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闽南文化传统的熏陶与传承同样需要从儿童蒙学教育开始,通过寓教于乐,培养少年儿童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在初学年起就开启智慧人生。为此我们特别采访全国十强教育培训机构领军人物、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校长、温陵书院院长曲燕,请她共同阐释分享小树林所奉行的深刻理念:尽一切可能,做最美好的教育。
越界:请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小树林•温陵书院?
曲燕: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和温陵书院是小树林文化教育机构旗下的两大教育培训品牌,至今已成立18年。小树林•温陵书院秉持“崇尚经典,倡导人文”的精神,始终坚持“尽一切可能的美好教育”,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设有总校和分校共8所,独特而有趣的教学方式与出色而稳定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交口称赞,已成为福建省权威语言艺术教育和高端课外辅导(写作、口才、书法、国学启蒙、拼音识字、中高考作文特训、初小衔接、初高衔接、1对1课外辅导、名校入学冲刺)的著名领袖品牌。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内地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曾高度评价“小树林”:“以爱为灯,以美为光,以知识为舟航,航向智慧之乡”“学习就是快乐,兴趣就是能力”“小树林,书香的乐园,作家的童年”。
越界:小树林•温陵书院怎么会想把国学经典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
曲燕: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灵魂的结晶,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作用,“蒙以养正,圣功也。”3—12岁的孩子正是心性、人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学习诸子百家著作,诵读国学经典有助于唤醒激发孩子的才情和天赋”,是温陵书院的教育主旨,以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传统文化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将国学经典渗透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启发孩子在点滴的生活中明了做人做事的真道理!经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给孩子奠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积极启发孩子在生活中感悟天地正道以及社会人伦,从而开启人生的智慧。让孩子在书香飘逸和赋予圣贤生命的环境背景中熏习化性、正念住心,腹有诗书,养成对天地万物敬让与仁爱,以及对知识学问的渴求,树立人生高雅之志和修身立命的志向。
越界:小树林•温陵书院是如何把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到日常的教学培训之中?
曲燕:“国学修养班”是小树林•温陵书院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美妙之处,它是给看似枯燥的“国学药丸”裹上了美味、美观的糖衣,让孩子们发自真心地喜欢,爱上国学!在这里,国学不是一个艰深的学术课程,而是一个个故事、一串串唱词、一声声笑语、一句句分享……多年来,“国学修养班”一直以“妙趣横生的老师”和“知书达理的孩子”闻名校内外,其国学教育成功的秘诀,正是因为践行了“小树林•温陵书院”坚持多年的教学理念——“快乐+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连自己的母语——汉语的学习都会经常存在问题:或口齿不清,或阅读困难,或书写糊涂,或行文糟糕,或因缺少文化熏陶而不知礼数——有的孩子甚至集毛病之“大成”,令家长心力交瘁又颇感无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推出“汉语课程套餐”,让孩子们通过全面的汉语培训,成为“能说、会写、善思、知礼”的优秀学生,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越界:小树林•温陵书院如今已取得无数荣誉,2013年更是获得全国十强教育培训机构,你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是怎么做到的呢?
曲燕:崇尚经典,倡导人文,这是小树林20年来所秉承的治校精神。学校重视青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扎实的专业性、准确的针对性、浓厚的趣味性、丰富的人文性、开拓的前瞻性”统领教育教学全局。作为家长,最期盼的莫过于孩子能够健康、全面地学习、成长。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余名,其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参与组成的中青年教师力量,全国、省市名作家组成的课程顾问,以及应邀探索成功教学之道的中小学资深教师。《小树林教研室》、《每周质量报告》、《名师培养计划》、《快乐课堂营造计划》等等,都在记录和监督着每位教师的成长状况。我们的教研室会监控每个课堂、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每周要及时梳理出老师们的教学亮点和教学缺失,同时开展、分享名师培养计划与快乐课堂营造计划等,有效地给出各种改进或提升方案。教学质量不仅是小树林的生命线,也是小树林的风景线,我们不私享“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期盼更多的培训机构像小树林一样绽放她韵味悠长的风华,来一道造福成功的课堂!
越界:除了教学外,我们还注意到,小树林还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让学生们融入到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并承办各类经典国学人文表演活动,这些活动对孩子们在学习之外会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曲燕:在历年的“拜孔”、“祭孔”、“府文庙之夏”等重大活动中,“小树林•温陵书院”学子琅琅诵读国学经典的风采总能赢得在场嘉宾、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正是对“快乐+实效”教学理念的最好赞誉!
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它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利器。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力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著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渐渐参与到对名著的讨论中来,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习作方面,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就害怕,现在,学生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是盼着写作文,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当然,这里面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三字经》、《千字文》、《老子》等不但倒背如流,而且能够活用于各种习作之中,用得恰当处,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谐社会”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