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小树林教育 温陵书院
□出版/小树林儿童诗社
□主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有|话|说】
孩子用温柔
寻找诗意
以奇妙的语言
道破天机
孩子的温柔
?李 娜/老师
当我从吴老师手中接过最新一期的《小树林儿童诗报》时,内心的喜悦仿佛要穿过胸膛,从眼帘里跳脱出来。犹记得第一期小树林儿童诗社结课时,吴老师班上的孩子从吴老师手中接过自己的作品集时的庄重模样,手中,似是捧着天下无二的珍宝。是啊!这本薄薄的册子,此刻已不只是一本诗集,是孩子们轻盈剔透的童心!
童心——直率、纯真、不带有一丝杂质,一如儿童诗的语言。每当我用自己稚嫩不再的声音轻轻地、带有节奏感地读出这些由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编织成的文字时,内心总是会掀起一阵阵似微风拂过水面的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严格来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童诗品鉴者,亦不能完全参透童诗语言的精妙之处,更无法通过孩子们的作品去揣测一节童诗课堂究竟为孩子道出了怎样的语言“天机”,但我能深切地感知到,读诗,尤其是童诗,能给人美的感受。这种美,来自于孩子专属的、对待这个世界的温柔。
请看孩子们温柔的语言穿透力——
1/
小鸟学生
快来了
好听的读书声
也要响起了
——栖息在新树枝头叽叽喳喳的小鸟,难道不是拿到新书的孩子们脸上的欢喜雀跃的影子吗?
2/
老师在黑板上
装了许多的子弹
嗒嗒嗒
一串又一串
击中了
我们的无知
——新奇而又准确的比喻,包含的是孩子们对于课堂、对于老师的敬畏。
3/
树叶长大了
也懂事了
一叶一叶
飘下来
给树根爷爷
盖被子
——常见的自然现象,经过童心的解读,变成了一个温情的故事。读之,心头一暖……
诸如此类的温柔话语,在童诗的语言中比比皆是……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读之,往往给人以语言美与哲学美的文字体验。而童诗,则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儿童视角下的万事万物,包含着一颗颗童心对于世界的哲学思考。孩子的眼神是最为明晰、透亮的,谁能否认,他们眼中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呢?
童诗中涌动着的一句句情意,就是孩子对待这个世界的温柔啊!
【现|做|的】
麦子可好
小河可好
偷 听
□胡陈峰彬
月亮是一只耳朵,
它爱在天上
偷听我们讲话。
它喜欢这三句话:
“今晚的月亮,好美!”
“妈妈,我来给您揉揉肩。”
“爸爸,这单元我有进步了……”
真的很烫
□唐誉宸
保温杯是播放器
一打开
白色的音乐就
飘了出来
蚂蚁也来听
结果挂了
看来这回
奏的是哀乐
吃喜酒
□郑子颜
太阳和云
要结婚
云请雨点
把喜帖派给
庄稼
太阳嫌麻烦
直接叫知了
去喊人
杯 剧
□蔡煌晶
玻璃杯
跳到地上
想当杂技演员
先是空翻儿
再是前滚翻儿
最后侧翻儿
乖乖
这下子散架了
快与慢
□罗忠泷
时间可真坏
下课时
像一阵风儿
呼啸而过
上课时
像刚刚向上爬的
牵牛花
唉 快点儿
怎么还没到呀
下雨了
□翁铭婕
天给地写信
信里问
麦子可好
小河可好
地哭了
泪都是黑的
神气的窗帘
□王国霖
书房的窗户
最近读了《西游记》
它决定
要比二郎神
更厉害
于是
它给自己的眼睛
装上了
彩色的睫毛
上衣拉链
□骆恒驿
在冬天
拉链吵架
牙齿冻得咯咯响
负责人
拉链头过来了
唰唰唰
教训一顿
大家握手言和
心又暖和了
得 瑟
□庄 恬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艺术 品德
都认为自己有翅膀
觉得主人翻书
就是翅膀
在飞翔
体育课没有书
也没有翅膀
但飞得
可厉害了
我的大海
□李烜烨
趁妈妈不注意
我听点音乐
像是走在海边
浅水刚没过脚趾
很悠然
爸爸喊我做作业
这下可好
掉入了题海
要挣扎个好久
才爬得上岸
到底是岸上好
还是
海里好
【诗|老|师】
地里一阵剧痛
那人正在发芽
难过的树(外二首)
□吴 撇/老师
清早
墙外的树枝
谁弄断的
小鸟的眼眶红了
就像树的伤口红了
小鸟的眼泪掉下来
就像树的心情
掉下来
有月亮的晚上
月亮不装电池
也没人
把它点着
它怎么
成明星的
抬头一看
哇
有黑幕
那人发芽
那人去看天,看天上白云,
白云里的虫子,
虫子里的灯泡,
灯泡里的一棵树,
树上的一只猴子,
猴子手上的下山的路,
路旁的一座寺庙,
庙里的一只葫芦,
葫芦里的几只妖怪,
妖怪腰间的木剑,
木剑上的矿物颜料,
颜料里的一块地。
地里一阵剧痛,那人正在发芽。
太阳太凉了(外一首)
□小 宝/老师
树荫下
池塘里的金鱼
噘起小嘴
鼓着大肚皮
向树叶抱怨着
刚刚吃的太阳
太凉啦
学不会
妈妈会的东西很多
表演
化妆
做饭
种花
可她总学不会
不爱我
每次打我的时候
都狠不下心
我还没喊疼
她就先
哭红了眼睛
?本期指导老师/吴 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