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随笔展评【第11期】
【本期主持人】吴素平
【张 周】
地 震
大地生气了
它一改往日的平静
在你毫无预防时给你一记最沉重的打击
大地狠狠地抖动着
它要甩掉身上积压已久的愤怒
让人们知道它的负担
于是
大海在咆哮
淹没所有对它的不友好
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
在大地面前毫无抵抗
偿还了之前犯下的所有过错
和谐才是最美的
不管人与人之间
还是人与自然之间
都是平等的
善待地球
它将给你一个美好的明天
【吴素平】
遁 入
我悄悄地走进你
不敢扬起一颗尘土
和弄出半丝声响
生怕弄脏那美丽纯净的
身子与恬静
河边芦笛飘扬
低沉而委婉
讲述纳西人的古老故事
古老的丽江我寻你来了
满山遍野绚烂妩媚的杜鹃花
如你日夜编织多彩
而又神秘的面纱
绿绒蒿昂首挺立于玉龙雪山上
坚强似忽必烈守护着这方
和谐自在的家园
与古镇的子子孙孙
再靠近些吧
让我更亲近你
去了解你的一切
纵横交错的水渠
是你生生不息的血脉
阡陌的石桥
是你长生不老的骨骼
错落有致的四方院
是你青春永驻的容颜
清辉下倒影朦胧
垂杨撩拨小河脸颊
镇里人家欢声笑语
一曲东巴舞出淳朴善良
沿着月光传遍整个夜晚
轻风拂面
我知道她要带我走了
是她让我来看看自由与安静
那年夏天的承诺
这夜醒来
我的嘴角带着弯
【林淑华】
我看到的
当人迷茫的时候,深陷在某种负面情绪里,什么才是那根可以拯救自己的稻草?
世界那么大,你那么小。你拥有的再多,却仍旧是这么小,并且很快,你会消失不见,而世界依旧广阔无垠。
你要的那么多,其实你需要的并不多,你怕失去那么多,其实你根本就没什么可失去。
你以为你需要,你以为你怕失去,你以为还不够,你以为还不起,你以为得太多,其实,你的怨念都来自于“你以为”的事。
每个人都想要、想得,却不愿给予、奉献,也不会去做如此想,得到后你就会快乐吗?也许仍没有准确的答案,想要的那么多,又是否真正需要。拥有的看似那样少,又是否真的不足。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怕别人问我“你最近快乐吗?”我真的回答不出,即便我知道让别人快乐舒适的回答。那也许是因为,我实在不快乐,或者说,快乐不起来。因为,我不明白我想要什么?怎么要?计划没有变化快,多么好的理由,故我很少有计划。那段时间,我怕这个问题,是一种恐惧,甚至。也许,最幸运的是,之后,现在,我发现,我已痊愈。
实在是因为今天,我很快乐。
【郭老师】
山坡上的花儿
一只苍鹰掠过,两片雪白的羽毛打着旋飘摇。山风凉习习地扯着它,那几朵洁白的云彩,也被扯住了吗,来来回回涂抹蓝盈盈的天。
风儿拂过树梢,松涛穿过林间。你们在唱什么,是谁教你们的花儿:“青线线,蓝绒绒,蓝格盈盈采,放牛哥,小妹妹,甜蜜蜜地爱……”
犹豫什么呢?我忽地坐起,吐掉嘴里嚼着的一颗节节草。就这么办了。卧在身边的花狗吃了一惊,惶恐起身,吐着红舌头,不解地瞄我。男子汉,要有点胆量。你觉得呢,伙计?我把它搂怀里,它摇摇尾巴,憨憨地笑了。啊,多么伟大的构想!
