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涵的作文本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李瑜涵的作文本

2017/02/21 00:00
浏览量
我的朋友圈
 
 
  世界就像是由无数个“圈”组成,一圈扣着一圈,四通八达。
  我的朋友圈除了校友外,大多数是与我喜欢同一个偶像的“队友”。这些队友们,都是不相同的。与理智的粉丝聊天,往往都是轻松的,但随性谩骂某个明星的人,还是有那么一两个。
  这些黑粉掀起了骂战,不利人不利己,却还“乐”在其中。也许他们只是想泄愤,又或者无所事事,才在网上惹事生非。
  两年前的我,也做过这样的事。闲着无聊与黑粉对骂。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幼稚得可笑。
  一个人敢惹怒你,一是因为爱,二是因为你对他造不成威胁,三是因为傻。后者往往多些。
  因为看一个人不顺眼,发动态明嘲暗讽的例子,早已不是稀奇事。这些话不仅伤人自尊心,还会留下后患,造成麻烦。
  有时候,谩骂是一把利刃,能让人失去理智,变得消极,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前几个星期,美国某乐队成员,因抑郁自杀。去年,乔任梁也因语言攻击离开了人世。
  可见,言语攻击的威力是多么强大。
  与此相反,赞扬、感谢人的动态却不多。
  整个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何我们不宣扬正能量,让世界干净无暇呢?
  在这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停止语言攻击,多赞美他人吧!(指导老师/梦  山)
 
 
 
 
 
不变
 
 
  往往我们改变不了一切,而到最后都会被时间改变。
  命运多舛,朝来寒雨晚来风。
  人们对小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天真的一面,但现在很多孩子都在早熟。宫廷剧,都市言情,尔虞我诈,改变了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像病毒一样,一个传染一个,思想都比原来的复杂很多。
  我们无法阻止,也罢,只能被动改变。
  这样的改变也不全坏。毕竟,世道就如此。提前了解助于防范,也是一件好事。
  南唐后主李煜,前一日还是天子,一夜之后就成了亡国皇帝。故此写下了《虞美人》《相见欢》等词,感叹世间变化,怀念从前。若他不亡国,也许就还是不理解朝政皇帝老爷,紫醉金迷,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这么说来,不变,就看不清,不珍惜以往。
  “变”这个字眼,涵盖了太多世间沧桑。我们在不经意中改变,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不忘初心”,是要我们在流动的世界里,保持一颗铁打的本心。我们也许做不到如郑板桥先生那般 “任风雨来袭,我屹然不动。”也没有那逆流而上的勇气,有时改变心境,有时随世间变换,只要不做害虫,只要为世界添砖加瓦,改变倒显得不那么偏执。
  也许,改变,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改变不了流年的逝去,它却让我们日渐老去,但它改变的只是容貌。我们改变不了过客的离去,它却留下记忆改变我们,让我们学会放手,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无常,它却改变我们,教我们珍惜眼前人。
  时代在变,唯愿初心不变。(指导老师/木  车)
 
 
 
 
选择题
 
 
  哪里会有那么多非黑即白?人生除了是非题,更多的选择题。
  一次读书交流会上,老师就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小偷情节,让我们发表看法。一个男生充满正气地发言,他说:“不管小偷是因为什么原因偷窃,他确实犯了罪,坏人就是坏人,没有什么可以宽恕。”
  他说完,底下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一个女生走上讲台,他认为那个小偷是个好人,他也没偷到什么东西,还是个孝子。
  他话音一落,先前那个男生迅速起立,桌子被他撞得有些歪斜。他脸上有愠色:“他怎么可能是好人?他可以靠正当手法!”
我觉得他俩说的都各有道理。
  这时候老师才道出道理:“同学们,其实在人生中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是个人都会犯错误,可这个错误并不能决定他是否是好人。文中的小偷,他是孝子没错,但他偷盗,所以他既好也坏。”
  同学们立即安静了,都在思考着老师刚刚说过的话。
  是啊!哪里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老师又开口:“同学们,在你们今后的人生当中会面临很多抉择。你们要从多方面思考,再做选择。”
  那节课,老师讲了很多很多,大家也受益很多、很多。
  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是人生中的一场考试。每个选项都有它的道理,而我们负责选出最好的那个。(指导老师/梦  山)
 
 
 
 
小钱大爱
 
 
 
