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煊宁的作文本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吴煊宁的作文本

2016/09/20 00:00
浏览量

水蓝,我永远的天空


    水蓝,是天空的颜色,它那么大,一定能包容你的所有错误;水蓝,是海水的颜色,它那么宽广,一定能倾听你的所有心事。
    我喜欢蓝色,因为它深邃、成熟、沉稳,更因为它是天空的颜色。每次遇到喜事,我都觉得像一抹水蓝绘在我的心上,使我的心有了像海浪一样的波动,心中藏不住的喜悦与自豪溢于言表。
    水蓝并不同于其他颜色,它不如红色的艳丽,不如金的灿烂,也不如绿色的清秀,亦不如紫色的神秘。但它是海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而水蓝就是我心中的一片天空,每当见到水蓝我就觉得心中所有的不满都被引走了一般,心中只有一种淡如止水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水蓝对我来说和其他颜色不同的原因所在吧。
    我曾在书中读过一句话:蓝色不是最美的颜色,却是最吸引人的颜色,因为它能带走你心中的浮躁与不安,使你学会成熟稳重的生活,将一切变成心静如水。
    其实蓝色也分很多种,清秀的湖水蓝,沉重的深蓝,妩媚的绿蓝……而我却独爱这水蓝,因为水蓝不仅是沉稳、成熟之色,更是自由的颜色,我是一个喜静的人,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自由的美好。或许这也是我一眼就喜欢上水蓝的缘故之一吧,毕竟人都是向往自由的。
    在水蓝之前,我也喜欢过红色,喜欢过金色、喜欢过粉色,却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儿味道,直到见到水蓝,我才发现我喜欢的就是自由中带着沉稳,不骄不躁的感觉。
    愿我心中永远有一片水蓝的天空,伴我走过四季,直到永远。(指导老师/秋  叶)

 

 

圈圈的命运


    人生就像一个命运的轮盘,指针的走向永远是未知数。就像套圈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得还是失,但只有带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拥抱每一天的幸福。
    在小树林的最后一节活动课上,我们举行了套圈活动,看着桌上各式各样的物品,不禁有点儿心痒痒了。
    终于,套圈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第一个同学带着难以掩盖的激动的心情上场了,可惜出师不利,三个圈下来,什么也没套中。就像是魔咒一般,同学们都接二连三地失败下场了,眼看大半轮过去了,仍没有人投中,场上的气氛渐渐有些低沉。但毕竟游戏还是重在参与,所以大家又打起精神来,为下一位上场的人加油助威。
    只见他淡定从容地上场了,目光游走在各个物品上,他定下了目标,轻轻地将三个圈圈陆续投出,一个不中,二个不中,第三个终于中了!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叹声,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
    接下去的反投环节也很有意思。大家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把圈圈丢出去,场上一片欢声笑语,我也投中了一块橡皮,这是我今早唯一的战利品。我心里正乐着呢,谁知道在下一轮的合作环节我带来的mp3被人投走了,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可我又转念一想,这才是人生的滋味,有得有失。
    虽然这只是一场游戏,但其中却有深刻的内涵:人生有得有失,才是公平的。但无论是失是得,都应该乐观面对,因为命运是公平的,不会一直给予,也不会一直失去。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永远拥抱快乐。
    套圈就像是命运,有喜有悲,有失有得,只有乐观的心态,才能拥抱快乐。(指导老师/梦  山)

 

 

曙光初照


    每一条路上都会有不同的风景,但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最美的风光!
    从小我就有一个毛病,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坚持到最后,总是半途而废。因此,我从没有真正将一件事做到最好过,而我却从未意识到半途而废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损失,直到有一次……
    那时估计是凌晨四五点,我醒来后便怎么也睡不着,一时心血来潮,想爬到山顶看日出。我去到就近的山下,这时山路冷冷清清的,我将衣裳拉好,趁着微光一步步往上爬。这时天还没亮,只有东边一缕若有若无的晨光。我望着那一缕光线透过树缝,照在地上,变成一点点的光碎,竟有些感叹!连光也这样执着,哪怕只有一丝也要穿越万里,照亮这个世界。
    其实我并没有多喜欢爬山,只是消磨消磨时间,所以还没到半山腰,我便有了放弃的念头。此时,又一抹曙光照下,我望着东边刚冒出亮光的太阳,心中一动,又继续往上爬。忽然间,我一不留神,踩到石头,摔了一跤,膝盖摸着生疼。我皱了皱眉,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倒霉。要放在平时,我可能已经因为没有耐力而回到山下了,但我身旁出现了一个大约五岁的孩童,他一蹦一跳地,一不留神也踩了个空,他的小手臂上因为与地面摩擦,立即出了点血迹。我正犹豫要不要上前去帮忙,却发现孩童活泼的身影已经走远了,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阳光。
    我愣了,一个孩童都能做到这样,我又有何理由不去坚持呢?于是,我迈着有些沉重的步子登上了山顶。此时,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曙光照在我的身上,心里暖暖的,我环顾了四周,竟然是这样美!
    在曙光的照耀下,有多少人正在努力,或许过程难免有风雨,但只有坚持,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指导老师/木  车)