我钻出洋槐林,狠狠地伸个懒腰。红彤彤的太阳已经高出东山老远,笼着田野、村庄的晨雾褪尽了,浓艳的墨绿格外清晰。炊烟依稀,家家户户都开始吃早饭了吧。
南疙梁大娃的牛群顺着小路蜿蜒而下,大娃啪啪地甩着鞭花,唱:“小麦子开花浪打浪,望着妹子亲不上,哎呀呀我的妹……”
挥动柳枝,拾起散落山岗的牛儿,我吹着口哨,唱起花儿,美滋滋地下山。
“牛铃儿,响叮当。东家女,西家郎。骑马马,入洞房。月儿明明出东山,灯儿红红亮西窗。”
【林 香】
下午和友人聊到了一个沉重的话题——感情。之所以用沉重来形容,也许是岁月积累下的一种本能反应。我们能聊得这么深入,得感谢他能完全体会我的心情。谈话中发现我们想法一致,两个人在一起不能纯粹靠感觉。如今的我谈感情难免要“功利”一些,“现实”一些。迫于家人给我的压力,我自己也开始着急,从而在之前做出了冲动的行为。恋爱对现在的我来说,其实就跟搞一次没有退路的投资一样,必须深思熟虑。所谓投资,其实就是用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去评估、规划、筹备……最后用几秒钟签下决定的一笔。这几天,也许太着急想签下这一笔了,从而忽略问题的本身。我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时间,我心底最惧怕的也是时间,因为我一直都是在输给时间。一天又一天这么平淡地过着,留下的是担忧,为何不说是素材呢。
其实很多事情很多问题,真的是边走边想。
【蔡东东】
《答案在风中飘荡》
[A女]就嫁他,没说的。
[B男]很想快一点结婚生子。
[C女]我要的很简单,你也给不了。
[D女]相亲结婚生子什么的,太可怕了。
[E男]恋爱要趁早,太晚好姑娘都被追光了。
[F女]生命中若曾出现他,其他人就会变成将就。
[G男]甲和乙,你们谁娶了我吧,这样我就不考研了。
[H男]青梅竹马坚持到老,以后才会有很多共同的回忆。
[I女]终究不够爱,才会不甚顾忌要求与伤害……你选择吧。
[J男]老妈要求八字不相冲……嗯,奶奶有化解八字相冲的秘方。
[你呢]?
【刘小香】
许久没有写日志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自己在提笔之前与之提笔之后的心情;不知该如何在提笔之前与搁笔之后来安放自己繁杂的思绪。
有一本属于自己精致的日记本。牛皮的封面上简单地镶着一方简单、黑白相间的小图。每晚在写日记之前看到它,就是给我心灵上的些许欢乐。
每晚都要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日记,记录这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是每每在提笔之前都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的心情。凡是在要写日记之前,我都要在脑海里过滤一下今天所有的事情:一句话,一个动作,自己的,别人的。都要想一下是该将谁,将什么事安放在今晚的这篇日记里面。
在提笔之后,在第一个字已放在纸上后,我没有了心绪,只能让笔依着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文字随着笔尖流出,让那娟秀的文字静默、踏实地躺在纸上。
搁笔之后……
学会了承受离别,却学不会承载思念。
也已经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应该是因为没时间,还是没心情;应该说这是借口,还是衷不由口……
就像冰心说的:“一个人的作品,和他的环境是有关系的,人人都知道,不必多说。不但是宽广的环境,就是最近的环境——就是在她写这作品的时候,所在的地方,所接触的境物——也更有极大的关系的,作品常被四围空气所支配,所左右只要这环境是美的。——环境要自然而然的渐渐的来融化你,帮助你成了一篇满含着天籁人籁的文字,环境是有权能的,要利用它,就不可不选择它,怎样选择,就在乎你自己了。”
【洪文谅】
“生活就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这是《老男孩》这首歌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小时候,说起理想,我们总是有着天马行空的幻想,有人想做警察,有人想统治世界,有人想做明星。随着岁月流逝,我们似乎忘记了人生的各种可能,仿佛明天只能做今天的自己。如果你是会计师,即使你爱写作,你不会幻想明天成为一个作家。如果你是公务员,即使你爱唱歌,你也不会希冀明天成为一个歌星。如果你是编辑,即使你爱做饭,你也不会幻想明天成为一个大厨。似乎一切的可能都在昨天,过去了。每天,我们用一块木板,钉在我们周围,一天一天,一块一块,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小空间里,无法再变只能一成不变。其实,我们也不是期待人生有着电视剧中那种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只是生活在于不断的希望,而希望在于不断的突破。2011年,突破自我,就在平时生活中的一点点。
【陈 思】
这东西,深了(5)
我怕我会淹死。
