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鲤的作文本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周玲鲤的作文本

2017/07/29 00:00
浏览量
记忆中的儿歌
 
 
  “清源山,刺桐花,蓝蓝的海湾美如画,心连心,情谊长,小伙伴们快来吧……”记忆中,妈妈在我小时候一直哼唱着几首富有闽南风的歌曲,让我难以忘怀。
  小时候,听着这些富有童真的歌声,我也会装模做样地哼上两句,然而并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到了长大后,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含义。但长大后,这些记忆中的儿歌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变成了一些流行的火爆“网红”歌。
  我正哼着一些怀念的儿歌走在街上,“当我们小的时候,时常手挽着手,房上憩童息堂下走……”童年时光真美好啊,未曾珍惜就已逝去,现在唯一可以怀念的,便是这些儿歌了吧。远处一群小孩子跳着笑着,一脸天真阳光,嘴里似乎在唱着什么歌。我原本以为他们在唱什么活泼的儿歌,待他们走近点后,我大惊失色,看起来不过五六岁的小孩居然也会唱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歌。他们还是奶声奶气的唱着:“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虽然这首歌也是一首神曲,但是这五六岁的孩子会唱未免太过夸张了。
  现在我一回忆,蓦然回首,发现许多儿歌我已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歌名罢了。现在哼唱的,几乎是一首首流行的歌:《青春修炼手册》、《三生三世》、《凉凉》……而现在的小孩几乎也不唱儿歌,跟着一起唱着一些网上流行的歌。
  我们应该归还小孩们一个属于他们自己时代的歌,不能让本是属于他们的鲜活童真消失。(指导老师/淡 泊)
 
 
 
 
童年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如一颗颗五彩缤纷的糖果般绚烂,甜蜜而又美好。
  童年的味道,有一根根细细长长的小竹签,一碗乳白色的黏乎乎的浆糊;也有一小块一小块煎的脆脆的海蛎,令我回味无穷。
  一根细长的竹签被我握在手中,循着麦芽的淡淡清香与糖的浓郁香气,来到了一个碗前,竹签头迫不及待地伸进碗里,似乎盼望着一品麦芽糖。细细的竹签挑起,一些麦芽糖也伸个懒腰,随之跃起,跟上竹签的步伐。竹签旋转起来,麦芽糖也像一件大衣般,裹住了纤纤竹签。迫不及待放到嘴里,味蕾随之跳跃,粘稠的麦芽糖,到了嘴里,却像入口即化般,软软的不乏粘稠,甜味散发开,要吞下去一点也不费劲,又软又滑的麦芽糖,含在嘴里又会化又会滑进肚子。
  一次到海边玩,爸爸不知道在拨弄一个什么东西。忽而举起一个小东西说:“快看,这是海蛎!”我急忙跑过去,只见一个透明的液体中,裹着一个黑绿的东西。一摸,哇!外面像鼻涕似的。我立刻把它丢了,爸爸却说:“你最喜欢的海蛎煎便是用它做的啊!”我实在不敢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童年时期,奶奶一星期就炸一次海蛎煎。我最喜欢海蛎煎了,一闻到久违的油香与大海的味道,我便什么也不吃,静静的等待着,一团面糊下锅,出锅时却有些淡墨绿颜色,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儿,抹一点番茄酱,香脆的海蛎煎简直是人间美味,嫩的海蛎软软的,咬下去有些Q弹,嫩嫩的。
  童年的味道各种各样.粘稠的麦芽糖是童年的乳白;而香脆的海蛎煎,兴许是掺杂着童年欢乐等待的淡墨绿吧!(指导老师/油纸伞)
 
 
 