  黑夜吞噬了最后一抹斜阳,屋外的空气,还有一点雨后的潮湿。
  不同与屋外的昏暗,“小树林”里洋溢着温暖与幸福。
  一想到乡村小学里的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读书……我就决定,一定要办好这次的“爱心义卖”。
  义卖现场吵吵嚷嚷的,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推销着自己的商品。可卖家却不断地砍价,一个原价二十元的商品,打了五折还嫌贵。我就不明白了,这东西这么新,对半还不够便宜吗?到最后都要捐给那些孩子们,有必要这么得寸进尺吗?我开始觉得,这次义卖,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我看了这么久了,还没有人达成交易,也不只顾自己的商品了,开始去别人摊位购物。
  我看中了一个手机支架,便问对方价钱。她回答说:“两元。”
  听了这个答案,我暗自吃惊:这么便宜!
  我立马将钱给她,要知道,这个东西原价要卖七元呢!
  接着,我又买了五六件商品,才回想起来:我还什么都没有卖呢!便到摊前,摆弄商品。
  一个顾客看中了一盒明信片,并举起来仔细端详。之后,他又打开包装盒,将里面的卡片取出。我看着明信片上,那精美的照片,不由得心动——不想卖了。
  “这个卖几元?”他问。
  我思索了一阵,道:“七元”
  只见他皱了皱眉,摇头:“五元”
  我也摇头:“五元不卖。”五元?太便宜了!先不说纸质,彩印也不止五元吧!
  他犹豫了一下,说他出六元。
  六元……算了,卖了吧,六元也是钱,起码能买半本书。也罢,我便把东西与他卖了。
  也许,义卖真的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一片心吧!也许,在义卖过程中,不应该想着太多私利,该一心想着帮助那些孩子们。这样,也许他们真的能够幸福吧……
  想通之后,也不太在意价钱,只要不过于离谱,就能够达成交易。
  结束之后,大家便把钱都捐了。
  虽说:“金钱有价,爱心无价。”只要有心就行,但不代表吝啬。
  屋外的潮湿被冲散了,月亮拨开了乌云,将光芒散向大地。望着月,我仿佛看见了孩子们淳朴的笑容,清澈的眼睛,又好像听见了他们欢愉的笑声……(指导老师/木  车) 
 
 
 
 
厉害了我的哥
 
 
  他说别在外人面前发脾气,他说别总是锋芒毕露,暗藏一手没坏处,他说要微笑,要夸奖他人,要靠自己……
  一年前我的脾气不是很好,说很差也不为过,因此总有人对我有意见,我也只是稍微后悔了一下,下一次还是该怎样怎样。
之后他被同桌调来做我的同桌。
  一次课间,我差点和一个女同学吵起来。我们吵了一会儿,我虽然发现自己理屈,却又挪不开面子认错。他终于开口,打断了争吵,那女同学走后,他对我说:“你脾气该收一收了!天天给自己树敌,有好处没有?”我几乎不带思考的马上摇头,他又如一个年迈的老者一样,说道:“没有人会喜欢被否认,你在如何有理有据,也无法扭转一个人的思想——那争吵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似懂非懂,他又教我一个方法,生气的时候就给对方写一封信,之后你就冷静了。——这是林肯的方法。
  我用过之后觉得颇为有效,便夸赞他:“你真厉害,此方法果真有效!”
  他微微一笑,又开始讲他的处世哲学:真心赞美是交际的法宝,微笑也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就算你再不喜欢,也要不露声色。
  听他如此一说,便觉得似乎太圆滑了一些。不喜欢某个人,也要装作很喜欢的样子,这样好吗?待人讲究真诚,违心的赞美不过是阿谀奉承,假装真心就是罪加一等,良心不会痛吗?
我不理解他,他多少有点少年老成的样子,我知道他很厉害,却无法接受这种做法与观点。
  他很少说话,但一出口就是一针见血。可神气之处在于,几乎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认为他是个成绩优异的安静的男孩子,但他却一次又一次不紧不慢地令人震惊,令人刮目相看。
他说这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确实很厉害,令人不可思议。(指导老师/淡  泊)
 
 
 
 
 
