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家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电话、QQ、微信、微博等层出不穷。各种通讯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带来了便利,却也让传统模式的家访“名存实亡”。 相比电话家访,作为传统教育的“法宝”—— 上门家访又有何优势呢?9月25日,新一期的海峡都市报“名家会客厅”分别邀请了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校长郑惠懋、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副校长兼小学部主任陈松信、泉州市第七中学政教处主任刘伟杰,畅谈新形势下的家访。
上门家访的“三大囧”
当谈及到如今传统模式的家访越来越少,逐渐出现电话、QQ等方式的家访时,陈松信说:“老师现在也都很忙,平时要备课、上课,晚上要批改作业,家里还有家务,还有老有小需要照顾,所以上门家访也就有了一定的困难。”在场的其他二位嘉宾也赞同这一观点。
郑惠懋还指出:“在城市里,上门家访更加艰难。”很多时候没有和家长预约,很难找到家长。不少家长都忙于事业,孩子就交给托管机构。其中有少部分的家长不喜欢老师上门家访,潜意识里总觉得老师会上门家访肯定是由于孩子犯什么错了。所以他们更喜欢较方便的电话家访、QQ家访。
刘伟杰说:“上门家访的时间不好安排,只能是周末或是晚上,学生比较分散,家访的效率比较低。”所以上门家访面临着“三大囧”:工作忙、成本高、效率低。
传统上门家访的优势
接下来,嘉宾们探讨了上门家访的优势。嘉宾们坚持:传统的上门家访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了解更多孩子的信息,拉近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上门家访与电话QQ相结合
相比电话、QQ的方便,上门家访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上门家访会不会被取代呢?嘉宾一致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家校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上门家访与电话家访、QQ家访等较为先进的手段并没有任何冲突,把上门家访和电话家访、QQ家访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效果会更好。在家访的过程中如能给予老师相应的鼓励,使老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就能使家访成为常规工作,由此建立更好的家校联系。(郑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