见牵牛花的藤上开出了一朵小小的牵牛花藤,紫色的,不知为什么比正常的牵牛花还小了一点点。它的花瓣格外娇嫩嫩,它昂起头,“喇叭口”对着天空,像是在宣告:“我终于绽放了。”
 一会儿,太阳慢慢变热,那朵小小的牵牛花慢慢收缩,最后蜷得像把收起来的折叠伞似的,布满了皱纹,像一个老人。
  妈妈一直陪伴着我欣赏牵牛花。
  与此同时,我心中的那朵花朵也绽放了:那是亲情之花。
  亲情,是一种美丽的情感,它从我们每一个人出生就陪伴着我们。亲情是力量之源,亲情使你能放下压力,得到乐观。
  亲情,也像是牵牛花一样:无论时间的变化,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是老人还是中年人,亲情本色,永远不变。
  这朵亲情之花,开在我心中,在我的心中永驻。(指导老师/梦  山)
 
 
 
 
爱心义卖
 
 
  今天,小树林学校举行了“爱心义卖”的活动。 
  这个活动是为了给河南的彭店中心小学和彭店第二中心小学每班建一个“图书角”而举行的。                                                  
  义卖开始了。不断有人从门外涌来。一时间,吆喝声响起来了。有人在问价格,有人在推销东西,还有人挑东西。我把书拿出来,一本本放在桌面上,并定好了价格。然后,我就静静地坐在我的位子上,毕竟还没卖出东西嘛,不宜乱逛。
  很快,我旁边的“商人”——任泽元迎来了第一个客人。他看中了任泽元的“乐高积木人”,出了5元买了2个。  
  我旁边的“商人”都卖出东西了,我还没卖出什么,心中着急极了。但是着急也没用,等着呗!   
  等了一会儿,我终于听到一个悦耳的声音:“这儿有《盗墓笔记》诶!”声音的主人走过来,指着我的书,说:“这本《盗墓笔记》怎么卖?”我高兴极了,连忙回答:“5块。”那人掏出5元递给我,把书拿走了。终于卖出第一本书了!我长舒一口气。  
  但是,还有两本书呢。我又开始等。后来我等来了一个老师。她翻了翻我的《老人与海》,接着又翻了翻任泽元的两本书。她说:“你们两个是同一组的吧?这三本我一起买,有优惠什么的吗?我等等再来,你们先考虑一下。”我和任泽元商量了一下,决定各自都优惠一点。我把原来的4元降到3元。一会儿,那个老师又来了。她买下了我和任泽元的三本书。  
  后来,我基本没出去逛了,因为第三本书没卖出去。 
  从这个活动中,我明白了:涓涓细流成大爱,哪怕每人只出一点钱,都能汇成爱心的河流,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看着一个个名字化成涓涓细流,涓涓细流汇成大爱,贫困乡区的孩子笑了。我,也灿烂地笑了……(指导老师/淡  泊)
 
 
 
 
《郑人买履》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秋天,郑人蜷缩在茅草屋里,这个秋天格外冷。
  “呼,呼,好冷啊!”郑人自言自语“听别人说,脚暖了,身子也暖,对,对,明天集市我要去买双鞋!”郑人掏出做衣服用的尺,量了脚的尺寸,写在一片布上,然后把布片搁在了椅子上。
  第二天,郑人起了个大早,三四点光景,就开始赶路了。
  郑人到了集市,找到了卖鞋的摊位,想要把尺寸拿出来量量。可是,尺寸呢?原来,他的尺寸还搁在椅子上了,没拿来!他连忙对摊主说:“对不起,我忘带尺寸了,我回家去拿,您能晚点收摊吗?”摊主说:“你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郑人大声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周围的人听到这荒唐的言论,都纷纷围过来看热闹,议论纷纷。有个妇人走出来,对郑人说:“你用脚试试不就知道合不合脚了,为什么一定要尺码呢?”郑人说:“哼,尺寸才最准!”接着,郑人往家里赶,一边念叨:“我没带尺寸!为什么我没带尺寸……”
  他又花了几个小时赶路,终于到了家。他的妻子问他:“买到鞋了吗?”郑人说:“忘拿尺寸了,回来拿!”他一把拿起尺寸,又急急忙忙地出门,往集市赶去。一路上,他一直在埋怨:“我为什么没带尺寸啊!我真笨,连尺寸都忘了带!”郑人赶路赶得气喘吁吁,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集市。
  等他到集市时,集市已经不见了,只有几根鸡毛缓缓飘在空中。他懊恼极了,却无可奈何,只好灰溜溜地回了家。(指导老师/秋  燕)
 