开在心中的花朵
 
 
  喧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繁杂的琐事,络绎的过客,匆匆的时光……有谁会放慢脚步,欣赏那世间的风景?
一次偶然,在书上看见一种名为“落新妇”的花朵。书中的图片上,落新妇漫山遍野,翠绿的叶子衬托着彩色的花朵,鲜艳,又有着种纯粹的美。
  我沿着街道,寻找落新妇。每当问店主,有没有卖落新妇,店主都摇头,有的很不耐烦,有的则漫不经心问了句:“那是什么花?”
颇有些失望地回到了家,我打开手机查找了这种花。看着图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当我在细细思索时,母亲催道:“快去读书!等会还要练琴呢!”
  过了几天,再次翻开那一本书,书上的落新妇还是依旧开得灿烂,它的美丽并不庸俗,我再一次动心,上网问哪个地方有落新妇。答案也几乎一模一样:不知道。
  也许是作者捏造的吧——我想。
  随后几日,我渐渐忘了这花,全力备战毕业考。
  作文考试的前一天,我又翻开这本书,才猛然记得关于这朵花的寻找。我挤出时间打开手机,一个网友回答:“这种花小区就有,叫落新妇吗?当真不知道。”
  隔天,我当真在小区里看见了落新妇,的确很纯,很美。
  原来,路边的小野花,也有“落新妇”这样的美名。它并不出众,却又出乎意料的纯粹。寻觅了那么久的花朵,竟开在每天必经的小路上!
  我们并不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个,可我们却又不平凡,如落新妇一样,我们拥有的,只有用心才能感觉到的美。(指导老师/梦  山)
 
 
 
 
面对欲望
 
 
  欲望,一个神秘,而又罪恶的字眼。让人欲罢不能,坠入深渊。
  一个内心坚定的人,才能摆脱欲望的束缚。被欲望左右,是愚蠢的,亦是可悲的。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用电棒电击一只小白鼠,电击过后,小白鼠便四处寻找电棒,之后,便每一会儿电一下,直至死亡。被电击会很舒服吗?绝对不会。可为什么小白鼠会一次又一次撞“枪口”上呢?它也许是快乐的,因为快乐从而想要,产生欲望。这只小白鼠是可悲的,因为欲罢不能,死在欲望之中,无法清醒过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欲望呢?首先,你必须拥有一颗坚定的心,明确的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成为欲望的奴隶,这的确不易。七情六欲,人人皆有。但若你踏出了第一步,覆水难收,跨入堕落的门槛。
  没错,人不能全无欲望,正确面对欲望,将充实你的生活。但在满足之前,你得权衡利弊,不可被它牵着鼻子走。
  没有欲望,你不会因失败而痛心疾首,而得到了,你不会骄傲。欲望比死亡更可怕,它就像沼泽,一陷进去,将无法脱身,从而放弃抵抗,任其摆布。它能让你失去自制,变得放纵。
  面对欲望,你要细想,这么做能或不能?好或不好?该或不该?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要因一旦毁于一世,满盘皆输。
  面对欲望,你,是否能遵从本心? (指导老师/淡  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大会在我们朗朗的背诗中拉开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是唐代李煜的《相见欢》。第一轮是轮番背诗,每个人都背了各自熟悉,或喜欢的诗词。又轮到我了,我稍作思考一下,决定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可以调素琴,阅经……”背到一半,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完了!好像忘了!呃,下一句是什么来着……算了,靠感觉背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我长吁一口气。可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漏了一句,唉,真是羞愧难当啊!
  接下来的飞花令,真是令我“爱恨交加。”带有“花”的诗句,可以说是非常的多,我决定从比较难的入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对方也很快地接了上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我不假思索,背出了这句古诗。对方的队员立马站了起来,说道:“黄四娘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就这样交换着背诵,我一时记不起来,又背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时一个对手大喊道:“背过啦!背过啦!”我本想再背一首,可无奈脑袋“短路”了,只能作罢。
  老师说我们队“成也萧何败萧何。”也对,要不是我没认真听对方说了什么,也不会输。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呐!输了比赛,一句又一句带“花”的古诗却蜂拥而来,例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花有清香日有阳”, “人面桃花相映江”……
  古诗词是要靠积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文化的传承,要我们一起努力。 (指导老师/梦  山)
 
 
 
