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钰的作文本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高 钰的作文本

2016/09/21 00:00
浏览量

龙山寺


  在故乡安海中,唯有三处地方足以彰显风华,那便是白塔、安平桥、龙山寺。其中,安平桥风头最盛。但,我却最喜龙山寺。
  从龙山寺正门而进,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用玻璃罩住的观世音菩萨,它的手中,持着净瓶杨柳。佛像左侧,是一个用铁皮搭的,供人们点香火的小棚子。再往左,种着几棵不知名的树。倘若是夏天,便会绿得一片爽朗乖张;但若是冬天,便只剩得一片颓废之景,再没有夏季时的那般葳蕤。一阵旷凉的风吹过,徒留那风与树干的摩挲之声。
  从佛像右侧走去,有一个岔道,顺着岔道,会有一个青色的池子,养着几条锦鲤。若往左走,便是焚烧金纸的地方。
  穿过那儿,又是一条岔道。往左走,是两尊神佛的供奉处;往右走,通两个地方,一个约莫是正殿,还通着外面,而另一个,则颇像个小院子。
  正殿是所有供奉处中最大的,前来供奉的人也是最多的。如此一比较,倒显得后面那个小院子颇是宁静。
  小院子前有个小亭子。许多小商贩经常会来此地摆个小摊,卖些孩童的零嘴儿。当然,菩萨心善,倘若那些整日风餐露宿的流浪之人有缘来到此处,也会让他们来到寺庙中避几日风雨。
  儿时,我见着流浪汉总会有些发怵,总是躲在奶奶身后,用畏惧的目光打量着他们。现如今,虽已不是那么胆寒,但多少还是会有些害怕。
  走进小院子,望见那条石条铺成的小条椅,忍不住伸手去轻抚。那石条上崎岖的纹理,就像奶奶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皱得沧桑。
  蓦然垂眼,才发现院子上空洒下的零碎日光,也洒在了手背上。方才了悟,是日光,照得手暖乎乎的。
  从院子走出,走到正殿那条通往外面的路上,看到了一棵老态龙钟的树。小时候听奶奶讲起过,似乎是叫什么“编枝花妈”?还是什么“菩提枝妈”?还是……到底叫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奶奶同我提起时,我被她枝啊枝花啊花,枝枝花花搞得一头雾水,听得云里雾里的。
  回首,望那龙山寺的正殿,缓步走下回家的石梯……(指导老师/老山羊)

 


 感谢,2016有你


    有一段友谊,它很长久,很美,很纯洁。它是一个秘密,一个属于三个人的秘密。
    每日清晨,我、你和她,总会并肩一起上学。一路上一起听着一首歌,嘴上讲着各种八卦,叽叽喳喳,好不欢快。
    来到学校,各自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相视一笑,这微微一笑,虽没有倾国倾城,但却也是倾了三人的心。
    中午放学,我早早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背上书包,等待她俩。“老潘快点,阿雨都收拾好了。”“老潘”边慢腾腾地收拾着桌面,边慢悠悠地回答我,而一旁的“阿雨”,已经默默拿起数学作业做起来了,我也跟着做起来。
    等我们作业做完后,“老潘”才收拾完。我和“阿雨”便强拉着“老潘”走人。她被我们拉得魂都飞了,整个人在风中凌乱。
    一路上,我站在中间,双手搭在两人肩上,颇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一路上,照常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下午,第一节下课。我们都凑到了“老潘”的桌前。双手边翻着她的文具盒,嘴上聊着各种话题,从“xx考试不及格”到“最近上映了什么好看的电视剧”,聊得兴致勃勃。“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和“阿雨”跑回自己的位置。只留下“老潘”和她的文具盒再一次在风中凌乱。下午放学,依旧是“老潘”收拾得最慢,也依旧是我和“阿雨”做完作业,她才收拾完。
    一路上,依旧是我走在中间。
    虽然,这只是日常的生活,但每一个回忆都温暖了我。
    感谢2016有你,2017让我们继续一起走!(指导老师/梦  山)

 

 

