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商报执行总编、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王一航做客小树林教育领show分校,与青年文学爱好者、阅读爱好者一起分享了《阅甚读嘛:诗人王一航的读书心路》。读书会上,王老师不仅仅是一位学者、一位媒体人、一位知名作家,似乎他也兼具了史学家的角色,他以幽默风趣的谈吐、深入浅出的解读和收放自如的视野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阅读与文学的心灵盛宴。
一提起蜘蛛丝,你的脑海中是否开始搜索着蜘蛛丝的形状、结构、成分等科学知识呢?那你是否会想到有这么一根蜘蛛丝肩负着“传话”的功能呢?这就是儿童诗歌的美妙之处,不甚美好的事物经过诗人的艺术性创造,我们也能发现童真,发现乐趣。王老师以这一例子引出“文学创作需要艺术性再现,欣赏文学作品也要用艺术性思维”这一观点。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棵白杨树,几何学家、生物学家和商家等看到的是不同形态的白杨树,但在《白杨礼赞》中,茅盾赋予了白杨树更多的象征意义,这就是艺术性思维。赋予客观事物情感,用艺术性思维创作文学作品,让作品具有创新和美感,这才是作品的生命力。同样,作为读者,我们也要用艺术性思维引领自己的美学体验。
王老师通过对多组作品的解读,引发了另一个关于阅读的重要观点:我们需要阅读经典,尊重经典,摹仿经典。但摹仿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让书为己用。语言体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即使是被公认的知名大作家,或许他们的作品也有需要推敲的文字。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力,要乐于感受语言的魅力,要敢于挖掘事实的真相。只有经得起时间的大浪淘沙,才是真正的经典。阅读,需要我们用美的眼光欣赏作品,但也不要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力。阅读的美不也正是在于此吗?
据悉,本次读书会由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鲤城区作家协会主办,小树林教育、温陵书院协办。泉州晚报首席编辑吴芸、丰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姚雅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读书会。(燕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