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状元,不仅会让人想起高头大马、披红挂彩、锣鼓齐鸣、夹道欢迎等一系列场面。古人一朝夺魁,鸡犬升天,故大家对状元的追捧便达到了极致。社会发展到今天,却依然能看到这复古的一幕,难不成当下炙手可热的“穿越”再次上演?
近日,湖北恩施来凤县的高考状元胸戴大红花,站在一辆黑色的轿车中高调游街,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一时间,闹市区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
于是,面对状元,是该热烈追捧?还是泰然处之?这场争论便在网络上爆发了。
6月20日,泉州人民广播电台889新闻频道“热线1+1”栏目对近日这场“状元游街”的话题也开展了一期辩论,此次正反方代表分别是泉州师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戴朝阳副教授和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校长、温陵书院院长曲燕老师。
戴教授认为:状元游街其实是一种激励,是一种表扬。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每个人当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特殊的心情。而曲燕校长却不这么看,她觉得:在如此高调的游街背后,可以看到校方的炫耀,而炫耀的其实是学生成绩背后的“政绩”,这样明显的政绩炒作已经玷污了教育行业对知识的尊崇。同时,即使是对学生的表扬,那么这样的表扬也是畸形的、缺乏艺术的表扬。
“教育已经多元化的今天,选拔人才已经有更多的渠道。所以,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第一名人才已不是未来的社会型‘高能人才’,所以来凤中学的行为很显然是落伍的‘状元崇拜’。面对状元,学校和老师,应该用更坦然的心态去对待,肯定学生的成绩固然需要,但是透过学生去彰显自己的管理政绩和教学水平,显然是不恰当的。近几年教育界的‘第十名现象’这一理论其实也印证了一个问题,要做第一名投入的精力成本过高,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和发展的不均衡反倒会遏制学生的后期成才和发展,所以今日状元会不会成为昨日黄花这些问题都还无法做出定论。”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曲燕校长始终都围绕着自己以上的看法。
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是社会所需要的人,而不是学校、老师所喜欢的人。不是会做题,能考高分的人,而是有各种综合能力的人。所以希望更多的学校“遭遇状元”时,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不是急于“热烈追捧”当下的成绩!
曲燕校长做客热线1+1: “遭遇状元”——热烈追捧还是泰然处之?
2012/08/21 00:00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