 

 

我真的懂了
 

    人生像一本难读的书,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用心去体会,每一句话都必须用生活去体验,用心灵去感受。
    记得那时候我还小,遇见不顺心的事也从未想过去解决,只会哭闹,然后就会有一个人来安慰我,帮我解决所有的事。而那一次只有姐姐在家,我肚子饿了,便使出了惯用的招数——哭闹。可姐姐却不领情,怎么也不肯给我东西吃,而是让我说“请”。那时的我哪肯这么做啊,只好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哭喊着“我饿了!”姐姐无奈地摇摇头,拗不过我,只好给我打来一碗面条。
    她叹了口声,说:“没有人会一直把你视为珍宝,总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所遇到的难题,慬吗?”那时年幼的我并不理解,却也点了点头,而姐姐却转身离开,留下一句:“不,你不懂……但以后会懂的。”
    当时我一直不知道以后是什么时候,也不懂姐姐的话,直到那个时候……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同姐姐一起去外地。我呆在姐姐指定的地点看书,她让我在原地等她回来。我坐在木椅上漫不经心地看着书,又朝姐姐去的方向看了一眼。忽然,一个毫不讲理的人把我从椅子挤了下去,粗声粗气地讲着电话,我顿时气上心头,说道:“这是我的位置!”那人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把我无视掉,自顾自地抽起了烟。我气急败坏,想上去推他,可不等我这么做,姐姐就回来把我带走了。
    我不解:“为什么要走?我又没做错事?”姐姐却没有回答我,而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忽然,我想起了那个人不屑的眼神,哭着说:“懂了,真的懂了!”
    确实,那一次我真的懂了,因为社会上没有人能一直视你为珍宝,只有努力才能让你得到想要的东西。(指导老师/果  冻)

 

 

分享,美食的力量


    有些人觉得,分享是无用的,没有收获,因此,这些人总是孤零零的。但更多人认为,分享是撒出的种子,它是一切欢乐的基础,传递着爱。
    小树林的美食分享会如期而至。满桌的美食各式各样,香味扑鼻而来。终于可以开吃了,每个人都带着一颗按耐不住的心去寻找美食。一瞬间,教室里挤满了人,有三两个小屁孩甚至左手一只肉串,右手一只鸡腿,左右开工,吃得正欢;有的则斯斯文文地用叉子叉起几块水果,细细地品尝着;有的则恰恰相反,像几天没有吃饭的饿狼似的狼吞虎咽,毫不在意吃相和风度。
    这时候美食节迎来了高潮,香味扑鼻的美食引来了“鬼子进村”。刹那间桌上的美食被一扫而空,如风卷残云一般,而“鬼子们”则心满意足地抓着美食,在我们面前大吃大喝起来。我们交换了几个眼神之后,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喜感,大笑起来。
    美食固然是美味的,但分享的快乐不亚于它。
    其实,分享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拿这次的美食分享会来说,对于自私的人,分享无疑是一种痛苦,因为这种人只拿出了一些并不珍贵的东西,却一眼也没去看别人精心准备、心甘情愿地带来的食物。
    而另一种则是天生带着乐观的光环,他们喜爱分享,感激分享,他们认为分享是一种本能。所以,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或是陌生人,他们都十分愿意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在他们的心中,分享是一切欢乐的源泉。
    这次的美食分享会看似简单,但又意义重大,是它让我们懂得了分享的快乐,快乐的真谛。(指导老师/淡  泊)

 

 