——题记
关于“这东西,深了”这个所谓系列,其实我从来没打算一直以歌词不像歌词,诗不像诗的形式出现。其实,我的所谓文采掩盖了这个系列的做作程度。就像我跟暮风说的,我这个系列根本算不上是随笔,因为我不认为那些真正写随笔的人会无聊到跟我一样去绞尽脑汁想一个又合适又押韵的词。我喜欢文谅、林进、林香、淑华等同事的随笔。因为他(她)们的随笔,大多数情况下真的很“随”。虽然之前那几期所写的内容,也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我基本上将其定义为用做作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无病呻吟。当然,这也是我对这个年代大部分所谓文学的定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半只脚踏进了文坛。真是不幸。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文采,也压根没想去提高我的文采。就像很多诗人的特长是泡妞和不停地按回车键换行一样,我如果还算有点文采也是托女人和回车键的福。如果说,把“上下左右键”从键盘上抠掉,90后就玩不了“劲舞团”了,那么,把回车键抠掉,很多所谓的诗人也就写不了诗了。不信你们可以试一试,把一篇三流的散文,用竖式排版,那基本上就是一首一流的诗歌了。而女人,就是你不断回车的动力。因为你们知道的,总是有那么些女人,一看到看不懂的东西或者形式上特殊一点的东西,就认定那就是才华。只要你在她认定你有才华的同时,再忧伤一点,再多看着窗外发呆一会儿,她就爱死你了。
我还记得韩寒说过一件事:曾经有一位他的书迷将一篇朱自清冷门一点的散文当作文上交,结果被老师批改得一无是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曾经把一篇徐志摩冷门的诗歌横着排版给别人看,但没有一个人觉得好。所以,所谓的大师往往是活在人们的预设立场里。而大部分人的预设立场,也都是照搬主流的立场。只要大家说这个人是大师,哪怕自己都还不知道这个人是男是女或是不男不女,也觉得这个人就是大师。
还有些人认为,如果不去看那些很多人都看的东西,就会造成自己与别人没有共同话题。其实就这一点而言,我建议还是去看《新闻联播》比较好。这样一来,你和几亿人都有共同话题了。这也是你对天朝做出的巨大贡献。
记得林香上次当随笔展评主持人时,她将她评选出的获奖同事名单发给我,问我有没有什么意见。我回复她:“为什么要有意见?每个人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所谓艺术,就是一个主观的人创作,千万个主观的人看。我可以说某个人的作品是无病呻吟,你也可以说他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病,并且还是晚期。很多事情,都是随便你怎么说的。不要觉得每个说法都有多么深的意义,意义有时候就是个屁,而大部分人,却一直无怨无悔地、湿漉漉地追逐这个屁。
曾经有人说我其实是一个深沉的人。
我说,别,我怕我会淹死。
而这东西,其实一点也不深。
【李学恩】
不是不恋家的吗?怎么突然间……哎,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但却说不出来,往事历历在目,突然觉得有点疲惫,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的反应太慢了,有些事还没来得及说完却已经成为过去式,有点力不从心了。傻傻的过了一天,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想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是不是该敲敲自己脑袋了,满脑子的怪想法……
好在自己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隐约之中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在鼓舞我奋发向前……
【林 进】
音 乐
连续的阴雨天,心情也像这细雨,没有起伏,淡淡忧伤,日复一日。
喜欢一首歌,可以不厌其烦地听上上千遍,将其纳入空间音乐,放入手机铃音。
总喜欢亦或习惯在这般天气呈现如此心情,如此状态,静坐一下午,细饮一杯茶,淡淡的茉莉花香总能提神。为何因一首歌而变换心情?不在乎是流行还是经典?亦像爱情,不顾一切,跟随着心的感觉。而如此与心共鸣的词曲,总能彻底挑起心底的回忆。
我说:“常常不经意间被一首歌打动,被那种旋律震撼,被带入那种情境,从而陷在这样的悲伤氛围之中。”她说:“那就不要听了。”我说:“不,我很乐意这样,我很享受这样的感觉。这种悲伤的感觉,它不使我难过,只是用心聆听而已。”
这样的心境很好,平静地想着所有,即使因悲伤而落泪,那又何妨。发现自己在不经意中学会了平静回忆,坦然面对,不会歇斯底里,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悲伤也好,快乐也罢,不必纠结于为何。生活如此,总无法一直拥有一种心情,不然岂不显得奇怪!