 
赴宴
 
 
  哇!今天晚上又可以大饱口福喽!我们两个同学蹦起来,晚上,终于可以吃到同学妈妈的喜酒喽!
  我们一来到酒店,就看到一条又大又长的横幅,上面写着“X府满月酒”,对,就是这个!我们赶紧上楼,来到了举办满月宴的地方。哇!一踏进门,地上就是用红毯铺成的,桌子铺上了红色桌布,连椅子也是用红色的布罩住的。我看到一些同学都在招呼我,就跑了过去,坐下。同学笑意盈盈地说:“今天我们小孩坐一桌,瞧!我弟弟在那!”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宛妈妈正抱着小弟弟站在那儿,许多人都向他塞红包祝贺呢!尽管宛妈妈不停推辞,人们还是执意要给。
  服务员先端上了几碟小菜,我们几个小孩都不太感兴趣,我们期待的,可是后面的大餐呢!大餐要等比较久,几个男孩都已经拿出了手机,玩了起来,我们女生都围着宛,问起了她弟弟的事。上来了一盘大虾,几个男孩子早已饿坏了,筷子伸到了盘子上,都往自己碗里夹,剥了虾皮,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紧接着,上了每人一碗的蟹肉面,男生们依旧是最快吃完的,好像在比较着谁吃得快。后来,又上了小笼包、清蒸鱼、菠菜、炸浮粿、醋螺……我们都比较不感兴趣。终于,我们等到了一盘我们最爱吃的——炸鹅翅,只见这鹅刺呈棕褐色,斜斜地摆在盘子上,旁边放着一小摞芹菜,男孩子们两眼放光,好像是一头头饥饿的狼看见了肥嫩的羊,菜还没有上桌,他们就伸手一人抓了一个,我也忍不住了,想把整盘食物都据为己有,可是,这一人一个的,我只能吃一个。拿近一看,上面居然撒了孜然,咬一口,鹅肉香与胡椒味一齐迸出,真是人间美味!
  再上了水果后宴会终于结束了,今晚,我的胃口真是“大开‘口’界”!下次,我还要赴宴。(指导老师/泽  胜)
 
 
 
 
开在心中的花朵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花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了花。一眼望去,我原本满心期待是什么奇特、漂亮或艳丽的花,映入眼帘,我满心期待的花却是平凡无奇的花,一嘟噜一嘟噜的,甚至有那么一点丑。我有些嫌弃,甚至觉得它比我最讨厌的花——地狱里的曼珠沙罗还不如,不娇艳,不妖娆。
  知道再一次看到那位清洁工,我忍不住要去扶他,一位清洁工虽然戴着一个大斗笠,但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斗笠似乎也遮挡不住那强烈的光线,一切都无济于事。人们都在房间里,开着空调,吹着风扇,而谁想过那些清洁工呢?那些清洁工们,顶着烈日,还要推着垃圾车,走街穿巷。清扫垃圾,有毒辣的太阳不说,满车的垃圾恶臭就不好受,更何况炎热天气下垃圾还会发酵……
  而我,却依然踟蹰不前,没去扶那位坐在阴凉扶着额头休息的老清洁工。这些城市的美容师们,早早贪黑的工作,只为那城市更干净,这是一种默默无闻,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记得我较小的时候,曾好奇的问过一位老清洁工:“您,为什么要当清洁工呢?”老人十分慈祥,说道:“我老了,不中用,那些高职务的工作还是让年轻人当,我们啊!就扫扫地美化环境吧!”人,要谦让。
  在茂盛的茶园里,我疑惑,鲁冰花呢?我是四处搜熏,看到一只残败的花,枝、茎还在花全没了,但它的边上只剩下一小片花瓣。我忽然明白了什么,鲁冰花在春天开,花期一过,便将花瓣化入泥土,滋润着茶的生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鲁冰花,开在我心中的花,它如同城市里的清洁工一样,它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指导老师/梦  山)
 
 
 
 
《郑人买履》扩写
 
 
  “听说后天就是一年两次的大赶集!”“是吗,那得准备好东西换了。”“对呀,我家的老母鸡早就下了十几个蛋,我得换盐了。”咦?后天就是赶集了?郑人听说了,开始盘算起要换的东西。
  家里应该没有东西了,郑人又打量了一下,噢!对了,鞋!我的鞋都破了个大洞,底子也有些烂了,都新买,不然那风,都从那大洞里进。赶集前一天,他用绳子量好了尺码,打了结,放在了桌子上。
  赶集这天,郑人起了个大早,丑时就出发赶山路去了。快到集市时,郑人看到不远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加快了脚步。哇!好多的摊位,各种物品琳琅满目,人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郑人也开始寻找卖鞋的摊位,跟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找着合适的鞋。这双鞋质量好,就是颜色比较花,不适合我;这双鞋颜色老土了,不合适;这双鞋颜色不错,但是质量不怎么好……终于,郑人挑好了一双十全十美的鞋子,店家十分殷勤地把鞋子拿来,让郑人试试。郑人摸摸口袋,又翻翻衣袖,掏掏裤子兜,还脱了鞋,甚至连袜子也脱了。发现尺码忘带了,急忙要回家拿,店家不让他走,郑人跺着脚,十分着急地说:“我尺码没带,我需要尺码量。”店家不解:“你的脚不在这吗?为什么不用脚量呢?”在郑人与店家辩解间,人们都围了过来,也劝郑人:“尺码可以不用取,你可以用脚量呀!”郑人说:“我才不信脚,我只信量好的尺码!”说完,不顾一切冲出人群,回家去了。
  郑人在桌上找到了尺码,放进口袋,急急忙忙往集市赶,天已暗了下来,那还有什么集市,人们早已散了,只剩下冷冷清清的街道与寥寥无几的人。郑人一见此景,捶胸顿足,旁边还有几个行人,看见他,又议论纷纷:“你才取好尺码呀!摊都散了。”“就是,真不懂变通!”郑人十分沮丧,又掉头回家走,一边懊丧地说:“我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尺码都忘带了,我的鞋呀!就这么没了!”他打了个哆嗦,继续叨念,留下了行人不解的目光。(指导老师/秋  燕)
 
