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报增刊007期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报增刊007期

2018/08/30 00:00
浏览量
□主  办/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
□主  编/吴  撇
□副主编/曲  燕
□增刊007期/2018.01.09
 
 
小树林精品制造
 
 
清源山笔记
 
★ 张洪恺
 
树记
 
  丛生杂木,低矮粗糙。清源山地广,潮湿,少有平坦无阻处,故而树可于此肆意发展,昌盛繁茂。也许是于南方海风浸润下,棵棵都娇小,富有秩序,不似北方树那样奔放、粗野,给人以柔和之感,像极了南方女子,温婉、淡雅。不过,若认为它们娇滴滴地不堪一击,可又不对了,海风冲击下,它们不为所动,怎能没一身本事?它们是倔强的,柔中带刚的。
  逢至秋季,与平时的常绿不同,枯黄的落叶在秋风里飘零,落在了地上。若有心走入林中,看那落叶繁密,听听嘎吱声响,自有一种美。落叶入土,土润树木。这大概是清源山之树生生不息的存亡之道吧。
 
雾记
 
  清源山的雾,是若隐若现的。清晨,贪美景,起得早些,驱车前往便可一览这里的雾。
  行至山腰,晨雾的影子才开始有些显现。透过薄如蝉翼的雾,四周的景色朦朦胧胧,却不减风韵。索性下了车,在雾里漫步。空气经一夜的洗涤变得清新。环顾四周,树叶间是雾,整片的楼呀、车呀,周身也尽是云雾缭绕。一种漫步仙境的错觉始终挥之不去,令我良久不肯折返。终于体会到,这股不知从何方而来的飘渺的确有股神秘的美感。
  这种美,来自于无所认知的距离,在这里,看不清环境,却看清了自己。
  也许距离产生美不是没有道理。
 
风记
 
  山风,清冽。清源山的风,干净,清爽,但又有力。海风是狂躁的,浑浊的,但当它穿田越野,到了山上时,也许是被距离磨润了,被草木净化了。它带来的,就是凉爽,沁人心脾。
  当月光照在泉水上跳动时,风最美的时刻就来了。山顶,夜晚,虫鸣,微风。这样的景色总是吸引人的。
  富有活力的风在树叶里穿梭,留下哗哗喧闹。这时月亮的倒影破碎了,风惊觉闯了祸,溜了?也许只有虫儿猜着了,在叶间叫着唱着,生怕没人注意到它。
  爱风,喜树,更衷雾。我想这是自然的,因为自然在心,抑或在身,宁静也便会涌上心头。
 
 
 
 
山  行
 
★ 陈思妤
 
一、择路
 
  清源山是一座幽静深山,进入它,山中有路,山前也有路。山中路是石阶路,坎坷,细瘦如绳,爬到山顶,可是必经之路,所有山民在这里攀援。山前路是古木道,山后路的水泥是车路,蜿蜒迂回,远而一望无际。
  但不论是哪条路,走起来都不轻松。美好的风景,可不是一步登天就能望见的。山中路杂草丛生,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石阶上那肆意横行的枝条绊倒。石阶也不平坦,一路坎坷。路边的野花,红的、黄的、粉的、五彩的,分外美好。到了山中,路分开了岔。拐弯?直行?好似在选择人生道路般犹豫,但也必有一路是捷径,可在这儿琢磨,不如去实践,人生不亦是如此。
  一步一景,步步深入,行到高处,空气愈加清新。回首,茫茫一片,满世界的杂色,如在仙境中漫步。
 
二、赏雾
 
  阵雨。
  中午时分,下山休息。茶点一上,便无所顾忌地大吃,一杯茶在眼前晃,起初还以为是热气,便端起茶杯。一愣,原来是雨中雾。山下弥漫成白蒙蒙一片,回首一看,室内的景物也都有些朦胧。
  再往下望,本想俯视山下全景,可此刻,不但看不见楼宇,连那一大片西湖,也在白雾中消失。终于体会到虚无缥缈的美感,神秘,带着仙气儿,不知身在何处。
  我虔诚接受雾的洗礼,伸出手,明显感觉到指尖湿度,与那会儿的小雨相比,可是不同。再踩在黄土上,不似方才的干巴,踏下去,软绵绵的,陷了进去。变化竟如此之大?也对,谁也不知下一秒,人世会不会有所变化,不正如眼下的山路?
 