雨停,茶凉……
后记:音乐,风格各异;心情,喜怒哀乐。一切只是平常。
【曲 燕】
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这质朴有力的声音唱哭了70后、80后,更是让无数网民为之心潮难平。这是一首值得听的歌,一首值得用心去聆听的歌,在那苍劲、撕裂的声音后,我看到了年轻的张狂、中年的迷茫、老年的凄凉,更看到了他们生命中唱出的坚韧与顽强。
曾几何时,我们被生活所累,变得庸碌、平凡、默默无闻,失去了自我,每天忙忙碌碌,为生活而奔波辛苦,违心地去做一些自己毫无兴趣的事情,一度让生命失去了光彩。这个时候,我们只是机械地活着而已,生命于个人、于社会,都无精彩之处。
我们似乎已经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应该被机械化。上天赋予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过几十年而已。单单谋生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耗费多长时间?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可以留给自己来自由支配?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才会发现,有多少想去做的事情而没去做?只能留下永久的遗憾。
“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 ,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 ,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
为自己而活,为理想而活,为使生命灿烂而活,活出属于自己的悠然……
让我们的微笑在这个春天里绽放……
【吴清梅】
我真的好?
还记得儿时星星在我们的眼中是最亮眼的,也是我们所向往的美好。可是如今的我却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一切变得遥不可及。
看,今晚的夜空;清冷的星星,寂寞的眼睛,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冷风还是冷风,如此寂寞的夜,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在这如此多娇的夜里,我的心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是沉默。就像这时间停了。星星啊!请你告诉我现在的我会是多么的脆弱啊。变幻的往事,岁月的痕迹,总是那么咄咄逼人,让人害怕……伤感的星星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的苦诉却没人理会呢?然而天空也因此沉睡着;但是你们可知道这忧悒的思想会使人有太多的悲哀,甚至还存在不可避免的隐患…… 可能是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很多事,一个片段接一个片段地跳,停不下来。可是,怎么说呢?不尽人意。毕竟人总是会变的,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能毁了一个人。当然,我知道,本质是主导就是自我。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你整天说你讨厌这个世界,当然你有权力这样做,只是你不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也讨厌你。如果世界可以如此包容,不讨厌你,那,你就更讨厌了。”
我想说,万物皆有因果。任何存在其实都是可以化解的,你说不一定化解得了,那就请它自了。
【唐梦龙】
春天啊春天,爱情的季节
春天啊春天,爱情的季节,
你的出现使我多么的沉痛,
在我的心中,在我的血液里,
有着多么痛苦的激动……
心灵已完全陌生于享受
那雀跃着、闪烁着的一切,
只能带来痛苦和忧愁。
一切都已逝去,
爱情的时光在身旁掠过。
那激情的折磨啊!
你在遗忘的黑暗中藏身。
我就这样品尝回忆的甜蜜:
百合花的镣铐已被我遗忘;
只有在春天里。
年轻的玫瑰,
才能将西风俘虏;
在热情的青春,
我也曾坠入,
美人的罗网;
啊!年轻的歌手,
百合花的美丽,
可是为你开放?
多么甜蜜啊,多么危险!
去听你的声音,看你可爱的目光!
这美妙的眼神和迷人的微笑,
我怎么能够遗忘!
奇妙的女人啊,我为何见到了你?
认识了你,我就已将极乐品尝,
对我的幸福的仇恨也就充满了胸膛。
请给我狂暴的风雪吧,
给我黑夜那漫长的黑暗。
年轻的歌手走在春天的脚步里,
美妙的音乐在路边回荡。
道旁的柳树已是绿装,
美丽的鲜花早已开放,
新的时光已经来到,
百合花的芳香早已传遍四方,
春天啊春天,是爱情的季节!
后记:清晨早早醒来,推开后窗,发现已是一片绿装,心情激荡,难以平之,唯有赋诗一首,聊以自乐!