父爱,触动我的心灵


    父爱,不像母爱那么伟大,但却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
    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它不是炎夏中的一杯甘洌的清水,但却是寒冬中的一处收容所。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音乐。爸爸知道后,偷偷拿走了我的MP4。我回来后,发现MP4不见了,十分懊恼。这时候,爸爸轻轻地推开门,慢慢地走了进来,小心翼翼地将我的MP4放在了桌子上。我看到MP4回来了,十分开心,连忙将它开机。我看到列表中不仅多出了许多我喜欢听的歌曲,并且都是无损的。我这才明白,原来爸爸不是没收了我的MP4,而是为我下载更多的音乐呢。
    过了一段时间,爸爸拿出了一个耳机送给我,这个耳机是罩在耳朵上的那种。旁边有两个黑色的“小棉球”,中间,由一条扁扁的圆弧形的钢铁连接而成。看到这么潮流、小清新的耳机,我喜欢得不得了。爸爸在看到我拿到耳机后,那兴奋、激动的表情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但还是被我发现了。那一笑,虽然没有倾国倾城,但却触动到了我的心灵。也可说,那是一抹充满爱意的笑容。
    在每个夜晚,我听着歌曲,总会想起爸爸所给予我的父爱,而后甜甜入睡。
    父亲的爱,深沉而含蓄。它不比母爱溢于言表,但它却情浓于水。(指导老师/闲  人)

 

 

那些话,那份情


    每当在雨中漫步或在寂静无人的夜晚仰望漆黑一片的夜空时,我总会想起那句话,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情。
    那日,我和父母去登山。只因为那个爱冒险、爱贪小便宜的老爸在某个旅游攻略上看到了逃票的方法,所以便动员全家走小路。
    我本以为只要绕一小段路程就好了。哪知,是从山的侧面爬上公路。
    一路上,爸爸走在前面,我和妈妈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不知道走了多远,我的脚突然被缠住了。往下看,是几根枯树枝。我试着迈开脚,谁知还是不能移动半步。我十分烦躁,再加上前面走的路途遥远。我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发起脾气来。
    一直走在前面的爸爸听到声响便连忙往回走,他帮我弄掉了脚上缠住的树枝,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他又继续走了。我虽然嘴上骂骂咧咧,但脚还是动了起来。那时候,我便知道,此生,注定离不开这句话。
    爸爸对我“望女成凤”。每天逼着我做一张95分以上的电脑考卷和两页奥数题。有次,我在考试中碰到了一题从未接触过的题目,一时间竟无从下笔。我在草稿纸上不断地演示着各种方法。将X代入各种公式中去,就在绝望边缘时,我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那句话和那份对我的期望。我重新振作起来,检查着之前的方法。
    终于!我成功了!
    那句话,带给我希望,只因为它含有父亲对我的期望。(指导老师/黄老师)

 

 

感谢有你


    迎着每天清晨的阳光,千丝万缕,照耀在我和你的身上,真的很想对你说一句:“陪伴了我这么久,感谢有你。”不知道你是否能听到,但我还是想说。
    每天起床,你总是悄无声息地迎向我,而我则用那冰凉冰凉的手,顺着毛抚摸着你的脊背,贪婪地抚摸着你温暖的小身躯。而你,似乎不介意那冰凉的触感,从喉道中发出呼噜声,任由我抚摸。每当这时,我总会抱起你来,放在腿上,用手去蹭你的小脸蛋,将你下巴的小赘肉嘟到脸上。看着你一副不情愿的小胖子模样,我总会笑出声来。
    高冷的小家伙呀,你可知,我最想感谢的是你?每天傍晚归家,还未走到家门前便已听到你思念我们的声音。打开门,你小巧玲珑的身躯便紧紧拉住我的腿,待我蹲下想安慰你时,你便投入我的怀中,犹如乳燕投林。此时,我总会将你抱起来,走到阳台上,感受落日的余晖。同时,将你轻轻拥在怀里。夕阳西下,背影唯美,一切安好。
    粘人的小家伙呀,你可知,我最想感谢的是你。
    每当我有烦心事时,总会与你诉说,不知你听不听得懂。但每当这个时候,你总会轻轻地叫着,像极了在安慰我。小家伙呀小家伙,你到底想对我说什么?是让我别再难过,陪你嬉戏、玩耍呢?还是让我积极面对明天?我总会摸摸你的头,说道:“还是我家小栗子最懂我啊!”而你,总是轻轻蹭着我的裤腿。
    善解人意的小家伙呀,你可知,我最感谢的是你?
    亲爱的高家阿喵,或许你听不懂我的话,但是我最想感谢的却是你啊!(指导老师/闲  人)