 
 
 
心中的明灯
 
 
  节俭是一盏明灯,它照亮着我人生的路,引领着我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家风家教。东晋陶渊明便是如此。有一次他们造完战船,剩下竹子屑与木屑,陶侃便把这些收集起来,堆放在家中,家人嘲讽他,邻里笑话他,他都不以为然。直到一次大雪,路面很滑,许多行人因此摔倒,陶侃便叫人把木屑、竹屑拿出来,铺散在地面上,行人就不易滑倒了,人们这才明白了这个用处,夸赞陶侃节俭。
  然而古人崇尚的勤俭节约,到了现在,却渐渐泯灭。现在的绝大部分年轻人,为了寻求阔气、“大方”、体面或刺激,经常大手大脚花钱,奢靡浪费,经常为在同学面前显得比较体面、不寒酸,早早地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钱、生活费,去且要父母的血汗钱。记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曾是中国反腐节俭最严厉的皇帝之一。当时明朝初期,官员们十分腐败,百姓十分生气。朱元璋知道了,便趁着马皇后生辰,摆上了两菜一汤,让文武百官震惊了,他们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而皇后生辰竟摆如此宴席,实是不可思议,朱元璋便趁机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四菜一汤”。
  与朱元璋正好相反的是现在的宴席。有一条宣传广告,广告中是一家餐厅,第一张桌子上两位朋友在吃饭,大鱼大肉摆满桌子,两人举杯互饮,第二张桌子上则是一对父子,孩子看到满桌蔬菜便开始发牢骚,爸爸只好叫来了服务员……
  勤俭节约为中华美德,节俭是我心中的明灯,节俭伴我成长,我们不应让美德泯灭,应让它永驻长青。(指导老师/淡  泊)
 
 
 
 
“小竹笋”风波
 
 
  “怎么可能?今天玩的难道是——指压板!”一看到讲台上那一块块花花绿绿的指压板,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刻就打起了退堂鼓。
  对于指压板,我早有耳闻。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刺球仿佛随时可以给人“致命一击”。君不见,指压板上出勇夫。在跑男团中,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小竹笋,简直成了最虐心的武器。今日终于有幸一睹“竹笋风采”,一试“竹笋威力”。望着这块绿色小竹笋,我迟迟不敢上去体验,只等女生全部体验过一遍,我才打算上去。我闭上眼睛,指压板仿佛变成了钉子板。我缓缓把脚放了下去,咦?没有想象中那么痛,刺刺痒痒的感觉。
  正式比赛终于开始了,首先是难度稍小的“金鸡独立”。首先,我们安排了几个个子娇小的女生在第二、第三位,据说个子小重心比较稳。而安排了比较高的女生在第一、第四位,我被安排在了第五位。男女两方各派一名“小将”上场了,只见男方战将身形有些庞大,不过他很快就找准了姿势,把头低着,脚抬起了一点,虽然有些晃动,但也还是挺稳的。再看我方战将,一只脚抬起,但左右似乎有些不平稳。呀!敌方倒了,但很快又换上一人。我是女方第五位,暂时不用准备。大概是男方重心把持不好,他们已经换了三位,女方第二人才上去不久。我们女方平衡力很好,许多人都站了一分多钟,而男方就大不相同,有些人摇摇晃晃如企鹅,有的人站在指压板上连着跳了几下,才放下脚认输。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到我时,我迫不及待地踩上去,才发现男方没人了。而我,虽然没有用武之地,几乎没上场,但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终于体验了一把“竹笋风波”。
  指压板,令人欣喜令人忧,耳闻不如目睹。今日知,指压板上必出勇夫。(指导老师/油纸伞)
 