三、沐风
 
  不一会儿,雨停,雾散。
  我探出头来,风扑上来。山风的味道,果然不同。仿佛嗅到了一股田野的味道、炊烟的味道、泥泞的味道。抬头,仰望天空,云随着风飘动。也许是山较高,离天空比较近,感觉伸手就可摸到云。骤然间,体会到了“手可摘星辰”的感觉。
  风再一吹,湖水叠起波澜,两边树木摇曳。各种风吹声,在耳边萦绕。那瞬间,闭上眼,只叹身在此山中。或许那刻,只有神才知道,我的心在何方。
 
 
 
 
鸡蛋花开
 
★ 翁铭婕
 
 
(一)
 
  天,亮了。
  阳光柔和地洒下。鸡蛋花树呈现出一种恬静的美。
  夏风拂过,鸡蛋花的叶子轻轻地摇曳。翻了个身,醒了。深紫色的小花苞被嫩绿的树叶掩着,每一片收拢的花瓣都像一个淡淡的吻。
  露,滑过枝头。新长出来的小花苞,像婴儿的轻嫩肌肤,微微透出浅浅的粉色。收拢的花苞尖尖的角,松开一个小孔。它,有点着急啦。
  树干上下轻轻地点头。它努力地伸向天边,有些急切地想摘下天边的朵云。
  新长的叶,像小拳头那么大。稚嫩而又调皮。隐隐约约,仿佛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二)
 
  没过几天,花,开了。
  整棵树呐,美极了。惊艳、妖娆,这些词对于它来说,太奢侈了。那是一种清新、淡雅的美。
  鸡蛋花只有五瓣,在光的沐浴下,舒舒服服地栖在枝头上。
  它的花瓣别具特色。每一片的中心,是淡淡的,仿佛一看就透了,很有几分月亮的姿色。越靠边缘,它更是显现出一种雅致而又复古的深紫。那副羞答答的模样,柔弱的躯体,似乎一不小心碰一下,就化了。
  这小家伙的花香,像是溶解在空气里一般。静,美。时时引来蜂的关注,它们围着花瓣跳醉人的舞。不过你得谨慎一点,蜜蜂的刺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三)
 
  既然花开,自然也会凋落。不过,我不但不惋惜,甚至有些嫉妒。
  鸡蛋花凋落后,只剩下瘦弱的枝干,地上满是一朵朵渐渐变色发黑的花儿。奇怪的是,不必刻意去嗅、去寻,也能察觉到那种沁人心脾。一瞬间,连你的五脏六腑都释然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有一种香,是留得住的呵!
  我仿佛听见地上的鸡蛋花清澈的笑声传来,一枝一叶,若那五线谱一般。而那散不尽,挥不去的香似无形的乐,直钻进你的心里。漫天的花瓣宛若一个个跳动的季节精灵,时时和你昭示美的存在。
  忽然觉得,做朵花,也不错。
 
 
 
 
小树林奇思妙想
 
 
“蛋 定”
 