 
 
 
心中的明灯
 
 
  每个人,心中都至少有一盏明灯,它们指引着每一个人前进。明灯可能是一件礼物,可能是一个鼓励,可能是一句格言,可能是……而我的明灯,却不止一盏。
  书是我的第一盏明灯。从我幼儿园得到我的第一本书《三国演义》开始,我就喜欢上了看书。至于有多喜欢,我只能这么说:当别人家长愁孩子不看书时,我的妈妈却在愁我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上了。总之,那个时候没有作业这个东西,所以我看书就像看疯了一样,坐车的时候看,什么时候几乎都在看,吃饭也不例外,睡觉时窝被子里打手电筒看。没手电筒?行,我靠着门下的瓷砖,像看镜子一样看到外边。要是爸爸在看电视,我就开台灯看。后来,我接触到的书越来越多,我读过的书也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当然也越来越多了。
  在书中,我认识了鲁迅,认识了莫言;在书中,我学到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学到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在书中,我学到了《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坚强;学到了《明朝那些事》中朱元璋的智谋。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是我的明灯,它使我学到知识,并指引我前进。
鼓励
  每当我在学习时遇到挫折时,妈妈总会鼓励我,鼓励能化成动力,让我有了克服挫折的勇气。
  这就是我的两盏明灯,它们指引着我前进。(指导老师/淡  泊) 
 
 
 
 
亲情伴我成长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亲情,有友情,这些东西伴随一个人成长,而对我来说,亲情和友情都是伴随我长大的东西,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应该说,亲情才是伴我成长的东西,友情让我收获快乐,亲情则给我陪伴。
  从我出生开始,亲情就开始陪伴着我。当我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陪伴着我走着成长的过程。
  从我懂事起,我就把亲情当做精神的支柱。精神陪伴着我,使我变得坚强。亲情,伴随着我长大时,也给了我力量。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我才一年级,妈妈记错了放学时间。是亲情的力量,使我背着相对沉重的书包,走了几公里,回到了家里。
  接下来的五年里,亲情一直给了我力量,让我顶住了来自作业的压力,使我学到了许多许多的知识。
  在生活中,亲情也陪伴着我:早晨的面包是亲情,给我买的笔是亲情,教我数学题的声音更是亲情。在亲情的陪伴中,我开始成长,亲情帮助了我成长,使我身处于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成长。
  亲情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幸福,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亲情陪伴我成长,让我在愉快的生活中成长,也帮我化解压力。
  所以,我可以说:我的成长过程中,是亲情陪伴的。(指导老师/泽  胜)
 
 
 
 
指压板风波
 
 
  这是一节活动课,并且非同一般。经老师的“权威鉴定”,这是一次有些“虐待性”的活动课。
说是这么说,我们还是不相信:一节活动课,再有“虐待性”也到不了哪儿去然而,当老师把指压板拿出来的时候,我们全都一个个傻了眼。
  老师简单地讲明规则后,比赛就开始了。我是男生队最高的,就被推上了第一个。我脱了鞋,把右脚放在指压板上。当然我并没有用力踩,只是轻轻地放着,几乎没什么感觉。老师看我和女生队的第一个上场的队员准备好了,就喊“开始”。我立即调整重心,把重心放到右脚,然后把左脚向后提起来。我的脚尖离地不远,也是为了平衡。我的右脚踩在指压上,其实一开始也没什么,不会痛。后来接着,脚底就慢慢变痛起来。这点影响虽然并不是很大,但也足以令我开始摇晃了。这时,对方的干扰员也开始了干扰活动。她说:“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虽然我到现在都没明白这句话的笑点在哪里,但我还是笑了(虽然只是笑了一秒,但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么一笑,虽然时间短,但还是打破了平衡,结果让我左脚落地。于是,我只能退出比赛,换下一个人来。
  结果,我们男生输了。我们是输在了心态上。从这个活动中,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一着急,事情就做不好。(指导老师/油纸伞)
 
 
 