 
 
 
绿茶人生
 
 
  茫茫大雪中,一个女人,牵着一个约摸六七岁的孩子,另一只手那和一杯绿茶,凝视着面包车里的一个男人,旁边的女人们都忍不住哭了,依然挥手招呼着他们的男人。那个女人,牵着她的孩子,上前叫住她的的男人,把手里的绿茶递给他。车启动了,她在茫茫白雪中,看着面包车消失……
  她辞去了工作,带着孩子和公婆,毅然离开了东北,来到了我们一座南方小城。而我,是正提着大包小包的中学生,因行李太多而想找辆出租车,便坐上了她的出租。她一头短发干净利落,一身衣服有些旧,而开车的手上却戴着一枚钻戒,晃得我眼花。到了小区门前,我不好意思地请她先开进去,忽然我开始担忧,她的车会不会散架?她的车估计不是二手的,二手四手都有了。在经过一些减速带时,证实了我的想法,车,停住了,再也发动不起来,我把行李搬出来,坐在长石凳上,她也拿了瓶绿茶,同我坐在一起,等她同事来。
  这时我才注意到,车内清新的气味原来是她的绿茶带来的。我便同她聊起了这枚戒指,她便淡淡地叙述起这故事:“她的丈夫十分拼命工作,攒了一些积蓄给她,但后来公司倒闭了,他便和几位失业的同事去大城市打工。直到一位同事告诉她,她的丈夫发生了意外,她便拉起儿子,迅速冲到商场,用积蓄买了这枚戒指。”我十分惊讶,她在得知丈夫去世后竟没掉一滴泪,而是冲去买戒指。她的同事赶来把她接走,只剩下绿茶氤氲的气味。
  后来,我在一家店又遇到了她,她有些颓废,手中还是握一瓶绿茶,不过,只剩下半瓶了。她手上又大又晃的钻戒没了,另一只手拎着一串新车钥匙,身旁停着一辆新车,我心里已经猜到几分,便坐下来询问她,她的嗓音有些沙哑,她把钻石变卖,换了一辆新车。接着,她把手中的瓶子拧开,将手中的瓶子拧开,将手中的绿茶一饮而尽。这个奇怪的坚强女人又落下了一滴泪,她连忙拭去。我安慰她:“那你也要像你丈夫一样拼命一点呀!”她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一样。
  我大学毕业后,才又遇到了她,她已经创办了一个大型的经营绿茶的公司,我在她手底下做了员工,发现她手上的钻戒回来了,而她喝绿茶的习惯仍未改变。我想,这应该就是她奇怪的“绿茶人生”吧!(指导老师/秋  燕)
 
 
 
这边风景独好
 
 
   法国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我们忽略的美,而这种美,也正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遥想80年代,汽车十分稀少,环境远比现在好,以前人们买不起昂贵的汽车,连摩托车也较少,都用自行车当代步车,或是自己走路。据爸爸回忆,当时,在马路上根本没有汽车,一大排自行车,摩托车齐刷刷地等在一旁,等指示灯提示时,便有无数量自行车飞驰而过。当年,能拥有二八自行车算是很好的,爸爸小时候,一直希望能拥有一辆自行车。直到拥有了自行车,爸爸对自行车的热爱与梦想仍未停止。
  现在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条件也变好了,渐渐地有了一些共享单车,如:小黄人、Hello bike、摩拜、OFO……这些共享单车便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只需要注册一下,扫一扫车上标注的二维码,即可开锁,供人们骑行。这些共享单车都是整整齐齐排在路边的,有的人把小广告贴在车身上,有的人把广告放在篮子里,甚至还有人把带有广告的小旗子也绑在插的车上,这给一些骑行的人带来了不便。
有一次,我从英语班走路回来,在过马路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居然有人把一辆OFO停在了马路中间的白线上,还是横着放的,来往的车辆都小心避让,生怕乱碰或撞到。可是,却只有一位有些老的伯伯,来到中间,把单车颤颤巍巍地搬到了路旁。我又在马路旁的草丛里,发现了一辆“摩拜”,我想像那位伯伯一样,也把车搬一下,但又碍于在马路旁,我有些胆小。不远处,有一位小青年,把手中的包丢给了朋友,赶忙过来,搬起自行车,整齐地放在路旁,让自行车和它的同伴放在一起。
  “一朝一夕彰显文明城市,一举一动展现美丽泉州。”我们要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让这里的风景更独特。(指导老师/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