 

 

我的表情包里没有“蓝瘦”
 

    曾几何时,许多人说过我不爱讲话,就连新的小提琴老师也这么说。我想,他们只是不了解我而已。
    真实的我,并不如此。
    喜欢雨季中独有的凉。每每独自撑着绿茗色的伞,步入竹林之时,心情总是格外舒畅。不知是因为喜爱这梅子黄时雨呢,还是喜欢雨季中的几许凉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总爱停下脚步驻足倾听,就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亦或是在等待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那伊人的歌声吧!
    也许,只有在安静的地方中,我才能释放自己最独特的一面!
    冬日的夜晚,凉意无限。就算是盖着两层厚厚的棉被,也抵挡不住属于冬天那彻骨的寒。 兴许是受古人的影响,在这寒冬腊月,我竟还要带上耳机,聆听许嵩的《清明雨上》,拿起书本,品读名著。不知,我是在感叹那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才智过人,还是那阴阳家祖先郭璞的算命本事过人,或是感慨琉璃世界的割腥啖膻彰显你巾帼红颜的豪情呢?
    在凉意无限的夜晚,兴许,我要当个“夜猫子”吧!
    冬日早晨,微凉,但阳光照在身子上却十分暖心。我的手冰凉冰凉的,一大早便来祸害我家阿猫了。
    这时,一个毛色为黄白相间的喵星人闯入眼帘。我伸出凉凉的双手在它身上取暖。摸上去,暖暖的,很舒服。 也只有这时,才能释放我的小孩子心性把,哪怕,是对着一只猫。
    我的表情包里没有“蓝瘦”和“香菇”,但却有最普通却又最珍贵的情感。(指导老师/梦  山)

 

 

风景就在身边


    从书柜中抽落几本淡黄色纸页的书——四大名著,抖落纸页上的灰尘,翻开书本,淡淡的书香,带我进入那熟悉的地方,每次翻阅,都能望见不同的风景。


葬花吟


    那满树的花如一只只舞倦了的蝴蝶,悠悠扬扬地落下,终于落成了一地的残花。你担着花锄,瘦弱的身子在风中似乎随时会倒,单薄而又无助。你也多想化成这一地的残花,去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啊,那里没有寄人篱下的痛苦,没有孤独与落寞。
    你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说尽了你的清高而短暂的生命;你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说尽了你叛逆而孤傲的性格;你的“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抛出却为谁”,说尽了你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对宝玉的无边思念。

    杜鹃啼血,可是你千年不变的咏叹词?


梁山行


    你力大无穷,垂杨柳被你连根拔起又被你倒转栽下;你拿的禅杖不是一般人得以举起的重量;你为兄弟而杀了屠夫的事使我心中那股潜藏的义气澎湃。投奔梁山泊,使你结识了杨志、晃盖、吴用、宋江、欧鹏、扎明等好兄弟,你乃是一介武夫,不懂文人的雅俗谈吐。
    来,这杯酒干了,我敬你是一条好汉!


