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泉州》:“小树林”国学:诚信与妙趣之学
校长专访
家访手记
家教园地
语言采风
园丁随笔
名家题词
经典视频
小树林语言艺术报

《诚信泉州》:“小树林”国学:诚信与妙趣之学

2011/07/14 00:00
浏览量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指一个人没有收到短信就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做了吗?当然不是,这里的‘信’,是‘诚信’的‘信’。什么是‘诚信’?让我们先来听一个名为‘曾子杀猪’的故事……”
      ——伴随着教师亲和有趣的话语,教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这可不是“壹周立波秀”的录制现场,而是小树林文化教育机构品牌课程“国学修养班”的课堂实况。
      国学?多么熟悉却又陌生的词汇!熟悉,是因为这字眼背后流淌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陌生,是因为这字眼仿佛已离我们的时代太过久远了。可是,在“小树林文化教育机构”里,却有这样一批充满活力的师生,“唱念做打”轮番上阵,“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激情演绎着“小树林国学教育”的崭新篇章。

 

“小树林”国学——诚信之学


      如果将“国学”喻为一棵树,那它的枝干花叶一定茂盛得令人咂舌。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便曾说过:“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所谓“国学”,狭义上讲,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说,包括四书、五经、六艺以及其他以儒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说经典,如理学等。广义是指:六艺五术以及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先秦、两汉诸子百家经典,包括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教育”,顾名思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项目。
      而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小树林•国学修养班”,其教学重点则不仅是为孩子增广见闻,更在于培养孩子卓越的品德与言行。
      “国学”承载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涉猎八极,包罗万象,所涵盖的精神品德也浩瀚无穷——而在这诸多美德中,“诚信”无疑是最根本的品德之一。
      谈及诚信,“小树林•温陵书院”名誉校(院)长、国学修养班教学总监林书缘老师说道:
      “教孩子‘以诚待人,以信处世’,是我们国学课堂的教学核心之一。诚信作为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树林国学修养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孩子懂得: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在懂得诚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授予孩子‘孝、悌、忠、礼、义、廉、耻’等其他处世的道理。”
      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意指“诚信”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而纵观时事,“诚信的缺失”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容回避的弊端之一。从当年余音袅袅的“正龙拍虎”,到如今因一个小女子而声名狼藉的“红十字会”,诚信的土壤不断沦陷,谎言的疆界却不断扩张。在青少年教育领域,诚信教育更是一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诚信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毋庸赘言!在这种情势下,“小树林国学修养班”的开办刚好弥补了当前教育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家长的“孩子诚信缺失”担忧解除了后顾之忧,使家长“让孩子学会诚信做人”的诉求得到了有力的回应。
      “然而,作为一个教育项目,仅仅有深厚的理论根基是不够的。”林书缘老师道,“能否给看似枯燥的国学药丸裹上美味、美观的糖衣,让孩子们喜欢乃至热爱国学,是‘国学修养班’面临的真正挑战!”

 

“小树林”国学——妙趣之学


      “小树林”多年来一直奉行“快乐+实效”的教育理念。作为“小树林”品牌课程之一,“国学修养班”一直以“妙趣横生的教师”和“知书达理的学员”闻名校内外,国学项目成功的秘诀,也正是因为践行了“快乐+实效”的理念。
      四年级的小睿(化名)是一名“小树林国学修养班”学员。一年前,小睿的父母绝不敢想象,今天的小睿会变成这样一个彬彬有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当时刚升上小学三年级的小睿,是远近闻名的“混世魔王”,贪玩贪吃自不待言,捣鬼捣蛋更是家常便饭。最令父母头疼的,是小睿蛮不讲理的“自我中心”意识——为了满足自己千奇百怪的念想,小睿甚至会同长辈“一哭二闹”、胡搅蛮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带着焦急而无奈的心情,小睿的父母为他报名参加了“小树林国学修养班”的培训。听似枯燥的课程,却给了小睿和他的父母一连串的惊喜:
      在“小树林国学修养班”里,不仅授课老师个个幽默风趣,授课模式也异常丰富多彩——经典背诵比拼、配乐经典诵读,历史故事分享,国学短剧排演等。在老师的躬身示范、引导下,学员们不知不觉便融入了欢乐的课堂氛围里……
      随着课程的深入,小睿的父母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性情和行为习惯都在悄然改变着——活泼的性格依然一如既往,但小睿却再也不会肆意捣蛋了,每次遇见师长都会大方、自然地主动问好。更出乎家长意料的,是小睿竟然对古诗词朗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便会在爸爸妈妈面前摇头晃脑地来一段“之乎者也”,喜得两位家长合不拢嘴。
      面对小睿父母满脸的惊喜与疑问,“小树林•国学修养班”品牌名师——舒袖老师微笑着解释道:
      “国学经典名著、古典诗词歌赋不仅思想精深,并且都具有音韵美,琅琅诵读之下,自有一番别样的趣味,小睿正是在多次诵读训练之中受到鼓励,收获了趣味,进而爱上了国学。
      “此前,小睿爱捣乱的行为其实不过是天性使然,从来不是真正的‘恶’。孩子是缺乏善恶观念的,当他们捣乱时,内心并不知道这是‘恶劣’的行为。而我们的‘小树林国学修养’,就是要授予孩子‘善恶之分’,促使孩子‘以诚待人,以信处世’,让孩子自发地以传统的普世价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道理总是枯燥的,为什么孩子却会乐意走进我们的‘小树林国学修养班’呢?因为在‘小树林国学修养班’的课堂中,国学不是一个艰深的学术课题,而是一个个故事、一串串唱词、一声声笑语、一句句讨论。‘国学’原本就应该是这样贴心、可爱,而非令人望而生畏的……”

      “古时候,有一位叫曾子的叔叔。这天,曾子的妻子要去城里,儿子缠着她不放。妻子只好哄孩子说:‘妈妈从集市回来后要杀猪给你吃。’曾子在一旁听到了,等妻子回来后,真的将猪杀了给孩子吃。妻子气得七窍冒烟,批评曾子道:‘傻老公,我那是哄孩子呢!’曾子很认真地说:‘老婆大人,如果今天我不杀猪,你就变成一个撒谎的母亲了,一个撒谎的母亲怎么能教出好儿子呢?’妻子脸红得说不出话来……同学们,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听见爸爸妈妈这一番对话,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老师的话音刚落下,学员们稚嫩的手已经高高举起。讲台之下,几十只清澈的眼睛里闪烁出的,是满心的欢乐,和关于诚信的纯真领悟。

 

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