别了,眼泪


    小的时候,总觉得泪水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总让它不停流淌,很久以后才知道,泪水是用来洗净眼球,让你看清眼前这一个使你流泪的物质。
    记得那个时候,大人总惯着我,心疼我,不舍得让我流眼泪,我很快就发现了这件事。所以一对他们的安排有了不满,便放肆地让眼泪流淌。的确,在那个时候,这招屡试不爽。可当我渐渐有了自己的欲望和成熟的心智后,大人们便不再按我的意愿做事了。我大哭大闹,却只留下姐姐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你不能总靠着眼泪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数不清的辛酸、困难和委屈,只有坚强才能让你生存下去,总有一天,你也会带着微笑的面具在心里哭泣。”当时并没有听懂姐姐的话,只是觉得十分深奥,很久以后才明白姐姐的用心良苦。
    如今,我已经读六年级了,姐姐也去香港,而我也在那一天解开了姐姐的话中之话。
    那是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我们宿舍被误会在楼上朝窗外扔垃圾,可无论如何,教官都不肯相信我们的话,我们平白无故地被罚了半个小时。可在次日凌晨,那些扔垃圾的男生却反过来嘲笑我们,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头就哭了,而我也眼前一酸,却在泪水流下前,下意识地背过身去,那个男生大概是想看我的反应,绕到我前头去。那时,我脑中回荡着姐姐的话,手不自觉地抹干了泪水,露出笑容。那个男生愣了,不等他说什么,我便扔下一句话:“我很好,从没比现在好过。”便扬长而去,头也不回。
    的确,我从未比那时更好过,因为我才知道姐姐是想对我说:“眼泪不是流给爱你的人看的,他们会心痛;眼泪不是流给讨厌你的人看的,他们会嘲笑;眼泪是流给自己看的,提醒着自己是什么让你难过。”
    到了今天,我像姐姐说的那样,学会了带着微笑的面具哭泣,哪怕再大的风浪,也要自己学会坚强,学会面对。(指导老师/淡  泊)

 

 

我在那天与你邂逅


    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回忆叫作故事,有一种美丽的奇迹是与你邂逅。
    记得那天天很蓝,风很大,我和你在一片静悄悄的树林中邂逅。你有一双忽闪忽闪的明亮的眼睛,身穿一条墨绿色的小短裙,露出你那颗小虎牙,说:“你好啊!你知道怎么出去吗?我好像迷路了。”你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一向不善于与陌生人交流的我,竟然毫不犹豫地回应了,连我自己都大吃一惊。而你却是一脸意料之中的表情,热情似火地挽住我的手,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盯着我,悠悠地吐出一句:“既然你帮了我,那么我们就是朋友了吧!”我张开口,想说你都没问过我的想法,怎么就断定我会与你交朋友,你却不给我机会,拉着我就走:“有缘千里来相会嘛!天快黑了,赶紧走吧。”
    我淡淡地笑了笑,领着你走进那条林间小道。你像一只活泼的小鸟,在我耳边滔滔不绝地讲着,不管我是漫不经心地回应一两句,还是专注地听着。才一会儿的功夫,你却让我有了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愉悦。
    不知不觉走了好久,天色暗沉了下来,我皱了皱眉,问:“你怕黑吗?”你的声音有些发抖,远没有刚才那股劲儿了,我竟然不觉发笑,你好像又恢复了似的,理所当然地说:“当然怕呀!但这不是有你吗?”我撇了撇嘴角,想当作没听见,继续往前走,你却又说了一句:“你干嘛不多笑笑?一路上你摆着一张扑克脸!”你的语气有些埋怨。要不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我真想装作没听见。可是我才发现几个小时的相处,我竟对这个鸟儿般的你产生了好感。分别在即,我第一次主动对你说:“友谊果然是一种魔法,能在这里邂逅你,还是挺幸运的,有缘再见!”
    在那里与你邂逅,是我的幸运,愿我们的友谊永远保留着那份天真无邪,留下那份相遇的美好!(指导老师/秋  燕)

 

 