手机的伤害
 
 
  随着时代的变化,手机已是泛滥成灾,“网瘾青年”也是越来越多。
  众所周知,手机对于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手机就如同毒品一般,你一旦碰上了,就会被迷惑。它一步一步地侵害你,你却毫不在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你会感到无比欢愉、空虚寂寞、焦躁不已。
  青少年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很容易染上“网瘾”。长时间玩手机,眼睛和颈椎都会感到不适,严重的会近视,甚至导致驼背,腰椎突出……这难道不是玩手机的巨大害处吗?现在这些病症“低龄化”现象,不就是手机导致的吗?
  手机,是青少年身边潜在的“杀手”,不仅“伤身”,还“害心”,《中小学生守则》中提到:“文明绿色上网”,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总会有些居心不良的人,通过网络来毒害青少年儿童——这简直耽误了孩子的终生!
  每每佳节团圆之际,少了欢声笑语,而更多的是,刷微博,晒朋友圈,这群无声的欢愉,在家人之间建了一道透明的玻璃墙。
  青少年不应该使用智能手机,这瘾染上了,就很难戒掉。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社会的进步,请对手机说:“不!”(指导老师/老山羊)
 
 
 
 
敲响教育的警钟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成绩变成了评定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呢?
  不错,每个家长都有满满无限的期望,但过于注重成绩,反而会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一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一个学生考卷不及格,他父亲就骂他是“烂苹果”,说他什么都不会。那个学生长大之后,就真的变成了小混混,打架、偷盗,最后他的家长悔恨当初。
教育需要认可和鼓励。如果家长在孩子考得不理想时,给予他足够的鼓励与信任,那结果又会怎样呢?这正是因为成绩而忽略的东西。
  “我只是想得到认可和鼓励,有那么难吗?”这是一篇文章中,一个学生的肺腑之言。家长们,有那么难吗?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能缺少认可和鼓励的,这样他们不仅活在自卑中,还会对这个世界失望,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家长们,不要吝啬那些鼓励的言语和认可的眼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何人都不会是“烂苹果”。只要细心发现,成绩之外,有欢笑,有善良,有约定,有品德,有人性。失败了,要给予鼓励,退步了,要给予信心。退步,只是暂时的,不能以一次成绩来评定一个人的标准。
  敲响教育的警钟,家长们,不要被成绩蒙住了双眼,看看你们的孩子吧,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令你们骄傲、自豪的地方!(指导老师/志  荣)
 
 
 
爱,就在身边
 
 
 
  中国人对爱的表达,总是含蓄的,有时还是迟钝的。
  流行歌曲早已将爱唱得泛滥,从而忽略了身边最无私、最真挚的爱。如果你还在人海中,苦苦追寻一份爱,一份属于自己的爱,那就请回家看看吧,那份爱一直在为你守候。
  看了太多“毒鸡汤”,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对,是爱。书上说,爱是理解,爱是温柔。细细一想,逼我上兴趣班,做练习的母亲,算不上温柔,也似乎不够理解我的感受。每次看到书上写母亲如何美、如何温柔、如何善解人意、如何如何……我都不免皱眉质疑。那时候,我觉得这个家,可有可无。
  从那时起,我对父母便有些排斥。他们问话,我总是“嗯,啊,哦”地敷衍一下。但他们却如同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似乎只是觉得我在耍小性子。
  一次晚饭,我一句“没话找话”引燃了火线,一场大战爆发了。
  “你到底怎么了?”父亲质问道。
  我翻了个白眼,一副无所谓上午样子,慢悠悠地回答道:“没有。”
  ……
  我和他吵了起来,直到被一阵铃声打断,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出门了,屋里只剩我和母亲。
  “别哭了,别哭了……”她听了我们的对话,也大概知道了原委。
  “你们……”我抽噎着。
  “好啦,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没事啦,我们都知道了,是我们不对,以后会顾及你的感受……”她柔声安慰我。
  我抱紧她,仿佛怀抱里有整个世界。我找到了,那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爱,原来就在身边。(指导老师/北  辰)
 
 
 
