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侠,那橙红的光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少女侠,那橙红的光

2011/05/24 00:00
浏览量

       一座荒岛,毒蛇遍地;一支玉笛,黯然销魂;一柄飞镖,夺情见义……不知哪个年代的几群武侠人马,为了一本武功秘籍展开追逐杀戮,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天下武人齐聚一堂,共享秘籍,弘扬发展中华武术。历尽艰难之后的中原武术,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


      我真不敢想象,刚满11岁的邵韵兮居然写出一部8万字的武侠小说,并在网上连载。虽然,这样的小说,这样的构思并不新奇,但写作者又是一位女孩子,更不可思议。按理说,舞刀弄枪,跨马疆场应该是男孩子更加向往的英雄伟业,读写武侠小说也应当更是男孩子喜欢做的事,邵韵兮的武侠情怀,颠覆了我们的常识,女儿未必不如男,男儿专利的历史应当改写。这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调整教学方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邵韵兮创作的不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而是一种信号。这个信号表明,学生当中蕴含的极大的创造能量,不管男生女生,都是目前的教育状况所不能涵盖的。邵韵兮是对目前教育状况的一种突破,而绝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是沉浸在当代教育对创造力的扼杀之中。可喜的是,从介绍中,我们得知,邵韵兮的老师是邵韵兮成长的关键,她的老师居然会布置写小说,而邵韵兮写她所喜欢的武侠小说,居然得到鼓励,我们自然会欣赏    这位老师的开明,更会欣赏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这位老师对一个女孩子的宽容程度也会让我们惊讶。


      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历来都是很有争议的问题。写武侠小说,往往会被判另类,能不能得分,能不能参加考试都是不得不要考虑的。作为老师往往从思想内容的正确与否,有无意义与否,而不是从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性来判断,这就使得循规蹈矩的学生蒸蒸日上,而那些敢于跨越常规的学生常常翻身落马,这显然是教育的一种失误,而我们的许多老师津津乐道于这种失误并且执迷不悟,让人痛心的不是这样的教师的不合格,而是我们的受教育者的未来。许多事实说明教育的弊端已经酿成祸端,教育在一些方面已成了势利的帮凶,这已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有理由并很希望邵韵兮笔下那个叫黄英的姑娘,飞出她的夺情镖,射中帮凶的咽喉。这个黄英姑娘应该就是邵韵兮的化身,她的新武术门派——菠萝派、蜜桃派或者香芋派应该是符合人性符合人道的教育工作者或是勇于创新不拘一格的学习中人。


      从邵韵兮的武侠小说,我还想到另一个小问题,即作文难写不难写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难。许多同学说作文难,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没素材,另一个是无从下笔。其实,没素材是因为忽略了身边的人、物、事,是因为想象力缺乏。邵韵兮的武侠小说是想象的产物,但她其实很会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据说,奥比岛、摩尔庄园出自当前热门的游戏;蜜桃派,香芋派却是当前最流行的食品;而重要人物“黄英”、“黄惜君”则取材于卫视节目“快女”的名字。有意思的是,一位反面角色取源于她一同桌,因为她和同桌是欢喜冤家,平时两人喜欢打打闹闹,写小说时,邵韵兮刚好跟同桌闹别扭。同桌也乐于被写入,但每次看到他这个“坏人”又做了坏事,便向邵韵兮“抗议”: “怎么把我写得那么坏?不行,要改改!”一副孩子气的天真。


      这样的故事应当给学习写作的同学有所启示。

 

      此外,成功属于坚持属于有心人属于兴趣。


       邵韵兮的小说写了一年,几乎是每三天写一章,一章1000来字,断断续续,犹如一气呵成,很轻松的样子,中间看不出什么磕磕碰碰,可以这样说,邵韵兮明里在写小说,暗里却是在玩,她肯定边写边说,好玩!她将写小说当做玩,这就一举好几得,没有负担,轻轻松松,既是学习又是休息,小小年纪一女生,居然懂得这样的养生之道,不能不让人拱手说声:“佩服佩服!”其实,学习与玩向来是不相矛盾的。玩也能长见识,见识多了,作文素材也丰富了,作文素材丰富了,作文也就容易了。不能让学习来压制自己的身心,不得喘气;也不能让玩来放任自己,没有王法。亦玩亦学,亦学亦玩,方能身心健康。据说,邵韵兮不仅玩小说,还玩羽毛球、跳绳、骑自行车,和爸爸一起看NBA球赛,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甚至半夜爬起来跟老爸熬夜看球,真是一位女中小侠,小说中黄英姑娘,真就是邵韵兮的写照。
 

      看邵韵兮的武侠小说,我还想到一点,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家长对子女也有几种态度,要么棍棒加喝斥;一味地限制压制,眼睛只盯住分数,以至于许多孩子考砸了不敢拿考卷让家长签名。要么奶油加蛋糕,一味地宠哄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学习如何不关大局,吃好穿好才最重要。严格地说,这两种子女或多或少心理都会受到损伤,没法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环境,怎么能健康地发展呢?中文系毕业的邵韵兮的爸爸妈妈对邵韵兮的态度是可以借鉴的。据说,邵韵兮爸妈只要邵韵兮有所兴趣,就尽量提供多种选择。平时邵爸爸经常有意没意地和女儿聊天,引导女儿看书,培养她阅读的好习惯。邵韵兮看了许多书,难怪她的小说,语言畅如流水美如琴声。邵妈妈则说:我坚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喜欢写作,便让她写,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去做,去尝试。

 

      有这样的好爸妈,邵韵兮如何发展应该是可以预见的了。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啊,前人说的没错。


       我想到邵韵兮的小说富有想象力的描写:


      “沙漠在晚霞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温柔。那橙红的光轻轻的从沙子的缝隙中穿过去,偶尔有几棵胡杨树出现在视线内,在霞光下显得飘浮不定。一群骆驼蓦地出现在那线条优美的沙丘上,脖子底下摇摇晃晃的铃铛像在演奏着悠扬的歌谣,清脆悦耳,它们的脚印不紧不慢地朝远方延伸,直到天边。橙色的光覆盖着整个沙漠,这柔和的光笼罩在每个人的身上,闪耀在每个人的心中。一切都像是披上了一件薄薄的、朦胧的衣服,如梦似幻。”

 

       这应该就是教育前景的写照,也是邵韵兮们前程的写照。希望有更多的邵韵兮像骆驼那样出现在教育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