 借箭记
 

    你让人家扎出草人,摆在船上,迷惑敌人,让其射箭于草人之上。如此妙法,世人怎能不佩服?人称“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但在我心中却为你大呼冤枉,你的聪明才智,世人有谁能与之攀比?
    都说品三国,但我却为你的羽扇纶巾而倾倒。


取经记
 

    从菩提师祖那得来武功以及法号“悟空”的你,却成为唐僧取经路上的大徒弟,表面上你没有三师弟沙僧的本分老实,没有二师弟猪八戒的圆滑,在不识时务者的人眼中,你不过一介泼猴,但实际,你却比其他人更为出众。
    取经路上,若不是有你一路相随,保驾护航,唐僧早就化成了白骨,或成为妖怪口中长生不老的仙药。
    书中自有美景,细细品读,最好的美景也不过如此?(指导老师/淡  泊)

 

 

古城念想


    泉州古城的各种小吃很早就闻名遐迩,每次的品鉴,都能尝出不一样的色彩,亦如品茗,不同的心情品出不同的美好。
    “嗒、嘀嗒……”又是一场春和雨的重逢,又是一场梅子黄时雨。雨珠顺着绿茗色的伞滑到伞边,滴落而下,透过雨帘,西街映入眼帘。“久仰大名,西街!”我轻启唇,用小小的声音说道。
    走到百年老店前,端着瓷碗,用汤勺舀起一粒黑芝麻汤圆,递到唇边。唇微张,带着余热的汤圆顺势滚进嘴里,轻咬,黑芝麻馅挣脱出白胖胖的汤圆的怀抱,流入喉中。只一个字的印象——甜。
    再度咬下,薄薄的外皮缠绵于唇齿之间,甜而不腻,犹如在这美丽的古城中的生活。
    不知怎的,想起了出生地的小吃——安海土笋冻。传闻,这是郑成功在打仗时发明的一道简餐,继而演变成现在的土笋冻。
    入口时,滑而凉爽,有弹度既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以往每次放学经过卖土笋冻小贩的摊时,总会停下来,花个三两分钟吃一碗土笋冻。要说卖相,实在不好,灰色的冻中夹杂着白色的小虫子,仔细一看说不定还能看到小虫子后面带着一条黑色的东西,细细长长。不识货的人看了之后,说不定会觉得那白色的小虫子一直在不停地蠕动。
    移步走到下一家百年的小吃老店,一看招牌,是一家煎炸专卖的店。“老板,蚵仔煎有吗?”
    “有啊,你要加辣还是不加辣?”“加辣,来一个。”“好咧!”听着老板那地道的闽南话,心里不觉一暖,那暖流汩汩地上升到心里。
    过了一会儿,蚵仔煎炸好了,光泽鲜艳,在白炽灯的灯照下,油光亮丽。咬下酥酥的外皮,里面所包的馅一下子露出来,胡萝卜、肉、蚵仔……味道还是那熟悉的味儿,如此甚好,一切还是如此安好。
    雨停了,歌声滑落,叶亦飘落。一阵风轻轻吹来,看似平静,实则却已然吹皱了一池春水,留给心中一片小小的悸动……(指导老师/木  车)

 

 

有这么一群人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整天在吃瓜,他们整天不明真相……他们叫网民。
 

NO.1不明真相


    某天,你在一个叫QQ的社交软件上聊得正嗨,这时,会有人发一张表情图,上面的小人一脸问号,配图文字则是“一脸懵逼”。一查看他的马甲——“不明真相的群众一枚”。


NO.2吃瓜


    这时,会有人说一句话——“我就吃瓜”。你心血来潮地问他:“冬瓜、西瓜、南瓜、傻瓜……你吃的啥瓜?”兴许,他会发给你一张表情图,上面的小人正拿着勺子挖西瓜,配图文字“吃瓜群众”。一查看马甲——“吃瓜群众一枚”。


NO.3管理员
 

    你受不了了,于是,你爆了粗口,先为你默哀三秒钟。为何?因为你要“死“了。潜水的管理员以杀马特的速度,成功把你禁言了。他会在私聊里说:“以后不能再爆粗口,再有下次就踢出群,吧啦吧啦吧啦……”一查看马甲——“管理员”
 

NO.4静静


    管理员帮你洗脑完了,你的禁言时间也过了。于是,你继续和网友们东扯西扯。这时,你熟悉的表情图又来了,上面的小人十分生气,配图文字是“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又或者是一个小人拿着枪,上面的文字是“你们的嘴是加特林啊,一上线就991”。于是,有人说:“一起来黑皮啊,有你更快信不信,”于是,那位发表情图的人弱弱地说了句:“信。”