我在那天与你邂逅
 

    一部影片是由光鲜亮丽的主角和平凡的配角组成的。而大多数人只把眼光聚焦在主角身上,可我却认为配角也同样美丽,那是一种没有光环的、平凡的美丽。
    曾经,我想成为一切的焦点。我努力做好所有事,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甚至无法像周围的人那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累了可以随时坐在地上对他人发泄。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试着做那一群围着我转的领头人。
    确实很难。我精心构思,花费了四天的时间,完成的黑板报,被别人的一句“我做的黑板报不错吧”抢了功劳。无论有多好的才艺都不会被发现,就像一只有着漂亮的翅膀,却不能飞翔的蝴蝶;有着美妙的歌声,却被噎住喉咙的鸟儿;有着清澈的眼睛,却无法睁开的小猫。我无数次想回到中心位置,可却被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元旦晚会的最后一个节日,多人的舞蹈表演——《我的梦》。十来个姑娘在舞台上跳着欢快的舞蹈,特别是带头的那个女孩,每一个动作都柔和而又不失刚毅。可我的注意力都被最后那些女孩吸引了:那些女孩模样清秀,动作不算太夸张,却恰到好处。她们不引人注目,却是认认真真地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动作里出现了一些不明显的漏洞,使那个领舞的女孩显得格外显眼,使人无法移开眼球,而她背后的姑娘却依旧严谨和谐地配合着,让舞蹈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那时候我才明白,配角并不引人注目、出类拔萃,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本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再去在乎外界的眼光。虽然不像光鲜亮丽的主角一样完美,却真实地感受到那种平凡而美丽的存在感。
    人生就像一部影片,有主角也有配角。没有平凡,何来非凡;没有疼苦,何来喜悦;没有失败,何来成功。有时候,我更愿做一个配角,成为一个平凡而美丽的存在。(指导老师/秋  燕)

 

 

风波


    人生难免遇见困难、意外和风波,它们教会我们面对、成熟和坚强,使我们一点一点地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能冷静面对现实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破例的考了一次全班第一,次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学校。可没想到一进班级的门,大家就对我指指点点的,我不解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却发现我桌上不知被谁用铅笔写了三个大字:抄袭犯!我吃惊,这是在说我吗?可我没有啊!对了,可以找老师帮我作证,老师一定会相信我的!于是,我立刻跑到了办公室,冲着老师说:“老师您得帮我作证,我没有抄袭!”可老师一脸无奈地说:“不是老师不信你,可你答得最好的几题都和你同桌一模一样,没有别的说法了,你还是承认吧。”我真的恼怒了,向着老师喊到:“我不说谎,但我没有做过,就是没有,如果是我,那么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但这次我凭的是自己的本事,我一定会证明自己的!”我转身走出办公室,并没留意到老师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努力地冷静下来,将桌上的“抄袭犯”擦去 ,努力淡定地面对同学们的窃窃私语。暗想:肯定是有人想陷害我,我不能中计,这其中肯定有蹊跷!
    于是,我开始分析着局面——考试时我拿过两次左手边的草稿纸,一直在做卷子没留意过旁人,然后第一个交了卷。对啊!我突然间开了窍,走上讲台,不管台下人的冷眼,说道:“今天一直有人说我抄袭,那么为什么我的分数比我同桌高,为什么我比我同桌早交卷?”台下雅雀无声。我便接着说了下去:“那是因为我没有抄袭,抄袭的是我同桌!”见我同桌慌乱地站了起来,老师却出现在了门口:“同学们,别急,这是我给大家设的一个局,想看看大家的应变能力。”我吃惊:“所以,我和我的同桌都没抄袭!那么那几道一样的题是怎么回事?”老师轻笑:“我有说,那不是选择题吗?”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大风大浪,但正是这场“抄袭风波”,让我学会了冷静面对。(指导老师/秋  叶)

 

 