这声音真美
 
 
  在这尘世上,总有一种声音,如一汪春水,滋润干涸……
  “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比起着正规的南音演出,倒不如在家听我奶奶的现场直播,正宗的闽南腔,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平时我最喜欢听奶奶唱南音,只要我一说想听,奶奶便会清唱几句,换着不同的曲调。我觉得奶奶宝刀未老,几句南音,简直是小菜一碟。
  慢慢地我长大了,事情也就多了,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我还是会挤出一点时间来欣赏南音。“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她唱到,我问奶奶,“为什么经常唱这段呢?”奶奶告诉我:“春光明媚,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就像是人的一生中,最美的少年时光。”我看见奶奶眼里充满怀念,心里被触动了。奶奶已经老了……
  想到这,我开始抽空让奶奶教我唱南音。刚开始学得很认真,可时间久了,兴趣就开始打对折。
  有一句南音,我总是学不会,唱得有点低,奶奶教导我,要再高点。我心中一股无名火冒了出来,吼道:“学不会!你要再高,那你来唱啊!”本以为,奶奶会为我示范,却不想,她唉了一口气:“老了啊!唱不了喽!”
  我愣住了,嘴里发出一个单音:“啊?”
  唱不了了吗?这可是她最爱的南音啊!
  “没事啊,以后听你唱!”她说着,没有刚才的失望与惆怅,反而很憧憬。
  我清了清嗓子,唱到:“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
  奶奶展开了笑容,直道:“好听!好听!”(指导老师/木  车)
 
 
 
 
家庭实验室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要太大的地方……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我有一个家,温暖的,有趣的。
  也许是因为遗传,我从骨子里热爱化学,对化学有着一种向往。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让我想了解谜一般的化学,更深入的去触碰它。
  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实验,就是把白砂糖放在火上烤,会发生什么反应呢?我迫切的想知道答案。于是,我找了两个化学老师——我的父母。
  实验需要铁勺,白砂糖,报纸,还有酒精灯。但是家里没有酒精灯,就用蜡烛代替。父亲点燃了蜡烛,并将它稳稳的立在报纸上。我举着铁勺,母亲将雪白的颗粒状的白砂糖倒在勺子上。我将铁勺举到火焰的外火焰上,那儿温度最高。等了近一小时,白砂糖融化成了液态,有些泛黄,传来焦糖的味道,有点儿香。
  “固态变液态,是物理变化,只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而已。”母亲讲解着。
  慢慢的,黄色液体的颜色变成殷红色,不断地冒出气泡。我觉得神奇,凑近去闻了一下。
  “咦!”我呼出声来,“什么怪味?”
  白砂糖没有之前的香味了,颜色又变化了,我觉得实验也该结束了,可父亲却看着勺子,不知道在等待什么,而母亲又拿起相机,准备拍照。
  我非常好奇,便耐心等待。
  忽然,原来一直冒泡的焦糖燃烧起来,火焰只在勺子上方的位置舞动,但我怕烧着了手,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后来,发现火焰不会烧着手,便不再怕,我又开始观察它的变化。
  燃烧后的白砂糖,是乌黑的,固态的,而且一碰即碎成渣。
  那一刻,点燃的不止是白糖,而是我对科学的兴趣。
  我,父亲,母亲三个小科学家,构成了这样一个富有科学趣味的幸福的家庭。(指导老师/秋  燕)
 

 

总想为你唱首歌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难忘的少年时光,纯真的,欢乐的,亦是短暂的。
  童年,一个美丽的词,它流淌的是明亮的眼神,无忧的笑容,单纯的泪光……脑海中童年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童年的我,总会因得不到糖果而哭泣;总会因为一点小伤就哭天喊地;也总会因为大人的一句责骂就感觉他们不爱自己了。那个时候,眼泪,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此“廉价”的泪水,却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毫无杂质,清澈透明。
  童年的我,会因为一颗糖果,破涕而笑;会因为老师的奖励,笑得无比灿烂;会因为家人的关心,觉得心里暖暖的。笑容里,满是欣喜,连眼里都怀着笑意。
童年,是人心之所向。在那段时光里,有独特的欢愉;在那段时光里,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那段时光里,只有单纯、轻松。
  社会的复杂,总会让人不断地成长,但成长的同时,也扼杀了“纯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个时间段,都进行着蜕变,但也不乏有人一直保持着童心童趣。
我想,无论世界如何变化,童年经历的美好时光依旧不变,依旧是最纯真的时光。童年里的自己,童年里的回忆,总是无法抹去,无法代替。
  人生如歌,有起有伏,有笑有泪,而童年,会是我最欢乐的一段时光!我要为童年唱首歌!(指导老师/淡  泊)

 

 

一个人和一份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没有人能真正说得清。
  一个人心中的一份情,是份执念,一份总淡却不了的情;这份情里的那个人,必永世不敢忘。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有一个与我共同经历六年风雨,共同感受六年喜怒哀乐的闺蜜。
  这一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