NO.5夜猫子


    没心情继续聊的你默默去刷空间,别忘了,现在是北京时间凌晨二点三十分!你将会看到一条说说,上面写着“我要去睡了”。掐指一算,于是你也跟着睡了,但隔天早上,你会看到他每隔一小时发一条“睡不着”。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搞笑、严肃、吃瓜、想静静……他们多姿多彩,在这个新时代,他们叫网民!(指导老师/淡  泊)

 

 

唉,就差一点
 

    生活是美好的,正因为有许多遗憾和无奈,才足以构成一些美好。
 

——题记
 

    这天,我们正在比赛吹羽毛。
    第一轮开始了,我看到一位同学正鼓足了腮帮准备与对手一较高下。这时,我的捣乱之心窜出来了。正当那位同学吹得正起劲时,我的一阵东风,吹熄了那位同学的好胜之心,同时,也照亮了另一位同学的好胜之心。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另一位同学还未“东山再起”,便被我一阵风,扇到了唐古拉山脉,去长江的发源地重新修炼了。但可惜,没被我扇移轨道。
    第一轮,以两人平局的结果僵持到下一轮比赛。
    第二轮开始了,我抱着一种“上一轮让你侥幸逃过,这一轮让你死无全尸”的心态准备继续扇风。
    两位同学都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只想快点结束此轮比赛。于是,都拼命地吹啊吹,吹得两颊发红。我见此时胜负难分,拿着书的手一扬,两片羽毛漫步轻舞,真不知花落谁家。经过两位选手的辅助,显然,已经有了结果。但我依然有些遗憾,因为,没有一招便将其“斩杀”得落花流水。
    终于,轮到我们队了。比赛开始了,我一直往右扇风,尽量不波及到我们队的羽毛。眼看对手的羽毛就要落地了,我们不禁大喜,哪知,下一秒便被对手一个“华佗再世”,给救了回来。这样的情景反反复复出现了几次,好似猫逗老鼠。对手终于不耐烦,主动出击。我那叫一个猛扇风啊,就在对方的羽毛快要落轨这时,我方的羽毛却先“投降”了。我不由得感叹:就差一点点啊!
    凡事或许都会留个“一点点”,让你带点遗憾,但这未必就是坏事,些许的遗憾,会让你更加谨慎,让你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指导老师/泽  胜)

 

 

小巷
 

    第一眼看到这条小巷,我首先想到的词是“古楼”,或许是因为我经常去一些遗址旅游的缘故,小巷给我一种熟悉感。
    古式建筑的楼序,一望无垠;石材铺的小路,弯弯曲曲,给人以一种羊肠小道之感。我抬头望去,蓝天白云,一切安好。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房子有些像徽派的建筑物。或许是那儿也有许多类似的古派房屋吧!
    有一户人家阁楼上的窗户是打开的,或许是屋内太闷,开着透透气吧!石板路上凹凸不平,一道道明显的缝隙,想来也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房顶的屋檐,恰似故意多出来的,若无其事地遮着阳光,而屋檐没有挡住的那部分阳光,直奔石板路而来,阳光紧紧拥抱着小路,仿佛一对失散多年的恋人,缠缠绵绵。若是行人这时路过,走在石板路上,兴许会破坏了这场景吧!
    闭眼漫步,我在感受着古楼的气息。我走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几次踉跄,险些摔倒。我不禁伸手去扶住那房子,木板略微有些潮湿。几许薄凉,徜于这古楼小巷中,恰似不经意地撞到我这过客身上,我不禁缩了缩脖子。“阿林,早上好!”抬头,一个小孩推开窗户,大喊道。“你也好啊!”从对面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只是在这古楼中,声音回荡在狭长的小巷里,变得有些空灵。
    到了晚上,灯火阑珊。一个穿着古装的小贩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地叫卖。走到我身边时,他问我:“客官,您可要买一些小玩意儿?”我低头看了看他担子里的东西,白糖糕、麦芽糖……除了麦芽糖,没一样现在常见的。
    晚上的小巷人很多,但都是古人,与我早上见的一点都不同,我不禁联想到辛弃疾写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处”。
    小巷悠悠,禁不住的是那不可控制的浮想联翩。(指导老师/裴老师)