【周暮风】
在路上
许巍的音乐,曾经迷情了一个时代。
他的音乐有一种透明的质感,透明得就像九月的天空,温暖而不燥热,就像秋天的湖水,清澈而又深邃;在他的音乐中,可以捉到自己内心对生活的体验和领悟,或孤寂或伤悲或沉潜或解放……听他的音乐,就是一段心灵之旅,不仅让心灵获得慰藉,而且能够看到自己。这虽然不是所有音乐的魅力,却是许巍音乐的魅力。
许巍的音乐随着人生的变化和世界观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温暖、舒适和清澈。后期专辑《时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在路上》与前期的《在别处》、《那一年》的风格差异很大,在后期专辑中,先前的孤独彷徨与绝望荡然无存,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就像旅途中的风景,有阴天、有晴朗,在时光的倒叙中,渐次如电影般回放,从先前的阴暗、低沉中走向平静,一点点变得温暖、明朗。
许巍的《在别处》和《那一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内心不愿面对一直在回避而且回避已久、但却无法避免已久的东西,绝望、孤独,迷茫与彷徨,压抑与冰冷……这些东西总是在某一个时候包围我们——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不愿意面对,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远离了我们,也不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我们不再孤独。许巍的《在别处》,唤醒了众多麻木的神经,将他们从麻木中带入痛苦,但是却让他们在痛苦和绝望中找到了从未有过的清醒——让我们痛苦的不是绝望而是清醒——从麻木到痛苦,从痛苦到清醒,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这是许巍《在别处》和《那一年》的力量所在,也是摇滚音乐的魅力所在。
不过,如果在绝望中沉溺太久,就很容易崩溃。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仅靠自身的内省是很难将自己从痛苦和绝望中解救出来的,所以有人批评许巍崔健等的摇滚音乐过于消极,甚至颓废。
顺便说一句,许巍曾经患过抑郁症,而且很多年,当其完全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后,直接影响了以后的音乐创作。如果说之前的作品将更多人从麻木中带入到清醒的痛苦中的话,那么之后的作品则将他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他的作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痛苦和绝望,而是开始为陷入痛苦中的人疗伤,将他们带入新的世界,这是许巍的超越,也是他的音乐的超越。但是先前借助许巍的音乐走向清醒、看清自己的追随者,因为失去看清自己的参照物,即批评许巍摇滚已失去本来的内涵。
批评许巍消极者,是因为许巍是一面镜子,他们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但他们不需要、或者说不愿意需要许巍那样的镜子;批评许巍“不再摇滚”者,是因为许巍是一面镜子,他们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他们需要这样的镜子,当镜子变成一块可以疗伤的创可贴时,他们便看不到自己,但他们也不需要或者说还没有意识到需要许巍那样的创可贴。
【陈小玲】
有一段时间,每天的往返只能乘坐公交车,每次坐于车上,不经意间总发现身边的年轻乘客中,一半都在摆弄手机,有的在用QQ聊天,有的在上网看小说,有的在发短信或打电话,当然没事时我也经常这么干,不然这段行程似乎就显得枯燥乏味极了。
自从有了网络,自己也就越来越“宅”了,互联网武装了我们的大脑,在网络世界当中,不用奔跑,不用疾呼,我们就能把声音传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角落;不用回忆,不用记忆,我们就能留存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万千世界通过那笔记本的小小屏幕展现出来,很过瘾也很容易着迷。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似乎没有距离的空间,你会发现许多人,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当中,甚至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你可能拥有另一种人生和迥然相异的性格,那种随意的畅想,人生完全置于自我掌控中的成就感,有时真是容易让人沉迷其中。这样一个世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与人共处的方式,影响到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现实的选择和判断。而这一切,可能比父母、老师、朋友、教育和生活实践曾给过的影响都还要大,还要深刻,还要长久。常常想,有时候网络的浩瀚和广博,会给一部分意志力并不十分强大的人带来如吗啡般的虚幻感,它可以作为镇痛剂,治病愈人,也能轻易转化成毒品,摆弄你的人生,而关键却只在一个“度”字。生活还是需要面对面的心灵之间的交流吧,有血有肉的生活才让人的内心感觉更加滋润和充实。
【附】本/期/红/榜
A/给力奖:周暮风
B/妙笔奖:郭老师
C/成长奖:陈小玲
D/创意奖:蔡东东
★本期评委会主任:吴素平
★终审主任:林书缘