 
那个奇怪的女人
 
 
  完成了许多任务,我打算去旅游。
  在车站里,倒还是有点儿舍不得父母。我一个人去旅游,想必父母也会担心吧?我等来了动车,走进门,坐上座位。窗外,父母在望着  坐在窗边的我。我向他们挥着手。我望着他们消失在视野中,心中涌起一丝伤感。随即,这丝伤感就变成了平淡。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奇怪的女人。之所以说她奇怪,是因为她带了一个大保温瓶,还带了一个常见的、有配过滤网的玻璃杯。玻璃杯里是绿茶,装得满满的。我问她:“你这么爱喝绿茶呀?带这么多,真是连旅游都不忘带。”她说:“绿茶能使人平心静气,有助人思考,也能驱散疲劳,为何不带呢?”我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我又发现了不少她的奇怪之处。比如说:白天她基本不喝那茶的,经常是买水喝,仿佛那茶是不存在一样。即使她有那杯茶,也是抿一口,润润嘴唇。有一次,我忍不住了,上前问她:“你带了茶,为什么不喝呢?”她说:“我带茶,其实是用来‘工作’的。所谓‘工作’,其实是我的爱好:每天写两篇日记,即使出来旅游,也不能落下,尤其旅游时很多精彩的事情,我更要记。”这番话,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也想再发现她的奇怪之处。
  后来,我发现,她是一个坚持不懈的、甚至说是有些倔强的人。她无论是干什么,都永不放弃。
在这样一个奇怪的、别人看起来有些“傻”的女人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学会了坚持。无论是爱好、做事,或是生活中任意一件事,我都开始坚持。(指导老师/秋  燕)
 
 
 
 
热火朝天猜哑谜
 
 
  7月,是一个炎热的月份。在这样的一个炎热的、太阳极为毒辣的天气里,小树林学校的“竞赛班”里却是热闹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竞赛班”的同学们在玩“猜哑谜”的游戏。
  只见一个人走上台去,看了一眼老师所写的词语,想了想,然后开始“表演”。只见他把左手抬到腹部,手张开,四只手指并拢,卷曲起来,像一个碗一样。他又抬起右手,握拳,拳头中留一点空间,像那一只看不见的勺子一样。然后,他用右手拿着的看不见的勺子舀了一勺左手的“碗”里的东西,接着将它送入嘴里。突然,他用双手捂着脖子,咳嗽起来。咳嗽了一会儿,他就站直了身子,也不咳了,表示“表演”完毕。
  台下,同学们开始猜。“吃饭咳嗽?”“吃饭呛到?”“吃饭噎着了?”同学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于是,“表演者”又“表演”了一次。同学们还是猜不出来。这时,一位同学忍不住了,上去看了老师的答案,然后自己“表演”了一次。首先,她先用双手一前一后地抓着一根竿子一样的东西似的,然后把竿子往上提,取下竿子尖上的“东西”,把那“东西”扔到桌子上,又做出一幅炒菜的样子。接着,他把炒好的东西拿在手里,大口的吃了一块,然后也捂住喉咙。同学们都明白了,原来是“卡到鱼刺了!”
  接下来,还有“看球赛”等词语。但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个“卡到鱼刺了”。
  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却使同学们,以及我自己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我希望多多举行这种活动!(指导老师/采蘩)
 
 
 
 
这边风景独好
 
 
  风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文化之美,一切都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这一道道风景,组成了这个世界,给人带来温暖。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风景总是很多,有一大部分被大脑过滤了,但也有不少印象深刻的风景长久地留在了记忆中。
在我的记忆之中,就有一道风景,令我记忆深刻。
  那是一个大热天。天气特别闷,特别热,像在一个大蒸笼一样。马路被太阳烤出了淡淡的烟,看远方有一种雾蒙蒙的朦胧感。就是这样一个大热天,我却要去上篮球课。在这个站着都流汗的天气,要在户外上课,这可真是苦了我,也苦了爸爸,因为爸爸负责接送我。
爸爸骑着电动车,把我送到篮球场,对我说:“我先回去,放学再来接你。”说完就走了。
  在我满头大汗地走出篮球场时,爸爸也来接我了。这时我又口渴了,肚子也饿了。我刚坐上爸爸的电动车,爸爸就给我一个塑料袋。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瓶矿泉水和一碗炸醋肉。我问:“这些哪来的?”爸爸说:“顺路买的。”我很疑惑,来路根本不会有卖醋肉的店的。我用纸碗里的竹签插了一块炸醋肉,送进嘴里。炸醋肉刚一入口,我就知道这些炸醋肉在哪买的了,因为我最爱吃那里的炸醋肉。然而,那里离篮球场挺远的。我又想到,爸爸总是提早十分钟到篮球场等我,那么今天……
  我望着爸爸脖子后面的汗,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我说:“爸爸,您辛苦了。”
  然而,爸爸却说:“应该的,应该的,做父亲的不就得这样干吗?” (指导老师/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