 

 

误会
 

    误会,是生活中的一处美,犹如春天的姹紫嫣红,犹如“万花丛中一抹绿,万绿丛中一点红”。
    或许,误会就是你“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它”。
    踏红楼,窥黛玉葬花;品三国,为诸葛先生的羽扇纶巾而神魂颠倒。曾几何时,又曾安静地伏在窗边,感受着一缕阳光轻拂面庞,脑海中回想着那年青春所遭受的误会?或许,正在进行时。
    忆起以往,是否依稀记得曾有一人大力用一叠作业拍打你的桌面?那是逝去的时光;是否依稀记得曾有好友与你冷眼相随?那是逝去时光中的误会、误解;是否依稀记得曾经与那位冷眼相随的好友相互拥抱?那是逝去青春中你使用了误会消除律的结果。曾几何时,闺蜜二人又在感叹年少的无知?那是误会的美,它绽放着属于它的奇光异彩。犹如薛宝钗,像她一样在傲雪寒冬时,绽放的傲雪寒梅,在繁华凋零之时,芳香弥漫。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留络心中,一片属于误会的悸动。静静聆听琴声婉转,在小提琴特有的低沉与明亮之中,拾得误会,在敏捷的指法与梦幻的弓法之中,留得一份属于误会的一片明媚春天。在林微因的“是爱,是春,是温暖,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提炼出误会的精华。
    茫茫人海,何必总做那颗璀璨明星?做一名躲在墙角中的人,观察属于误会的感人故事,也是极好的。
    对误会的理解为何一定是贬义?它所带来的美,足以让它成为人们口中的一代网络词!(指导老师/淡  泊)

 

  

让羽毛掉下来


    看着雪白的羽毛在一个同学的腮帮子的助力下,飘扬在天空中,让我想起了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
    但好景不长,我随手拿起一个本子,使劲地朝羽毛扇起风来,使羽毛偏离那位同学的嘴巴,往高处飞去。那位同学似乎也有些慌了阵脚,霎时,羽毛躺在了地板上。而那位同学看到即将到手的励志卡“飞”了,顿时捂着胸口,露出一副心塞的样子,回到了座位。而幕后的始作俑者——我,在一旁得意地笑了。
    现在,我们正举行的环节是“落羽归根”。主要是把羽毛吹进盒子里,但因为有我的阻碍,许多男生都在这一环节中败北了。这时,轮到我们组的女生上场了,我停下了手中准备捣乱的动作,参与进了选拔代表的激烈讨论中。过了一会儿,结果便出来了,是我和我的同桌。而没听清楚规则、一脸迷茫的我,就这么被推上了赛场。
    我把羽毛举高,用嘴使劲吹,可还没吹高,便掉下来了。顿时,大家笑声一片。我把机会让给“替补员”同桌,但同桌也是没吹几下就掉下了。我本来感到有些遗憾,但后来也没有人吹到盒子里,我的心顿时就开朗了。
    轮到下一个环节了。这个环节叫做“羽毛球没有球”,主要是用嘴把羽毛吹到对方的区域。这一次的代表人员还是我和同桌,我把羽毛放在嘴巴前面,避免再出现之前的失误,当羽毛即将飞越同桌的境界时,同桌一个“如来佛吹”,把我的“羽悟空”打到了“如来山”的“山脚”下。我正想补救回来,不料,这一吹使羽毛掉在地上了。 轮到同桌吹了,只见同桌憋足了气,正要出大招之时,突如其来的笑声使同桌破了功,跟着笑起来,我也忍不住笑场了……
    这节课在我们愉快的欢笑声中结束了,吹羽毛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方法,没有做足准备是不行的。(指导老师/泽  胜)

