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学子: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小树林学子: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2015/12/16 00:00
浏览量

  12月15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小树林学子多篇佳作,分别是郑煌杰的《线条流露的情感》、魏泽琪的《汗水中的磨练》、林思晗的《特别的团队游戏》、杨天翔的《我的累累“战果”》、吴淮洋的《我们是环保小卫士》、蔡淇芳的《飘香刺桐花》和黄罡的《节约每一样东西》。
  档案是历史的载体,是记忆的留存,郑煌杰此行就来到了晋江市档案馆。他不仅邂逅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更是有幸见识到了老漫画家林平的作品。“极具魅力的笔墨字画,一定会永久地流传下去。”他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在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和艰辛的同时,更对画上的内容感到震撼。
  如果说郑煌杰是在历史洪流中进行思想层面的洗礼,那么,魏泽琪、林思晗便是身体力行地进行实地训练。这不,他们参加了由泉州青少年宫主办的“青少年抗挫能力训练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松鼠搬家”等小游戏,他们明白了在团体中要学会随机应变和沟通交流。
  杨天翔和吴淮洋则化身为“环保小卫士”,在泉州森林公园中开展了环境保护的宣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你瞧,茂密的林海中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一会儿在捡垃圾,一会儿在发环保标签,好不热闹。
  “观察对于一个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蔡淇芳和黄罡便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用心思考生活,记录生活。蔡淇芳的《飘香刺桐花》表达了她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黄罡的《节约每一样东西》记录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他明白了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生活是孩子成长的“源头活水”,知识和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生活处处皆学问,让孩子在生活中用心做事,学会思考,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