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封面纵深”栏目专访小树林曲燕校长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东南早报》“封面纵深”栏目专访小树林曲燕校长

2013/07/16 00:00
浏览量

  每到暑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遍地开花。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7月16日的《东南早报》A09版“封面纵深”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金钱投入之外,精神关爱和时间陪伴更重要》一文中,记者提到,暑期培训班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填补暑期安排的空白”。其中,小树林文化教育机构曲燕校长认为,培训机构的存在是对学校教育体制的弥补,孩子通过培训班老师的高关注和点拨,能成长得更快。确实,在培训班里,孩子得到老师最大程度的关注和专业引领,其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同时能力也会得以迅速提升。
  无独有偶。当日的“功夫早茶” (B12版)也刊登了曲燕校长《所谓是与非》一文。文中,曲燕校长以理性的思考、全面的剖析,向我们阐述了她所理解的是与非。曲燕校长认为,是与非是一个辩证问题,衡量它的标尺也只是相对的。在这样的标尺之下,是与非没有绝对正确的判断。通过曲燕校长的分析,我们知道,影响是与非的判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角度问题。当我们的习惯突然毫无征兆地被人改变时,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方的错,实则不然。二是个人的主观臆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总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谁是谁非,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人也加入了无法明辨是非的行列。三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在我们还未对某一事件做出判断时,大量的主流媒体早已“帮”我们分清了是非,于是,我们舍弃了思考,随波逐流。久而久之,我们的是非观便由社会的意识形态所主宰。其实,不管受哪一方面的影响,我们都应自我反思,在不断探究、思考、辨别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的是非辨别能力。(蔼  媛)

 

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