羽化成蝶


    心若有歌,风可成曲;心若有画,沙可作纸;心若有美,处处生花;心若有乐,羽化成蝶。
    清晨,散漫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一片晨光,屋中,一场羽毛大战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第一场比赛才开始,对方就已经僵持住了,死死地盯着老师手中那片轻飘飘的羽毛,生怕老师一放手,它就光顾自己的领域。“呼”第一炮终于打响了,对立的两方毫不留情地对羽毛展开进攻。我方主力朝着羽毛方向,吸足气,猛地一吹,羽毛一下“飞”过红线,他方立马就慌了阵脚,冲着羽毛不断吹气,我方怎会善罢甘休,又向羽毛补了“几刀”。终于,羽毛在我的强攻下,稳稳当当地落在了他方领域!我方一阵欢呼声,赢了!
    又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实力相当的双方陷入了2比2的僵局,决赛一触即发,白热化的“战争”陷入了尾声。
    双方的笑容在决赛开始后渐渐严肃起来。我方的主力先发制人,冲着轻飘在半空中的羽毛扑了上去。使尽全力,狠狠地把羽毛吹过红线,可谁料用力过猛,喷了一脸的口水,愣了两秒后,整个教室爆发出雷鸣一般的掌声。就连飘浮在半空中飘扬的羽毛,也像只蝴蝶一般,乐得翩翩起舞。他方抓住这了个空隙,朝着羽毛一吹,本想让羽毛飘在我方桌上,“杀”我们个出其不意,可惜事与愿违,羽毛在他方的桌面上空转起了圈圈,而我方就像看热闹似的,又一次哄堂大笑。他方却无论怎么吹也吹不开悠悠起舞的羽毛,只好自认倒霉。而我方正因3比2胜利愉快地庆祝着。
   在欢笑声中,吹羽毛大赛结束了,但那片蝴蝶般的羽毛却留在了我心中。我相信,心若有乐,羽化成蝶。(指导老师/梦  山)

 

 

唉,就差一点


  人生不可能处处不如意,但也同样不会处处称心。人们坚信:没有失败就没有爬起,失败也同样与成功等价。
  不知是多久前,班中多了两块争星榜,以小组为单位来计算最后表现。那阶段,我的好胜心一下被挑起了,上课开始不断发言,对待课后作业更加认真了。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了半个月,最后的冠军角逐定在了我们组与第六组之间。我不觉有点紧张,却又深深的高兴,看来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可也不知是怎么了,我回答老师的问题不再刻意、不再积极了,用了两倍时间写完的作业错得令我自己都害怕。我有些慌了,就像是砍好了柴,备好了油却点不了火一样,我变得郁闷起来。
  我努力说服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可我发现,原来不是我做得不好,而是半个月所做的一切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习惯了优秀。正因为这样,我强求反而更差劲了。我也想过放弃,可种种的努力给我的回答却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努力了,可能会失败;可如果不努力,那就真的没有胜算了。
  我深呼吸了几次,重新振作了起来,学着让习惯变成了自然形成的天性——追求胜利、努力到最后的天性。不再给自己强加任何东西,因为我明白,如果实现不了梦想,那就把现在做到最好!几日后,结果出来了,我们组以两分之差败给了六组。一瞬间,我感到眼前一湿,但我知道那不是悲伤,只是释然。我忽然发觉,从我全身心投入之后,我所期盼的就不是胜利了,虽然,只差了一点点。
  失败不可怕,哪怕只差了一点儿也没有关系。从何处跌倒从何处爬起,比起成功,更重要的是对待失败、挫折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指导老师/泽  胜)

 

 

我读懂了自我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最不了解自己的人,恰好也是自己。从迷失到重拾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重新看清自己的过程。

记得那个暑假过后,班里来了很多新同学,甚至有一个知名度不浅的小童星。可正是他们的到来,几乎掠走了我的一切——朋友、成绩排名和老师的喜爱。就这样,曾经那个喜欢笑的我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站在人群中格格不入,没有团体,只有自我的人。

那时的我抱怨过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有好几个夜晚,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哭得死去活来,彻夜未眠。

后来,我慢慢习惯了一个人哭泣,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努力,学会了给自己戴上微笑的面具,也懂得了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外界微笑。生活好像也回归了正轨。

我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将眼前的不协调还原成以前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我沉默了。

曾经有段时间,我一直在心里反复问自己一个同样的问题:我到底是谁,努力是为了什么?我思索着,最终找到了合理的答案,竟是那个害我失去了一切的转学生。

那天,他在课堂上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我的妈妈曾经生过一场大病,那场病差点害她失去了声音,为了让妈妈重新振作起来,我去学习音乐,后来妈妈的病痊愈之后,我便开始为自己而活,我继续唱歌,努力让更多人快乐!”

我的心惊了一下:别人都只是自己生命乐章中的一首插曲,只有自己才是乐章的主旋律。在那之后,我仍旧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努力,一个人哭泣,只不过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对自己的了解是从失去开始的,虽然真正认识自己的,永远是自己,但我相信,只要为自己活下去,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人看见孤单背后闪闪发亮的最真实的我!(指导老师/木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