★ 李锦妍
 
  一个鸡蛋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同学们要怎样让它“顶天立地”?
——题记
 
  “秋分到,蛋儿俏。”这是古代有趣的民间节气文化。秋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立蛋。在古老的传统里,据说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
  这不,我们也开始了立蛋大PK。一开始,小袁同学就扎起马步,身体和桌子保持平行,双眼凝视着鸡蛋,仿佛眼神能穿破鸡蛋一般,不过他把原本快立起来的蛋,给“吓倒”了。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小袁同学斗志,他抖着双手轻轻扶起蛋,小心地调整蛋的位置,只见他右手慢慢向左移动,左手食指放在蛋的上方,手轻轻地向外移动,反复寻找着最佳位置。突然,他尖叫一声——只见这颗鸡蛋稳稳地立在桌上,一动不动,十分配合。大家面面相觑,有点呆住了。一伙儿人还以为只是巧合,不信邪地走上去,围着蛋转了几圈,但经过反复的验证,且又在小袁同学的重复实践下,鸡蛋每次都在他手下奇迹般地立起来。忍不住的同学表示由衷地惊叹,“立蛋大神”的称号,也在大家口里传开了。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作为同组队员,我手上缠着石膏导致我只能动一只手,被大伙戏称为“独臂大侠”,参与时心里那个不爽呀!我一手吊在脖子上,一手谨慎地扶着鸡蛋,双脚张开,稳妥站立,用手不停地摆弄着鸡蛋,想找到让它平衡的位置,很快汗水从鼻尖冒出。我颤抖着手,慢慢地尝试着,但一只手不好把握平衡,不管我怎样挪来动去,只要我一松手,鸡蛋就立马东倒西歪,我只能以失败告终。我气得直跺脚,差点把鸡蛋从手里扔下来。
  板栗同学见我不行,着急地从我手中抢走鸡蛋,放在桌上,紧紧盯着,屏住呼吸,然后慢慢站起身,“咕噜”一声,鸡蛋倒了下来。这时他像一位慈祥的母亲一般,轻声细语道:“鸡蛋,你要乖啊,要乖乖的。”口中念念有词,似乎这“咒语”能管用。说完又立起了鸡蛋,可立了一次又一次,鸡蛋好像根本不愿意理会它的心意。板栗同学一气之下握住鸡蛋作势要向桌上砸去,大家眼见着却又来不及拦住,惊得尖叫起来,不过在鸡蛋要接触到桌子时,板栗控制了力度,鸡蛋只和桌子轻轻接触一下,不过还是“咔”地一声,虽然很细微,鸡蛋还是被他磕出了一条缝。大家气得跟他翻白眼。
  吵吵闹闹中,有的将蛋竖起来 ,有的怎么也做不到。但凡能竖起鸡蛋的,都是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力度的平衡,甚至心态的平衡。“衡”定胜天啊,果然如此。
 
 
 
 
操场一角
 
★ 余佳耀
 
  精彩的比赛随着那个漂亮的铲球结束,每一个动作都值得在脑海里一遍遍品味!呵呵,踢得不错,赢了耶……
  操场的一角,一场惊心动魄的足球赛正举行着,由足球队的队员们在操场上展示着绝妙的球技,现场真是如火如荼啊!你看,一个球员正带着球跑,他脚下生风,眼神犀利。对方球员突然冒出来,脚一拔,再一扑,球就在他脚下的草地上滚动起来,一切都快得让人猝不及防。球被抢走的球员恼了,飞身向前,紧追不放,脚一个斜踢,眼见球就要被拖走,对方球员依然不慌不忙,脚一夹,再一滑,腰一弯,就躲过了偷袭。但他并不停歇,目视前方,紧咬下唇,两脚交替,飞速前进,径直冲向了球门。对方守门员也是警惕万分,正蹲着身做着准备,身体微低,怒目紧盯,用眼神死死咬住这试图要飞过来的球。可是只见球员左脚打了个虚晃,守门员刚向右一倾,机警的球员已经在瞬间抬起右脚,一个飞起,纵身踢去,已经把球送向了网的方向,那球的速度如闪电,带着风声,以凌厉之势飞入网中。
  球再次被带入开球点,裁判刚一吹哨。我方先锋刚挺身一踢,对方一个隐藏的队员猛然蹦出来,把球夺了过去。他使劲过猛,不料球一下子滚远,他惊叫一声,慌了。他正要冲过去抢回来,我方的一个球员却比他更快,捷足先登,将球收到脚下,双脚在球上掂来掂去,看得对方晕乎乎的不知葫芦里要卖什么药。突然我方球员一个急转弯,绕过了截堵,正要来一个漂亮的射门,后面的对手球员做了一个假动作,他一恍忽,竟被吓得摔了一跤,这下子尴尬了,观众席传来一阵嘘声与爆笑声……唉,真是个失败的射门,真可惜!
  只有最后七分钟,时间急迫啊。此时球在对方一个球员的脚下,他还夸张地大喊:“让一让,让一让!”可谁理他呢,完全是虚张声势,大家该截的截,该堵的堵,就差将他围个密不透风。但他球艺非凡,脚下划来划去,似乎自有章法,还时不时来个后反踢。但当他逼近球门时,中后卫麻利地挡住了他一个回旋,飘了过去,你看!攻、转、夹、跳……有板有眼,飘忽不定,但不管 怎么变,球总在对方球员的脚下,好像扎了根。他还是到了球门线,一个后空踢,再一铲,球瞬间进了!在比赛还剩下两分钟时,球进了!这球进得真漂亮,赢得了我方也一起喝彩……
  惊心动魄的时光总是很快,你来我往中,让人心动的是热情。操场上,时时都有挥洒的精彩呢!
 
 
[本期指导/曲  燕]
[责任编辑/郑锦祥  余丽敏] 
[本期文字录入/冯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