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东南早报》“教育周刊”发表了小树林学子多篇佳作。其中,黄佳煜同学采访了入围“泉州最美教师”三位候选人之一的周月芬老师;王芷晴和陈艺霖同学通过学做花灯、观看高甲戏,不仅体验了多彩的泉州文化,还悟出了许多心得体会;陈凌岳同学向读者描述了土笋冻的美味;王昱桐同学介绍了在四季里风的不同变化;郭烨桐、黄妍铭和谢予晗同学参加了泉州师院附小学生记者站举办“与刻画达人学技艺”活动,收获颇丰。
在采访入围“泉州最美教师”三位候选人之一的周月芬老师时,黄佳煜同学怀着崇敬的心写下了她的事迹:周老师是一位既从事教育事业又热心公益事业的语文老师,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现在,做公益已成为周老师和她的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这,就是一种感恩的回报。
王芷晴同学参加了“璀璨文都•精彩丰泽”文化周活动。在历经两个小时的创作后,王芷晴同学才将花灯“勉强”做好,在感受创作的喜悦时更体会到“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真正含义。陈艺霖同学在校园里观看了高甲戏表演《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这出戏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贪得无厌是没有好下场的!
在《家乡的味道——土笋冻》一文中,陈凌岳同学这一“吃货”向我们介绍了土笋冻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同时,他还给我们讲述了土笋冻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了土笋冻的来历。
风,来无影去无踪,看不见捉不着。王昱桐同学通过描写四个季节里的风,将风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春天的风是柔美的,夏天的风是淘气的,秋天的风是欢快的,而冬天的风是无情的。
郭烨桐、黄妍铭和谢予晗三位同学有幸参加了泉州师院附小学生记者站举办的“与刻画达人学技艺”活动,在刻刀与纸之间,他们体验到了刻画的魅力。郭烨桐同学感叹:“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让同学们明白了艺术的多种表现方式,更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南派工艺的魅力。”黄妍铭和谢予晗同学则亲身体验,经过她们的努力,一幅栩栩如生的刻画终于呈现在她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