 

 

被遗忘的角落


  总有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尘封着属于旧时光的回忆。偶然的发现,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打开属于儿时的回忆,使你不忘初心。
  上了高年级后,我便没有什么时间在夜晚发泄烦恼或是吹吹晚风,听听摩托引擎的声音了。
  一天,我被老妈逼去阳台挂上湿衣物。“呼——呼——”秋夜的冷风使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虽还未入冬,但也有些寒了。
  “嘀嗒,嘀嗒……”窗外下起了小雨,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充斥着我的整个鼻腔,也似乎打开了我的思绪。突然想起:已有好些时日都未曾注意到那块儿时的玩耍之地了,原来的这个地方对于从小喜静的我,是多么祥和宁静……
  眼眸下垂,瞄见前些时日台风刮倒的树木,不禁有点惋惜。对了!还有巷子那头的阿婆!她住的铁皮房子不知道有没有躲过那场台风。我使劲地往外瞄,终于看到了,可房子却倒了,老阿婆在巷子里走着,那只白色的老狗跟随在她的身后,。掐指一算,阿婆也有八十几岁了吧!那只狗是什么时候跟着她的?忘了,只记得,好像打从我住在这时就有这条狗了吧。记得儿时,我总是在那块空地上玩,有一次被狗追着满巷子跑,还是阿婆那一叫,才使狗消停下来。现在一想,也算有惊无险。那块空地承载了我很多回忆,却在多年后险些被我遗忘。
   “喵——”一声猫叫,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拉回了我的思绪。哦!原来是栗子(猫的名字),我俯下身来用手轻抚它的毛,因为享受,它发出轻呼声。看着侧卧的大猫咪,我轻轻地拍了它一下,示意我不抚摸了,它也即刻领悟,“咻”的一下,跳走了。
  我走出了阳台,透过早已挂好的衣物的缝隙,淡淡地笑了。(指导老师/淡  泊)

 

 

意外

穿越古今,游览中外。“意外”也许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名词。但过程中却都会充满各种巧合和误会。曾经,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一位富有的老妇人同她的车,杵在马路边。“看样子,是车坏了吧!”一位路人感叹道。“我们要不要去帮她一下?”她旁边的那个人回道:“还是算了吧,我们和她两不相识,就算你去帮了,她也未必会感谢你。再说了,如果这个人是骗子,上演一出连环诈骗怎么办?还是算了吧。”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青年骑着摩托车经过,她在老妇人面前停了下来,问道:“请问您怎么了吗?需要我的帮忙吗?”老妇人连忙答:“需要帮忙,我的车子出了一点问题,你能帮我看一下吗?”那个小伙子看了一眼机箱,从摩托车的后备箱拿出几个工具,一拧、一按、一提便好了。

老妇人连忙道谢。没想到这时青年人开口说:“关于报酬,我可以提个问题吗?”老妇人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但又转念一想:算了,还是接受吧,大不了算今天倒霉,破财消灾。“可以,你说吧。”本以为青年人要“狮子大开口”了,但没想到,他只说了一句话:“钱我不要,但你以后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给予帮助。”老妇人便答应了。

在回去的路上,老妇人看到一家小餐馆,觉得肚子有点饿,便进去吃了点东西。她看到服务员挺着一个大肚子走过来时,不禁想起了那位青年人的话,于是在临走时留下了一大叠钞票及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不用找钱”。

怀有身孕的服务员看到那位老妇人不见了,以为人跑了,心想:又要被扣工资了。可当她走近时,却看到了那一大叠钞票和字条,当她看完字条内容时,泪流满面。

回到家,她将钞票放好。看到疲惫不堪的丈夫已经熟睡,她心想:丈夫不用再因为孩子的奶粉钱而那么辛苦了,有了这笔钱,就可以暂缓一段时间了。

她躺在丈夫的身边,也睡着了。她的丈夫,正是帮老妇人修车的青年!

都说好人有好报,这个故事,看似如一个意外,却又不像一个意外。大概就是这种“好人有好报”吧!(指导老师/秋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